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届高三第三次理综测试物理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1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 A 放在质量为 M 斜面体 B 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在斜面体 B 上,若 A 和 B
2、 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MgB A 对 B 的压力大小为 mgsin C木块 A 对斜面体 B 的摩擦力大小为 mgcos D A 和 B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mg16、 一宇航员在一质量为 M 的某星球上以速率 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 m 的小球,经 t 秒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已知该星球半径为 R,那么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 )A RmG B. C. th2 D. hR02v0Rt17、 用 长 为 L 的 细 线 把 质 量 为 m 的 小 球 悬 挂 起 来 ( 线 长 比 小 球 尺 寸 大 得 多 ),
3、悬 点 O 距 离 水 平 地 面 的 高 度 为 H ( H L) 。 细 线 承 受 的 张 力 为 球 重 的 3 倍 时 会 迅 速 断 裂 。 现 把 细 线 拉 成 水 平 状 态 , 然 后 释 放 小 球 , 如 图2 所 示 。 对 小 球 的 运 动 以 下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绳不会断裂;B小球从释放到着地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小于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C 小球从绳断裂到着地所需的总时间为 gHt2 D 小球落地点与悬点的水平距离为 )(L;18、如图所示 Q 是带负电的点电荷, P1、和 P2为其电场中的两点若 E1、 E2为P1、 P2两点的电场强度
4、的大小, 1、 2为 P1、 P2两点的电势,则( )A E1E2, 1 2 B E1E2, 1 2 D E1E2, 1219、 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 ,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 0R为定值电阻,图 2QP2P1R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 1A、 2的示数均减小了,且 1A的示数仍大于 2A的示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 V示数减小B 1、 2的示数表示电流的瞬时值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由 d 端向 C 端滑动20、某空间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带电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如图所示的直线斜向下由A 点
5、沿直线向 B 运动,此空间同时存在由 A 指向 B 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带电小球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增大21、如图所示, 间距为 L,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 R,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将 ab 棒在导轨上无初速度释放,当 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速度为 v,通过电阻 R 的的电荷量为 q ,电阻 R 上消耗的功率为 P.导轨和导体棒电阻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导体棒的 a 端比 b 端电势低B ab 棒在达到稳定状态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 ab 棒由开始释放到达到稳定状
6、态的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qRBLD若换成一根质量为原来 2 倍的导体棒,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电阻 R 消耗的功率将变为原来的 2 倍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22.(6 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个绳套之间的夹角为 90,以便计算出合力的大小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
7、点的位置必须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 结点重合C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D拉力 F1和 F2的夹角越大越好E、在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的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一些。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 4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 (选填“能”或“不能” )用一个量程为 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23 (9 分)如图甲为某同学测量金属丝电阻率 的实验电路图, 0R为保护电阻,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 d,如图乙所示,可读出 d = mm甲 将 P 移
8、到金属丝某一位置 1x,闭合单刀双掷开关接位置 a ,电流表示数如图丙,记下电流表读数为 A ,保持 P 位置不变,将单刀双掷开关接位置 b,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流表读数为 A,读出电阻箱读数,金属丝的电阻 1R,等于此时电阻箱阻值,并测出此时金属丝接入电路 MP 部分长度 x值. 将 P 移到金属丝另一位置 2 ,用同样方法测出金属丝接入电路电阻 2R值和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 2x值,重复步骤多次,得出多组 R 和 x 的值,并画出 Rx 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 根据 Rx 的关系图线,求得斜率 k 为 m/(保留3 位有效数字) 写出金属丝电阻率表达式 (用 d、 k 表示) .24 (
9、 14 分)水平面上有电阻不计的 U 形导轨 NMPQ,它们之间的宽度为 L,M 和 P 之间接入电动势为 E 的电源,内阻不计。现垂直于导轨搁一根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ab,并加一个范围较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 且指向右斜上方,如图所示。问:(1 )导体棒静止时 ab 中电流及导体棒 ab 所受安培力大小?(2 )当 ab 棒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3 )若 B 的大小和方向均能改变,则要使 ab 棒所受支持力为零, B 的大小至少为多少?此时 B 的方向如何?25 ( 18 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为 m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
10、 从高处运送至地面,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倾斜轨道传送货物,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与水平面成 =37角。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木板 A、B,长度均为 l=2m,厚度不计,质量均为 m,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平滑连接。货物与倾斜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 0=0.125,货物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1,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 2=0.2。回答下列问题:(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sin37=0.6 ,cos37=0.8,g=10m/s 2)(1 )若货物从离地面高 h0=1.5m 处由静止滑下,求货物到达轨道末端时的速度 v0;(2 )若货物滑上木板 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
11、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求 1应满足的条件;(3 )若 1=0.5,为使货物恰能到达 B 的最右端,货物由静止下滑的高度 h 应为多少?(二)选考题:请考生从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 物理选修 3-5(15 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6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U2359在
12、中子轰击下生成 Ba1456和 Kr893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小C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D卢瑟福依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E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减小(2 ) (9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依次放置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物块 A 和 C 以及光滑曲面劈 B,B 的质量为 M=3m,劈 B 的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且劈 B 足够高。现让小物块 C 以水平速度 v0 向右运动,与 A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小物块 A 又滑上劈 B。求物块 A 在 B 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36.略2
13、017 届第三次理科综合测试物理答案二、选择题14.D 15.D 16.C 17.D 18.B 19.CD 20.BD 21.BC三、非选择题22.(6 分)(1)BCE(3 分) (2)不能(3 分)230.400;0.18;0.18; 31.8(31.032.4) ; 42kd24.(共 14 分)(1)由欧姆定得: UEIR(1 分)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垂直,所以: BELFIR(1 分)(2)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棒 ab 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垂直于棒斜向左上方,其受力截面图为:F 摩 Fsin (1 分)FN+Fcosmg (2 分)BELIR (2 分)解式得: cosNLmgR;(1
14、分)sinF摩 (1 分)(3)要使 ab 棒受的支持力为零,其静摩擦力必然为零,根据(1)问中受力图可知:满足上述条件的最小安培力应与 ab 棒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有:F=BIL=mg,即: minEBLgR (2 分)解得最小磁感应强度: i (2 分) ,由左手定则判断出这种情况 B 的方向应水平向右 (1 分)25.(共 18 分)(1)货物在倾斜轨道上的受力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 mgcos=ma 0 (1 分)代入数据解得 a0=5m/s2由运动学公式: 0sin37hv (1 分)代入数据解得:v 0=5m/s (1 分)(2)若滑上木板 A 时,木板不动,
15、由受力分析得 12()mgg (1 分)若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1 分)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10.4.6 (2 分)(3)由(2)知货物滑上 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货物下滑高度记为 h2,到达斜道末端时速度记为 v2,20sin37ha (1 分)货物滑上 A 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1=g 1=5m/s2 (1 分)货物离开 A 时速度记为 v3, 2l (1 分)货物滑上 B 时,自身加速度大小 a2=g 1=5m/s2, (1 分)B 的加速度大小 a3=g 1-2g 2=1m/s2(1 分)由题意,货物到达 B
16、最右端时两者恰好具有共同速度,记为 v4货物做匀减速运动: 432vt, (1 分)2432val货 (1 分)B 做匀加速运动: 43vt, ( 1 分)243vl( 1 分)位移关系满足: +lB货 (1 分)代入数据解得:h 2=2.64m (1 分)35.( 1) BCD(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6 分。每选错 1 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 分)(2 )小物块 C 与 A 发生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0mvv (2 分)2211CA (2 分)联立式解得: 0v, 0v 设小物块 A 在劈 B 上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此时小物块 A 和 B 的共同速度大小为 v,对小物块 A 与 B 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和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 22)(11vMmghv (2 分)A)( (2 分)联立式解得: gvh8320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