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感知觉一、填空题(10 分)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觉。2、个体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叫知觉。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4、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暗适应。5、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感觉阈限。6、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社会知觉。7、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明适应。8、知觉的条件在一
2、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9、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韦伯定律。10、在自下而上的加工中,我们对信息的分析从基本的感觉单元(细小的特征)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觉;在自上而下加工中,我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迅速地把各种感觉特征组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二、单项选择题(10 分)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3.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
3、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 D )在起作用。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一种感觉的( C ) 。A 整合 B 对比 C 适应 D 联觉6、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感受性,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就是( D ) 。A差别感受性 B感受性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7、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反应能力就是( B ) ,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
4、激量就是感觉阈限。A差别感受性 B感受性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8、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相应的刺激量是( D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9、当人从亮处走入黑暗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D ) 。A适应 B对比 C明适应 D暗适应10、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下降,这个过程是( C )。A适应 B对比 C明适应 D暗适应三、判断题(10 分)1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错)2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觉或限。(错)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正比关系。 (错)4适应是指感受性总是不断提高的过
5、程。 (错)5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 (对)四.名词解释(12 分)1、知觉:个体把感觉的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2、社会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社会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社会知觉是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和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是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3、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的感觉阈限。4、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
6、刺激的量就是绝对的感觉阈限,相应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五、简答题(28 分)1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那些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时,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成为知觉的对象。2.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
7、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3. 知觉的理解性及其作用是什么?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知觉的理解有助于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理解也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它能帮人把缺少的部分补起来。
8、4如何才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1) 、修饰外表。 (2) 、适度自我表露。 (3) 、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六、论述题(30 分)1. 知觉的特性有哪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
9、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在教学中,教师语调柔和亲切,高度适中,身体语言的使用,色彩对比鲜明的教学挂图,大小或字体不同的板书,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教学幻灯片中设计的运动部分等等这些刺激特性的使用,遵循知觉组织原则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对知识的更清晰的感知;避免在一个班频繁地更换教师或教师发型服饰的过多变化也是为了同样的作用。结合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因素的教学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影响个体社会知觉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认知者个人的原有经验(现代社会心理学称之为图式) 、兴趣和价值观念、个人好恶感(情绪状态)以及一般的认知偏见。一般的认知偏见包括上面提到的光环作用,也包括刻板印象(由经验形成的对某类人的看法)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离回忆最近的分手时的印象)等等,这些认知倾向往往会影响认知的准确性,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人有意识地克服。第二,认知对象的魅力、知名度、自我表露等特征。第三,认知场合的背景和空间距离等情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