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四川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57216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四川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四川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四川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四川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四川德阳市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德阳市 2008 届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共 6 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 110 分,90 分钟完卷第卷 (选择题 共 44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11 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 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采用的是建立理想模型法B. 探究加速

2、度 a 与力 F、质量 m 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 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 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答案】D【解析】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采用的是建立理想模型法,选项 A 正确;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质量 m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 B 正确; 根据 可知,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选项 C 正确;理想实验是想象的实验,而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是真实的实验故 D 错误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 D.2.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 平抛运动中相等时间

3、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某点的加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D. 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可能不受力的作用【答案】B3. 如图所示,直线 a 与半圆周 b 分别表示两质点 A、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图当 B 的速度变为 0 时,A 恰好追上 B,则 A 的加速度为(B 质点的运动为理想模型)A. 1 m/s2 B. 2 m/s2C. m/s2 D. m/s2【答案】C【解析】设 A 的加速度为 a两质点 A、B 从同一地点出发,A 追上 B 时两者的位移相等,即 xa=xb根据v-t 图象的“面积 ”表示位移,得 ,由题知 t=4s,解得 a

4、= m/s2故选 C.4. 质量为 m 的物体,以大小为 v0 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到达最高点后速度恰为 0从最高点返回原处的速率为 v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滑过程中重力的冲量比下滑时小B. 上滑时和下滑时支持力的冲量都等于零C. 合力在上滑过程中的冲量大小为 mv0D. 整个过程中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 mv0【答案】A5. 如图所示, “嫦娥二号”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一经多次变轨,由椭圆轨道、最终进入半径为 100 km、周期为 118 min 的圆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B.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5、的周期比在轨道 上大C. 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 上大D. 卫星在轨道上经过 P 点的速度比在轨道 上经过 P 点时大【答案】C【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可得线速度 ,在圆轨道上运动第一宇宙速度是绕月飞行的最大速度,故在轨道 III 上运动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 A 正确;由几何知识知,卫星在轨道 I 上的半长轴大于在轨道 III 上的半径,根据开普勒行星定律可知卫星在轨道 III 上运动的周期比轨道 I 上短,故 B 错误;卫星在轨道 I 上变轨至轨道 II 上时,星上发动机需要对卫星做负功使其减速做近心运动,此过程中发动机对卫星做负功,卫星的机械能减小,所以在轨道上

6、的机械能比在轨道上大,故 C 正确 在轨道 I 上经过 P 点后,卫星做离心运动,根据离心运动条件可知,卫星在轨道 I 上经过 P 点时的速度大于在轨道 III 上经过 P 点的速度,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圆周运动向心力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分析卫星变轨问题,知道卫星通过加速做离心运动抬高轨道,减速做近心运动降低轨道6.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点 B,在其正上方 O 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水平面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物体( 可视为点电荷 ),该物体经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v图中60,规定电场中 B 点的电势为零则在Q 形成的电

7、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 B 点受到的库仑力是 A 点的 2 倍B. B 点的场强大小是 A 点的 2 倍C. A 点的电势为D. 物体在 A 点的电势能为 mv2【答案】D【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OA=2OB,根据库仑定律 可知物体在 B 点受到的库仑力是 A 点的 4 倍,选项 A 错误;根据 可知,B 点的场强大小是 A 点的 4 倍,选项 B 错误; 根据动能定理得:检验电荷由 A 到 B 的过程:-q( B-A)= mv2,由题,B 点的电势为零,即 B=0,解得 A 点的电势 A=- 故C 错误;检验电荷在 A 点具有的电势能为 EPA=-qN= mv2故 D 正确故选

8、D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电场线方向与电势高低的关系,即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以及点电荷场强公式、电势能公式 EP=qN7. 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A、mB,且 mAm 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 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 P 点,PQ 距离为 L,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则关于两滑轮间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以及物体 A 的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角不变,物体 A 上升的高度为B. 角不变,物体 A 上升的高度为C. 角不变,物体 A 上升的高度为D. 角减小,物体 A 的高度不变【答案】A【解析】将绳一端的固定点 Q 缓慢向右移到 P 点时,

9、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分析动滑轮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设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F,两绳子的夹角为 2=-2,由于动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关于竖直方向有对称性,则有 2Fcos=mAg,由于 F=mBg,保持不变,则得知, 角保持不变,由几何知识得知,+=90,则 保持不变,当绳一端的固定点 Q 缓慢向左移到 P 点,动滑轮将下降,则物体 A 的高度升高结合几何关系,动滑轮与天花板间的 2 段绳子的长度增加量为: ,故 A 上升的高度为h= ,故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关键抓住平衡后滑轮所受的三个拉力大小都不变对于动滑轮,平衡时两侧绳子的拉力关于竖直方向具有对称性8. A、B 两

10、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x t )图像,图中 a、b 分别为 A、B 两球碰撞前的位移时间图像,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若 A 球的质量mA 3kg,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 球碰撞前的速度 vA3 m/sB. B 球的质量为 mB2 kgC. A、B 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13 kgm/sD. 碰撞中 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15 J【答案】BD【解析】由图示图象可知,碰撞前,A 球的速度: ,B 球的速度为:v B= =2m/s 碰撞后,A、B 两球的速度相等,为:v A=vB=v= =-1m/s,A、B 组成的

11、系统动量守恒,以碰撞前 B 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vA+mBvB=(mA+mB)v,解得: mB=2kg,故 AB 正确A、B 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mAvA+mBvB=(mA+mB)v =5 kgm/s,选项 C 错误;碰撞中, 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EK= mAvA2+ mBvB2- (mA+mB)v2= 3(-3)2+ 222- (3+2)(-1)2=15J,故 D 正确故选 A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的表达式及动量定理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的斜率读出碰撞前后两球的速度,明确碰撞的基本规律是动量守恒定律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A2kg

12、 的物块 A 静止叠放在质量为 mB1kg 的长木板 B 上,地面光滑,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6若现用水平恒力作用在物块 A 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 F12N 时,A、B 保转相对静止B. 当 F12N 时,A 、召一定相对滑动C. 当 F16N 时,A 的加速度大小为 2 m/s2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大小不会超过 12 m/s2【答案】AD【解析】A、B 将要滑动时的最大加速度为 ,此时对 AB 整体:,则当 F12N 时,A、B 保持相对静止;当 F36N 时,A 、B 一定相对滑动,选项 A正确

13、,B 错误;当 F16N 时,两物体相对静止,此时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选项 C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B 的最大加速度为 12m/s2,即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大小不会超过 12 m/s2,选项 D 正确;故选 AD.10. 电动机以恒定的输出功率 P 和恒定的角速度 卷动绳子,电动机卷绕绳子的轮子半径为 R,拉着质量为 m 的木箱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前进,如图所示,当运动至绳子与水平方向成 角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木箱将做匀速运动,速度是 RB. 木箱将做变速运动,此时速度是C. 此时木箱对地的压力为 mgD. 此过程木箱受的合外力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答案】BC【解析】物块沿绳

14、子方向上的速度大小 v=R将木块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当运动至绳子与水平成 角时,木块的速度 ,知木箱做变速运动,但不是匀速故 A 错误,B 正确根据 P=Fv,知绳子的拉力 ,根据正交分解得,N=mg-Fsin=mg-故 C 正确木箱在水平面上运动,合外力的大小在变化,方向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对物体的速度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以及会运用正交分解处理力学问题;知道速度的分解和力的分解的不同11. 如图所示,物块 A、B 的质量均为 m,小球 C 的质量为 2m,C 与 A、B 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均为 L,A、B 置于光滑水平

15、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将小球 C 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 由 60变为 120,A、B、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则此下降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 2mgB. C 的动能最大时,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于 4 mgC.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 处于失重状态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 1)mgL【答案】AD【解析】C 的动能最大时,设 A 和 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均为 F,此时整体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2F=3mg,所以 F= mg;在 C 的动能达到最大

16、前一直是加速下降,处于失重情况,所以 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 mg,故 A 正确, B 错误;当 C 达到最低点时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C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 C 错误;C 下落的高度为:h=Lsin60-Lsin30,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小球 C 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即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EP=2mgh=( -1)mgL,故 D 正确故选A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小球 A 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知道平衡位置时受力平衡,加速度方向向下属于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属于超重第卷(非选择题 共 66 分)二、实验题(两小题,共 15 分)12. 如图

17、所示,上、下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分别固定在竖直板上的不同高度处,轨道的末端水平,上轨道可上下平移,在两轨道相对于各自轨道末端高度相同的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 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离开圆弧轨道后,A 球做平抛运动,B 球进入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则:(1)B 球进入水平轨道后将做_运动;改变上面轨道的高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总能观察到A 球正好砸在 B 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某次实验恰按图示位置释放两个小球,两个小球相碰的位置在水平轨道上的 P 点处,已知固定在竖直板上的方格纸的正方形小格边长

18、均为 l0,则可计算出 A 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重力加速度为 g)【答案】 (1). 匀速 (2). A 球( 或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 【解析】 (1)让两小球从相同的弧形轨道上相同高度滚下,从而使两小球同时滚离轨道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球 A 做平抛运动,小球 B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两小球相遇时则说明小球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当同时改变两小球滚下的高度时,仍能相碰,则说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总是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平抛运动因此有:竖直方向:h=9l 0= gt2,水平方向:9l 0=v0t;解得初速度: 13. 实验室有下列器材:灵敏电流计 G(内阻约为 50

19、); 电压表 V(03V ,内阻约为 10k);电阻箱 R1(09999); 滑动变阻器 R2(0100, 1.5A);旧干电池一节; 导线、开关若干某实验小组先测灵敏电流计的内阻,电路如图甲所示,测得电压表示数为 2V,灵敏电流计示数为 4 mA,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灵敏电流计内阻为_(2)为将灵敏电流计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 10 倍,该实验小组将电阻箱与灵敏电流计并联,则应将电阻箱R1 的阻值调为_调好后连接成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了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计的示数如下表,请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合适的 UI G 图线_(3)由作出的 UI G 图线求得

20、干电池的电动势 E_V,内阻 r_【答案】 (1). 45 (2). 5 (3). (4). 1.4V (5). 15.5【解析】 (1)由图乙所示电阻箱可知,电阻箱示数为:R 1=01000+4100+510+51=455,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流计内阻为:R g=500-455=45(2)将灵敏电流计的量程扩大为原来的 10 倍,并联电阻阻值: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象,图象如图所示:(3)由图示电源 U-I 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为 1.4,电源电动势 E=1.40V,电流表内阻, ,图象斜率: ,电源内阻:r=k-R A=20-4.5=1

21、5.5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电流表内阻、电流表改装、作图象、求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电阻箱各旋钮示数与对应倍率的乘积之和是电阻箱示数,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可以求出电流计内阻;电源 U-I 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内阻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1 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4.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与足够长的倾角 30的光滑斜面平滑连接,A 球位于斜面底端,B 球在水平地面上,两者相距 L10 m 现 A、B 两个小球均以初速度 v010m/s 开始运动

22、,A 沿斜面向上,B 沿水平面向右,取 g10m/s 2,求:(1)B 球刚要滑上斜面时 A 球的速度;(2)A 球到达最高点时,AB 两球之间的距离【答案】 (1)5m/s(2)2.5m【解析】(1)设 B 球经过 t1 时间到达斜面底端,有:t 1 1 s A 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mg sin305m/s 由 v1v 0at 1 得 B 球到达斜面底端时 A 球的速度为 v110515 m/s (2)A 球到达斜面顶端的距离为sA 10 m A 球在斜面上滑行 t2 速度减为零t2 2 s B 球在斜面上滑行距离 sBv 0(t2t 1) a(t2t 1)27.5 m故 A 与 B 相距 ss As B2.5 m 15. 如图所示,在宽度为 d 的条形区域内有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平行于区域边界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带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