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提升练(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A 卷)一、(2018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导学号:35900000】香港,因其在亚洲的区位优势、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等便利条件,以及广泛的藏家群体,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典亚艺博等艺博会,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不仅对香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带动能力,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正在从盲目型转向知识型。相应地,艺博会在战略上,不再仅仅是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而是希望与公众形成互动加大
2、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以提升大众的鉴赏品位,既服务于社会,也培养了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正是基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早在几年前,香港的艺博会开始尝试借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的做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艺术品管理、研究、展示设计和艺术教育模式,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一方面服务于世界各地的观众,另一方面成为东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事实上,与拍卖会相比,艺博会更能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度、健康度和活跃度。而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实现了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观众、收藏家、艺术代理人之间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良性交流与互动。一是吸引了成熟的艺术收藏机构不断加盟。例如,一些具有
3、百年收藏历史的欧洲画廊,携带珍品参与展览,毕沙罗、莫奈、罗丹、雷诺阿、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展会上的“常客” 。它们与古董文物,共同提升了艺博会展品的级别,也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空间。二是策展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提高了艺博会的学术标准。如今的艺博会,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常设有一系列学术性的研讨和讲座活动,特别是国外著名艺术博物馆馆长、专家、艺术家、策展人等权威人士主讲的讲座及研讨会,不但给业内人士掌握全球艺坛最新动向提供了一个窗口,更吸引大众参与其中,让普通民众得以近距离了解国际艺事。这正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与此同时,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还体现为学术标准的确立。对画廊
4、的入展资格,香港的艺博会实行了严格审查。香港的艺博会,正努力通过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事活动,成为亚洲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平台。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以支持本地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实习活动,从而培育香港新时代的艺术家、学者、博物馆和艺术管理专才,以推动本地博物馆事业和艺博会等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上有所不同,当下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更多的是形式上的转变与提升,但作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艺博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更广阔
5、的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2(摘编自顾跃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内地的艺博会也有积极影响。B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的良性交流与互动。C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D未来艺博会不是
6、商业平台,而有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公众审美,建立健全评价与监督体制,建构优秀专业团队。B A 项,张冠李戴, “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会有积极影响”的应是“其新的发展模式” ,即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C 项,以偏概全, “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错,原文说的是“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 ,注意句中限制词“有的” 。D 项,曲解文意, “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错,据选文末尾介绍, “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
7、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的具体措施与产生的影响和意义。B开头两段,文章着重分析了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在服务中外观众、沟通东西方艺术方面的重要性。C三、四两段论述的话题都涉及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有利于建立和提高艺博会的学术标准。D文章两次采用了对比论证法,分别说明艺博会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健康和活跃程度,揭示艺博会本质。D D 项,张冠李戴。 “揭示艺博会本质”错,从选文最后一段开头句可知,文章是说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与博物馆机构的本质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
8、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需要搞“博物馆化”实践了。B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 ,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会“常客” 。C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D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3C C 项,说法绝对。 “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的方式和途径很多, “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只是条件之一。二、(2018昆明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导学号:35900001】所谓
9、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孔子也许会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
10、 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 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 “逝者知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 “
11、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 ,也是说同样道理。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
12、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4(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
13、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B 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C 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D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C A 项,由“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可知,文学创作者不是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而是文字语言要讲究含蓄,不必尽量表现情绪意
14、旨。曲解文意。B 项, “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错误,原文是“没完全描写出” 。D 项,由原文“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可知,这是创作者刻意为之。混淆是非。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B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势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C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
15、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C C 项, “逐层递进”错误,应该是“并列结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B 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C 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B B 项, “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错误,歪曲了关雎的含蓄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