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55485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二类字,学会 8 个一类字,结合课文内容,领悟“胆大妄为” “固执”“惊讶”等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重难点: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使学生弄清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导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进而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两个同样重量的小铁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提出疑问: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家,伽利略是晚他两千多年,17 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却敢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

2、提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说得对呢?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三、学习生字。腊:l 扩词:希腊、腊梅、腊月哲:zh 有智慧扩词:哲学、哲人、哲理违:wi 不遵照、不依从。近义词:违反(符合、遵守)扩词:违背、违反、久违释:sh “采”部,说明,解说。扩词:释放、解释、如释重负、爱不释手宣:xun 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扩词:宣布、宣传、宣告成语:照本宣科、秘而不宣、心照不宣斜:xi “斗”部,歪,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扩词:倾斜、斜线、斜视胆:dn 胆量扩词: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胆战心惊脱:tu (皮肤、毛发等)

3、脱落扩词:脱掉、脱发、脱离、脱落、脱帽成语:脱口而出、脱胎换骨、临阵脱逃四交流不懂的字词。胆大妄为:胆量大,胡作非为。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一次?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段落还可以多读几次。理解课文内容。1.我们先来弄清两个问题伽利略是谁?(学习第一自然段)亚里士多德是谁?(第二自然段)读读他的话:“两个铁球,一个 1 磅重速度是 1 磅重的 10 倍” 。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是说物体落下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没有)关系,物体

4、越_,落下的速度越_ 。他的话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真理,真理不必多想,一定是正确的,有谁会对、敢对真理产生疑问,证明“真理”是错误的呢?你们敢吗?2、伽利略就有这个勇气。这勇气从何而来呢?(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能看出什么?3、你们相信伽利略的话吗?他的话可信吗?从哪个词哪句话能看出来?(第四段:反复、许多次、都、的确、总是、同时)再读课文“伽利略带着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重量没有关系。4、可是在当时,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是怎样的一种思想让人们有如此的态度?(填表)试验前 试验后态度胆大妄为,固执,会让他丢尽了脸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思想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

5、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5、同学们,我们现在也有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我们班有没有勇敢的伽利略敢到前面来做试验一场精彩的试验结束了,这场试验是成功的,在座的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一位记者,当你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一幕,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伽利略吗?6、试验成功后人们的态度?为什么欢呼?(填上表)7、组织学生讨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第三课时一、读一读,写一写指名领读,每个词语写 2 遍。二、找一找,连一连可结合此题做一下拓展,结合预习讲讲科

6、学家的故事。三、讨论交流成功以后,人们又会说什么?伽利略为什么要做实验?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你还能想到什么?四、默读的方法这部分内容要在本学期第一次默读前进行学习,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方法,在本课进行小结:你认为默读有什么好处?在实践中有什么困难?有没有好的建议提给大家等?五、作业:1.书写一类生字。2.让学生写则日记,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产生疑问 典型的事例伽利略 反复求证 严密的表达 下落速度与重量没有关系公开试验 侧面的描写教学反思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