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53587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定义和分类1.学习动机的定义。从前有两个人,大早起站在城门楼上往下看,只见城内的大路上已经熙熙攘攘的挤满了人,有穿着破衣布衫的农人,或用独轮车推着成袋儿的谷物,或赶着猪羊,前往集市去换取生活的必须品。有早起的学童夹着书包,啃着干粮匆匆奔向学堂。店铺也早早开了门,店主伙计进进出出,忙着开门儿的第一波儿生意。还有早起散步遛鸟儿的老头老太太。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各色人等来来往往,大街上很是热闹。一个人就问另外一个人, “熙熙攘攘这么多人,大早起起来东奔西走的,都是去干嘛呀?” ,另一个人沉思了片刻,说:“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一

2、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求利,是为了获取各自不同的利益而东奔西走的。虽然此人的概括是否正确我们以后再探讨,但他的话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应该是有目的的,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种动力在支撑,心理学上将这种动力称为动机,并对它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作为活动的动力,动机具有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忙了一天,到傍晚才闲下来有时间美美吃一顿:激发:饥肠辘辘,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准备生火做饭,美美吃一顿,体现了动机对进食行为的激发作用。指向:美味可口的食物吸引着你,此时

3、爱看的电影,爱打的游戏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体现了动机的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跑到超市去买米面菜油,洗切炒煮,还向邻居借了两个盘子,克服了一系列小小困难,不吃到嘴里誓不罢休,体现了动机的维持和调节功能。丰盛的晚餐终于准备好了,美美的享用吧!吃完饭,同学打来电话,说西南大学有一个专家的讲座,问你想去吗?如果你要去,一个新的动机就产生了。2我们把这种指向学习的动机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导致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简单的说,学习动机解释了人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提问:在做的各位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呢? 同样的学习,每个人都有这自己的目的和动机,但

4、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学习动机进行不同的划分:1. 根据诱因产生的内外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因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将学习视为一个愉悦的过程。满足既来自于学习本身。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外部动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之外,学习是实现某些目标的手段。“拿第一” , “获得奖学金”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 根据动机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近景性动机:学习活动产生的短期的、直接结果。例如:老师家长的表扬,奖学金、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快乐愉悦等。具体、显著、及

5、时,但不够稳定,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远景性动机:基于对学习活动可能会对自己、他人、社会等产生巨大价值的认识,而对学习行为的激发。 “出人投地” , “造福社会” ,“推动科学进步”等,持久、稳定,但不够具体,及时。3. 根据内驱力的成分,可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 认知动机:个体基于求知的需要而产生去学习、去掌握的学习行为。这种动机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从某何种意义上来说,求知是人的一种天性。因此,认知动机指向学习本身,满足来自于知识能力的获得,故稳定、持久。 自我提高的动机:为获得或维持相应的地位和自尊而产生的学习动机。超过他人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是学习者地位和自尊

6、的重要来源,所以自我提高的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上做长期艰苦的努力。3 附属动机:学习者为获得长者(家长、老师等)的赞扬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动机。4. 根据动机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对某个特定的学习活动,起最大作用的动机称主导动机,其余的动机叫附属动机。例如,你非常喜欢数学,数学学习对你来讲是一种乐趣,这就是你的主导性动机。但数学老师是班主任,又特别偏爱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也是努力学习数学的动机之一,但是属于辅助性动机。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1) 在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学习动机对学习起激发和定向的作用。例:周末,你给学生布置了四道数学题作为家庭作业,其中最后一道比较有挑战

7、性,为选做题,周一作业交上来,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做了这道题。想一想,选做最后一题的学生的动机是什么?无论学生选做最后一题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动机都激发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些学生的行为指向学习活动,而不是看电视等。2) 在知识获得阶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起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在知识的保持阶段,动机则通过可利用阀限影响知识的回忆和提取。a)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有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学习动机强的学生与厌学的学生相比,注意力更集中更持久,思考更积极主动。当面对外界干扰或遇到学习困难时,也能更好的进行调节。b) 在知识的保持和提取阶段,动机通过提高或降低可利用阀限来影响知识的提取效果。适中的动机有

8、利于知识的顺利提取。你会对着镜子流利的背诵一篇课文吗?一段记得很好的名言,为什么在心仪女孩子的面前却卡壳了呢?3) 适度的学习动机水平更能获得好成绩。问:假如你是一个高三的学生,100 道小学三年级的四则混合运算,一种是无奖励自己做,另一种是和一个同学进行竞赛,奖金 50 元。你觉得那种效率更高?奖金万元呢?问:同一套颇有难度的试卷,作高考模拟考试卷和做为高考的试卷,你觉得哪种情况考出较好成绩的可能性大些?为什么呢?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动机最佳强度效率达到最高,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 学习效率同时还受到学习任务复杂难易程度

9、的影响。在高难度的任务中,学习效率反而会由于学习动机的增强而下降。即,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应该逐渐下降。 对教育实践的启示: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有效的进行动机强度调整,避免因强度过低或过高对学习造成干扰。三、学习动机理论一个人的动机是非常复杂的,学生完全相同的学习活动背后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学习动机。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和解释。 (一)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需求(求知欲) 、对学习成绩的归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等认知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1. 好奇求知是人的天性,人天生就有探索未知、获取知识的

10、渴求,学习应该是人的内在需求。 每一个正常的婴儿或者小孩子,都是一个完美的学生。他们学习努力,只要醒着,他们就会随时用好奇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用手去抓,有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从不偷懒。他们不怕困难,幼稚的发音被大家当作笑谈,为学步摔得鼻青脸肿却从不退缩。他们非常主动,从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奖励或惩罚,没有一个父母鼓励一个正常的孩子说“你要努力学说话,哑巴可是考不上大学的” ,也没有那个父母会强迫孩子学走路。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这种天生的求知欲开始发生分化。一部分儿童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好奇心随着成功不断发展。另一部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却逐步消失,逐步失去学习的内在动机。原因

11、主要有三个:外部过高的期望,儿童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或挫败感;反复的学习失败,学习失败往往伴随父母家5长的批评、讽刺、打骂等,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困难。学习中遇到困难,自身努力无法克服,又得不到帮助,对学习的兴趣丧失。 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求知欲)一旦失去,学习就会变成负担。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孩子也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完全失去学习的动机,有缺乏外部的约束,学习成绩迅速下降。也有部分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和控制下顺利的完成学业,或认识到“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外部的动机替代了内部动机,也可取得优异的成绩。2. 不同的归因方式可以增强或削弱学习动机。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

12、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对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学习寻求原因解释,对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解释会对学习动机起到或增强或削弱的作用。归因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内外因素: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稳定不稳定因素:它是基本稳定的,还是可以加以改变的?可控不可控因素:自身是否可以控制? 稳定的、可控的内部因素:如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我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因素:如努力、注意、学习方法等。“我学习努力” , “我改进了学习方法” 。 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因素:智力能力,健康状况等“你很聪明”! 不稳定、不可控的内部因素:考试状态,情绪等。“这次考试我没有发挥

13、好”! 稳定、可控的外部因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老师很喜欢我,对我很照顾” 。 不稳定的、可控的外部因素: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等“张丽给我讲了一遍,这节课弄懂了!” 稳定的、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课程难度,学习环境等“这部分内容太难了,根本听不懂” , “我们班很乱,根本学不成习!”课程难度,6老师水平,学校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不稳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运气、机遇“这次考的好,我看你是瞎猫撞个死老鼠!”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般会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以下四个因素:1) 智力和能力“他很聪明” , “我根本不适合学数学”2) 付出的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你努力了”3) 工作任务的难度“这

14、次出的题太难了”4) 运气和机遇“我复习的他都不考,考的我都没复习!”不同的归因方式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后续的学习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邢晓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比以前好的成绩,班主任赵老师决定和邢晓谈谈,下面是谈话中赵老师对邢晓考试成绩可能的归因:归因 可能的后果“平时也不见你学,考的却不错,你很聪明嘛!”受到表扬的邢晓感到很自豪,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增强他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但将成绩归因于他的聪明(稳定不可控的内因) ,可能会使他忽视自己的努力,如果出现考试失败,会对他使自己产生怀疑!“这次比以前考的好,我很高兴。这首先要归功于你的努力,只要努力你行的”正面的表扬可

15、以增强邢晓的学习动机,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不稳定可控的内部因素) ,使邢晓感觉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进步,自我效能感增强。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他潜在的学习能力。“这次题出的比较容易,下一次就不一定了,不要骄傲哈”邢晓没有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豪感,不利于增强进一步的学习动机!因题目容易(外在不可控的因素)而成绩好,对邢晓的学习信心是个间接的打击。“学的一般,但偶尔考个好成绩是可能的”归因于运气(外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没有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不利于学习动机的增强,对学习信心有打击。李立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成绩较差,班主任赵老7师决定和李立谈谈,下面是谈话中赵老师对李立考试失败可

16、能的归因:归因 可能的后果“见过笨的,没见过这么笨的,才初二就学不通了,我建议你爸妈早做打算。 ”讽刺和羞辱可能使李立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和厌学情绪,削弱了学习动机;笨是非常稳定的且不可控制的内因。可能使李立对学习丧失信心,长久下去可能是其冷漠、听之任之、破罐子破摔。“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我相信如果你学习努力,一定会比现在考的好”努力是可控的不稳定因素,为李立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空间。努力是内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可以引导他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他潜在的学习能力;没有使李立对学习和考试产生负面情绪,不会对进一步的学习动机造成削弱。“这次考试的题目比较难,不要太在意”优点:保护了李

17、立的自尊心,对他的学习动机没有削弱;缺点:也没有对李立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他下一步的学习没有指导,对学习动机增强作用不大; “平时成绩挺好的,这次怎么这么差?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别往心里去”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外在不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优点:保护了李立的自尊心,对他的学习动机没有削弱;缺点:这个归因可能是错误的,没有对李立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对学习动机增强作用不大;每个人都有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对特定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到人后续行为的动机和方式。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做正确积极的归因,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归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舒恩克的研究

18、,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将其归因为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因素,如努力和学习方法等,都会保持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遵循以下四个步骤:1) 确定一个难易适合的目标,适合的标准是通过努力学生可以达到。2) 对学习结果(成绩)进行反馈,重点是成绩反馈,而不是对成绩进行评价。83) 引导学生将进步归因为自身的努力,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失败则引导其归因于努力不够,需要加强努力!4) 提出更高的要求,重复以上过程。难度较大的复杂目标可进行分解。(二)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愿可以忽略不计,物质方面的奖励和惩罚,精神方面的表扬和批评,是学习动力的来

19、源。1. 奖励和表扬是引发和保持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主要工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奖励:奖品、奖学金、外出旅游等! 表扬:荣誉称号、师长表扬、同学中的地位、老师偏爱等!2. 惩罚和批评是减少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有力武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惩罚:罚款、物质剥夺、体罚等! 批评:羞辱、冷漠、被看不起等!奖励和表扬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奖励和表扬的积极作用:a) 当学生出现一个良好的学习行为时,对其的奖励和表扬有利于这种行为的重复出现。b) 奖励和表扬伴随的是愉快、自豪、满足等正面的情绪,学生会更有信心、更大胆。2.奖励和表扬的消极作用。不恰当的表扬可能会降低学习的内部动机。有一项研究,将学生随机分

20、成两组,让他们去从事一项喜欢的数学活动,设计几何图形。一组在活动的过程进行奖励,另一组没有奖励。奖励结束后,学生可以自愿再活动下去,但没有奖励了。此时,和无奖励组相比较,受奖励的学生持续活动的时间明显更少。没有奖励,谁还愿意去做?a) 无奖励组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奖励的情况下,为什么愿意设计几何图形?b) 在不再给予奖励以后,为什么无奖励组愿意继续设计图形,而有奖励组不愿意继续了呢?9奖励和表扬使学生的动机从内部动机(喜欢这个活动)转向了外部动机(为了得到奖励)!批评和惩罚的优点和缺点:优点:a)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b) 对于去除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效果明显、见效快。2. 缺点:a) 批评和惩罚往

21、往使学生处于恐惧、焦虑、难堪等情绪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一个整天在学校得不到老师一个好脸儿,同学看不起的学生,会讨厌学习。b) 批评和惩罚只能排除不良反应,却不能使其学会正确反应。长期的、大量的、错误的批评和惩罚还会妨碍学生正确方式的学习,可能会胆小、退缩,缺乏创造性!一个常因回答问题错误而受批评的学生,可能上课不再积极回答问题,其实老师是非常希望他积极参与课堂问答的!c) 过多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三)社会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1. 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

22、的学习动机。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和学生有友好的、合作的关系,并且共同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就更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意愿和行为,从而有更好的学习行为。从喜欢老师到喜欢某门课,从喜欢妈妈到更听妈妈的话。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学生可能会为了取悦老师和家长而学习,增强了学习的外部动机。2. 老师、家长等重要他人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在雕塑一座少女的雕像时钟情于这位少女,最后竟使这座雕像变为真人而与他10结为伴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说“

23、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8 个月后,教师就像期待的那样,发展了孩子们的智力。实验结果表明,教师们的期望,对学生的行为显然发生了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学术界也称它为罗森塔尔效应。(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67页该词条) 。家长的期望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皮格马利翁效应。3. 正确利用学生尊重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赞许,而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学生在学校获得同伴尊重的重要条件。努力学习以获得同伴和师长的尊重可以构成学生学习的重要动机之一。不应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以严

24、重伤害学生的自尊作为促使其努力学习的手段。4. 激发学生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动因。成就动机包括两个主要成分:追求成功的动机,主要指通过追求成功,实现自我的提高的强烈动机。逃避失败的动机,对成功的追求是因为害怕失败,丢面子。积极培养学生提高自我,寻求卓越的成就动机。正确的看待成绩、分数和学习中遇到的失败,将学习看作一个不断探索,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5. 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为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群体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学校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一个学校的校风,一个班级的班风,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直接的

25、影响。校风、班风的培育,是通过学校、教师的管理来实现的。11类型 基本观念 管理手段 优缺点理论 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缺乏理想和自我约束能力,一旦失去管教就会像杂草一样肆意乱长。在他们成人之前必须严加管教,而对他们的自主精神和个体感受可以忽略不计“胡萝卜加大棒” ,制定严格细密的制度和纪律,通过奖励和惩罚,引导或迫使其服从和遵守。优点:有利于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尽快形成规范的学习习惯。缺点:过分严格和细密的管理,使学生失去了自我管理的机会。单一通过奖励和惩罚等外部手段来管理学生,容易形成外部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依赖于外部的监督,一旦失去外部监督,学习很难维持。理论 学生能够对自

26、己的行为负责,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的能力,只要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都可以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不主张对学生进行外部的管理。优点: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导致其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内部学习动机发展良好。缺点:对缺少自我约束能力的青少年,完全没有外部的约束显然不利12于其成长的。正确的管理,应该是外部的约束和奖惩与激发其内部动机相结合,外部管理和自我成长相结合。教师作风与学生行为的关系:类型 管理方式 优缺点专制作风 绝对的权威,强调对学生严格的管理,学生稍有违抗,轻则训斥、辱骂,重则体罚。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性,主要依靠

27、教师的外部奖惩来维持。优点: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可以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缺点:完全靠外部奖惩维持的学习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学生学习被动。一旦没有老师的监督,学习活动很难维持。放任作风 不愿意去管理学生,或认为管不住。对教育教学没有自己的理念,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计划。不指导、不鼓励、不批评,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随意发展。优点:学生的空间比较大。缺点:对于年龄较小,缺乏自我指导能力和自制力的中小学生来讲,任由其去自我发展是不合适的,教育应该有所作为。民主作风 有民主作风,强调班集体作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与学生共同协商处理一些问题。同时,有权威,对学生能够进行指导教育,对优点:通过发挥学生的

28、主动性,激发内部动机进行教育管理,效果好。能够对学生的成长给予指导。缺点:较专制型和放任13学生不放任自流,不搞民主泛滥。型相比,对老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比较高。第二节学习动机的激发。从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国古代有一句话,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能有一个饱满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一、激发学习动机的基本原则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系统性原则。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例如初二三班李茹学习成绩

29、优秀,在学习活动中也非常积极主动。她学习的动机很可能不是单一的。a) 李茹挺喜欢学习的,尤其是数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出一道有难度的数学题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有求知欲,属内部动机。b) 李茹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对学生的学习抓得很紧。李茹的爸爸妈妈对李茹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始终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着她在学校和家里的境遇。李茹知道,学习成绩是她的命根子。外部的奖励和惩罚,外部动机。c) 李茹从小羡慕医生,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医学家,她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默默努力着。远景性目标。14d) 期末考试拿全班第一名。近景性目标。各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都有促进作用,不可简单的否定。但原

30、则上,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该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相结合”为指导。2. 发展性原则。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导动机是有差异的3. 共变原则。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并非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因此,当学生学习成绩差时,简单的说:“学习非常重要,你应该努力学习”效果往往很差,不如从其学习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入手,给予实际的帮助,通过学习的进步促使其学习动机的提高。4. 适度性原则。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过于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反倒是一种干扰。因此,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应

31、该适度,确保适度的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激发。、把握教学难度,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离不开学习成功,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学习内容过难,学生即使通过努力也无法完成,容易造成挫败感,反复受挫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从而对学习失去内部动力。学习内容过于容易,学生不经努力即可达到目标,而且所获得的新知识也非常有限,学生的认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学习动机也会随之消失。确定目标难度的准则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抓到” ,对学习目标的设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学习目标是由学生最后设定或认可的。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设立学习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做出决定和选择,切不可包办代替。因为一般情况

32、下,学生往往不能接受教师和家长设定的目标,很难投入其中。如果学生因年龄等因素无法独立设定学习目标,老师和家长应该和学生共同制定目标。比如给出目标方面的建议,提供若干目标供其选择等等。对给出的建议应作出解释,让学生知道老师给出的目标是可行和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共同制定的15目标一定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最后,要让学生确信,这一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并确保学生拥有达到该目标的资源。当然,前提是老师首先要相信,并且能够确保达成目标所需的客观条件。错误做法:a) “你这次考试数学成绩下降比较快,只考了 65 分,那么聪明的孩子,基础也很好,期末你要回到九十多分儿才行。 ”(这是老师的目标) 。b) “数学很重

33、要的,是高考必考的科目,这一次没考好还能赶上去,要一直滑下去你考重点可就悬了,下一次一定要考到九十分以上,要注意方法,关键是要努力,要有紧迫感。 。 。 。 。 。 ”(目标笼统,没有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可能会无果而终)c) “我相信你能行的,期末打个翻身仗,好了,没事了你回去吧!” (成绩的下降可能原因很多,目标完成有可能面临客观上的困难,比如其他同学的干扰、心理问题、家庭变故等等,老师应该询问并尽可能的提供帮助)正确做法:a) “你这次考试数学成绩下降比较快,只考了 65 分,我感到很意外,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 。 。 。 。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己最清楚,老师应引

34、导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不是放任自流。 )b) “你希望期末考试考到多少分呢?” 。 。 。 。 。 。 (目标最好是学生自己确定)c) “你觉得这个目标能实现不?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措施,可不敢给老师开空头支票啊!” 。 。 。 。 。 。 (对学生的目标设定进行指导,是否可行?是否有相应的计划和措施?)d) “完成计划有什么困难吗?有没有要我帮忙的?” 。 。 。 。 。 。 (帮助学生完成计划,提供帮助)e) “相信通过努力,你能实现的” (鼓励学生,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目标设置要具体,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不同学生,因为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是不同的,因此目标设置要因人而异。16错误做

35、法:a) 目标过高:“这次考试又是倒数第一,你就不能长个脸,考个正数第一名让大家都看看?”b) 目标过于笼统:“你英语这次又没考及格,怎么搞的嘛?英语很重要,是主课,不仅考高中要考,将来考大学、考硕士、考博士都要考,现在的科学文献百分之八十都是用英文写的,英语不好,在未来社会里就是半个文盲。你数学好有什么用?考高中拼的是总分,五减一等于零,偏科危害,我说一个多钟头了,就是想让你把英语学好,你知道吗?”、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促使其卷入学习任务。 简单的说,只有当学生把学习真正当作自己的一项活动,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主动作出调节的时候,他才可能真正学好!很多情况下,学生之所以

36、缺乏学习兴趣,总是在老师家长的威逼利诱下消极的去完成任务,根本的原因是无论是老师、家长、学生都没有真正的把学习当成学生的事儿,或者,认识得到,但实际行动恰恰相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目标是由学生最后设定或认可的。只有自己制定或认可的目标学生才可能积极投入。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是学生制定的,老师和家长起到的是指导作用。 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习计划,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是学生虎头蛇尾的重要原因。老师家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给予指导。“老师,这次考试我是第 20 名,下次我想考到前 15 名” “嗯,非常好,那老师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如果仅止于此,学生的目

37、标可能就是空中楼阁。 “老师,这次考试我是第 20 名,下次我想考到前 15 名” “嗯,非常好,你觉得通过的努力在半个学期的时间里你能做到吗?前二十名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正确,目标由学生制定,但教师要指导。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目标存在不妥,应该询问并指导。“老师,这次考试我是第 20 名,下次我想考到前 15 名” “嗯,非常好,17我觉得通过你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你打算怎么怎么实现这个目标?” “嗯。 。 。 。 。 。 ,这个我还没有细想过” , “那你回去想想吧,想好了后天下午你来办公室找我,我们共同定个计划怎么样?”正确,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 学

38、习计划应该是学生自己制定的,老师和家长可以指导,但切不可包办!“老师,这次考试我是第 20 名,下次我想考到前 15 名” “嗯,有这个志气非常好,不过大楼虽然漂亮,还得一砖一瓦的盖。你的英语是个弱项,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早到校 15 分钟,抓紧时间在早读开始前读 15分钟的英语课文,坚持一个学期肯定有成效!另外,你上自习课有说小话的毛病,我下午给你调位儿,找个人监督你。 。 。 。 。 。 ”优点是能够指导学生制定计划,从而将目标落到实处。缺点是包办了学生的学习计划,学生很可能没有积极性,不能持久坚持。而且对学生学习行为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可能未必全面和正确。 )“老师,这次考试我是第 20 名

39、,下次我想考到前 15 名” “嗯,有这个志气非常好,不过大楼虽然漂亮,还得一砖一瓦的盖。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和措施没?说来听听?” “。 。 。 。 。 。 ”“我也觉得你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原因,你制定了一个改正的计划,有很多具体的办法,很好!此外,我感觉你的英语是个弱项,对你成绩影响很大,你觉得呢?”“。 。 。 。 。 。 ”“除了你刚才说的,我想了一个办法你看怎么样?从明天开始,你每天早到校 15 分钟,抓紧时间在早读开始前读 15 分钟的英语课文,坚持一个学期会有成效,你觉得适合你吗?” “。 。 。 。 。 。 ”“你觉得你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让我们一起找个适合你的特点

40、的办法和计划吧!”正确,能够引导学生自主的制定学习计划,当学生制定计划存在问题或面临困难时,建议而不是命令。强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出限制和规则。多数情况下,学习是一个需要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学习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都需要限制和规则,有时还需要辅之以奖励或惩罚的措施。因此,首先要向学生说明规则制定的原因,然后和学生一起制定必要的规则和奖惩,并帮助学生自行监督自己对规则的执行。实际上,在学习计划中就应该包括规则和限制。18 向学生说明规则制定的原因。 “每天提前 15 分钟到校读英语可不是一句空话呀,会不会读了两天就坚持不下来呢?我觉得有必要来一些奖励和惩罚的措施” 。

41、 指导学生制定规则和奖惩措施,并帮助学生尽量自行监督。 “要是有一天偷了懒儿,没有提前 15 分钟到校,或者没有读英语,怎么办呢?” “。 。 。 。 。 。 ”“我建议你在一张纸上画一个表格,标上日期,做得好的就给自己画一个笑脸,不好的就给自己画一张哭脸,每周总结一次,给自己一个奖励或惩罚,好吗?”正确,能够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规则。尽量引导学生自我监督,必要时附之以外部监督。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促使其卷入学习任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自主确定目标、自主制定计划、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过程。事实上,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可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42、。当然,学生的年龄、性格、能力等各有不同,具体办法应该有所不同。总体上讲,对低年级学生指导多一点,外部的奖励和惩罚多一些。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面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制定等方面方面讲了学习动机的激发。除了指导学生的学习之外,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天生的、最强有力的内部动机因素。心理学家克什的研究表明,发现学习比指导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部动机。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多的采用发现学习法进行教学,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

43、授(满堂灌) 。例:在一次讲授关于热胀冷缩的物理课上,老师上课以后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园的铁球和铁环,铁球的大小刚好可以穿过铁环。然后将铁球加热后,发现铁球不能穿过圆环了。老师再将铁球放入冷水中降温,发现铁球又可以穿过铁环了。然后发问, “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可以展开讨论!讨论后,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引入知识点: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再向学生发问, “除了将铁19球放入冷水中,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铁球穿过铁环呢?” ,学生讨论得出,还可以加热铁环!对这个观点进行验证!然后进行第二个实验,给学生展示一个合在一起的金属条,用小火均匀加热,发现金属条开始向下弯曲。提问,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释,老师不

44、公布正确的解释。学生经讨论后,部分学生提出金属条加热后变软因重力作用向下弯曲。教师将金属条反过来加热,发现金属条仍向上弯曲。最后学生和老师经讨论,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金属受热膨胀时,不同金属的膨胀程度是不同的。发现学习的原则和步骤:1) 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点。2) 设计知识点引入,或描述一个与常识相悖的事实和现象,或给学生提供一个用已学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 当学生面对认知冲突,提出问题时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即使学生的答案或问题幼稚可笑,也不要讽刺嘲笑或不予理睬。对错误或幼稚的答案,最好的办法是用证据去证实,这又会进

45、一步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起初,对学生的探索和努力要给予赞扬。、恰当使用学习反馈技巧(反馈,而不是评价)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或学习成绩的信息就是反馈。通过反馈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有利于他们根据学习的效果对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学习进度等及时的作出调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及时的向学生提供关于学习结果的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或者帮助他们即使的修正自己的错误。心理学家莫雷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他们分成水平相当的甲乙两组,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心算练习,练习共 45 次。前三十次,甲组每次练习结束告知其练习的成绩。乙组只进行练习,不给成绩反馈。

46、发现甲组百分之四十三的学生有进步,乙组只有百分之三十六的学生有进步。后十五次正好反过来,甲组不再给反馈,乙组及时给予反馈。成绩统计,甲组有进步的学生下降到百分之十五,乙组升高到百分之二十九。这一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成绩的重要性。20恰当的使用学习反馈技巧,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反馈要及时和经常:及时,就是说反馈最好是在第一时间,学习活动一结束就及时给予关于成绩的反馈。如果太晚或拖延的时间过长,反馈效果会下降。经常,就是反馈要规律频繁,形式要多样。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课堂小测试、单元测试都是反馈,这些形式各样的反馈要规律频繁的进行。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班杜拉就发现,频繁的给予小奖励比

47、偶尔给予的大奖励更能激发学习动机。a) 反馈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鼓励,或者吸取教训及时改正。在学生学习活动刚刚结束,记忆还非常鲜活时,效果是最好的。反之,相应的学习内容结束很久后才给予反馈,由于当前学习内容的干扰,学生对成绩的期待和卷入程度已经大大降低了,对学习的激励作用也就大打折扣,所以“打铁要趁热” 。b) 在学习活动或考试结束后很久才给予学生成绩反馈,学生错误的知识可能已经延续了很久,甚至形成习惯,反馈的价值降低了!反馈要客观、具体。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学习,或者帮助其修正错误。因此,反馈要具体客观,坚持就事论事、真实反馈的原则。反馈本身就包括评价,因此反馈不宜再掺

48、杂太多的评价。如果给予评价,要具体,针对性强! “这次小测验你只考了 45 分,那么简单的题,又刚学过,太笨了吧!你看你,穿着名牌儿衣服,爸妈每天接送,和人家一样也是一天三晌儿,结果呢” 错误,首先,仅仅给出成绩,反馈不够具体。另,掺杂了太多的负面的情绪化的评价,成绩反馈倒在其次了。就效果而言,甚至不如不说, “这次测验你考了 45 分儿,不好,你把试卷拿回去,自己看看想想吧” “这次小测验你考了 45 分,我觉得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还有进步的可能吗?” “”“我们不妨先从当下做起,先把卷子上的错误订正过来,保证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然后我们再制定个长期的进步计划!”正确,给予反馈并引导到

49、对原因的探求上,是积极的。其中虽然也带有评价,但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对不理想成绩的评价,更多的体现为客观表述。21 “这学期你成绩进步很快,我很高兴,你觉得原因是什么?”正确,给予反馈并引导到对原因的探求上,是积极的。 “这学期你成绩进步很快,你很聪明嘛”不是最好,太笼统了。 “这道题做错了,你能不能认真一些啊?”不好,笼统不具体,评价带有感情色彩! “这道题做错了,你看一下错在了哪里?” “”“对的,是第三步计算错误,你可太马虎了呀!” “”反馈具体,针对性很强!虽是负面评价但感情色彩不浓,评价客观有效,!小练习:比一比,哪个更好?i. “这次英语考试你考了 77 分儿,比以前可差多了,这个成绩在我们班可最多算个中等儿,真没想到短短一个学期你滑这么快!”ii. “这次英语你考的太差了,这样滑下去我看你趁早回家跟你爹学修车去!”iii. “这次英语考试你考了 77 分儿,比上个学期末下降了将近 20 分,我很担心!”iv.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