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年上学期 音 乐 科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贯彻学校的“构建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和谐教育”办学思想,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思路和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立足课堂教学,加强三风建设,培养学生群体的优良学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习习惯:本年级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于音乐课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大约 90%以上的同学上课时能积极与老师相呼应。2:学习能力: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点,90%以上的同学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年级的学困生也有,他们接受
2、能力、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3:开发潜能: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有个别学生学习电子琴或钢琴,对于他们可适当提高要求。如:在会唱歌曲之后可以唱出曲谱等。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听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听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
3、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
4、精神的能力。四、教学总目标(全期思想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课标阶段目标)注意各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实施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鼓励他们自信地演唱演奏,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1、唱歌:共计 15 首。继续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15 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
5、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习音乐剧、集体舞、歌表演、音乐游戏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3、器乐:认识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注意与律动、音乐剧、音乐游戏、歌表演等相配合。4、听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5、音乐知识:能够准确的拍读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节奏。五、教研专题加强学生在音乐学科上的全面发展,实现多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1、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3、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
6、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六、教研措施(含教研课安排)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 ”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 40 分钟的课堂时间,向 40 分钟要效率。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认真按照教案
7、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七周教研组活动围绕教研专题上一节教研课。七、学生辅导(培优辅差)安排本学期重点辅导学生参加学校文艺汇演,加强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通过课堂教学、通过课外艺术活动。方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八、学科实践活动安排利用本册中的音乐表演和欣赏课引导学
8、生自主创编和表演。九、教学进度(按周制定 含教具、电教设施安排)周次(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具、电教设施1 天天好心情 2 电子琴 录音机2 快乐小舞曲 2 电子琴 录音机3 绿色的祖国 绿色的小兵 2 电子琴 录音机4 阿里里 2 电子琴 录音机 课件5 阿细跳月 你拍我拍真快活 2 电子琴 录音机6 春天悄悄来临 布谷 2 电子琴 录音机 头饰7 春天来了 2 电子琴 录音机 课件8 小企鹅 2 电子琴 录音机9 南极电波传北京 大鹿 2 电子琴 录音机10 布娃娃弹琴 2 电子琴 录音机 课件11 我给太阳打电话 2 电子琴 录音机12 种太阳 太阳 2 电子琴 录音机13 六一的歌 2 电子琴 录音机 课件14 阿里西里 咏鹅 2 电子琴 录音机 课件15 静夜思 2 电子琴 录音机16 洋娃娃和小熊猫跳舞 2 电子琴 录音机17 萧 夏 2 电子琴 录音机18 在暑假里 2 电子琴 录音机19 复 习 120 考 试 2十、检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