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 10 种方法值得一试。 (一)“丢包袱”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
2、: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统筹方法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
3、二)“目标展示”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 -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 45 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三)“直观教具”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4、。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七根火柴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七根火柴进课堂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核舟记一课,我又同样拿几颗随地可拾的桃核导入新课,普通的桃核,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语感传送”导入法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
5、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又如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我首先朗读李瑛写的一月的哀思感染学生,然后转入正课。 (五)“动手操作”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
6、,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又如,小桔灯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桔灯,从中体会小桔灯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体现导入艺术的“活”和学生的“动”。“活”与“动”工作做得好,就能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化。 (六)“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只是理化课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是一名实验员。用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如: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事先准备一朵喇叭花,一
7、杯肥皂水、一杯醋。课上,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来变魔术。哗!语文教师变魔术,学生的心儿一下被“吊”起。于是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马上变蓝,又放进醋里,又变红,学生纷纷问为什么会这样,因此,对本课就产生了兴趣。又如同志的信任这一课,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我也采用实验导入,既诱发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 -白色恐怖下采取的秘密革命活动。因此,实验导入新课不愧是一种“催化剂”。 (七)“讲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人民的勤务员导入就讲述雷锋小时候的故
8、事,天上的街市导入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等等。通过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八)“音乐感染”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于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又如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 -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九)“讲文学史”导入法 许多文学家的感人的事迹,不但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向先辈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立志成才。如榆
9、钱饭一课,作者刘绍棠,当我介绍到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 1953 年被编入高中课本,而他本人当时还正在读高中时,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又如朱自清“抵制日货”,“不为五斗米折腰”事迹,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等等,这些文学史料能深深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热爱文学的共鸣。 (十)“幻灯投影”导入法 这是一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导入方式,条件好的学校可充分地利用。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均可采用现成的投影材料导入。“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有针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
10、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如纪念白求恩一课,既可用“语感传送”法,又可用图示的直观法,还可用白求恩事迹导入。这就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最佳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既扣“文笔”,又扣“心弦”。 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导入”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 5 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再者,对于可供操作的导入,为保证课堂质量,要精心设计,有时还需预演摹拟,做到“万无一失”。 总之,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
11、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一堂语文课也是如此。课堂导入得好坏,直接影响课的质量,课导的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课导得不好,学生就会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创设一定情境。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上好一堂课,有时也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有时在导入时创设好情境,为学生学习整篇课文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教学老师,您好!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自从跨进学校大门,老师就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他们教我们读书写
12、字,教我们唱歌跳舞,把我们引入科学的殿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学习生活。 ”“9 月 10 号,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们所有敬爱的老师的自己的节日教师节。让我们一起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这首诗歌就把我们要对老师说的话说出来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认识一下作者眼中的老师,体会一下作者对老师的感情。 ”学生们听到这样的导入,不用老师多讲,他们就已经对教师充满了敬意,就会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来颂读这首诗。二、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创设一定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出示徐悲鸿
13、“奔马”图几幅,把放大的课本插图也一起出示,鼓励学生欣赏讨论。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徐悲鸿的奔马为什么画得这么传神,徐悲鸿绘画技艺为什么会如此精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它会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 ”然后教师半数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让学生齐读课题。这样导入揭题就让学生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徐悲鸿这位画家充满了敬佩之情。三、谈话导入,扣题引发利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获得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谈话导入: 我国有许多别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霄节等。中秋节时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14、早在唐朝初年就成了固定的节日。中秋节月亮圆圆的,象征团圆,这一天人们家家欢欢喜喜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因此中秋节叫团圆节。中秋节又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富有人情味的节日,历史上流传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著名的中秋词的协作经过。题目但愿人长久取自苏轼这首词的下阙最后一句。 ”根据这样的导入,教师可以这样扣题引发 ,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会产生哪些想法?” “但愿”是什么意思, “人长久”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要“但愿人长久 呢?为解
15、决这些问题,请大家打开课本,自读课文,让学生慢慢进入文章内容。四、回忆影片,揭示课题在教学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同学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能不能说说这部影片的概况呢?(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教师继续导入“鸦片战争讲的是 18401842 年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战争的起因是:从 18 世纪末起英国就对中国大量输出鸦片,1838 年达 4 万余箱。鸦片泛滥,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价飞涨。财政困难。 年清朝政府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75万公斤,同时多次打退英军挑衅。在这种情况下
16、, 1840 年 6 月在英军在美法的支持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鸦片战争 ,电影鸦片战争就是讲的这段故事。 ”“这篇课文记叙了中国这段屈辱的历史时期,民族英雄林则徐带领中国人民禁止鸦片的历史事实,课文中处处体现了禁止鸦片,销毁鸦片的坚强决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虎门销烟这篇文章,体会当时人们的欢快心情和爱国情怀。 (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 教师如此导入,学生的爱国情绪就感染了。对课文的学习也就更加有兴趣了,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五、揭题导入,引发疑问如在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科研这样导入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一群伐木工人在一片莽莽丛林中发现了一处地方,这处地方景色非常奇妙,很
17、快,这个地方就成了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1982 年,这里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 年,这里又被列为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 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1997 年,这里又被纳入世界 “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惟一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景区。这个地方是哪里呢?它就是九寨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 ”在导入之后,教师可引发学生疑问: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质疑: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叫九寨沟?它是怎样一条沟?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六、谈话导入,启发思考如在教学开天辟地这
18、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这样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天地时,心中一定曾经想过:这天地是从哪儿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古代的人也曾经想过。他们想出了种种答案。我们今天所写的一篇课文,就从一个方面回答了这歌问题。它的题目是开天辟地 (板书课题) “辟”是“开辟”的意思。 ”“开天辟地 有三个意思:一是说天地本来是混沌一片,自从盘古用斧和凿分开天地之后,才有了世界。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历史。二是以前 前所未有,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三是用来比喻 开创空前宏伟的事业。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看到开天辟地 ,同学们会提出什么问
19、题呢?”教师这样导入新课,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七、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学好每篇课文,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同学们,现在正值金秋十月,校园里的桂花树满树生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整个校园都沉浸在香甜的气氛里,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所以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诗词歌颂它。我相信大家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桂花的诗句,我们现在来对一对诗如何? 这样导入以后,教师可这样揭示课题, 大家找到的关于桂花的诗还真不少,可见我们和这些文人墨客一样都很喜欢桂花。今要学习的课文也与桂花有关。
20、 (板书并读题:桂花雨) 又如:在教学雾凇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这样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吗?我国有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它们是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还有就是吉林雾凇(板书课题:雾凇) 。前面三大奇观都在我国的南方,而吉林雾凇则在我国东北的吉林。看到这歌题目,大家脑子里会产生哪些问题,会有哪些想法? 导入之后,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初读感知课文。八、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元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这样导入 大家看到课题元日 (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同学问:元日是什么意思? 元日 就是元旦吗?有谁知道的? “大家预习过课文,大体上知道了课文是描写新春佳节热
21、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 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 元旦 ,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 、 新年”一般指公历的一年之首,就是公历 1 月 1 日。而元日 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正如西方圣诞节一样。大家回想一下,我国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放爆竹、贴春联、贴 福 字、贴窗花、拜大年等,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种风俗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俗。 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学了王安石元日以后,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 总之,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研究,才能使课导得更好,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