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强度运动匹配负离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运动康复治疗是非药物治疗的主体,然而老年人不适宜高强度运动。为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低强度运动配合高浓度负离子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选择 2007 年 8 月-2009 年 8 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年龄 60 - 75 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 2 周洗脱期,测坐位右上臂血压,收缩压为 140 - 179 mmHg 和(或)舒张压为 90 - 109 mmHg 者为观察对象,除外合并心肌梗
2、死、脑卒中、心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共人选 129 例,其中男 60 例,女 69 例,合并糖尿病 15 例,冠心病 2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l 例,对照组 68 例,均不服用降脂药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菲洛地平缓释片 5 mgd+盐酸贝那普利片 IO mg/d 口服。治疗组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每周 4 次以上步行约 2000 m 的缓慢山坡路,到鼎湖山飞水潭的高浓度负离子区进行空气浴 30 - 60 min,再按原路返回。每次步行往返时间约 l 小时,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 110 次/min,依个人体能及年龄不同
3、,如中途感疲劳或不适即适当休息。两组治疗期间保持原有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变。4 周后血压未达标者增加非洛地平缓释片至 10mg/d,已达标者继续服用原剂量不变,每 1-2 周随访测血压,如舒张压0.05),但治疗组平均服药剂量非洛地平(4.82.2)mg/d,贝纳普利(8.83.8)mg/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非洛地平(8.42. 4) mg/d,贝那普利(13.64.1)mg/d(P 0.05).见表 2。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Xs)项目 治疗组(n=58) 对照组(n=64)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收缩压(mmHg)16015 12513 3515a 15816
4、 12414 3414ad舒张压(mmHg)1006 845 166a 997 836 166adTC(mmol/L) 6.21.0 4.90.9 1.31.0a 6.20.9 6.20.8 00.8bcTG(mmol/L) 2.20.8 1.81.0 0.40.9a 2.11.0 2.20.9 0.11.0bcLDL_C(mmol/L) 3.80.9 3.30.8 0.50.9a 3.80.8 3.80.9 1.00.7bc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经 t 检验 ap0.05;两组间比较经 t检验:aP0.05 。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5、主要表现为踝部水肿、干咳、面部潮红、头痛、心悸,治疗组 6 例( 10.3%) ,均症状较轻,能坚持治疗;对照组 11 例(17.2%),其中有 2 例因干咳不能耐受而停服贝那普利,改服缬沙坦 80 - 160 mg/d 治疗。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3 讨论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已得到普遍公认,本研究选取 60 -75 岁的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采用每周 4 次以上、每次持续约 1 小时、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 110 次/min 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同时匹配高浓度负离子,均可取得良好的辅助降压效果及降血脂效果。运动降压的机制通常认为是通过调整激素分泌水平,使儿茶酚
6、胺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浆钠素分泌增加而降低血压;也有认为是通过改善神经调节,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使心输出量减少而降低血压;亦有研究显示运动后血浆内皮素水平下降,患者血压也下降,两者基本呈平行关系,提示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或至少是部分通过减少内皮素的产生和释放实现的。此外,运动能促进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促进脂肪分解,增加体内脂肪消耗,降低血脂。负离子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已被医学界所公认。本研究在鼎湖山飞水潭景区进行,该景区空气中负离子丰富,据测定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最高达 105600 个/cm3,被称为天然大氧吧。这种高浓度负离子可以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消除疲劳,促进氧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脂,扩张血管和降压,匹配适当的运动,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对高血压患者会起到单纯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的整体效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匹配高浓度负离子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辅助降压作用,同时具有降血脂作用,能减少药物服用剂量及不良反应,适宜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