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泪不是答案, 拼搏才是选择,2015南通三模语文试题评讲,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零停爭的一组是(3分)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誉全球的画作,作者达芬奇力图使人物的美丽外形和丰富感情 巧妙的结合。画中,蒙娜丽莎生动自然、温柔甜美的笑容 。她的笑容充满魅力、耐人寻味,被称为“神秘的微笑”,对此人们一直 。A达到 溢于言表 不置可否 B达到 跃然纸上 莫衷一是C达成 跃然纸上 不置可否D达成 溢于言表 莫衷一是,B,【积累】达到指“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达成经商谈后得到某种结果或形成某种意见。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
2、论;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的一项是(3分)A大力发展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B45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C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激发、催化作 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D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下的环境整治是一个综合性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不仅而且”递进不当,“增强”与“手
3、段”搭配不当,句式杂糅,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新作出版,诚挚裕各位方家斧正!B初次见面,久仰久仰,请多多赐教!C惠书敬悉,金玉良言令我茅塞顿开!D大驾光临,本人定在寒舍虔敬恭候!,A(“斧正”为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新作已出版无需修改。),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人喜欢通过门、窗等事物接触外面的大自然,是为了 。窗子不单为了透气,也为了能领略到新的境界,甚至亭台楼阁的建造也都是为了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意为一座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再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从一个小房间到千秋之雪、万里之
4、船,一门一窗都是为了 。 体会无限的时间、空间 获得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 A B C D,5阅读下面的表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平均每天花在数字媒介阅读上的时间,A学历越高,数字媒介阅读时间越长。 B很少有学生成天通过数字媒介阅读。C高中生数字媒介阅读时间相对较短。 D数字媒介已成为所有人的阅读方式。,D(表格中无依据),文言文阅读,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所畜,发为文章 畜:积聚 B知之深笃信之者 笃:厚道 C余假而抄之假:借 D宗点学钧衡谨识识:记,B(笃:坚定),7.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穷天下山水之奇
5、迹余乃共取编之 B而方氏生平所叹服者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 C以雄于天下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 D知先生峑生平每以子长自命 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助词,的 / 代词,它,表转折 / 表递进,介词,在,用;凭,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 各地求学的人,只听说先生的名声,想读他的书却不能得到。 评分建议:“学者”、“耳”、语句通顺各1分。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 我私下里曾经将他的文章与古人的诗文相比,认为它与庄周的文、李白的诗差不多相类似。 评分建议:“拟”、“庶几”、语句通顺各1分。,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
6、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 仅这些(残存的)很少的文章,却还遭受压制使它不能在世间公开流传,确实可悲啊。 评分建议:“区区”、“厄抑”、“良”、语句通顺各1分。,9.作者认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3分) 境象变化自然; 气韵超逸深远; 行文纵横奔放。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分。,古诗词鉴赏(10分),曲江(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疏触怒肃宗而被
7、疏远。,曲江(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疏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3分) 生活困窘;仕途失意;年华已老。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分。,请赏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技巧。(4分) “穿花”对“点水”,“蛱蝶”对“蜻蜓”, “深深”对“款款”,“见”对“飞”, 对仗工整,给人以美感; “穿”“点”分别写出“蛱蝶”“蜻蜓”的动态美,“深深
8、”“款款”分别写出“蛱蝶”“蜻蜓”的情态美, 用词精当,语句更具韵味;蛱蝶穿花“见”、蜻蜓点水“飞” 描绘了恬静自由的画面,体物缘情,突出春天的美好;此联为诗的转句,既与前两联的人生境况形成对比,又引出尾联的感慨,全诗圆合自然。 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曲江(其二)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疏触怒肃宗而被疏远。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表达了对美好春光即将流逝不能尽情欣赏的惋叹之
9、情;表达了祈盼与美好春光“共流转”的惜春之情;借欣赏春光表达诗人忘却人生失意的积极心态(或“旷达之情”“无奈之意”)。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山之子,12作者回忆哑巴在“升仙坊”讲话时,为什么“内心有些喜悦,也有些怅惘”?(4
10、分)喜悦是因为:哑巴作为一个普通的山民,却在宣说泰山的伟大,深深感染了我;哑巴说话的背景、站立的姿势、说话的声音、辅助的动作,让我觉得壮观。怅惘是因为:哑巴讲故事,别人听不懂,我感到他寂寞;哑巴居住环境恶劣,我对他生活的凄苦感到忧虑。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13文中多永写到百合花,这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6分)哑巴冒险以采百合花来维持生计,表现了哑巴生活的艰辛以及他的勇敢和孝顺;百合花象征百年好合、百事合意,香客们买百合花下山,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者反复写到百合花,寄托着他对哑巴及人们的深深祝福;百合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联系相关人物和事件的纽带,使文章内容的表达更加
11、集中。评分建议: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14文章刻画哑巴形象时,多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分别从孩子和香客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通过两个孩子的叙说,交代了哑巴悲惨的身世,写出了哑巴悲苦的生活; 通过香客买百合花、聆听哑巴讲话,写出哑巴的热情、纯朴和善良的品性。 评分建议:一点2分,如写出哑巴“寂寞”“坚强的品格”“热情好客”亦可。,15请结合全文,探究文题“山之子”的丰富意蕴。(6分) 暗示哑巴生活于大山,大山是哑巴生存的根基; 大山崎岖陡险,喻示哑巴艰难的处境; 揭示大山雄奇高峻孕育了哑巴刚毅不屈的品性; 突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山民精神的热情赞美。 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
12、思对即可。,说“忍”,16文章第段中列举孔子反对季氏擅用八佾乐舞的例子,有何作用?(6分)阐明孔子对“忍”的态度:对小事“忍”,可以成就大事;但“忍”不能违反原则。引出“忍”的话题,并与下文不讲原则而一味“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评分建议: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17分析文章第?的论述层次。(6分)首先列举三派思想对时代的影响,接着分析“忍”对民族的危害性,最后得出越忍的民族越容易被侮辱被侵略的结论。评分建议: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缺少“首先”等提示语,酌情扣分。,18文章论述了“忍”的哪些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从积极的角度看,“忍”可以提升个人修养,保证仕途顺畅,促进家庭和睦,增进社会和平。从消极的角度看,“忍”易让人遭受耻辱,变得消极、懒惰,不求上进;也易使民族遭受侮辱、侵略,甚至灭亡。 评分建议: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