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2、 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3、 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二、自学探究1、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嶙峋 ( )( ) 啜( )泣 迂( )回 训 ji( )陡 qio( ) n hn ( )( ) 2、 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纳罕: 迂回: 训诫: 小心翼翼: 啜泣: 头晕目眩:3、结合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谈谈课题的含义4、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三、学习探究主问题一 父亲是怎样救
2、我的?他为什么不直接抱我下来? 学法指导: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第二步:互学探究合作要求: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 号先讲,3 号和 2 号补充,1 号总结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主问题二 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行为的词语,并分析我当时的心情学法指导: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自学要求:通读课文,自由思考,理解问题第二步:互学探究合作要求: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 号先讲,3 号和 2 号补充,1 号总结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主问题三 生活中,常常有人遇事因胆怯而畏缩不前,就像文中地我
3、那样。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怎样克服的?文中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学法指导:2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自学要求:自由思考,理解问题第二步:互学探究合作要求:组长主持,有效交流,4 号先讲,3 号和 2 号补充,1 号总结第三步:展学探究:展学分工,选定代表,展示问题四、拓展提升达标检测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哭泣(qi) 安慰(wi) 晕眩(xuan) 参若(ci)不齐B酷(ku)热 暮色(mu)色 灼(zhuo)人 附和(he)C摔( shuai)死 突兀(wu) 嘲(chao)笑 哄(hong)堂大笑D凌( 1ng)乱 畏(wei)惧 怦怦(peng) 。康慌
4、失措(cu0)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酷热:天气极热。B附和:言语追随别人。 呻吟:抽抽搭搭地哭。C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D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C五个男孩子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上了悬崖并跟他们一块儿艰难地下来了。4阅读选段,回答问题。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听见有人在 (啜泣、哭泣)、 (呻吟、抽噎);
5、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和类似骄傲的感觉。(1)在第段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2)第段画线处运用了( ) 描写。(3)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走一步的心理感受。3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