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若干问题,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两次大分封,主要是周的同姓和功臣。一般认为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西周宗法制:大宗与小宗。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从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史记殷本纪载: “殷有九世之乱。”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
2、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吕氏春秋当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三、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内服与外服,内服是指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即中央行政体制;而外服则指被封在王畿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和侯伯,即地方行政体制。尚书酒诰云:“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丞相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
3、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央辅政机构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度 汉承秦制辨析 焚书坑儒,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强化,汉武帝设立中朝及其影响: 君权与相权 如菜心生长般的过程 秦汉以来的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衍变 行省制度的由来 坐而论道、立而论道、跪而论道,隋唐以后的御史台和明清时期的都察院,隋唐在中央置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辖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设
4、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以纠举百官的侍御史地位最为显赫。两宋因之。 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属有按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多人。另有六科给事中,也掌管有关监察。清朝沿袭不改,惟提高左都御史的品级,并将给事中也划拨都察院领导。,中国古代农业,农业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以耕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井田、授田、名田、占田、均田等 中国古代的赋税徭役制度,中国古代手工业,工商食官制度 春秋时期个体手工业者的出现 汉武帝时期官营手工业的兴盛 青铜器、铁器、百炼钢 彩陶、黑陶、青瓷、唐三彩、白瓷等,中国古代商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互动关系 春秋时期个体商人的出现 战国
5、秦汉时期商品经济的兴盛 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汉代“夜籴”说起 商业都会的崛起,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重农抑商: 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剹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 君子讳言财利与“素封”的鲜明对照。 重农政策有时和抑商政策平行。,汉代贱商、抑商的有关规定,“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 “汉律人出一算,唯贾人与奴婢倍算。”(汉书惠帝纪注引应劭曰) “郡国以官禁二业。”(后汉书刘般传) 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谪”(汉书武帝纪),关于明清“海禁”政策,明清海禁政策的评价,目前争论很大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能夸大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压抑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问题还需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