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科护理学 教学大纲(本科用)妇儿护理学教研室2005、12一、前 言1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较之内科护理,儿科护理的服务对象侧重于胎儿至青少年时期,是一门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2 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总学时数(理论、实验实习)学 时 数 章 节 内 容 总时数 讲授 实验备 注(实习分组)第一 绪论 第二章 生长发育 4h 4 h第三章 儿童保健 第四章 住院儿童的护理 2 h 1 h 1 h第五章 儿童营养、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6 h 6 h第六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
2、疾病患儿的护理 6 h 6h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7 h 6 h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5 h 4 h 2h第九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h 4 h第十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h 2 h第十一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h 2 h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h 2 h第十三章 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 2 h 2 h第十四章 急性传染性病患儿的护理 4 h 4h第十五章 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 2 h 2 h病例讨论 2h 2h合 计 50 h 47h 3h3本课程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临床见习,并结合多媒体教学(CAI、VCD) ,使学生能掌握上
3、述知识和技能,帮助小儿及其家庭取得最大程度的身心健康。. 二、内 容绪 论目的要求:一般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第二节 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第三节 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第四节 我国儿科护理学发展与展望第五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教学时数:1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生长发育目的要求:3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掌握小儿体格发育的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3、熟悉骨骼及牙齿的发育、神经系统发育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规律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二节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二、体格生长
4、的评价 三、骨骼的发育 四、牙齿的发育五、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六、生殖系统的发育第三节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一、神经系统的发育二、感知的发育1运动功能的发育2语言的发育3心理活动的发展4社会行为的发展第五节 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一、体格生长偏离二、心理行为异常教学时数:3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 课件)儿童保健目的要求:1熟悉不同年龄期儿童的保健2掌握预防接种的意义、注意事项及主要几种生物制品接种要点教学内容:第一节 各年龄阶段儿童的保健(自习)一、胎儿期保健二、新生儿期保健 三、婴儿期保健 四、幼儿期保健 五、学龄前期保健六、学龄期保健七、青春期保健第五节 传染病管
5、理与计划免疫一、传染病管理二、计划免疫 4教学时数:1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住院儿童的护理目的要求:1.了解与小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2.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第一节 儿童医疗机构的设施及护理管理(自习)第二节 住院儿童的心理反应与护理(自习)一、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小儿的心理护理二、临终患儿的心理护理第四节 与患儿的沟通(自习)第五节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自习)第六节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 教学时数:1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室示教(1h)儿童营养目的要求:1了解五大营养要素的需要量2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3熟悉辅食添加的原则及意义4熟悉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临床表
6、现。如何对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5掌握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症状及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第三节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一、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二、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教学时数:6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VCD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目的要求:1了解未成熟儿、新生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2掌握未成熟儿及新生儿外观特点的区别及护理。3掌握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护理。4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诊断及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新生儿的分类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的特点及护理5一、正常足月儿的特点
7、 二、足月儿护理 第三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一、早产儿特点 二、早产儿护理 第四节 新生儿黄疸 一、概述 二、新生儿溶血病 三、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五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 七、护理措施 教学时数:6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 课件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小儿脱水的程度、性质及临床表现2掌握输液病儿的观察及护理3熟悉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4熟悉低钾血症症状、处理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小儿腹泻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
8、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 第三节 小儿液体疗法及其护理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及其配置 四、婴幼儿腹泻的静脉液体疗法 五、几种特殊情况的液体疗法教学时数:6 学时+1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 课件、见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6目的要求:1熟悉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掌握小儿肺炎及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及护理原则3掌握肺炎合并心衰的指征。4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5掌握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
9、气管炎一、病因二、临床表现 三、护理 第三节 肺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 七、护理措施 教学时数:4 学时+1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及生后血循环的变化2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以及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及体征。3熟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一、概述 二、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 教学时数:4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CAI 课件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小儿泌尿系统解剖
10、生理特点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7二、生理特点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四、治疗原则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七、护理措施 第三节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病理生理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原则 四、护理 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 熟悉贫血的定义2. 掌握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3. 详述对贫血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护理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一、造血特点 二、血液特点 第二节 小儿贫血 一、贫血概述
11、 二、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VCD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特点2熟悉小儿神经系统的特征及检查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常用检查方法一、一般检查二、运动检查三、头颅和脊柱四、反射检查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8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四、治疗原则五、护理 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结缔组织疾病患儿的护理 目的要求:1掌握风湿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2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教学内容:第三节 结缔组织病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急性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
12、理目的要求:1熟悉小儿结核病的分型,病因,预防,治疗,护理2掌握 OT、PPD 试验的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3掌握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脑脊液的特点及患儿的护理教学内容:第四节 结核病教学时数:4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小儿惊厥的病因,惊厥病儿的护理2.掌握高热惊厥病儿的护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常见急症小儿惊厥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讨论目的要求:1. 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2. 熟悉小儿肺炎、腹泻患儿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教学内容:病例 2 份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汇报、答疑9三、实验内容实验名称 内容 学时保温箱和兰光箱的使用 1 学时(实验室)肺炎、腹泻患儿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 学时(医院见习)四、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及要求命题闭卷考核(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