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司考法制史笔记:《法经》与商鞅变法.doc

上传人:dcs1276 文档编号:762243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考法制史笔记:《法经》与商鞅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司考法制史笔记:《法经》与商鞅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http:/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 (1)法经的内容。 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贼法是关于惩罚危害国家安全、危害他人及侵犯财产的法律规定。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所以将此两篇列为法典之首。网法又称囚法,是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捕法是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规定,网、捕二篇多属于诉讼法的范围。第五篇杂法是关于“ 盗贼” 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六禁” ,即淫禁、狡禁、城禁、嬉禁、徒禁、金禁等。第六篇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

2、律原则的规定,起着“ 具其加减” 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法经基本特征在于:维护封建政权体制,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并且贯彻了法家“轻罪重刑”的法治理论。 法经的内容及特点充分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2)法经的重要历史地位。 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法律 敎育 网 http:/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公元前 359 年,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改革,这是战国时期封建法制过程中又一次意义重大的法制改革。 (1)变法的主要内容: 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富国强兵”是变法的终极目的。 用

3、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 的主张。在变法过程中,法家的一些基本主张清楚表现出来: 其一,强调“以法治国 ”。要求全体臣民特别是国家官吏学法、“明法” ,百姓“以吏为师”。 其二,“轻罪重刑 ”。 其三,不赦不宥。凡有罪者皆应受罚。 其四,鼓励告奸。“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 其五,实行连坐。如邻伍连坐等。 (2)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商鞅变法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这一时期其他诸侯国的改革。秦国的封建法制也在变法过程中得以迅速发展与完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强盛起来,最终一统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