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圆柱和圆锥.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6173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二、圆柱和圆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体,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理念: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事例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索、相互交流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方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用“进一法”取近似数。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1、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解答有关圆柱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与措施:1、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自主学习。3、创设情境

3、,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课时安排:1、圆柱 5 课时2、圆锥 2 课时3、球 1 课时4、实践活动 1 课时5、复习 2 课时主备教师:刘世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认识,教材第 3-4 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 ,练习一第 1-3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圆柱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

4、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问: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方体图形圆柱体。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认识圆柱的特征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板书)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1)认识底面出示圆柱,让学生观察上下两个面。说明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你认为这两个底面的大小怎样?(2)认识侧面把圆柱竖放,用手摸一摸周围的面,你对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说明:围成圆柱除上下两个底面外,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总编号:003追问

5、:侧面是怎样的一个面?(3)认识圆柱图形请同学们再摸一摸自己圆柱的两信底面和侧面,并且同桌互相说一说哪是底面,哪是侧面,各有什么特点。(4)认识高长方体有高,圆柱也有高。请看一下自己的圆柱,想一想,圆柱体的高在哪里?试着量一量你的圆柱高是多少?谁来说一说圆柱的高在哪里?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圆柱的高是多少,怎样量出来的。问:想一想,一个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3、巩固特征的认识(1)问: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2)练习一第 1 题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3)老师说一些物体,学生判断是不是圆柱4、教学侧面积计算(1)认识侧面的形状教师出示圆柱模型说明: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把

6、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学生操作后提问: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2)侧面积计算方法问: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从第 3 页最后两行看到第 4 页的“想一想” ,并在横线上填空。得出计算方法问: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为什么?(板书)(3)教学例 1出示例 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 5 厘米,高是 12 厘米,求它的侧面积。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做圆柱体让学生做一个圆柱体。做完后同桌说一说圆柱体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再说一说侧面积怎样计算。3、 “练一练”第 3 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

7、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4、思考: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四、作业设计求侧面积1、底面周长是 31.4 米,高是 20 米2、底面直径是 0.5 米,高是 1.8 米3、底面半径是 2.2 分米,高是 4 米五、板书设计:圆柱的认识底面: 两个圆 完全相同侧面: 一个曲面 长方形高: 无数条 都相等例 1主备教师:刘世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教材第 5-6 页例 2、例 3 和“练一练” ,练习一第 4-8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8、近似值的进一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具准备:圆柱、纸筒、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问:圆柱有什么特征?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1)底面周长 4.2 厘米,高 2 厘米;(2)底面直径 3 厘米,高 4 厘米;(3)底面半径 1 厘米,高 3.5 厘米。3、问: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计算?二、探索新知1、认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请同学们拿出圆柱来看一看,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圆柱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拿出圆柱,边指边说明它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

9、分。(2)教师演示教具进一步明确圆柱表面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相等的圆(3)得出公式请同学们看着表面展开的图形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板书)追问: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圆柱的一个底面积怎样算?2、教学例 2总编号:004出示例 2:一个圆柱的高是 18 厘米,底面半径是 5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提问:这道题分哪几步来算?你们会做吗?指名一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是怎样算的。3、组织练习“练一练”第 1 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出: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注意题里的条件,正确列出算式计

10、算。4、教学例 3出示例 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 48 厘米,底面直径是 30 厘米,做这个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数)问:这道题实际是求什么?这里求表面积与例 2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强调:不用四舍五入法,说明用进一法及其理由,并让学生说说近似值。5、练习(1)下面的数用进一法保留整数,各是多少?162.3 29.4 3.8 42.6 (2)“练一练”第 2 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问:第三步要怎样算?为什么只加一个底面积?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四、作业设计拿一个圆柱形茶叶筒,量一量他的

11、底面直径和高,再算出它的表面积板书设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 + 两个底面积例 2 例 3主备教师:刘世琳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教材第 8-9 页圆柱的体积公式、例4 和“试一试”及“练一练” ,练习二第 1-4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题里的条件正确地求出圆柱的体积。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圆柱体积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口答)(1)r=1 厘米 (2)d=4 分米 (3)C=6.28 米

12、要求说出解题思路2、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3、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4、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板书)二、探索新知1、根据学过的体积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圆面积的推导方法,通过切、拼的方法,把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3、公式推导(1)请同学指出圆柱的底面积和高。(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4)讨论并得出结果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组织学生讨论:圆柱通过切、拼,转化成了近似的( )

13、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 总编号:005)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 。 (板书)(5)小结你的猜想对不对?圆柱的体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4、教学例 4出示例 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 20 平方厘米,高是1.5 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问: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5、练习二第 1 题学生直接写在书上。指名口答,集体订正。追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6、出示“试一试”: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分米,高是 8 米。求它的体积。指名一生板演

14、,其余学生独立做。小结:求圆柱的体积,如果不知道底面积,只知道半径,怎样求体积?如果知道直径呢?知道周长呢?都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 1、2 题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让学生说说这两题列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四、质疑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五、作业设计课堂作业 求表面积S=0.6 平方米 h=1.2m v=?d=0.5m h=0.8m v=?r=2m h=2m x=?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体积的推导: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V = S h例 4主备教师:刘世琳实践活动课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

15、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依据多种外界因素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锻炼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表达的能力。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经济意识,会合理地分配使用,并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准备工作:布置学生向家长了解家庭成员每月的收入情况;家庭中一般能哪些开支;每月必须的生活费是多少。活动过程:一、汇报课前调查情况。1请你说说家庭中一般都有哪些开支?(水电、煤、菜金、学费、饭费、医药费、娱乐消费、礼尚往来等)2在这些开支中,哪些是维持生活的必要开支?3说说你家一般每月的基本生活费是多少?4引导学生算出全班的平均生活水平,并可

16、提醒学生对这个结果不必非常的精确,可以保留整十数或整百数。二、创设情境、小鬼当家。1情境故事:这学期,班中从内地转来 1 位同学,爸爸是某厂的技术员,每月收入 2000 元,妈妈是学校教师,每月收入 1200 元。他每天在食堂吃饭,每月付出伙食费 80 元。有一天,一家人坐在一块向当家的爸爸提要求:孩子说:“我喜欢读英语,电视台介绍的语音复读机不错,我想要一个”。妈妈说:“每天坐办公室,缺少锻炼,买台健身器或买个跳舞毯,健身娱乐两不误”。孩子说:“我还想要台游戏机,同学们都有”。妈妈说:“家中电视机老了还是 21 寸的,趁现在彩电降价,换台 29 寸的吧”。总编号:006孩子说:“俗话说上有天

17、堂、下有苏杭。以前离杭州远没机会,现在迁到江南,我想我们全家都去杭州旅游一次怎样?”爸爸说:“我看还是买台电脑,现在是信息时代,有了它,便于工作学习”。大家都有理,可难坏了爸爸。2以上提到的物品所需的开支如下表:语音复读机约 400 元健身器约 2000 元跳舞毯(接电视机)约 1000 元游戏机约 500 元彩电 29 寸国产的约 3000 元、进口约 5000 元电脑约 7000 元同学们,按他们的收入情况,能全满足他们的愿望吗?不过,如果订个规划,合理安排开支的话,在23 年之内完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3如果你来当这个家,你怎样订这个 23 年的规划,来决定先买什么、后买什么?或不买什么?

18、说明理由。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得出方案,并交流。5如果你是家庭中的一员,你同意以上哪个小组的方案,为什么?6就以这个方案作为这个家庭的 3 年规划,那么有了规划作为当家的你准备如何安排你每月的生活开支、收入又该如何分配呢?并请你计算一下,在你的这套方案中,每达成一个愿望最少要存几个月的钱?7小组讨论,交流各自设计方案。8如果你是家庭成员,你乐于这样的安排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给他,以改进他的方案?(提示:还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开支及在节约的同时注意生活质量,或者可以考虑贷款)三、师生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1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当了一次家,你有什么感受?又学到了些什么?2结合学生所谈的感受进行思想

19、教育。主备教师:赵世红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圆柱容积计算,教材第 9 页例 5、 “练一练” ,练习二第 5-9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求圆柱的体积,学会计算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并能应用于实际求出所容物体的重量。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求容积的方法。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换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具准备:小黑板、圆柱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口答列式)(1)底面积 3 平方分米,高 4 分米;(2)底面半径 2 厘米,高 2 厘米;(3)底面直径 2 分米,高 3 分米。追问:圆柱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2、复习容积问:什么是容积?

20、它与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我们是按什么方法计算容积的?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 5出示例 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 30 厘米,高是 38 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肥约是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学生读题提问:这道题求什么?你能计算它的容积吗?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解答这道题还要注意些什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怎样求的。注意:统一单位和取近似值。2、新课小结提问:求圆柱的容积要怎样计算?如果知道圆柱总编号:007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三、巩固练习1、 “练一练”第 1、2 题指名两人板演,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口答练习二第 6

21、 题提问:第(1)题是怎样想?求出了容积怎样求第(2)题?为什么?3、练习二第 9 题学生独立做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四、作业设计1、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体积是 75.36 立方厘米,底面积是 12.56 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2、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直径,算出这个茶杯可装水多少克?板书设计圆柱容积计算例 5 V=Sh主备教师:赵世红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几何知识综合练习,教学第 11-12 页练习二第10-18 题,练习二后的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一些几何形体的面积或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

2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区别教学难点:练习二第 18 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练习二第 10 题,指名学生口算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几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来练习这方面的知识。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好有关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基本题练习1、练习圆柱的体积计算(1)提问: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求圆柱的体积要知道什么条件?(2)练习二第 11 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练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1)练习二第 12 题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每个图形面积计算的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教师板书。让

23、学生说说按怎样的公式列式的。(2)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圆的面总编号:008积计算公式呢?追问:正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说明:我们在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通过剪、拼的方法,经过图形的转化,得出了相应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所以,这些计算公式之间是有联系的。3、练习表面积和体积计算(1)求第 13 题前两个图形的表面积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问:求表面积就是求立体图形的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怎样算的?这道题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圆柱体表面积是怎样算的?(2)求第 13 题前两个图形的体积让学生在本上列出求体积的算式

24、。追问:求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练习容积的计算(1)提问:容积指什么?容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练习二第 14 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三、综合练习1、讨论第 15 题问:第 15 题的问题要求压路的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为什么?2、练习二第 17 题(1)学生读题,提问条件和问题。(2)问:要求体积,先要求什么?你能求出另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吗?(3)问:这两个圆柱中哪个量是相等的?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4)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四、讲解思考题问:圆钢全部浸入水中,水为什么上升?圆钢的体积和哪部分水的体积相等?求这部分水的体积缺少什么条件?圆钢露出水面 8 厘米,为什

25、么水下降 4 厘米?下降部分水的体积等于圆钢哪部分的体积?你能通过下降部分水的体积求出储水桶里面的底面积吗?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完成。五、作业设计1、有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圆柱为 6 分米,体积是 48 立方分米。另一个圆柱的高是 5 分米,体积是多少?2、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 1.6 米,直径是 0.8 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板书设计几何知识综合练习基本练习 综合练习 思考题(关系图)主备教师:赵世红第六课时教学内容: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教材第 13-14 页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例 1 和“练一练” ,练习三第 1-5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

26、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圆锥高,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具准备:沙、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二、探索新知1、认识圆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

27、谁能举出一些例子?2、抽象出圆锥的立体图。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一个曲面。(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4、学生练习口答练习三第 1 题。总编号:009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同桌配合,根据方法测量一下自制的圆锥的高。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关系吗?(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小组汇报。(4)启发引

28、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板书)(5)小结:你的猜想对不对?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8、教学例 1出示例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 13 平方厘米,高是 9 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1)学生试做;(2)集体订正,说明应注意些什么。三、巩固练习1、 “练一练”第 2 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强调要乘.2、练习三第 2 题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3、练习三第 4、5 题指名板演,其余分组自练。集体订正。四、小结、质疑问难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五、作业设计练习三一、 我想有个家

29、。1、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3 平方米,高是 3 米,它的体积是( ) 。3 立方米6 立方米9 立方米2、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 3 平方米,高是 3米,它的体积是( ) 。3 立方米6 立方米9 立方米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 1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 。3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3 立方分米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 1 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 。3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3 立方分米板书设计圆锥特征 公式推导 底面: 圆形 V = Sh 侧面: 曲面高: 一条例 1 139339(立方厘米)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 39 立方厘米

30、。主备教师:赵世红第七课时教学内容: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教材第 15 页例 2、 “练一练” ,练习三第 6-11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给应用圆锥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练习三第 6 题,指名学生口算。2、复习体积计算。(1)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圆锥体积 V= Sh?(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3 平方分米,高 2 分米。底面积 4 平方厘米,高 4.5。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

31、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 2出示例 2: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是 6 米,高是 1.8 米。每立方米沙约重1.7 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学生读题问:你们认为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这堆沙的重量?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2、组织练习总编号:010(1) “练一练”第 1 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第(3)小题。集体订正,说说第(3)题是怎样做的。突出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应用公式求体积。(2) “练一练”第 2 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3)练习三第 7 题指名板

32、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练习三第 11 题同桌讨论,课后完成。四、小结与质疑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问题吗?四、作业设计练习三二、 知识应用,看谁最精明。1、一个圆锥形的碎石堆,底面半径是5 米,高是8 米。每立方米碎石约重 2 吨,这堆碎石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 )2、一个圆锥形的小麦堆,底面周长是56 米,高是 0.6 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 745 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板书设计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例 2 V = Sh(1) 沙堆的底面积:3.14(2/6)23.143228.26(平方米)(2) 沙堆的体积:28.261.8316.956

33、(立方米)(3) 沙的重量:16.9561.728.825229(吨)答:这堆沙约重 29 吨。主备教师:赵世红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教材第 20 页数学实践活动“观察与测量”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想象发展空间观念。2、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规则形状的体积测量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纸和小棒若干,剪刀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立体图形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围绕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大家一起来观察和测量。 (板书课题)二、操作想象1、让学生看图观察宾馆的旋转门。问:请大家想象一下,宾馆的旋转门旋转一周后是一个什么图形?指出

34、:宾馆门旋转一周后,我们可以想象出,得到的一个立体图形是一个圆柱。2、小组合作进行操作实践让学生按教材上的要求依次做出小旗,在小组里旋转、观察、想象、讨论,想象出每次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要求学生在全班交流,说明自己答案的理由。3、自己设计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准备用一面小旗旋转出怎样的立体图形,设计出这面小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旋转后得到什么立体图形,并解释自己的想法。4、要求学生做小旗旋转:(1)要旋转小棒后是一个腰鼓形状的立体图形。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并作出说明。(2)要旋转小棒后是一个花瓶形状的立体图形。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自己的想法。5、小结问:你从上面的活动中认识了些什么

35、?总编号:011三、估算和测量出示土豆、石块等不规则形状,让学生估计每个物体的体积,把结果依次记录下来。讨论这些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可以怎样得出。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方法去求出结果。再与估计的数据进行比较,看估计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是否相同。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五、作业设计1.自己设计小旗的形状,旋转小棒,观察并想像旋转后所产生的图形。然后计算。2、课后找一个不规则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它的体积。主备教师:赵世红复习第一教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21 页复习第 1-5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

36、柱或圆锥。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教学难点:灵活地应用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 (板书)二、复习特征1、说出物体名称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2、复习特征复习第 1 题(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2)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圆锥的高

37、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高。(3)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4)谁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3、指出下列图里的圆柱和圆锥。总编号:012三、复习计算复习第 2 题(1)出示表格,说明要求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学生口答结果,教师板书填表。(2)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底周长乘高?这三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这里哪两题计算过程是相同的,哪一题不同?为什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两题计

38、算过程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知识应用1、一种圆柱形喷雾器的底面直径是 1.8 分米,高是 3.2 分米。这种喷雾器的容积大约是多少升?(得数保留整数。)2、一个圆柱形的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直径是6 米,装有 3 米高的小麦。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 0.7吨,这个粮囤有小麦多少吨?六、板书设计圆柱和圆锥特征 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体积 :V 柱=ShV 锥 = Sh13主备人:刘传斐第二教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22 页复习第 6-11 题,复习后面的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

39、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表面积、体积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 (板书课题)二、复习体积计算1、复习公式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 a 的立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板书)这个公式怎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板书)为什么要乘 ?

40、132、复习第 6 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指名学生口答每题算式,老师板书。问:请看一看这里几个求体积的算式,你认为哪几个体积计算在方法上是相同的?都是怎样算的?(板书)圆锥的体积计算与柱体体积计算有什么联系?三、知识应用复习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总编号:0131、复习第 7 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问:为什么先要求柱子的侧面积?2、复习第 10 题问:这堆沙铺成路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段路面的体积就是哪个体积?为什么?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方便?根据什么等量关系来列出方程?3、复习第 11 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问: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算式中(1+ )是什13么意思?四、思考题学生读题。问:刚才一题是求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一共是多少。根据刚才一题的解答,你能找出数量关系解答这道题吗?学生讨论数量关系。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六、课堂作业解决问题1、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半径是 5 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是 3:1。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升?2、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 12.56 平方米,高是 0.9 米。用这堆沙在 10 米宽的公路上铺 2 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七、板书设计表面积、体积计算实际应用复习V=a3 V=abh V=Sh V= Sh13V=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