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小学毕业考综合科试卷质量分析小学毕业班综合科学习目标检测,其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通过对我校综合科试卷的进行抽样并认真分析查阅,从中看到了一些成绩与问题。下面就综合科的教学质量做以下分析。一、关于试题:1、指导思想本次命题本着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原则,以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理念为指导,紧扣教材,抓住重点,联系实际,以闭卷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测查,力争用我们的测试来引导教师的教
2、学方向,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2、命题原则本次命题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查,又注重了过程与方法的测查,同时还考虑到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测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1)基础性原则:能充分照顾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 (2)创新性原则: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放飞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创新性。 (3)导向性原则:通过测试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及早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起到导向作用。如:试卷死记硬背的题目少,需要学生灵活回答的题目多,结合学生实际的题目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死抠书本,要培养学生
3、活学活用的能力。 (4)实践性原则:试卷中设计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题型,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3、试题特点一是试题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符合正确的教育方向。试题紧贴大纲和课标,紧扣教材,既重视“双基” ,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宽,兼顾了知识的延伸拓展,面向全体且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试题(卷)在版面设计上灵活新颖、图文并茂,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学科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试题在考查内容的选择和题型设计上更加贴近社会现象、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
4、生活体验,且注意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传统道德观念、社会公共常识、人文历史知识及自然科学素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试题的思想教育功能。二、试卷分析(一)主要成绩:1、卷面反映,90%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书写工整、认真、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习基本功训练效果显著。2、基础知识题型多数完成较好。多数学生得分令人满意,基础知识功底扎实。充分反映出基础知识教学抓得紧、做得细、练得实的现状。3、与学生生活实际十分贴近题目,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实际,顺利、灵活地完成,能充分谈出自己的观点,思维较为活跃。反映出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明显转
5、变。(二)存在问题:1、忽视综合科的教育作用。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一些教师、学生、家长把它看作“副科” 、 “小科” ,致使综合科的教学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急待提高教师素质担任综合科的教师多为由班主任兼任,教学科目多,课节多,给备课带来极大困难,加之部分教师缺乏相关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又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教学上照本宣科,这是造成综合科成绩不尽人意的重要因素。三、几点建议为使教师在教学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为了增强综合科教育的实效性,提高综合科的教学质量。在此提出几点建议:1、提高四个意识(1)目标意识。即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教学的每一项活动,从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
6、动内容,采取活动方法,乃至整个活动过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2)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改变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3)情感意识。以教师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注意通过学习活动挖掘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4)诊断意识。即注意对儿童课上生成性问题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反馈。2、开足课时,配齐任课教师。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 ”这个规定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以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学校往往认为 综合课都不是“主课” ,而随意削减。尤其是到考试阶段,即使开设也早早结束课程,让出时间给语文、数学等“主课” 。目前各校都能做到开足课时,但在配齐教师方面会有一定困难,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忽视综合科的地位与作用, 综合课一定要有人上,而且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使综合课程的教学日臻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