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及生动的语句。2品味优美的语言。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难点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一)展示自学成果(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完成,课堂直接展示)主问题 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 ,美读课文吗?你能给课文标段序,查找生字词,并在文中作好标记吗?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标注问题 1的各项内容。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1 号先讲。2 号和 3号补充,4 号总结,达成共识。3.展学分工(可以由组长展示,也可以按问题的顺序展示,其余认真倾听,相互评价)学习支架1、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2、,并掌握。(1)注音:济南( ) 镶( ) 水藻( ) 贮蓄( )发髻( )澄清( ) 着落( ) 看护( )2.解释下列词语:响晴: 设若:秀气: 贮蓄:澄清: 空灵:主问题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你能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吗?1,济南的冬天特点是什么?2,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这一特点?3,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学法指导:通读全文,组长主持,有序交流。展示分工:1 号展示,2 号 3号补充,4 号总结。主问题 3:仔细研读课文,你能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吗?1文中共描绘了四幅景物图,阳光朗照图、雪后初晴图、雪后远山图和空灵水晶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2 表达了作者怎样
3、的思想感情?第二部分 达标检测基础训练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济南( ) 伦( )敦( ) 晾晒( ) 暖和( ) 唤( )醒着( )落( ) 发 ji( ) 看( )护妇 镶( )上 xiang( )晴露( )出 狭窄( ) 水藻( ) zhu( )蓄 cheng( )清二、解释下列词语设若:_ 温晴:_ 着落:_ 慈善:_空灵:_ 响晴:_ 秀气:_ 贮蓄:_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体裁) ,本文作者:_,名_,字_,_人。现代著名作家,_家,_家。作品有长篇小说_、_等,话剧_、_等。文中作者把济南和_、_、_对比,依次描绘了冬天的_、_、_突
4、出济南冬天_的特点。文中是按_、_的顺序写的。2、本文紧扣了济南冬天的“_”这一特点,赞美的是_(A、济南的冬天 B、冬天的济南 C、济南冬天的美景)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_之情。3、文章标题“济南的冬天” ,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可理解为:_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尾有什么好处?_4、文中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冬天无风声,温晴,山秀又水清。你印象中的冬天是怎样的,用一两句话把它描述出来。_济南的冬天导学案设计:陈莹莹 审核: 黄海 辛钰 指教:陈莹莹 使用时间第二课时2【学习目标】能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的句子,并试着说出它们的作用。背诵第三自然段,体会济南冬天的美
5、及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学习重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 1:仔细研读课文,你能完成下列几个问题吗?细读课文第 3段,思考作者是如何绘声绘色的描写景物的。(1)全段的中心句(2)全段的层次如何划分(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写了哪些景物?(4)哪些动词用的好?(5)哪些表色彩的词语用的好?(6)这段文字怎样化静为动的?学法指导:1研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旁批。2 组长主持,有序交流。作者为了让我们对济南“温晴”的冬天有个具体可感的印象,在描写景物时,发挥想象,写出了不少精美的富有情趣的语句。主问题 2:请在文中找出这些语句,选择其中
6、你最喜欢的几句,说说喜欢的理由,体会用词的妙处。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标注问题 1的各项内容。2.组长主持,有效交流。1 号先讲。2 号和 3号补充,4 号总结,达成共识。3.展学分工(可以由组长展示,也可以其他小组成员展示,其余认真倾听,相互评价)4.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第二部分 延伸拓展“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第三部分 达标检测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后面各题。(7 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
7、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狭窄,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找出选文中标志写景顺序变化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 ( 树尖 )( ) ( ) ( )3、(2 分)加点词“秀气”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4、(2 分)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