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2DM 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 T2DM 的病因仍然认识不足,T2DM 可能是一种异质性情况。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T2DM 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其遗传特点为:参与发病的基因很多,分别影响糖代谢有关过程中的某个中间环节,而对血糖无直接影响;每个基因参与发病的程度不等,大多数为次效基因,可能有个别为主效基因;每个基因只是赋予个体某种程度的易感性,并不足以致病,也不一定是致病所必需;多基因异常的总效应形成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劳动不足、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在遗传因素和上述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
2、的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 T2DM 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胰岛素抵抗和 细胞功能缺陷 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 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 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 T2DM。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 T2DM 发病机制的两个要素,不同患者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具有的重要性不同,同一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上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也可能发生变化。(1)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HGP) 、刺激内脏组织(肝和胃肠道)对
3、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促进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2) 细胞功能缺陷:T2DM 的 细胞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量的缺陷:随着空腹血糖浓度增高,最初空腹及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代偿性增多(但相对于血糖浓度而言胰岛素分泌仍是不足的) ;但当空腹血糖浓度进一步增高时,胰岛素分泌反应逐渐降低。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中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弱或消失;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早期胰岛素分泌延迟、减弱或消失;胰岛素脉冲式分泌削弱;胰岛素原和胰岛素的比例增加等。影响胰岛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 细胞胰岛素合成及分泌过程、损伤过程以及再生、修复
4、过程。3、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可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损伤胰岛 细胞功能,分别称为“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获得性因素。脂毒性还可能是 T2DM 发病机制中的原发性因素。血循环中 FFA 浓度过高以及非脂肪细胞(主要是肌细胞、肝细胞、胰岛 细胞)内脂质含量过多可通过各种有关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性的发生以及引起胰岛 细胞脂性凋亡和分泌胰岛素功能缺陷。4、自然史 T2DM 早期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 细胞可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时,血糖可维持正常;当 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才会进展为 IGR 和糖尿病。T2DM 的 IGR 和糖尿病早期不而胰岛素治疗的阶段较长,但随着美发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