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了1”的多角度研究姓名:郭力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指导教师:肖奚强2009摘要摘 要“了 1”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学界已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仍缺乏结合各个角度对“了 1”进行的研究,特别是从篇章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单句和篇章这两个视角,对“了 1”出现的制约因素和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本体研究方面,本文主要梳理了制约“了 1”出现的强制性因素和非强制性因素。本文将大量的篇幅放在对非强制性因素(即来自篇章语境的制约)的考察上,侧重于突破单句进入篇章考察“
2、了 1”的使用倾向。我们在封闭语料中归纳出“了 1”较常出现的六种复句关系,即“行为承接”、“行为结果或效果”、“行为补充”、“事件解释”、“行为目的”和“背景事件”,并在这六种既定的复句关系中观察了“了 1”的使用倾向,兼及其隐现规律。根据本体研究所得结论,我们习得研究部分对留学生使用“了 1”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首先将留学生的使用概况与本族人的使用做了对比,并分析了留学生的正确用例与本族人的用例之间的差异;接着运用本体研究的结论分析了留学生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对影响“了 1”习得因素进行了难易程度上的排序。最后,本文在对“了 1”的偏误情况、习得特点、习得难易程度进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
3、,对“了 1”的教学提出了建议。关键词:了 1,强制因素,非强制因素,中介语IAbstractAbstractIn the grammat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the empty word “le1” is verycomplicated in both syntax and semantics.So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ea ofgrammatical research. Now many experts have done extensive reseach in this area,but its lack
4、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 of section and chapters.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of “le1”, the present thesis attempts to do aseries of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reason why “le1” be used and the foreignstudentsstud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entences and chapters,we want to explore thedetails
5、 of the usage of “le1”.In the field of the reason why “le1” be used,this thesis clarified the forciblefactors and the factors which are flexible and not so forcible. We mostly observed theusage of “le1” in the area of section and chapters. Emphasized particularly on thispart,we can break through the
6、 sentences and come into a new area: the section andchapters.So we concluded six kinds of relations in the article context.They are “actionafter actions”, “action and the result”, “ac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action andcomplement”, “action and the aim” and “the backgroud and action”.During the six
7、kinds of relations, we observed the incline of the use of “le1”.In the field of acquisition,we observed the foreign studentsuse of “le1”.Firstlywe contrasted the foreign studentsuse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use,and analysiedtheir sameness and difference.Secondly we used the conclusion from section 2
8、toanalyse the types and reasons of the errors.Besides,we obtained the sequencing of thefactors.At last, the results of this are used to give sugges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le1”.Key words: “le1”, the forcible factors, the flexible factors, inter-languageII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
9、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 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
10、适用本规定。研究生签名:日 期:第 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问题的提出 关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学界一般倾向于将“了”分为动态助词“了 1”和语气词“了 2”。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了 1”。“了 1”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在本族人的语言交际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但是由于其在表义上的模糊性和在结构形式上的复杂性,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学界对其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语用特点等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是缺乏结合各个角度对“了 1”进行的研究,特别是从篇章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在习得研究方面,虽然开始了一系列的论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对“了 1”的习得情况进行系统、充分
11、的研究,对留学生在使用“了”时出现偏误的原因缺乏系统地考察。特别是针对外国学生使用“了 1”时出现的“超单句偏误”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对“超单句偏误”的类型也没有深入地分析。外国学生在使用“了 1”时出现的偏误,比较突出的是如果把这些含“了 1”的分句独立开来,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语段中,则让人觉得难以接受。各类大纲和教材对“了 1”的描写仅仅重视其在单句里的使用规则,并且对该语法点的讲述也并不全面。这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真正地习得该语法点。鉴于本体研究、习得研究及大纲教材方面对“了 1”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拟从单句和篇章这两个视角,对“了 1”的使用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希望能够在前人
12、研究的基础上对“了 1”的使用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将所得结论指向教学。1.2 理论基础、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了 1”的一系列本体研究的基础之上(沈家煊 1995;武果2004;陈楚芬 2005 等),主要运用了“前景/背景”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括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与中介语理论等)。主要的研究的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梳理本体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了 1”的本体研究进行深化和细化。二、在本体研究中,侧重于从篇章语境的角度考察“了 1”的使用及隐现,并希望能得出一定的倾向及规律,以填补空白。三、根据中介语语料,考察留学生在“了 1”使用上的倾向,并将其与本族人
13、作对比;对留学生使用“了 1”时产生的偏误原因进行解释,以指导教学。1第 1章 绪论根据以上研究目标,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一、统计法这是处理语料时所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主要包括对本族人语料、中介语语料“了1”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对中介语语料中正确用例和偏误用例在各个学时等级上的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对各类偏误类型进行统计等。二、比较法这也是本文所运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对本族人在不同复句关系中使用“了 1”的倾向进行对比,留学生使用情况和本族人使用情况之间的横向比较,初、中、高三级学生使用上的纵向比较等。三、描写、分析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全面系统地描写本族人对“了 1”的使用
14、,并介入外国留学生“了 1”习得的中介语系统,根据不同的偏误类型来分析各类偏误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并根据本体研究的结论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1.3 语料来源及相关符号说明 本文的语料来源包括两个部分:自建本族人语料库和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本族人语料库同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字数对等,形成对应。自建本族人语料库的语料来源于近期发表的当代的短篇小说,共计约 9万字,其构成篇目分别为:刘庆邦的黄花绣、红柯的大漠人家、于晓威的厚墙、陈俊文的土豆花开、艾伟的游戏房、燕华君的老房间、毕飞宇的家事、王棵的海面平静、许岩的白粮票、戴晓东狗殇和阿成的四棵松。(我们在下文再次提到时,分别用简称:黄、大
15、、厚、土、游、老、家、海、白、狗、四表示)选择当代的短篇小说的目的在于:第一,语言是动态变化的,选择近期的小说可以直接反映目前现代汉语的使用倾向;第二,篇幅小,篇目多,可以降低因单一的写作风格而给语料打上作家本人痕迹的可能性。 我们使用的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是南京师范大学国教院的“外国学生汉语中介语偏误信息语料库”。因为“了 1”使用频率较高,所以我们从中抽检了 9万字,希望能对留学生对“了 1”的使用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语料来源于不同年级的外国学生作文, 初、中、高每级各 3万。为了行文方便,本文采用了一些符号及简称,说明如下:V了V 动词重叠式加“了 1”动宾式加“了 1”V+了(+O
16、) 表示句子不可以接受2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第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学界对“了 1”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但是,“了 1”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角度单一、研究不够系统,缺乏从篇章角度入手的系统研究。本章将从多个角度考察“了 1”的使用,试图推进“了 1”的本体研究,并侧重对“了 1”在语篇中的使用进行考察,以弥补该方面的空白。2.1 现代汉语“了 1”的研究回顾 “了 1”的研究,最早可见于 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他将“了1”的意义诠释为“表完成”。“了 1”由于其在结构形式、语义等方面的复杂性,历来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一大批学者围绕“了 1
17、”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持久的研究和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1.1 “了 1”的本体研究在本体研究方面,学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了 1”与其他具有亲缘性关系的虚词的分合,“了 1”的时体意义,“了 1”的语法功能和“了 1”的语用特征等。一、对“了”的分类的研究(一)二分吕叔湘(1980)认为“了”有两个:“了 1”用在动词后面表动作完成;“了 2”用在句末,主要用于肯定事情发生变化或即将发生变化,有成句的功能,如果动词有宾语,就用在宾语后。这种观点被后来的人接受。朱德熙(1982)也认为有两个“了”“了 1”是动词后缀,“了 2”是语气词。马希文(1983)“把了 2看成补语,就是说
18、V了 2的功能与VC相同”,这个结论和把 “了 2”解释为虚化的“了”(liao3)是一致的。实际上是分出了一个补语“了”和一个体标记“了”。卢英顺(1991)、李铁根(1992)、胡明扬(1995)在肯定“了 1”、“了 2”的分类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了 1”、“了 2”的区分方法。卢英顺(1991)认为在区分“了 1”和“了 2”时不能像传统的方法那样,从“了”在句中的位置出发来划分,而必须从“了”的语法意义出发,找到形式的印证。并提出了五种区别方法还原法、鉴定字法、变换法、误加法和删除法。而李铁根(1993)对以上方法中的变换法和删除法有异议,认为这两种方法似乎有矛盾,用这两种方法分析
19、同一句子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胡明扬(1995)从“了”在句中的位置出发,对助词“了”到底什么时候是“了 1”、什么时候是“了 2”、什么时候是“了 1+2”提出了初步的看法。(二)三分3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虽然二分是广为人所接受的观点,但是关于到底有几个“了”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歇。郭春贵(1986)认为句末的“了”不应单纯地视为语气助词,他在传统“了 1”、“了 2”的基础上分出“了 3”。“了 1”是句中的动态助词;“了 2”是句末的语气助词,可以用“啦”或其他的语气词或语调来替代;“了 3”是句末非语气助词,也可看作状态助词,如“衣服旧了”的“了”。(三)四分自从证明有个弱化/
20、.lou/的形式“了 2”以后(马希文 1983),语法学家们对“了”有了更为细致的考察。金立鑫(1998)认为动词后宾语前的“了 1”是“完成延续”体的标记 ,它兼表“过去近时”的意义。句尾的“了”有两个,一个是“事件实现后的状态延续到某一参照时间”的体和时的混合标记“了 2”,在中性条件下它表示“现在”的意义;还有一个是语气词“啦”的弱化形式“了 4”。金立鑫 (1999)根据“了”的不同功能划分出了个 4个“了”动词后的“了 1”,做补语的“了 2”,作句尾的“了 3”和语气词“啦”的弱化形式“了 4”。刘勋宁(1990)还对句尾“了”和词尾“了”的联系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句尾“了”和词
21、尾“了”之间有一部分是同源的,两者之间有深刻的联系。因此,他虽然仍然主张“了”字从分,但是这种从分是建立在新的分析基础上的。 关于“了”的分类,还有人甚至提出句末了的 8 个分类(萧国政 1998)但是这只是从句末“了”在句子中负载的语义出发对句末“了”的离析,并不等同于“了”可分为几个不同的词语的命题。从对“了”的分类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二分法是最普遍的观点,而其他的多分的观点都是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了”的划分应该遵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那种单纯从所在句子的意思出发,将句义归结在某个词上的分类是不可取的。二、 对“了 1”的语法意义的研究“在了的研究中
22、,语法学家们的主要注意点是了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研究的方法也主要是揭示了在各种分布中的意义特征。”(金立鑫 1999)而在对“了”的意义研究中,又主要集中在“了 1”表示的时体意义上。有王力(1943)、朱德熙(1951)、赵元任(1968)、吕叔湘(1980)、Li和 Thompson(1981)、刘月华(1983)、刘勋宁(1988)、王还(1990)、房玉清(1992)、竟成(1993)、卢英顺(1994)、沈家煊(1995)、吴福祥(1998)、李小凡(2000)、金立鑫(1999,2002)、武果(2001)、陈忠(2002)、张黎(2003)等都围绕“了 1”的时体意义展开了讨论。关
23、于 了 1”的语法意义的界定历来都是“了”的相关研究中争议与分歧较大的一个方面。对“了 1”的语法意义的解释最早是黎锦熙(1924)在新著国语文法中的论述,他认为“了 1”表完成。在对语法意义的讨论上,学者们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4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一)“了 1”是“时”标记还是“体”标记“了 1”的使用与时态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联系,因此学界对“了 1”是否表“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王力(1982)认为汉语没有“时”,他认为与其他语言不同,汉语中只有“体”,没有“时”;高名凯(1986)对当时汉语有时的范畴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加以彻底否定。他认为汉语没有表时的语法形式,因而没有时
24、的语法范畴。朱德熙(1982)认为:“了”只表示动作处于完成状态,跟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他们的观点在当时非常具有代表性,后来的语法研究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了1”表时,含“了 1”的句子也有自己的表时特点。较为有代表性的是李铁根(2001)的观点,他认为“了 1”是表时的语法标志,作为绝对时标志,表已然;作为相对时标志,表“异时”。李铁根的观点对“了 1”的表时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后来一些学者也在此基础上细化“了 1”的具体表时功能,如王国庆(2004)对“了 1”在过去时中的具体表时特点进行了考察。(二)“了 1”的体意义到底是什么虽然学界对“了 1”表时还是表体一直有不同的
25、声音,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了 1”是体标记的,但是至于表示的是何种体意义却有着争议。王力(1943)将“了”归入了情态貌的完成貌。高名凯(1948)则称之为完成态。赵元任(1968)也将其归纳为 completed action(动 作完成)。吕叔湘(1980)指出,“了 1”主要表动作的完成以后这种观点曾被多数人接受。因此“了 1”一度被认为是完成体的标志。但是 Li 和Thompson(1981)提出了“完全态”的概念,他们认为 ,动态助词“了 1”表示完成态,即情状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事件如果在时间、空间或意义上是有界的,就处于完全态。李讷(1982)认为“了 1”是已然体的标志。刘
26、勋宁(1988)却对“了 1”表完成义这一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在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指出,“用完成来说明了的语法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他认为“实现”是动作是否成为事实,“完成”是动作是否结束。在某种范围里“完成”和“实现”重叠,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就大相径庭。所以词尾“了”表示该词词义所指处于事实的状态下,属“实现体”。王还(1990)则认为其实“完成”和“实现”是一致的,但是她认为刘文中将“完成”和“完”等同起来有失偏颇。“完成”并不代表着结束。她认为任何动作性动词都有“完成”的问题,但是似乎只有能持续一个过程的动词才有“完”与“不完”的问题。因此她将“了”按所
27、在句中主要动词的性质而分作两种不同的完成或者实现。房玉清(1992)认为“了 1”的意义可分为两种情况:在结束性动词后表示完成;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实现。竟成(1993)在肯定“实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动态助词“了”表“实现延续”义。左思民和金立鑫的观点也与此类似。金立鑫(1998)指出动词前宾语后的“了”是“完成延续”体,在中性语境下,兼表“过去近时”的时意义。左思民(1999)也认为“了 1”不仅标记5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活动的实现,而且还要标记活动的延续,标记活动所遗留结果的实现。金立鑫(2002)采用经典试验的试验方法,从最简形式开始,逐一加入不同的变量,对“了 1”作了更进
28、一步的考察研究,得出了“了 1”的不同的语法意义。即“蕴含实现体的结束体和延续体,蕴含延续体的行为延续体和状态延续体”;根据各类变项的加入,“了 1”的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差别。就在大家似乎都找到了“实现说”作为“完成说”的替代,或者在“实现说“的基础上准备推进时也有一些人对“实现说”产生了质疑。卢英顺(1994)坚持“完成说”,但是他的“完成”表某一动作行为的“既成事实”,在某一条件下“表示动作的结束”或“动作行为结束后产生的结果”实际上重新定义了“完成”,更像是前面学者的“实现说”。李小凡(2000)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词尾“了”应该区别两种体貌:“完毕”和“生成”,并坚持传统的称呼“完
29、成”。吴福祥(1998)也把“了”看作是“完成”体助词。还有一些人另辟蹊径,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沈家煊(1995)指出“了1”的语义功能“能使无界概念变成有界概念”,能使无自然终止点的动作变成自然终止点。张济卿(1998)认为“了 1”可用来构成动词的完成意义,实际上起着界限化的作用。陈忠(2002)认为“了的完成体意义是界限意义的转喻,实现、完成是在不同分布环境中的语境变体。”吴凌飞(2002)又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认为“了 1”“表示事项中一个以上的最小周期的实现”。张黎(2003)则认为从认知平面看,“了 1”的本质是“界变”;从功能平面看,“了 1”表“结束进入”。无论是“
30、完成”说、“实现”说、“完全态”还是后来的 “界限”、“周期”都显示学界对“了 1”的语法意义的热衷,也显示了学者们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角度的不断扩展。我们同意这样的说法:无论是“完成”还是“实现”,从完全/不完全的对立来看,都属于完全态。(武果 2001);并且其具体语法意义还必须结合具体的句子情状来细化讨论。三、对“了 1”的语法功能的研究当很多人集中讨论“了 1”的语法意义的研究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对“了 1”的语法功能开始关注。吕叔湘(1980)指出“了”有时可省(即自由隐现),并提出了后续小句这一重要概念。房玉清(1980)指出汉语用单个动词作谓语的局限性很大,但是并没有进行深入的
31、研究。刘月华(1983)对“了”的用法规则进行了很细的分类。为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吕文华(1983)讨论了“了”的使用与句子语气的完整的关系。认为在动词后带动态助词“了”时,“动词+了+简单宾语”、“动词+了+数量宾语”、“表将来的时间词语+动词+了+宾语”这三种情况下,有“了”的分句不能独立成句。她还讨论了语气助词的成句作用。李兴亚(1989)认为促成“了 1”隐现的因素主要有五个:A 动词前面有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B 动词后面有数量短语,C有表示连续动作的后续小句,D动词后面有结果6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意义的补语,E句末有“了 2”。五
32、个因素相互配合, 隐去“了 1”通常要具备五个因素中的两个。文中讨论了八种情况。另外还谈到了其他的两种情况下“了”亦可以隐去:一是表示假设完成的动作,动词后面带有结果意义的补语或动词有结果义;二是在“行为结果或方式结果”关系的复句中,表结果的小句后有“了 1”时。金立鑫(1999)指出“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认为学界普遍的关注“了”的语法意义的现象对于教学中学生的使用错误有时无法解释,应该考虑与之对应的语法形式的研究。刘勋宁(1999)给出了一个规则“一个句子里有多个谓语动词节的话,词尾了只出现在最后一个谓语动词节上”在复句和句群里也一样适用,并指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制约“了”的使用的
33、因素,其实在句外,要从复句和句群的角度进行深究。四、对“了 1”语用功能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从语用方面对“了”进行了研究。吕文华(1991,1998)、李讷等(1994)和叶步青(2000)等都做了这方面的研究。陈楚芬(2005)认为用不用“了”有语法问题,但也牵涉到语用和修辞问题,不能只从语法上找规律,而更需要从语用和修辞上作考察。她对影响“了”的用与不用的语用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用“了”和不用“了”有区别歧义、强调意义和语句调整的作用,并且与语体的选择有关。2.1.2 “了 1”的习得研究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了 1”由于其在语法意义和用法上的复杂性,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随着
3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了 1”在习得方面的问题。在该领域,学者一般将“了 1”和“了 2”放在一起研究留学生的习得顺序、偏误类型及差异。孙德坤(1993)采用个案跟踪调查的方法调查了两名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学生习得汉语“了”的过程,发现学习者先习得“了 2”后习得“了 1”,他认为语言迁移和学生个性特点影响习得“了”。李大忠(1996)指出“了”的一些意义和用法与许多国家学生的母语有许多相近而又不完全相同的地方,学生用其母语的时体观念来看待汉语的“了”,会造成母语干扰。赵立江(1997)在孙德坤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与规模研究对“了”的使用进行了考察,发现“
35、了”的习得受“语内偏误”和“语际偏误”两方面的影响。并且说明“了的化石化现象在留学生汉语习得者的难点中是最典型的一个”。王建勤(1997)在汉语“了”的习得过程:个案研究二一文中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进行两年的追踪调查,也发现“了”的难掌握主要受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的影响。温晓虹(1997)对 19名美国学生进行考察发现“了 1”的掌握先于“了 2”。邓守信(Shou-hsin,Teng1999 )根据台湾 师范大学汉语第二语言中介语数据库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句法结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认为:“了 27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较早为学习者习得;了 1要经过数年伴随一定错误比率的学习才
36、能被习得”。并且基于此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杨素英、黄月圆、孙德金(1998)通过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的考查,分析了情状类型对“了”的习得的作用。程伟民(1999)根据专家语法作出了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两级改造“了”的语法项目的确定和等级切分。余又兰(1999)对英国 35 名中级学生中介语“了”的语料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了 1”的正确使用量明显多于“了 2”;“了 1”的语误多于“了 2”;“了 1”的习得早于“了 2”;“了”的语误倾向主要是“了 1”可能过分使用,“了 2”可能使用不足(关于“了 2”可能使用不足的问题,程伟民(1999)也谈到过)。孙德金(2000)对北京语言大学开发
37、研制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中的英语国家的学生语料进行穷尽式的断面分析,发现在体标记的习得过程中,句法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杨素英、黄月圆、曹秀玲(2000)重点研究了 26 名母语为日语或韩语的学生的测试语料和自然语料中体标记用量不足的现象,发现体标记用量不足是习得者中介语的特殊现象,是由于母语、目的语之间的不同和目的语教学中的特别训练交错影响而产生的,并且和句子情状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吴丽君(2002)在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中重点讨论了“了 1”的缺失问题。韩在均(2003)把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了”的常见偏误进行了分类,对比了汉语“了”和韩语相应形式的不同特点和常见偏误的原因,并提出
38、了知道学生纠正偏误的方法。在关于“了 1”的习得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了 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了 1”与“了 2”相比哪个最先习得;“了 1”的习得过程;母语对习得“了 1”的影响。早期的研究多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研究的发展,近年也开始针对日(玄美兰 2004)、韩(吕欣航 2003)、泰(陈楚芬 2005)等母语的学生进行研究,并且开始分等级具体研究(吕欣航 2003),呈现出细化的趋势。但是我们还看到,在“了”的习得研究中,虽然一些人提到过“对了的研究应扩大视野,由单句的结构分析扩大到语段、语篇的分析”(赵立江 1997),在高级阶段应该让学生了解语段的衔
39、接对“了”的影响(程伟民 1999),并且也已经看到制约“了”的因素在句外(刘勋宁 1999),而且近几年对“了”的研究已经从篇章角度得出:“了 1”是先事性或高峰时间的标志;但是这些都是比较零碎的研究,真正系统地从篇章角度专门对“了 1”的习得进行研究的还没有。“目前汉语课堂上和语法书中,几乎都是举单句为例”(刘勋宁 1999),而我们又该如何解决那些“超单句偏误”(王绍新 1996)?这也为“了 1”的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空间。2.2 制约“了 1”出现的句内因素 本节主要梳理“了 1”在单句中使用时所受到句内因素的强制制约,从语法意义、8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动词语义、语
40、法环境、结构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具体如下:2.2.1 语法意义关于“了 1”的语法意义,语法界一直颇有争议。有“完全说”、“实现说”、“完成延续”说、“周期”说等观点。本文采取 Li和 Thompson(1981)的观点,认为“了”表示的是完全态,表现的是一个有界的动态情状。“了 1”提供的是一个“完全”的视点,把情状作为一个整体,包括起点和终点。当“了 1”与一个动态情状连用时,与情状内部的时间特征互相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时态意义。例如,在瞬时情状中,“了 1”表现出时点的时态意义,如“他眨了下眼睛”;在持续情状中,“了 1”表现为行为贯穿始终,如“我坐了两个小时”;而在静态的情状中,“了
41、1”用于对情状的动态的解释,前提是该情状在用“了 1”后可以获得动态的解释,如“芭蕉已经黄了两天”。“了 1”的语法意义就在于标志出情态的实际终止点,它可以将无自然终止点的动作变为自然终止点,或使动作的自然终止点变为实际终止点。(沈家煊 1995)对“了 1”的语法意义进行清楚界定后,我们不难理解“了 1”为何可以出现在过去时、现在时或者将来时的句子里了:它让处于过去、现在抑或将来的时间背景中的动作获得实际的终止点,即前人所说的 “完成”或者“实现”。与“了 1”表示情态的终止相反,“着”表示的是持续,“过”表示的曾经发生,均不能叙述一个独立的完成的事件,与“了 1”形成对立。另外,至于“了
42、1”跟“了 2”的区别,本文从视点的角度进行区分:“了 1”和“了 2”在叙述事件上的视点上不一样。“了 1”侧重于从动作内部出发,详细叙述动作的情态;而“了 2”则从外部事件出发,叙述的是整个事件的概况。如“我吃饭了”和“我吃了一碗饭”,前者叙述的是“我”吃饭这一事件;而后者是对动作“吃”的详细说明。2.2.2 动词动词对“了 1”使用的影响较大。王国庆(2004)以孟琮等的动词用法词典为参照,总结出不能与“了 1”共现(即“了 1”能否直接出现在动词后,宾语前)的动词一共有 134个,占总义项的 6.3%。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 接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及部分能愿动词得、该、敢、敢于、怀疑(8)
43、、看(4)、看(6) 、可以、懒得、难免、能(1)、能(2)、能够(1)、能够(2)、怕(2)、配(5) 、企图、情愿(11)、情愿(2)、忍心、舍得、省得、想 (3)、愿意、允许、值得(1)、值得(2) 、得以、加以、琢磨(2) 、认为、期望、预料、主张、盼望、劝、发现、知道、判断、听说、看见。这一类动词一共 42 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30.65%。9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第二类 表示属性或某种关系的动词比(2)、比(6)、比(5)、当(1) 、当(2)、当作、等于(1)、等于 (2)、对(1)、是 1、是 2(1)、是2(2)、是 2(3)、是 2(4)、属于、算
44、(4)、算(5)、算(7)、数 (2)、象(1)、有(1)、有(5)、总计 、作为(1)、作为(2)、下(13)、关(4)、赛(2)、胜(2)、叫(1)、盖 (3)。这一类动词一共 31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23.13%。第三类 主观心态动词尊敬、欣赏(2)、嫌、同情、需要、通(4)、认为、觉得(4)、觉得(2)、用(2)、记得。这一类动词一共 11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8.21%。第四类 作插入语或用于说明性的句子的一些动词等(2)、加入(2)、见(4)、讲(4)、据说、譬如、凭(2)、说(4) 、象(2)、指(3)、开(15)、任凭、标志着、意味着、想(6)。这
45、一类动词一共 15 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11.19%。第五类 用于兼语句或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叫(2)、来(4)、去 1(3)、让(4)、使(2)、使得、要(2)。这 一类动词一共 7个,占不与“了1”共现动词总数的 5.22%。第六类 对某种状况进行判断的动词欠 2(2)、缺乏、在(1) 、在(4)、爱(2)、问(4)、咬(2)、成立 (2)、包(4)、理(3)。这一类动词一共 10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7.46%。第七类 客观上处于某个方向或位置的动词在、向、朝、往、对。这一类动词一共 5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3.73%。第八类 用于其他情况的动词
46、挨(2)、把握(1)、呈现、对待、赶(5) 、落(5)、拿(16)、抽(2) 、凭(1)、向(2)、压(4)、指(4)、撞(2)、降、透(1) 、带(6)。这 一类动词一共 16个,占不与“了 1”共现动词总数的 11.94%。但是,王的研究漏掉了“想念”(主观心态动词)和“要求”(用于其他情况的动词)。并且,我们还不能忽视一种例外的存在,那就是在日常语言的表述中,由于个人经验的不同,有时会构建出上述动词的非典型语境来,从而使动词的运用违反常规。如:(1)城里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2)从那以后,我就把小琳当作了我的好朋友。(当作)(3)她叫了二十九年金三顺,已经对这个名字深恶痛绝
47、。(叫)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总结:这其实是个人头脑中假定的一个 V1 代替了原来的 V。而这个 V1的语义也已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被赋予了动态的一面。如“叫”本来表示的是静态的属性,但是加“了”以后被加上了动态的成分,“她叫了二十九年金三顺”。10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2.2.3 语法环境“了 1”的使用除了受到本身语法意义和主要动词语义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所处语法环境的制约,具体如下:一、主语:谓词性成分作主语时,动词后面不能加“了 1”,如:(4)接受了这个事实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宾语:动词带动词宾语或小句宾语时,动词后面不能加“了 1”;动宾结构作宾语时,动词后面不能加“了
48、1”,但是小句作宾语时,小句的动词后面可以加“了”。如:(5)我明白了我必须做这件事。(6)我习惯骑了自行车了。(7)我知道他去了北京。三、状语: 谭春健(2003)指出,时间副词在句子中做状语,指向的是动作行为的内部。但是因为指示的活动情况或事态的发展状况不同,不同的时间副词对“了1”的使用具有不同的制约作用。本文在谭春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几类制约“了 1”使用的情况:(一)永久、惯常、间或的时间副词(频度副词)。如永远、从来、历来、素来、向来、一直、始终、老是、总是、常常、往往、间或、偶尔、时而等。这些时间副词强调的是规律性的动作行为,不关注动作行为的过程或事态的终结,因此一般不能与
49、“了 1”共现。例如:(8)他老是去了公园玩儿。(二)表示不定时或暂且的时间副词,如迟早、随时、早晚、姑且、权且等。这类副词在语义上指示动作行为或事态将要发生在将来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点或不确定的短时段内,不能透视到动作行为的终结,因此该类副词也不能与“了 1”共现。例如:(9)他随时去了南京。(三)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或事态持续的时间副词,如正、在、正在、还、还是、继续、仍然、依旧、依然等。这类副词指示的是动作行为或事态的持续,不关注动作行为的终结,一般也不与“了 1”共现。如:(10)他正在听了音乐。但是当时间副词的参照点从说话当前时刻移到过去,表示动作行为没有按照某种意愿或者摄像进行时,“还、还是、依然、仍然”可以与“了 1”共现表示一个过程的终结。如:(11)我不让他看电视,可他仍然看了一个小时。(四)表将来、未然的时间副词,如“将、要、即将、快”等。此类副词不能指11第 2章 “了 1”的本体研究涉事态的内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