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廖文献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研发的总结,总结出一个便于开发实现的系统设计方案,并针对期刊 URL数据获取、期刊数据库整合等关键开发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 Office 软件、VBA 等工具软件和程序技术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该设计与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对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的构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关键词:电子期刊导航; 期刊 URL; 期刊数据库整合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0105(2009)04003506Design and Imple
2、mentation of E-journals Navigation SystemLiao Wenxian(Zhejiang Industry journals-URL; journals-database integration随着电子期刊资源的迅速发展,电子期刊已成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但电子期刊分布分散的特点阻碍了读者快捷地获取目标信息。而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能够把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分布分散的电子期刊资源进行有序地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使用电子期刊资源的捷径。当前,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建设已经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的普遍重视,都不同程度地做了电子期刊导航的导引工作。但同时,包括高校图书馆
3、在内的国内图书馆已经建立起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却为数不多1。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系统开发涉及数据库技术、网络程序语言和网页开发等技术,要求图书馆技术开发人员具备较高的软件开发能力;第二,在期刊数据库提供商无法提供期刊 URL 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期刊 URL 数据难度大;第三,整合各期刊数据库时,数据存在冗余性、不一致等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实际研发的总结,总结出了一个利用Access、ASP、Dreamweaver 等技术实现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同时提出了一个基于Office 软件、VBA 等工具软件和程序技术的解决方案。收稿日期:2009-9-10作者
4、简介:廖文献(1980- ) ,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21 系统设计思路从图书馆已购的数据库和免费电子资源出发,依据系统数据库的字段设计收集整理其电子期刊信息到本地数据库中。为电子期刊导航系统设计基本的浏览和检索功能。期刊浏览采用按字母顺序同时,它提供了期刊超链接功能,期刊 URL 直接指向电子期刊在数据库中的位置。检索方式采用前方一致和包含两种方式,检索内容包含 ISSN、CN 、期刊名等内容。系统页面表现根据用户浏览习惯,采用表格形式显示内容,并在系统显示大量内容时,通过分页技术实现分页显示,方便用户浏览。建立电子期刊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对期刊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后台系统应能够方便
5、地增加、删除及修改电子期刊信息。图 1 电子期刊导航系统结构图2 电子期刊数据获取本系统主要功能为集成来源不同数据库的电子期刊,使其在同一平台下得到信息揭示以便提供服务。电子期刊主要来源于图书馆已购买的全文数据库、期刊集成系统及网上免费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 ,电子期刊数据一般以电子期刊列表(tilte list)的形式提供,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一般直接在其网站上提供各种文件格式的期刊列表下载,而三大中文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则通过数据库供应商间接提供。在电子期刊列表提供的字段数据中,一般包括期刊名、ISSN、收录年限、所属学科、期刊 URL 等,其中电子期刊 URL
6、 字段数据在电子期刊导航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户正是通过点击期刊 URL 才链接到电子期刊所在数据库中的位置,即电子期刊卷、期页面,并浏览各卷期的期刊全文 3。但是,有少数期刊数据库并不提供电子期刊 URL,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人员必须通过技术手段来获取。目前,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供应商提供的电子期刊列表就不包含电子期刊 URL 字段。另外,少数外文期刊数据库也存种情况。正是由于这些电子期刊 URL 的获取问题,导致了许多图书馆未能实现电子期刊导航,或者实现的电子期刊导航缺少了电子期刊 URL 浏览这一重要功能。针对此问题相关研究文献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思路,但实施步骤繁琐4。对此,本文以中
7、文期刊数据库为例,提出了一个利用办公软件和 VBA 编程技术的解决办法。具体执行步骤如下:步骤一:分别利用三大期刊数据库网站上的电子期刊导航,按首字母或者专辑直接成批复制包含期豆丁文档代下载:http:/ (0.1 元/篇)造纸,印染染料请选择 宏浩染料推荐好文档当选:http:/ URL 信息的期刊名到 EXCEL 列表中。对于包含图片的期刊名,可先复制到 WORD 中,通过替换功能把图片删除,再复制到 EXCEL 表中。最终会在 EXCEL 列表中得到一列包含电子期刊 URL 的期刊名。步骤二:按 Alt+F11,打开 VBA 编程环境,选择“插入”, “模块”,输入代码5 :Funct
8、ion GetAddress(Hycell)Application.Volatile TureWith Hycell.Hyperlinks(1)GetAddress =IIf(.Address = “, .SubAddress, .Address)End WithEnd Function步骤三:回到 EXCEL 中,选择目标列的一单元,并在公式栏中输入 “=GetAddress( 数据源列数)” ,然后利用 EXCEL 的填充功能,EXCEL 自动抽取源列中期刊名所包含的期刊 URL 信息,最后把所得期刊 URL 列对应复制到 Access 数据表中。3 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 系统开发平
9、台本系统基于 B/S(Browser/Server)结构开发;数据库软件:ACCESS 2000;网络编程语言:ASP2.0;脚本语言: VBScript;操作系统:windows advanced server+IIS5.0;3.2 系统设计根据系统功能逻辑,系统分为期刊数据库、业务逻辑实现和页面表示等三个部分(如图 1 所示) 。期刊数据库作为本系统的数据源,是系统开发的关键。在本系统中,期刊数据库含有两个表,分别整合了中文电子期刊列表信息和外文电子期刊列表信息。业务逻辑负责实现了期刊字段检索、检索方式和按字母浏览等三大功能。系统页面显示则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用户浏览界面,通过采用动态表格、分
10、页技术等显示技术,提高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图 2 系统设计结构同时,为了降低系统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系统开发选取了 ASP、Dreamweaver、Access 等软件工具和程序语言。其中,期刊数据库构建采用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技术,业务逻辑处理和系统页面表示则采用 Dreamweaver 和 ASP 共同进行实现。3.3 数据库的构建3.3.1 数据库设计在建立电子期刊导航系统之前,首先要确定期刊数据库中的表字段,尽量避免开发过程中增设字段。4电子期刊资源包含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在构建数据库时,可以分别予以单独建立。在本系统中,采取在 ACCESS 数据库中建立两个数
11、据库表, 其表字段设计如表 1 所示。表 1 数据库字段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国内大型的中文期刊数据库有三家,分别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万方数字化期刊和重庆维普信息资源系统。本文从三大中文数据库网站提供的期刊导航系统中,提取期刊信息,并就期刊重复情况做了一次统计分析。根该数据统计,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和重庆维普信息资源系统所包含期刊数分别为 8178,5850,6509。期刊重复情况如表 2 所示。表 2 说明,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重复情况普表 2 期刊数据库间的期刊收录重复遍。对此,本系统对三大期刊数据库的期刊数据进行整合,并以表 1 左中所示字段存储显示期刊数据。另外
12、,外文期刊数据库之间也存在着期刊重复收录现象。但由于外文期刊数据库种类繁多,若采取上述方法,必然造成单行显示字段过多。因此,对于外文期刊数据库表字段仍采取表 1 右边所示设计。3.3.2 期刊数据库的整合在本系统中,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和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分别统一整合到一张数据库表中,因此需要对不同数据库期刊数据进行整合。然而,获取的电子期刊列表数据存在数据重复和数据缺失情况:各期刊数据库自身存在期刊记录重复;期刊数据库之间存在期刊收录重复;期刊数据库中存在残缺期刊记录,在不丢失期刊记录的前提下,删除这些残缺记录。对此,开发人员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过程可按图 3 所示操作:图 3 期刊数据库
13、表的处理过程图数据库间的期刊 重复数量CNKI、万方 5222CNKI、重庆维普 3113万方、重庆维普 2359CNKI、万方、重庆维普2301豆丁文档代下载:http:/ (0.1 元/篇)造纸,印染染料请选择 宏浩染料推荐好文档当选:http:/ SQL 语句如下:DELETE * FROM dbname WHERE ID NOT IN (SELECT MAX(ID) FROM dbname GROUP BY TITLE,ISSN,CN);/* 查重功能,在执行前,先对表添加自动编号 ID 字段,选择 TITLE,ISSN,CN 避免删除同名不同刊的期刊记录*/SELECT title
14、,cn,issn FROM dbname1 UNION SELECT title,cn,issn FROM dbname2 UNION /*合并处理过的期刊数据表,自动去除重复记录*/DELETE * FROM dd WHERE issn is null and cn is null and dbname.title in (SELECT title FROM db GROUP BY TITLE having count(title)1) /*处理问题(3 )*/SELECT dbname1.title, db1.CN, dbname1.ISSN,dbname2.URL, dbname2.DB
15、 FROM dbname1 LEFT JOIN CNKI ON dbname1.title = dbname2.title /* 添加期刊 URL 等其他字段*/3.4 业务逻辑的实现本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主要是检索方式和按字母浏览两大功能,下面给出它们实现关键方法及代码。根据用户检索习惯,本系统提供了前方一致和包含两种检索方式,关键代码如下:SELECT * FROM db WHERE title like %“ 其二为数据相关冲突,有三种类型: RAW、WAR 、WAW , 解决该冲突使用内部直通结构或者延迟一拍流水线; 其三为控制转移冲突,即对于条件跳转指令, 根据运算结果判断是否跳转,
16、才能确定新的 PC 值, 运算结果是在执行阶段后获得,这使流水线丧失很多的性能, 一般采用增加硬件预先获得运算结果解决该冲突3。 越是长的流水线,相关和转移两大问题也越严重:一方面导致硬件控制电路复杂程度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 由于流水线节拍的停顿,导致 CPI 值的增大及系统性能的下降。所以,流水线并不是越长越好,找到一个速度与效率的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 在 8 位 RISC 微控制器的流水线设计中,存在很多种方案。不同方案所对应的面积、速度与功耗各不相同。具体的选用则应该从多个方面融合考虑。首先应该由系统的工作速率要求和流水线级数、深度推导出多种具体的流水线结构方案及其所需要的严格时序;然
17、后从系统的功耗、面积、性能及由流水线相关和转移问题引起的设计复杂度等方面考虑出发,判断各方案的优劣;最后折衷选择符合的最优方案。4.5 低功耗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迅猛发展,集成电路进入深亚微米阶段,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和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已在很多设计领域成为了首要关注的问题,这点最为突出的即是高性能微处理器和便携电子设备产品7。 在根据系统功能说明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确定指令体系结构时,不同的设计出发点所导致的设计功耗结果差别会很大。因此整个体系架构的确定无疑是低功耗问题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5: 1)尽可能根据功能需求优化指令集,简化系统的译码单元和执行单元; 2)通
18、过开发硬件的并行性以及功能单元的流水执行来实现低功耗的结构;3)合理设置确定存储器、寄存器的容量,减少所需的总线数目;4)系统硬件的各个子模块划分以及软件上设置不同的工作状态对功耗的优化非常重要。 5结束语 在微控制器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的今天,对微控制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速度更快、功耗更低、价格低廉、易学易用以及组成系统时的外围器件更少。因此,对目前应用数量最广的 8 位微控制器的产品开发和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又体系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关键之关键,其后的所有工作,都是依赖于所设计的体系结构来进行的。本文就此对 8 位 RISC 体系架构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所应该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有一定
19、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治.8 位 RISC 微控制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3.5 102 陈瑞森,郭东辉.基于 CISC/RISC 混合架构的嵌入式 MCU 设计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8):194-196 3 李侠,沈泊,吉隆伟,章倩苓.一种高效率 8 位嵌入式微控制器的 VLSI 实现J.微电子学.2001,31(6) 4 李逍,潘松,徐旭.新型 RISC 流水线架构的 8 位微控制器J.电子产品世界 2003.9/上半月:48-50 5 韦健.低功耗逻辑电路设计及在 RISC 设计中的研究D.浙江学.2001.5. 6 孙海平,高明
20、.8 位 RISC 微处理器核的参数化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2(1) 7 陆希玉,唐昆,崔慧娟.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7,4-6.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豆丁文档代下载:http:/ (0.1 元/篇)造纸,印染染料请选择 宏浩染料推荐好文档当选:http:/ (0.1 元/篇)造纸,印染染料请选择 宏浩染料推荐好文档当选:http:/ 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2第三章城市规模 2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五章规划区统筹 3第一节规划区“四区”划定与政策 3第二节规划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4第
21、三节规划区乡镇与村庄发展引导 4第四节规划区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 4第六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布局 5第一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5第二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5第三节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 6第四节老城区更新 6第五节中心城区用地构成 7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7第一节公共服务中心等级与布局 7第二节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8第三节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8第四节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8第五节体育用地规划 8第六节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9第九节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 9第十节社会福利设施用地规划 9第八章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 10第九章中心城区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 10第一节工业用地规划 10第二节仓储用地规划
22、 10第十章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和文化特色空间规划 11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1第二节水系统规划 12第三节景观系统规划 13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4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 14第二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4第三节道路系统规划 15第四节公共交通规划 16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17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7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7第三节再生水工程规划 17第四节电力工程规划 18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18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18第七节供热工程规划 19第八节环卫工程规划 19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20第一节防洪规划 20第二节抗震防灾规划 20第三节消防规划 21第四
23、节人防规划 21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22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22第十六章分期建设规划 23第一节近期建设规划 23II第二节中期建设规划 23第三节远期建设规划 24第四节远景发展构想 24第十七章规划实施 24第十八章附则 25附表 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表 26附表 2: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27豆丁文档代下载:http:/ (0.1 元/篇)造纸,印染染料请选择 宏浩染料推荐好文档当选:http:/ 总则第 1 条 规划背景2005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确定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在协调和指导巴彦淖尔市城市建设方面发
24、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原规划确定的 2020 年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并落实相关上位规划内容,更加有效地协调指导巴彦淖尔市城市发展建设,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修改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复函 ,特编制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第 2 条 指导思想(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2) 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3)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第
25、 3 条 规划基本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2)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994)(3)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4)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号)(5) 内蒙古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6) 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7) 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中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8) 巴彦淖尔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 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 (10) 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11) 巴
26、彦淖尔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2)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蒙古自治区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第 4 条 规划期限(1) 规划期限为 20102030 年。(2) 近期 2010 年2015 年,中期 2015 年2020 年,远期 2020 年2030 年,远景为2030 年以后。第 5 条 规划层次(1) 市域:巴彦淖尔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 6.4 万平方公里。(2) 城市规划区:面积 1550 平方公里。(3) 中心城区:面积 661 平方公里。第 6 条 城市规划区范围临河区 13 个办事处(铁南、北环、新华、曙光、八一、车站、解放、东环、西环、团结、先锋、汇丰、金川
27、) 、双河镇、干召庙镇、城关镇、陕坝镇、天吉泰镇,以及乌兰图克镇、狼山镇和白脑包镇位于京藏、京新(规划)高速公路北侧 2 公里以南的地区,总面积 1550 平方公里。第 7 条 文本条文中加下划线内容均为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城乡规划部分)所制定的强制性条文,所有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第二章 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第 8 条 城市性质呼包银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新兴工业城市,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河套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第 9 条 城市职能(1) 呼包银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2) 连接西北与华北、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3) 国
28、家重要的边境经济合作区;(4) 内蒙古自治区新兴工业城市;(5) 内蒙古西部以商贸物流、旅游服务、金融贸易等为主的特色服务业基地;(6) 以河套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第 10 条 城市发展目标将巴彦淖尔建设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呼包银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新兴工业城市、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塞外水城、国家园林城市、河套文化名城。第 11 条 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社会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并区分为引导型指标和控制型指标两种类型。 (具体见附表)第三章 城市规模第 12 条 城市人口规模2015 年,城市人口规模 50 万人;20
29、20 年,城市人口规模 65 万人;2030 年,城市人口规模 80 万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规模年均增长 3.5。第 13 条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 2015 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内,总建设用地面积 75.0 平方公里;(2) 2020 年,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内,总建设用地面积 97.5 平方公里;(3) 2030 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130 平方米以内,总建设用地面积 103.8 平方公里。第四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本章略,详细内容参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第五章 规划区统筹第一节 规划区“四区”划定与政策第 14 条 “四区”划定将规划
30、区范围划定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1) 禁建区:包括水域、湿地、基本农田、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河流廊道、交通走廊、市政设施走廊、活动断裂带等。总面积约 952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61。(2) 限建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文物保护控制建设地带、林地集中分布区、洪水淹没危险区、建成区外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交通规划控制区、机场限高区、机场噪声控制区、土地沙化严重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区、一般农田、规划城镇组团间绿化隔离带、区域生态绿地等。总面积约 343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22。(3) 适建区:规划城镇建设区。总面积约 162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31、11。(4) 已建区:2010 年现状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约 93 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第 15 条 分区管制政策(1) 禁建区: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带及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城市建设行为,不同区域严格遵守国家、自治区、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 限建区:保护优先、限制开发,区内土地以生态、人文景观、农业用地为主,交通、市政、军事设施和农村住宅等建设需经严格审查和规划许可。(3) 适建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仍需根据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合理确定开发性质、规模和强度。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指标应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4) 已建区: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特色,对旧
32、城区实施有机更新。提高新城区建设标准,逐步完善开放空间系统、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倡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第二节 规划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第 16 条 空间结构:一核、两组团、三轴带、多节点(1) “一核”:指巴彦淖尔市中心城区,是带动规划区和市域发展的中心极核。(2) “两组团”:指陕坝组团和空港组团,是规划区发展的重要功能组团。(3) “三轴带”:以沿黄经济发展轴为主轴带,以临陕城乡统筹发展轴和临甘国际大通道发展轴为次轴带,形成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开放格局。(4) “多节点”:指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节点、城市产业集聚节点、乡镇节点、生态景观节点等。第 17 条 城乡功能布局(1) 城镇
33、功能区:包括临河综合服务片区、朔方产业集聚片区和双河生态休闲和战略储备片区、陕坝组团、空港组团、干召庙镇和天吉泰镇等城镇集中布局地区。(2) 生态休闲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休闲农业观光区两类,前者包括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绿色休闲和旅游度假功能区,后者是以农业观光、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功能区。(3) 生态保护功能区:包括水源保护区(临河区的五四湖水源保护区、水源湖水源保护区、永济渠西水源保护区和陕坝红星村水源保护区) 、沿黄生态湿地保护区、城市组团间生态隔离绿带等。(4) 农业功能区:指基本农田、林地、园地、牧草地和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空间载体。第 18 条
34、两大组团发展引导(1) 陕坝组团:杭锦后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绿色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为主的北方特色宜居城镇。2030 年人口控制在 16 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 24 平方公里以内。(2) 空港组团:城市航空客货运运输节点和对外窗口,依托机场适度发展小规模机场货运物流及配套运营服务套设施,近期周边地区以战略储备控制为主。第三节 规划区乡镇与村庄发展引导第 19 条 乡镇统筹发展引导(1) 天吉泰镇:加强与机场联动发展,打造空港地区的配套服务和休闲观光基地。规划2030 年城镇人口为 0.51.0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 1.5 平方公里左右。(2) 干召庙镇:临陕线上的特色商贸服务基地和城
35、乡统筹发展示范点。规划 2030 年城镇人口为 0.51.0 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 1.5 平方公里左右。(3) 城关镇:镇区搬迁,纳入中心城区统一发展,周边地区可适当建设城郊休闲旅游度假区。(4) 双河镇:逐步撤镇为街道,纳入双河片区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5) 临河农场:城北休闲农业观光基地,通过土地指标置换等方式,将工业逐步纳入朔方片区统一管理。第 20 条 村庄统筹发展引导(1) 中心村发展策略:适当减少中心村数量,迁村并点,扩大中心村规模,鼓励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对于无特色、用地分散、距离较近的若干中心村,应实现撤并;对于有特色、用地集中的中心村,应保持和发扬传统风貌景观、传统产业特色或
36、特殊用地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逐步开发特色产业,增加旅游休闲服务功能。(2) 基层村发展策略:适当减少基层村数量和规模,将基层村人口向中心村、镇区和城区转移,实现土地盘整。(3) 村庄建设标准: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 140 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比例不低于 5%,道路用地比例不低于 7%。完善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教、医疗等公益性公共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第四节 规划区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第 21 条 构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体系(1) 中心城区与空港组团之间规划 3 条快速通道:即现 110 国道(改造为机场快速路) 、临五路和沿黄一级公路。(2) 除京新
37、高速外,中心城区与陕坝组团之间规划预留 3 条通道,即现状临陕路,新建临策铁路东的临陕 2 路和京新高速北的临陕 3 路。临陕 1 路(快速路)即目前的临陕路,作为临陕之间主要客运联系通道,近期进行拓宽改造,设置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快速路,并设置 BRT 通道,同时预留远期改造轻轨线路的可能性。临陕 2 路(二级公路)沿临策铁路北侧建设,作为临河区生活性物流通道,兼顾临陕之间的小汽车交通。临陕 3 路(一级公路)在京新高速北侧建设,作为京新高速辅路,是连接青山物流园、陕坝、工业区等的主要货运通道。(3) 规划区内各组团间适时建设快速公交系统,并为地铁和轻轨线位预留一定空间。第 22 条 重大市政
38、基础设施引导(1) 给水工程:2030 年规划区最高日总用水量为 53.854.1 万立方米/日。中心城区保留现状城市供水水源,新增抽黄河水水源。陕坝镇城市水源地即将面临超采,规划加强狼山山前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天吉泰镇、干召庙镇均开发新水源地。(2) 排水工程:中心城区保留现状市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技术改造,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及保税区污水处理厂;陕坝镇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空港组团、干召庙均新建污水处理厂。规划区各污水处理厂均建设再生水厂一座。(3) 电力工程:规划保留现状 220 千伏东郊变,新建 220 千伏变电站 4 座,分别是 220 千伏临河西郊变、220 千伏黄河变、220 千伏杭锦
39、后旗变、220 千伏天吉泰变。500 千伏双回走廊控制宽度为 60-75 米,220 千伏双回走廊控制宽度为 30-40 米。(4) 环卫工程:中心城区近期使用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远期需选址新建生活垃圾综合化处理场,统筹考虑规划区内各组团对垃圾处理场的共建共享。第 23 条 生态景观格局与环境保护(1) 规划区形成“三带环抱、五轴贯穿、多点布局”的生态景观网络格局。(2) 水源地保护: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临河区的五四湖水源保护区、水源湖水源保护区、永济渠西水源保护区和陕坝红星村水源保护区) 。(3) 位于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湖泊、海子,周边地区严格禁止任何开发;位于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和生态休闲绿地
40、内的湖泊、海子沿(例如镜湖等)湖岸纵深 300 米的范围内除防护绿地、游览地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位于城市功能组团内及临近地区的湖泊、海子,应加强对城市整体高度、开发强度和建筑体量的控制和引导,避免沿岸大规模城镇开发,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第六章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布局第一节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第 24 条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东进产业、南拓新区、西控北优、中兴主城” 。其中,向东和向南是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向西和向北是控制和优化的方向。第 25 条 中心城区增长边界东至临河区行政边界、南至防洪堤、西至三排干、北至京藏高速以北 2 公里,总面积660.72 平方公里。
41、第二节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第 26 条 空间结构:一环两带三片区(1) 一环:外围生态景观环。沿黄河、临策铁路、京藏高速和五排干,结合水景观和绿地系统建设,构建外围生态景观环,形成“水绿环绕”格局。(2) 两带:中央生态休闲带和总干渠生态景观带。中央生态休闲带位于临河片区与朔方片区之间,呈南北向分布。总干渠生态景观带沿总干渠建设,呈东西向分布。(3) 三片区:临河片区、朔方片区和双河片区。临河片区定位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区,重点发展商业金融、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物流市场和居住等产业和设施。朔方片区定位为产业集聚发展区,整合经济开发区和 B 型保税物流园区,打造成以产业职能为主,兼顾生产生活服务配
42、套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双河片区定位为文化休闲旅游与新兴服务功能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育、职教研发、会展、商务商业、生态居住等产业。第 27 条 功能布局:十组团(1) 临河西行政文化组团:东至金川大道、西南至临策铁路、北至绕城线,规划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10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 11.5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全市的行政、金融、文化中心,主要布置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用地。(2) 临河中商业服务组团:西至金川大道、东至规划的晏江路、南临包兰铁路、北临永刚渠,规划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27 万人,用地规模为 24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市级商贸综合服务和公共活动交流
43、中心,主要布置商业贸易、生活居住和娱乐等用地。 (3) 临河东教育商贸组团:西至规划的晏江路、东至朔方路东 500 米、南临包兰铁路、北临永刚渠,规划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10 万人,用地规模为 13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全市的高等教育中心、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专业市场集聚区,主要布置教育科研、文化、专业市场群和生活居住等用地。(4) 临河西北物流市场组团:西至增光路、南至乌兰布和北街、东至永济渠,规划 2030年人口规模为 1 万人,用地规模为 4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市级综合性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集聚区,主要布置物流、仓储、专业市场和相关配套服务用地。(5) 临河北综合居住组团:西北至临狼路
44、以北 300 米、南至绕城线、东至朔方路,规划2030 年人口规模为 2 万人,用地规模为 2.5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主城区向北拓展延伸的备用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片区,主要布置居住、商业和物流市场等用地。(6) 朔方东产业组团:东至规划的新道路、西至建材东路、南临包兰铁路、北至京新高速公路,规划 2030 年用地规模为 5.5 平方公里(不包括独立核算用地 22 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为 4 万人。功能定位为区域型物流、增值加工和专业市场集聚区。该组团东北部建设 1 处产业综合配套服务区,主要布置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等用地,为东部产业区提供生产服务和居住配套职能。(7) 朔方
45、西产业组团:东至建材东路、西至章嘉庙路、南临新华街和包兰铁路、北至绕城线,规划 2030 年用地规模为 11.5 平方公里(不包括独立核算用地 15 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为 1 万人。功能定位为巴彦淖尔市以产业职能为主,兼顾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的综合性产业新区,形成以绒纺、食品、制药、冶金、电力、建材等为主导的六大产业体系,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区、新型化工产业区和先进制造及高新产业区等产业功能区。(8) 双河西教育文化综合组团:东至先锋南路、西至规划的通宁路、南至安澜街、北至总干渠,规划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10 万人,规划 2030 年用地规模为 12.5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巴彦淖尔市
46、新兴教育文化集聚区和生态居住组团,主要布置市级教育园区、民政福利园区、市级文化体育设施、休疗养和生态居住等用地。(9) 双河中商务休闲综合组团:东至朔方路、西至先锋南路、南至安澜街、北至总干渠,规划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10 万人,规划 2030 年用地规模为 13.5 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沿黄经济发展带上新兴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休闲旅游区和生态宜居新区,主要布置商务办公、酒店宾馆、旅游度假、文化会展和生态居住等用地。(10) 双河东生态居住组团:东至宜梁路以东 500 米,西至电厂西路,南至南边渠,北至九原街,规划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5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 6 平方公里。功能
47、定位为生态宜居的新型住宅区,主要布置居住及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第三节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第 28 条 土地使用强度分区按土地使用强度划分为高强度发展区、中高强度发展区、中低强度发展区、低强度发展区等四类。(1) 高强度发展区:包括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和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属于高层建筑密集区。(2) 中高强度发展区:包括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以及临河片区和双河片区内的集中居住区, ;属于高层建筑发展区。(3) 中低强度发展区:包括朔方片区的工业仓储区及双河片区的高品质居住区,以多层、低层建筑为主,可有少量高层建筑。(4) 低强度发展区:包括中央生态休闲带及镜湖周边地区,以低层建筑为主,可有少量多层
48、建筑,不可有高层建筑。第 29 条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指标(1) 中央生态休闲带内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20%以下,建设用地地块容积率控制在 2.0 以下,建筑高度控制在 20 米以下,建筑密度控制在 20%以下,绿地率控制在 40%以上。(2) 工业用地地块容积率控制在 1.0 以上。第四节 老城区更新第 30 条 老城区范围指现状水源路以东,朔方路以西,总干渠以北,现状 110 国道(即绕城线)以南的建成区。东西长约 7.8 公里,南北宽约 5.5 公里,面积约 42.9 平方公里。第 31 条 老城区更新(1) 调整优化用地布局结构:搬迁临河片区的工厂和危险品仓库用地,优化商业设施布局,强化绿地水系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