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考情研判,考点分析,重点识记,经典战例,第四单元新中国的各项成就,考情研判,复习建议:本单元共有8个考点,但在近几年广东中考命题中,只有3个考查过。这是与国内国际的现实形势有关联的。在2017年的中考复习中,要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确定复习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但最终首先解决了港澳问题。,2. “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一国两制”下所设立的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
2、理。,3. 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我国代表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4. 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是加入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5.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中美建交。 在复习中,运用表格对同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有助于我们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如:1.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比较:,通过比较
3、来分析收回香港、澳门的原因及启示,从而感受祖国的发展、强大。2. 新中国重大外交成就表:,考点分析,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了解:) (1)制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实施: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五个自治区),(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地区发展和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作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4、。,考点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理解:) 2.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1997年7月1日,香港从英国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从葡萄牙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占领),3.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意义:(1)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5、的基本方针。,考点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理解:) 2.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3.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的内容: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4)1993年,
6、“汪辜会谈”达成的协议和共识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6)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四点强硬的反“独”主张(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7)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并实行反分裂国家法。,(8)2006年4月1415日,
7、两岸经贸洽谈会在北京举行,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出席会议。(9)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形成的局面: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形成的基础: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政策措施起了推动作用。,重点识记,1.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 形式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和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 、 、地区发展和 具有重大的意义。,宪法,基本国策,基本政治,民族平等,祖国统一,民族团结,2. 改革开放后,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的实施,使 、澳门顺利回归祖国。3. 年,海基会
8、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坚持 原则。 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并实行反 法。,邓小平,一国两制,香港,1992,一个中国,2005,分裂国家,经典战例,1. (2016邵阳)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 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A,2. (2015 广东)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
9、(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A,A.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考点分析,考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了解:)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外交原则:(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10、和平共处。(3)影响(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3.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万隆会议又称亚非国际会议): (1)史实:召开:1955年4月,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史称“万隆会议”。中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了会议;结果: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意义: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考点5: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了解:)1.
1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 (1)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3)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政策失败。,2. 中美建交的史实: (1)背景(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对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做出了积极回应。 (2)经过:乒乓外交。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
12、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考点6: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运用:)1.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3)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5)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
13、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标志着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重点识记,4. 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1955年4月,中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了 。周恩来提出的“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 的团结与合作。,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领土和主权完整,和平共处,万
14、隆会议,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亚非各国,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的安理会 席位。 年,美国 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 公报。 年,中美正式建立 。,联合国,1972,尼克松总统,中美联合,1971,1979,外交关系,常任理事国,6.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 举行。 年11月, 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中国上海,世界贸易组织,1991,2001,经典战例,1. (2016广东)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
15、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A,2. (2015揭阳)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B. 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C. 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D. 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3. (2015梅州)人们回望60年前的一次国际会议,不禁感怀周恩来总理发挥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智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16、将会议引向“求同存异”精神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 A. 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D,4. (2015佛山)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A. 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 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C. 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5. (2013广东)阅读下表,指出直接影响1980年后中美贸易显著增长的因素是(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人民公社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B. C. D.
17、,6. (2016广东)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 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 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C,考点分析,考点7:“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科教兴国战略”(了解:),3. 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4. 科教兴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
18、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考点8: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运用:) 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1)衣: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解放装。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2)食:改革开放前凭粮票供应,食物匮乏、单调,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未解决温饱。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讲“吃好”,讲究营养均衡
19、,粗细搭配。 (3)住: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较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院。改革开放后有很大变化,人居面积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改善。,(4)行:改革开放前公交车、自行车是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出租车、私家车开始成为城市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飞机也不稀罕。 (5)用:改革开放前主要的高档消费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旧四大件)。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在家庭中日益普及。,重点识记,7.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水稻。,原
20、子弹,1970,东方红1号,籼型杂交,袁隆平,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 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到 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 教育。,教育,2000,九年义务,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经典战例,1. (2013珠海)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2. (2013湛江)在包头开往青岛的K712次列
21、车上,每张餐桌都放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牌,提醒乘客按量取食。可见“光盘行动”在全国的广泛兴起。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A. 袁隆平 B. 孔繁森 C. 焦裕禄 D. 王进喜,A,3. (2015揭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确定的奠基工程是( )A. 学前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高等教育 D. 高新科技,B,4. (2016三明)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 B.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C. 住房的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明显改善 D. 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