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宋夏金时期纺织业的发展丝织品宋代纱、罗、绮、绫类织物产量大,质量也很高,如亳州所产轻纱极为轻巧,时人形容它“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纱、罗织作也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程度。宋代的纱、罗多是以两根或三根经丝为一组相绞再织入一根纬丝而成的。1975 年在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丝织品和衣物近 400 件,在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丝织品和衣物 50 余件。其中素罗和花罗衣料都是用这种简洁的绞纱方法织成的,具有良好的透明和飘逸的效果,有些花罗还起有生动活泼甚或奇特的花纹,其质量可说是超过了唐以前的任何一种同类产品。辽宋夏金时期的织锦技术较前代也有很大发展,织造工艺进步,花色品种显著增多,纹饰图案更加丰富多采
2、。如宋代用作装裱书画的锦,其品种就达 40 多种。当时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等都极负盛名。其中宋锦是宋代才开始盛行的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此外,这一时期回鹘(今维吾尔族)的织金工艺已传播到中原地区,并逐渐流行起来。据传说,著名的壮锦也是起源于宋代。缂丝创始于隋唐,是一种具有雕镂质感的精美丝织工艺品。五代时缂丝工艺有所进步,如传世的后梁贞明二年(916)缂丝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长达 2 丈 2 尺 5 分,宽 9 寸1 分,但其制作风格仍尚素朴。宋代,定州(河北定县)缂丝非常著名。据庄绰记载, “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
3、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北宋缂丝的传世之作为数不少,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缂丝紫天鹿、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缂丝紫鸾鹊、北京双塔寺出土的紫阳荷花等,都是现今可见的著名的北宋缂丝作品。南宋时又创用子母经的缂法,使缂丝工艺更为精湛。这时还开始精心缂制唐宋名家书画,所缂山水、楼台、人物、花鸟等,刻意追求书画家原作笔意,如缂丝莲塘乳鸭图 、 青绿山水图等,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名家辈出,如朱克柔、沈子蕃都是这时著名的缂丝高手。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朱克柔所作山茶、牡丹小幅两开,工细高雅
4、;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沈子蕃所作梅鹊图 ,惟妙惟肖,这些作品配色富于变化,且具有立体效果,均堪称南宋缂丝中的绝品。据契丹国志 、 辽史等史籍记载,辽代也有不少缂丝作品,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多件缂丝实物。洪皓松漠纪闻等著作也提到金代所制华丽的缂丝衣袍。由此可见,在当时辽、金的一些地区,也可能掌握了缂丝工艺。宋代的刺绣工艺也有很高的水平。当时的刺绣作品,受绘画影响很大,常以名家书画为粉本,且广泛运用了戗针、套针、网绣、盘金、钉线等各种针法。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叹:“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嚵
5、喽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46 页。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 6。近年新疆哈拉尔、苏州虎丘塔、北京双塔寺及山西等地均有宋代的刺绣出土。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 、 海棠双鸟图 、 梅竹鹦鹉图 、 金刚经册等,也都是技艺高超的精美绣品。麻、毛织品苎麻及葛、大麻织物,在古代总称为布,在很长时期内,是人民大众的主要衣着原料。两宋时期,麻织品生产遍及南方各地,其中尤以广西最为发达,所产柳布、象布等远近驰名。金人生产的麻织细布,也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衣料。当时麻织品的品种也是很多的,如绍兴十一年,户部裁定
6、市舶司发运至都城(行在所临安)的服物材料就有大布、番青斑布、白熟布、袴布、鞋面布、青花番布、粗黑小布、单青番棋盘小布、番头布、海南青花布、袜面布、小布、青苎布、粗小布、白细布、白苎布、生苎布、海南白布、毛施布、海南棋盘布。有些著名的麻织品种如郯县强口布、诸暨山后布等还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提高了质量。山后布就是在纺绩过程中将麻纱加以强拈而后织成的,精巧纤密,经久耐用。又如“綀子”是一种精细的苎麻布,虽然秦汉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在宋代得到更大的发展。周去非岭外代答提到:“邕州左右江溪洞,地产苎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择其尤细者为綀子。暑衣之,轻凉离汗者也。汉高祖有天下,令贾人无得衣綀。则其可贵,自汉而
7、然。有花纹者为花綀,一端四丈余。卷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以染真红,尤易著色。厥价不廉,稍细者一端十余缗也。 ”这一时期葛布生产已趋于衰落,但在技术处理上仍有值得称道之处。如格物粗谈卷下提到:“葛布年久色黑,将葛布洗湿,入烘笼内铺著,用硫黄熏之即色白。 ”说明当时已掌握用硫黄熏、蒸的漂白技术。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毛纺织业更为发达。唐代已从西域传入山羊。唐宋时期的拔羢褐,揩面如丝帛滑腻,是珍贵的羊绒制品。此外如泾州(今甘肃泾川) “虽小儿皆能撚茸毛为线,织方胜花” , “一匹重只十四两”。连小孩都能用茸毛织成这样轻薄和精美的织品,说明当地毛纺织工艺是非常普及和高明的。毛纺织业在西夏是比较普遍的家庭
8、副业,主要产品有氆氇、毛褐、毡、毯等。马可波罗曾盛赞他所见到的驼毛毡:“城中制造驼毛毡不少,是为世界最丽之毡,亦有白毡,为世界最良之毡,盖以白骆驼毛制之也。所制甚多,商人以之运售契丹及世界各地。 ”棉织品棉花古称“吉贝”等,棉布古称“白叠” 、 “吉贝布”等。据文献记载,我国海南岛崖州、新疆吐鲁番、云南哀牢山等少数民族地区,很早就已开始进行棉布生产,并能利用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印染出斑斓多彩的花布。如周去非岭外代答就说海南岛的妇女“衣裙皆吉贝,五色灿然” 。从东汉、晋、唐等墓葬的考古发掘中也多有棉布实物出土。这些地区的棉织品还曾通过馈赠、纳贡及贸易往来等多种方式传入内地。 庄绰:鸡肋编卷上。
9、董其昌:筠清轩閟录 ,转引自朱启钤丝绣笔记 。 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 ,岳麓书社 1983 年版,第 132 页。 宋会要辑稿职官 44 之 2123。从三国到北宋,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逐渐扩大到闽广地区。如方勺泊宅编提到:“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茸然。土人摘取出壳,以铁杖擀尽黑子,徐以小竹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也提到:“吉贝,树类小桑,萼类芙蓉,絮长半寸许,宛如鹅毳,有子数十。南人取其茸絮,以铁筋碾去其子,即以手握茸就纺,不烦缉绩,以之为布” , “或染以杂色,异纹炳然,幅有阔至五六尺者。 ”从这些记述可见
10、,当时的制棉工具仅有铁杖和小竹弓,制棉技术还是比较简陋的。南宋初年,江南仍重蚕桑,而棉纺织业也还没有推广到这一地区。谢枋得有诗句说:“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到了南宋末年,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则有了很大的发展。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木绵”条说:“木绵,江南多有之” , “土人以铁铤碾去其核,取如絮者,以竹为小弓,长尺四五寸许,牵弦以弹绵,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 ”尽管这一时期棉纺织技术进展不大,但这段话却清楚地说明了棉花种植及棉纺织业已扩大到江南地区这一重要事实。1966 年在浙江兰溪南宋墓中曾出土一条棉毯,
11、长约 2.51 米,宽约 1.16 米,重约 1600 克,平纹组织,双面起绒,绒头丰满厚实,经纬纱相当均匀一致,这表明南宋的棉纺织技术已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元代以后,棉花种植普遍推广到全国各地,棉纺织技术也有了重大进步,从而使棉布逐渐成为人民大众最主要的衣着原料。印染辽宋夏金时期纺织品印染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凸纹版和镂空版等印花型板的制作非常精巧,印浆配制更为合理,颜色印花工艺更臻完美,夹缬和蜡染技术也有新的发展。如南宋时嘉定及安亭镇生产的药斑布是一种颇受大众欢迎的产品,据载, “嘉泰中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又如蜡染
12、工艺是用蜡刀蘸取蜡液在织物上描绘各种图案花纹,然后经过浸染再用水煮脱蜡质。这种防染印花方法多用于染制深地浅花或白花,其起源是很早的。1959 年新疆民丰出土东汉和北朝时期蓝白印花的棉布和毛织物,说明当时的蜡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据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南宋时瑶族人生产的“瑶斑布” ,则是用镂刻着花纹的两片木板夹住布料,将蜡熔化后灌注到镂空的花纹中去,然后染上蓝色,再煮布去除其蜡,就得到极细的斑花。蜡染布独具特色,深受人们特别是瑶族人民的喜爱。这类产品目前在贵州安顺场等地还有生产并远销国内外广大地区。 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第 1 卷第 72 章,中华书局 1957 年版。 方勺:泊宅编卷中。 赵翼
13、:陔余丛考引谢枋得谢刘纯文惠木棉诗。 汪济英:兰溪南宋墓出土的棉毯及其他 , 文物1975 年第 6 期。纺织机械随着对织物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时期的纺织机械也更加完善并有所创新。如秦观蚕书所述缫车是在煮茧的锅上装置铜钱,丝通过钱孔粘并到一起,再往上经过鼓轮和作往复运动的络绞装置,缠绕到丝框上。虽然秦汉时手摇缫车已逐步普及,但秦观所述则是我国古籍中关于手摇缫车结构的最早的明确记载。宋代楼的耕织图中描绘有脚踏缫车。脚踏机构应用于缫车,大约出现在唐宋之间。它可以使人的双手解脱出来进行其他操作,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手工缫丝机械方面的重大进步,此外,至迟到宋代脚踏纺车也有了重要进步。如当时已能有效地利用偏心和摆轴动作通过绳弦带动纱锭回转,同时捻纺三个锭子的纱线。著名的元代水转大纱车,实际上很可能在宋代就已出现了。宋代的提花机也已发展得相当完整,如南宋绍兴年间楼耕织图中所绘大型提花机,有双经轴和十片综,还有挽花工与织花工的相互配合,这完全可以织造出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广西地区的横州(今横县)用浓醋浸野蚕而擘取其丝, “就醋中引之,一虫可得丝长六七尺,光明如弓琴之弦”,静江(今桂林)用带有碱性的稻草灰煮苎麻纱,织造前再用滑石粉作上浆处理等方法,也都是这一时期在纺织技术方面值得称道的杰出创造。 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 681苏州府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