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564906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教育史期末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摘要:纵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国的幼儿教育在本世纪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一条主线。其间有三次大的改革使我国的幼儿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它们分别发生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八十年代。而陈鹤琴先生正是我国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园课程改革的杰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掀起的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进行的以幼稚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学前课程改革,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对我国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陈鹤琴先生关于学前教育

2、课程思想的论述作简单的归纳与整理。 关键词:陈鹤琴 学前教育 课程思想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在以长子为观察对象进行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研究中国二十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创建南京鼓楼幼稚园进行了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发展幼儿教育的主张,最终形成了幼儿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是他学前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习

3、和继承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的合理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一、课程应为教育目标服务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集中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时,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方向,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目标是制订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实施具有规范和限制作用。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是这样。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支柱。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培养,又采用什么方式去培养,这是学前教育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陈鹤琴先生在研究中国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课程实际的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

4、幼儿教育目标。 。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 ”“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 ”“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 , “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 ”由此可见,在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就提出了比较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并适合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难能可贵的。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支柱。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来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呢?对此,陈鹤琴先生提出了自己著名的观点

5、,那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习得文化的特征,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因此,在为学前儿童

6、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 当然,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由此,大自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和大社会构成的社会环境一道组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三、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部分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

7、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 、图画、手工等。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但是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

8、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为了培养儿童健壮的身体,幼稚园应十分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应带领幼儿多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儿童在接触自然中学到各种经验,还可以使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沐浴到充足的阳光,活跃儿童的精神,强健儿童的体魄,增加儿童的欢乐。户外活动是保证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利措施。此外,幼稚园应特别注意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鼓励儿童进取。幼稚园应创设音乐环境,培养儿

9、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技能。四、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 、游戏式和小团体式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确定之后,任何组织实施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就成为关键。怎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呢?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这就是“整个教学法” 。 何为“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 “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 ,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游戏

10、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 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由于学前儿童都是具有差异的不同个体,每个儿童都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兴趣不同,应采用小团体式教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在相互作用中都获得长进。五、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和具体编制法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

11、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 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 十大原则是: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 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 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

12、儿童情感; 10 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根据以上十大原则,陈鹤琴修订了原定的教育单元,加入了五爱教育内容,形成了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这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与其早些年形成的五指教育结构相比,增加了 50 年代一些新的成分,具有时代特色。但是,这种新课程结构显得比较零碎,整体性较差。 课程编制原则还是比较宏观的,它的指导性比较强,但操作性比较差。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1圆周法:幼稚园每个年龄班预定的教育单元内容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但所选教材

13、的难度和分量应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班要求由浅入深。 2直进法:就是将儿童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内容的深浅而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年龄班中,如小班研究猫和狗,中班研究羊和牛,大班研究马和虎。即是说,不同班的课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3混合法:就是在编制课程的时候,以上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即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混合法是编制课程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总之,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教工作者对更为具体,深刻又能有效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需求越来越强烈。陈鹤琴经过长期实验观察、科学验证而形成的幼儿教育理论通俗易懂,具体细致但又不乏科学严谨,是我国学前教育科学中的

14、一份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认真地从中吸收营养。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陈鹤琴提出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毕竟具有他那个时代的历史烙印,毕竟具有他个人教育哲学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他的课程思想必须辩证地继承,吸取他思想中对我们今天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有用的内容;不能把他的思想奉为神灵,不加分析地全盘学习。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学前教育实际也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我们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同样不同了。我们必须把他的课程思想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准确把握它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王春燕.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6)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石筠.陈鹤琴先生的学前课程理论与思想 2008.(12)虞永平.感受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南京师范大学 2009.(6)崔新玲.陈鹤琴“活教育”课程思想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 芮拉.陈鹤琴先生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2009-07-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