1、- 1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 分,完卷时间:150 分钟)一.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1 (3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xio) 棘矜(jn) 锋镝(d) 巫医乐师(w)B鸡豚(tn) 狗彘(zh) 驽马(n) 涂有饿莩(pio)C数罟(sh) 跬步(ku) 膏腴(y) 瓮牖绳枢(yu)D墨翟(d) 蛇鳝(shn) 孝悌(d) 度长絜大(xi)2 (3 分)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B寒喧 踌躇 揣揣不安 无与论比C残骇 桅杆 撒手人环 咀嚼赏鉴D
2、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地崩山摧3 (3 分)选出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A劝学(劝勉) 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博学(广泛) 形容尚小(形体容貌)B闻者彰(清楚) 蒙故业(继承) 秦人开关延敌(推延,推迟)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C河内凶(荒年) 请以战喻(比喻) 王无罪岁(时间) 她讪讪的缩了手(难为情的样子)D吾师道也(学习)圣人无常师(固定) 六艺经传(经典)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爱)4 (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天下云集响应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外连衡而斗诸侯5 (3 分)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
3、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2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A B C D6 (3 分)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 B/C/ D/7 (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
4、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8 (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C全国规模
5、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 10 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D音乐剧是 19 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9 (3 分)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3 -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共 26 分)10.阅读下
6、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 7 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 (2 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7、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申之以孝悌之义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蒙故业,因遗策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 (2 分)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B这段文字重点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C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D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
8、,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3) (3 分)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 12 分)- 4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
9、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 ”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 ”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
10、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选自南齐书列传十二 ,有删改)(1) (3 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
11、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2) (3 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 5 -成的布衣,也叫“褐” ,这里代指官服。B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12、,与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住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 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3) (3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谧作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
13、得孙夐也受到惩罚。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4) (3 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12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共 7 分)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
14、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注】悰:欢乐,乐趣。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 6 -(1) (3 分)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B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C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D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 ,而诗人以“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E最后四句写
15、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2) (4 分)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中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三理解性默写(每空 1 分,共 18 分)13.(1)李白蜀道难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2) 琵琶行中作者描写琵琶女心态复杂,犹豫不决而出场的句子是“ , ”。(3)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诗句是“ , ” 。(4) 咏怀古迹(其三) 中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是:“ , ” 。(5) 劝学中强调君子“广泛学习和反思省
16、察”重要作用的两句是“ , ”。(6)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 “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 “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7) 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 - 7 -。(8) 寡人之于国也中“ , ”两句可以作为我们今天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广告语。(9) 秋兴八首(其一) 中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 , ” 。(10)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四. 现代文阅读(共 2 题)14阅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共 7 分)王夫人道:“我不放心的最是
17、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1) (2 分)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宝玉的。是侧面描写,用的是 的手法;是模拟封建卫道士的口吻写的,突出宝玉的叛逆性格,这是宝玉的本质特点,用的是 的手法。(2) (2 分)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是说 ( ) A穷困失意,懒惰愚笨 B愚笨顽皮,不通人情世故C厌弃功名
18、,否定封建正统 D不学无术,不懂儒家经典(3) (3 分)通过这三段文字,你认为在世人的眼里,贾宝玉是个怎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 10 分)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 8 -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
19、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 200 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 “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 ,唯有
20、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选自 2017 年 2 月 22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附图:- 9 -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 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 50%的海
21、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 47.3%和 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 “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 ,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
22、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 10 -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23、,有删改)(1) (2 分)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同时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文化归属感。(2) (4 分)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24、(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
25、密联系起来。(3) (4 分)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五语言文字应用(2 分)16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改正四处即可) 。公告- 11 -尊贵的各位游客: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截至今日,本景区春节黄金周(1 月 31 日到 2 月 6 日)各天的门票预订均已超过 3 万张以上。鉴于本景区最大承载量为 3.1 万人次/天,依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景区即日起不再接受门票预订,并请有意前来本景区的游客避开黄金周高峰期,另行安排旅游时间。我们非常理解广大游客们对本景区风景名胜的仰慕之情,作此决定,我们深表歉意,希望大家予以合作。特此公告风景名胜区管理
26、委员会2014 年 1 月 15 日不妥处 修改情况六. 作文(60 分)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几个同学溜出学校去看电影,等他们回到学校,大门已经关上了。若被老师发现私自外出,将会受到严厉的纪律处分。一同学提议翻墙跳进校园,他说:“没有其他好办法了,只能这样。 ”学校的围墙不太高,但上面有尖尖的铁栅栏,而且围墙里还有池塘,翻墙进去非常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不,即使没有好办法,也不要用坏办法。 ”另一同学认真地说。面对错误,该如何处理,你更赞同哪方。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 700 字。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27、息。- 12 -湖滨中学 2017-2018 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 9 小题)1 (3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崤函(xio) 棘矜(jn) 锋镝(d) 巫医乐师(w)B鸡豚(tn) 狗彘(zh) 驽马(n) 涂有饿莩(pio)C数罟(sh) 跬步(ku) 膏腴(y) 瓮牖绳枢(yu)D墨翟(d) 蛇鳝(shn) 孝悌(d) 度长絜大(xi)【解答】A 项, “棘矜”中的“矜”应读“qn” ;B 项,正确;C 项, “数罟”中的“数”应读“c”;D 项, “孝悌”中的“悌”应读“t” 。故选:B。2 (3 分)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8、(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B寒喧 踌躇 揣揣不安 无与论比C残骇 桅杆 撒手人环 咀嚼赏鉴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地崩山摧【解答】B “寒喧”应为“寒暄” ;“揣揣不安”应为“惴惴不安” ;“无与论比”应为“无以伦比” ;C “残骇”应为“残骸” ;“撒手人环”应为“撒手人寰” ;D “抚赝”应为“抚膺” ;“缭倒”应为“潦倒” ;故选:A。3 (3 分)选出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A劝学(劝勉) 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博学(广泛) 形容尚小(形体容貌)B闻者彰(清楚) 蒙故业(继承) 秦人开关延敌(推延,推迟)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C河内凶(荒年) 请以战喻(比喻) 王无罪岁
29、(时间) 她讪讪的缩了手(难为情的样子)D吾师道也(学习)圣人无常师(固定) 六艺经传(经典)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 13 -爱)【解答】B延:迎,请;译文:秦人打开函谷关迎接敌人; C岁:年成;译文: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译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可怜” ,这里是可惜的意思。故选:A。4 (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天下云集响应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外连衡而斗诸侯【解答】例句:使动用法,使灭亡;A名词作动词,比不上;B名词作状语,像云彩一样;C名词作动词,做帝王;D使动用法,使争斗;
30、故选:D。5 (3 分)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A B C D【解答】然而:古义,这样,那么;今义,表转折的连词。肥饶:古今含义相同,肥沃富饶。以致:古义,用来招纳;今义,使得因此,结果,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逡巡:古今含义相同,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以为:古义,把设为;今义,认为。- 14 -用心:古今含义相同,使用心力。从而: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用于后
31、一小句开头,沿用前一小句的主语。用于书面。先后:古今含义相同,先和后,早和晚。故选:D。【点评】古今异义词:交通:古,交错相通,如“叶叶相交通” ;今,运输业总称 结束:古,整装,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今,完结 具体:古,具备形体,如“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今,不抽象的6 (3 分)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 B/C/ D/【解答】为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译文:这样还不能使天下百
32、姓归顺,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为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译文: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为定语后置句,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为被动句。 “为“表被动,译文:自己死在他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为什么呢?为被动句, “于“表被动,译文:不受制于从师的时俗限制;为状语后置句, “贤于弟子“状语后置,译文: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为状语后置句,“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译文:就不会有头发斑白的老人在路上背负着重物行走了;为判断句。 “也“表判断。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故选:C。7 (3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15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解答】A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用于学生上课表现不符合语境,感情色彩不对。B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34、。C电光火石: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此处对象不是双方,不合语境。故选:B。8 (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 10 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35、D音乐剧是 19 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解答】A搭配不当,不能说提高特色。B正确。C语序不当, “所有”应该放到“中国”的后面。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使”造成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删去“使它” 。故选:B。9 (3 分)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16 -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
36、轻盈地蹦跳。A B C D【解答】根据语句介绍的内容看,语句介绍的话题是“动物的单独游戏” ,根据语句的含义看语句介绍的内容是:句介绍动物单独游戏的特征;句介绍动物的单独游戏是基本游戏;句介绍猴类的特点;句介绍动物单独游戏喜欢做的事情;句介绍马驹喜欢做的事情;根据语句内容可以看出句可作为首句引出话题,然后语句介绍动物单独游戏喜欢做的事情,承接句的“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为第二句;语句列举单独有的例子进一步进行说明,然后语句在列举猴类单独有喜事喜欢做的事情;最后介绍动物单独游戏的基本特征,所以句作为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语句之间的排列顺序为:;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25 分)1
37、0.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7 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 (2 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
38、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申之以孝悌之义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蒙故业,因遗策- 17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解答】 (1)A 项,以:连词,表目的, “来”/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B、因:介词,凭借/ 动词,沿袭;C、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D、 “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 故选:D(2) (2 分)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B这段文字重点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
39、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C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D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2)B 项, “重点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不正确,这段文字的重点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3) (3 分)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文:优良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40、3)劲弩;强劲的弓弩;信:可靠的;利兵:锋利的兵器;何:通“呵” ,盘问;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2 分)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城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 ”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
41、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 ”诏“可” 。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 18 -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谧才长刀
42、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选自南齐书列传十二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
43、丞/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D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 ,这里代指官服。B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 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
44、,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住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 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19 -A江谧作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
45、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解答】解析:(1)抓住关键词“朝野” “谧” “太祖”等进行断句,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景素”是建平王的名,所以应是“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 ,排除 AD;“物情尚怀疑惑”是说人心还没安定,不能在“尚怀”后断开,不然没有宾语,所以可排除 B,选 C这段话翻译为:元徽末年,朝野都有心拥戴建平王
46、刘景素,江谧便使劲巴结景素,后来景素失败,江谧差点丢了命苍梧王被废以后,人心还没安定,江谧便竭诚归服太祖,被任命为以本官领尚书左丞(2)A 项“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表述有误,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3)D 项“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表述有误,原文“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 ,世祖赐死江谧,是因为江谧的挑拨离间(4) “诚”解释为确实, “侪”解释为这类人, “委遇”解释为托付重任,句子翻译为:江谧是个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确实不能和贵族这类人竞争高低等第然而他很有才干,可以托付重任,可提升他执掌吏部参考译文:江谧字令和,是济阳考城人祖父江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父亲江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江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出来初仕任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县令,为官精干称职宋明帝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身侍奉,明帝对他很是亲信明帝做皇帝后,任江谧为骠骑参军其弟江蒙相貌丑陋,明帝经常把他叫来戏侮取乐江谧转任尚书度支郎,不久迁任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468) ,江夏王刘义恭的第十五个女儿死掉了,其时十九岁,尚未行笄礼礼官讨论应按成人行葬礼,诸王着“大功”丧服左丞孙特别上奏说:“礼记上说女子十- 20 -五而笄,郑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