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设计方案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30829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设计方案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设计方案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4 大道之行也设计方案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4 大道之行也姓名 课题 课型 时间综合解决课学导目标学导重点方法重难点分析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问题预设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3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4. 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过 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 2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

2、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这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目标咀嚼 3默读导读单上的目标,初步感知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目标,结合重难点和知识链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目标下面用直线勾画关键词,结合本目标说说自己本节课的目标。自学指导 10通过预习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文本,看一看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并把新发现的问题补充在导读单的“我的问题”栏

3、处,同时思考预习时导读单的问题能否解决,能解决的把题号划掉。个辅人员:11 班 何清杰献楠何怡慷刘辉秦述周悦12班 张延明 孙瑞婷 陈永镇 许成阳 王太龙讨论指导 8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简单的点评,如在自学过程中某组表现好。你的问题也许是别人的收获,你的收获也许是别人的问题,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学过程中有疑难的问题提出来,让小组同学帮你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生成小组问题。教师行为:1.师小组内巡回指导,并参与个别小组的交流讨论。2.师就有代表性的疑问进行解答。展讲指导 12每个小组讨论得都很积极热烈,相信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下面由学科长负责,请各小组展示

4、讨论结果1.要求讲出答案和方法。 (问题答案出处)2.简洁,顺畅。3.其它组认真倾听,可以补充。教师行为:1教师参与活动,鼓励学生。2教师进行赏识性评价。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方法拓展51 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选贤与能(“与”通“举” ,选拔。音)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 ,指老而无妻的人。音) 男有分(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 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 “抚

5、养”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 (1)提问:全文文字,共 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学生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总结全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

6、“人” “使老有所终”中的“使” ,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 ,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 “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选一位学生回答,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

7、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学生齐读第 1句,速背。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

8、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学生齐读第二层,按照行文思路,尝试背诵。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训练指导 5 巡视个辅指导打点收获 3教师行为:1.教师指导整理,做点拨。2.请几位同学做课堂总结。导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