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 试题 (全套)(广东省成人高考网)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一)(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
2、意识可以( )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5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 )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矛盾是指( )A 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B 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7认识的本质在于( )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C国体
3、D意识形态1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哲学观念C国家政权 D科学技术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13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 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151920 年 8 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 )A北京小
4、组 B武汉小组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16MZD 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 论持久战 D 新民主主义论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1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
5、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20提出中国 GCD 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 )A1947 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2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22MZD 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23 “什么是社会主义” 的核心问题是( )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任务问题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
6、题2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 )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 )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
7、体地位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3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31 “一国两制 ”的前提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3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阶级斗争为标准3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
8、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34可持续发展强调(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35 “三讲”中的核心是( )A讲学习 B 讲政治C讲正气 D三个代表3640 题为时事政治题(略)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二)(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选择(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间的关系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C理论与实
9、践的关系2唯物主义元论与唯心主义元论对立的根本问题是(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C世界的本原问题 D真理的本性问题3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有运动寓于其中C无运动寓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4 “存在就是被感知 ”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指(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系统规律 D矛盾规律6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事物的消亡 B外部因素对事物的作用C事物自身的转化 D无保留抛弃的过程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0、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8阶级现象A贯穿人类社会始终 B永远不会消亡C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D是一个历史性范畴9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社会和自然的统一10社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生产力 B变革生产关系C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 D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1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1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
11、的殖民地 B封建社会的残余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3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 B民主主义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14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 )A李达 B李大钊CMZD D陈独秀15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 )A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B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16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C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D护国战争的失败17下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 FF 宝的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C土
12、地革命 D党的建设18中国 GCD 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大经济纲领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 B改造C保护 D赎买19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A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20MZD 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1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22中国 GCD 最早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件是(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 抗日
13、救国十大纲领C 论联合政府 D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23DXP 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 B政治经济体制改革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实行改革开放26DXP 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27DXP 理论的精髓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
14、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29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依据是( )A按劳分配规律 B商品经济价值规律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规律30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31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 )A资本主义民主 B社会主义民主C原始公社民主 D共产主义民主32社会主义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的基础是( )A爱国主义 B新民主主
15、义C社会主义 D “一国两制” 方针33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 )A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 B先人后己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34系统阐述中国 GCD 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叶九条” B “邓六条”C “一纳四目” D总书记提出的八项主张35中国 GCD 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制C依法治国 D政治协商3640 题为时事政治题(略)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41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42MZD 思想就是 MZD 个人的思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
16、共 30 分)43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4简述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45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 20 分)46试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三)(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镇在题后的括号内)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
17、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4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 )A相对主义 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 D诡辩论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这说明(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外力的推动 B事物内部矛盾C矛盾双方
18、的互相渗透 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8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在于它( )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是否清楚明白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是否有用9人类认识的基础是( )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11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1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天津条约的签订131917 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 )A
19、天坛宪章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宪法 D 中华民国约法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 、 “赛先生”大旗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C李大钊 D鲁迅15首先提出 MZD 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LSQ B ZDC王稼祥 DDXP16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中共“三大” 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 “二大”的召开17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 )AMZD B王稼祥C周总理 D张闻天18中国 GCD 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 “三 FF 宝” 是(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
20、的建设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19MZD 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C 中国革命和中国 GCD D 新民主主义论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A没收 B赎买C公私合营 D改造21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的会议是( )A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1979 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22确立 MZD 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23DXP 理论这一科
21、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三个有利于 ”2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 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 D次要动力25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A综合机械化 B生产自动化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D科学化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28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
22、的根本原因是(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29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一需要3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 DXP 理论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1 “一国两制 ”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 D经济特区问题32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3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
23、则的是( )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4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促进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3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 B集中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3640 题为时事政治题(略)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41假象是一种错觉。42大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因此,它始终是被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4、43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44简述 MZ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45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 20 分)46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原理,说明我国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试题(4-6) 政治命题预测试卷(四)一、单项选择题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C物质问题
25、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C实践性 D科学性7质变指的是(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C非爆发式
26、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
27、封建主义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C八 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16MZD 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17MZD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 FF 宝的文章是( )A GCD 人发刊词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
28、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C 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 五四指示19在 1946 年 1 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201950 年 6 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国民党残匪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AMZD 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CMZD
29、 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 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C1954 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3DXP 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 ” B党的 “十三大”C党的 “十四大” D党的 “十五大”24中国 GCD 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5DXP 完整提出 “三个有利于”
30、标准的时间是( )A1980 年 B1984 年C1987 年 D1992 年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21 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CMZD DDXP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30我国
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A阶级斗争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C民族矛盾D经济文化的差异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33DXP 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A代
32、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4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42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43试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的正确性。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五)一、单项选择题 1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 )A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对立B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对立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对立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
33、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地质学和胚胎学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C机械力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A两者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后者能否反映前者的问题C意识的能动性问题D实践和认识关系问题4否定世界同一性的观点是( )A二元论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旧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 B运动方式C存在形式 D时空坐标6主要矛盾是指( )A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B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C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D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的矛盾7质变和量变的关系是( )A进步和保守的关系B决定和被决定的
34、关系C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所谓结果,就是( )A引起现象的现象B事物主要矛盾C已经发生的现实D被现象引起的现象9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 )A真理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一定的错误C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无限性D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10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中( )A生产力是本质,生产关系是现象B生产力是现象,生产关系是本质C生产力是形式,生产关系是内容D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11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社会分工 B分配多寡C经济地位 D政治立场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五卅运动13中国 GCD 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了( )A农民运动
35、B土地革命运动C工人运动D文化革命运动1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 GCD 确定武装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制订于( )A中共“二大 ”B中共八七会议C中共 “三大”D中共遵义会议15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最紧迫的问题是( )A政治路线问题B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C策略问题D思想路线问题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主要的斗争形式是( )A武装斗争 B合法斗争C非法斗争 D群众斗争1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 )A动力不同 B对象不同C道路不同 D领导权不同18中国 GCD 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B 井冈山土地法C 兴国土地法D 中国革命军事委
36、员会土地法19中国抗日战争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的根据是( )A敌强我弱 B敌小我大C敌退步,我进步 D敌寡助,我多助20抗战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是( )A两者是完全对立的B后者服从前者C两者同等重要D前者服从后者21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保存富农经济C限制富农D消灭富农22MZD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体是( )A工人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C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23DXP 理论和 MZD 思想两者之间是( )A替代关系 B发展关系C继承关系 D
37、继承和发展关系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B特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C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25我国制定“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 )A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B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C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D我国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B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27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靠(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
38、入量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2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D实现共同富裕29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计划 B金融C市场 D财政30在我国现阶段,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C混合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D私营经济31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该主要体现在( )A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B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D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32DXP 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39、A一靠资金,二靠技术 B要靠改革开放C要靠安定团结 D要靠自己的发展3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C是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3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武力统一B只争取和平统一C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35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A抓物质文明B抓精神文明C两手都要硬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41多数人拥护
40、的就是真理。4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4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旗帜?44试述中共历史上指导思想的确立及其意义。45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DXP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四、论述题(本大题满分 20 分)46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重要性。政治命题预测试卷(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41、的括号内)1哲学是( )A科学知识的总结B科学之科学C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世界观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德国古典哲学C17 世纪英国哲学D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4运动是( )A绝对的B相对的C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D有条件的5认为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的 B机械唯物主义的C辩证法的 D辩证唯物主义的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42、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7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8认识的基础是( )A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规则B伟人的教导C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D实践9生产力范畴反映了(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劳动工具的关系D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10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国家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11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
43、入侵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对象是(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 D国民党反动派13人民军队的最高宗旨是( )A为 GCD 服务 B为人民服务C为无产阶级服务 D为农民阶级服务14中国民主革命完成农村包围城市的任务,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三大战役的胜利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5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解决敌我矛盾B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6在 DXP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中,居首位的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
44、分化D实现共同富裕1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公司制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加强科学精神建设B增强遵纪守法意识C坚定社会主义信念D坚持为人民服务19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C革命性 D科学性20中国 GCD 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一切为了群众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一切依靠群众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要依赖自然科学的成果,这说明(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B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C哲学是各门科学的总和D科学就是哲学22认
45、为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3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 GCD 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的国家所有C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D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6DXP 理论的主题是回答(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B怎样实现国
46、家的完全统一问题C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问题D怎样搞好党的建设问题2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演化文化体制改革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巩固无产阶级专政B培养社会主义新人C实现祖国完全统一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9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A农业 B重工业C第三产业 D高科技产业30我国经济发展,必须( )A以提高速度为中心 B以提高比例为中心C以提高规模为中心 D以提高效益为中心31当代世界中的所谓东西问题属于( )A和平问题B经济问题C发展问题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关系问题32中国古代曾有一种“白马非马” 论,这种观点割裂了( )A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