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物质制备实验1用二氧化氯(ClO 2)可制备用途广泛的亚氯酸钠 (NaClO2),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少量的亚氯酸钠。装置 C 中发生反应:2NaClO 3SO 2=2ClO2Na 2SO4()装置 D 中发生反应:2ClO 2H 2O22NaOH= =2NaClO2 2H2OO 2()(1)仪器组装完毕,关闭两个弹簧夹,打开 A 中活塞,向 A 中注入水可检验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实验开始时,打开 A 的活塞,两个弹簧夹的开关操作是_,F 中盛有的液体为_。(2)装置 B 中进行的是用硫酸与亚硫
2、酸钠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该处使用的是 70%80%的硫酸,而不是 98%的浓硫酸或极稀的硫酸,原因_。(3)装置 C 的作用是_,装置 E 的作用是_。(4)在碱性溶液中 NaClO2 比较稳定,所以装置 D 中应维持 NaOH 稍过量,判断 NaOH 是否过量所需要的试剂是_。a稀盐酸 b品红溶液 c石蕊溶液 d酚酞溶液(5)一次实验制备中,通过检验发现制备的 NaClO2 中含有 NaOH、Na 2SO3,出现这些杂质的可能原因是_。检验产物中含有 Na2SO3 杂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2(供选择的试剂有:Ba(OH) 2 溶液、
3、H 2O2 溶液、AgNO 3 溶液、品红溶液、H 2SO4 溶液)2(2015海南,17)工业上,向 500600 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 B 中加入的试剂是_。(2)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 A 用来制取_。尾气的成分是_。若仍用 D 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3)若操作不当,制得的 FeCl2 会含有少量 FeCl3,检验 FeCl3 常用的试剂是_。欲制得纯净的 FeCl2,在实验操作中应先_,再_。3
4、(2014山东理综,31)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 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烧瓶 C 中发生反应如下: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3Na2S(aq)H 2O(l)SO 2(g)=Na2SO3(aq)H 2S(aq) ()2H2S(aq)SO 2(g)=3S(s)2H 2O(l) ()S(s)Na 2SO3(aq) Na2S2O3(aq) ()= = = = =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 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 D 的作用是_。装置 E 中为_溶液
5、。(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 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 C 中 Na2S和 Na2SO3 物质的量之比为_ 。(3)装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 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a蒸馏水 b饱和 Na2SO3 溶液c饱和 NaHSO3 溶液 d饱和 NaHCO3 溶液实验中,为使 SO2 缓慢进入烧瓶 C,采用的操作是_。已知反应() 相对较慢,则烧瓶 C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 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_。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 C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
6、结晶即可析出 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 Na2SO3、Na 2SO4 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_。已知 Na2S2O35H2O 遇酸易分解:S 2O 2H =SSO 2H 2O23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 2 溶液、 AgNO3 溶液4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能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工业上制取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如下: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4实验药品:铜丝 20 g、氯化铵 20 g、65%
7、硝酸 10 mL、36%盐酸 15 mL、水。(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用 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_(写出一条即可) 。(2)工业化生产时,95%乙醇可通过 _的方法回收并循环利用,而NH4Cl、 _(填化学式)可直接循环利用。(3)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备 CuCl。实验时通入 O2 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 O2 的速率,最宜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 填字母) 。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显示反应液温度低于室温,主要原因是_。电炉加热升温至 50 时停止加热,反应快速进行,烧瓶上方气体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从环保角度考虑,当_时才能停止通入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瓶
8、塞,沿_( 填字母) 口倾出棕色反应液于 1 000 mL 大烧杯中,加水 500 mL,即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5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的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流程如下: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5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1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2)由溶液 3 制取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为_。(3)明矾石焙烧时产生 SO2,请你写出能验证 SO2 具有还原性且实验现象明显的化学方程式:_。(4)请你写出验证溶液 1 中有 NH 的实验过程: 4_。(5)实验室用 Fe2O3 与 CO 反应来制
9、取单质 Fe。请按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连接下列各装置,顺序为 A_。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方法是 _。在点燃 B 处的酒精灯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_。装置 C 的作用是_。6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6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中加入沉淀剂 A、B 除杂质( 沉淀剂 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 A、B 的化学式:A_,B_。(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沉淀、 _、_、冷却结晶、_、烘干。(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 D 最主要的
10、成分是 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 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时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7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纯净的氮化镁(Mg 3N2)。已知实验中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以下反应: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物 生成物镁和氧气 氧化镁 镁和水 氢氧化镁和氢气镁和氮气 氮化镁 氮化镁和水 氢氧化镁和氨气镁和二氧化碳 氧化镁和碳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和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都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
11、核人 邸玉川7(1)为了实现实验目的,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 A、E、F 外,还应选择的装置有_(填字母代号);选择装置 F 的目的是_。(2)连接并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_( 填字母代号) 。(3)通入气体后,如果同时点燃 A、F 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中所得产品的质量比理论值_ (填“大“或“小”),其一原因是同时点燃酒精灯, A 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没有排净,其中的氧气、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镁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和氢氧化镁。另一原因是_。(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_。8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
12、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高纯度的苯甲酸甲酯。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8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 3 水溶性苯甲酸 122.4 249 1.27 微溶甲醇 97 64.3 0.79 互溶苯甲酸甲酯 12.3 199.6 1.09 不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烧瓶中混合有机物及浓硫酸的方法是_,在实际实验中,甲醇、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之比远大于理论上物质的量之比,目的是_。装置 C 中除加入甲醇、苯甲酸与浓硫酸外还需要加入 _。(2)C 装置上部的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冷却剂在冷凝管中的流动方向是_。(3)制备和提纯苯甲酸甲
13、酯的操作先后顺序为_( 填装置字母代号)。(4)A 中 Na2CO3 的作用是_;D 装置的作用是_;当 C 装置中温度计显示_时可收集苯甲酸甲酯。9在梨、香蕉等水果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实验室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CH3COOHCH 3CH2CH2CH2OH CH3COOCH2CH2CH2CH3H 2O浓 H2SO4 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9水中溶解性 密度(gcm 3 )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乙酸 溶于水 1.049 2 118 60正丁醇 微溶于水 0.809 8 117.7 74乙酸正丁酯 微溶于水 0.882 4 126.5 1
14、16实验步骤:.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在 A 中加入 7.4 g 正丁醇、6.0 g 乙酸,再加入数滴浓硫酸,摇匀,放入 12 颗沸石。按图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入冷凝水,缓慢加热 A。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水的体积。.产品的精制把分水器中的酯层和 A 中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后过滤,将产物常压蒸馏,收集124126 的馏分,得到 5.8 g 产品。
15、请回答下列问题:(1)冷水应从冷凝管的_( 填“a ”或“b”) 口通入。(2)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 ,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_,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填“上口”或“下口”) 转移到锥形瓶中。(3)本实验提高产品产率的方法是_。(4)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 。(5)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0_。10某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锡及锡的化合物的部分性质。经查阅资料知:Sn 的熔点231 ;SnCl 2 易被氧化,且易水解; Sn(OH)2 常温下易分解,SnCl 4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33 ,沸点 114
16、.1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用以下流程制备 SnSO4 晶体:操作所需的实验仪器为_。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使用的注意事项为_。操作为沉淀的洗涤。请简述如何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_。(2)用熔融的锡与干燥的氯气制备 SnCl4,提供的装置如下:装置为冷凝管,则水流从_进入。请用大写英文字母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组装仪器_。有同学指出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存在不足,不足之处为_。(3)测定锡粉质量分数的步骤:取锡粉 1.226 g 溶于盐酸中,加入过量的 FeCl3 溶液,再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1用 0.100 0 molL1 K2Cr2O7 溶液滴定 Fe2 ,消耗
17、 K2Cr2O7 溶液 32.00 mL,发生的反应:6FeCl2 K2Cr2O714HCl= =6FeCl32KCl 2CrCl 37H 2O。则锡粉的质量分数为( 杂质不参与反应)_。物质制备实验答案1答案 (1)水滴入的速度逐渐变慢,最后停止滴入 打开两个弹簧夹 NaOH 溶液(2)70% 80%的硫酸能提供反应所需的足够的 H(3)制备气体 ClO2、观察反应快慢并调节反应进行的快慢 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4)cd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2(5)制备的 SO2 和装置 D 中的 NaOH 同时过量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Ba(OH)2 溶液,有白
18、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盐酸,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2答案 (1)MnO 24HCl(浓) MnCl2Cl 22H 2O 浓硫酸= = = = = (2)HCl HCl 和 H2 发生倒吸 没有处理氢气(3)KSCN 溶液 点燃 A 处的酒精灯 (赶尽装置内的空气) 点燃 C 处的酒精灯解析 (2)根据题给信息,在制取无水氯化亚铁实验中,装置 A 是用于制取 HCl 气体;经浓 H2SO4 干燥后,在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Fe2HCl= =FeCl2H 2,则尾气的成分是氯化氢和氢气;若仍用 D 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则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故会产生倒吸,且氢气与 NaOH 溶液不反应,可燃性气体氢气也不能
19、被吸收。(3)检验氯化铁溶液常用的试剂是 KSCN 溶液;欲制得纯净的氯化亚铁,应防止装置中氧气的干扰,在实验中应先点燃 A 处的酒精灯,利用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 C 处的酒精灯。3答案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可) (2)21(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 溶液变澄清( 或浑浊消失 ) ad(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 或过滤,取滤液),滴加 BaCl2 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 Na2SO4 杂质( 合理即可)解析 (2)若生成 3 mol Na2S2O3,根据方程式的关系可知需要 3 mol S 和 3 mo
20、l Na2SO3;生成 3 mol S 需 2 mol H2S;而生成 2 mol H2S 需 2 mol Na2S 且同时生成 2 mol Na2SO3;故需要的 Na2S 为 2 mol、Na 2SO3 为 1 mol,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21。(3)装置 B 中的溶液不能和 SO2 反应。蒸馏水能溶解 SO2;Na 2SO3 溶液能与 SO2 反应:SO2Na 2SO3 H2O=2NaHSO3;NaHCO 3 溶液也能与 SO2 反应:NaHCO3SO 2=CO2NaHSO 3。为使 SO2 缓慢进入烧瓶 C,应使生成 SO2 的速率减慢,可通过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来实现;因反应() 相对较
21、慢, C 中反应达到终点时 S 消耗完,现象是溶液变澄清。蒸发皿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试管是小型玻璃仪器,加热时也不需垫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在加热时需垫石棉网。(4)Na2S2O3 和 Na2SO3 的存在对 SO 的检验有干扰,要先除去。根据题给信息,可先24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二者除去。4答案 (1)NH 4CuCl2=CuClNH 4Cl 避免 CuCl 溶于水而造成损耗(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分)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3(2)蒸馏 HNO 3 (3) B 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造成反应液温度降低 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a(或 c)解析 (
22、1)用 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分,减小 CuCl 的溶解损失,同时可以加快固体的干燥。(2) 将乙醇与水分离的操作是蒸馏,根据残液浓缩后的补充物质可知,可直接循环利用的有 NH4Cl 和 HNO3。(3)在题给三个装置中,能观察到产生 O2 速率的只有 B。将三颈瓶中液体倒出时利用左口或右口,即从 a口或 c 口倾出棕色反应液。5答案 (1)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AlO 2H 2OCO 2=Al(OH)3HCO (3) 2 3SO2Cl 22H 2O=H2SO4 2H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取少量溶液 1,加入浓 NaOH溶液后加热,有能使湿
23、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证明有 NH (其他合理答案 4也可)(5)E BCD 将导气管插入水槽中,关闭弹簧夹 a 和活塞 b,微热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去热源,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检查 CO 的纯度 除去 CO 中的 CO2,有利于点燃 CO(5)先用 NaOH 溶液除去 CO 中的 CO2 杂质,再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再通过 B 中红热的氧化铁,再通过 NaOH 溶液洗气除去反应产生的 CO2,最后点燃未反应的 CO。6答案 (1)Ca(OH) 2 或 CaO Na 2CO3(2)溶解 过滤 蒸发浓缩 过滤(3)出现浑浊(或有晶体析出 ) 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24、(4)NH4Cl 取少量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阴离子 Cl (5)NH OH =NH3H2O 47答案 (1)B、D 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氧气(2)jhgdc kl(或 lk)ab (或 ba)(3)大 由于镁全部反应本该生成氮化镁,装置 F 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气与装置 A 中的镁粉反应,使部分镁生成了氧化镁(4)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Mg 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 O2、
25、CO 2、H 2O 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 O2、 CO2、H 2O 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 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4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2)气体参与的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连接的一般顺序:制备气体除杂干燥制备尾气处理,所以除去空气中的 O2、CO 2、H 2O 制备氮化镁,装置连接顺序是jhgdc kl( 或 lk)ab (或 ba)。(3)因为 A 装置没有排完空气前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CO 2、水蒸气等与镁反应,如果装置 F 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
26、,导致氧气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导致结果比理论值偏大。(4)依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 Mg3N26H 2O=3Mg(OH)22NH 3,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8答案 (1)先将一定量的苯甲酸放入烧瓶中,然后再加入甲醇,最后边振荡边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提高苯甲酸的利用率 沸石(或碎瓷片) (2)冷凝回流 从 d 口进入、c 口流出 (3)CFEADB (4) 除去苯甲酸甲酯中的苯甲酸 除去没有反应完的 Na2CO3 199.6解析 (1)混合试剂的过程中,固体试剂通常
27、是最先放入相应的容器中,当涉及浓硫酸与液体有机物的混合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液体有机物中。因苯甲酸在常温下是固体,浓硫酸的密度又比甲醇的大,故应先将苯甲酸放入烧瓶中,再加入甲醇,最后向烧瓶中加入浓硫酸。为防止暴沸,还需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甲醇过量,可提高苯甲酸的利用率。(2)甲醇沸点较低,易汽化,C 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避免造成试剂的损失,其中冷却剂应从 d 口进入、c 口流出。(3)(4)反应完成后,取下冷凝管,向蒸馏烧瓶中加入水使反应液冷却,然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主要是除去甲醇) 、分液,有机层密度较大,分液时进入锥形瓶中,其中没有反应完的苯甲酸与 Na2CO3 反应,没有反
28、应完的Na2CO3 再通过过滤的方法 (利用 D 装置) 除去,最后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苯甲酸甲酯,蒸馏时温度达到苯甲酸甲酯的沸点时即可开始收集。9答案 (1)a (2)除去大部分乙酸、正丁醇和硫酸 除去残留的钠盐 上口(3)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4)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 (5)50%解析 (1)冷凝管从下管口进水,上管口出水,使水充满冷凝管,提高冷凝效果。(2) 由于反应可逆,硫酸作催化剂,产品中有乙酸、硫酸残留,第一次水洗除去大部分乙酸、硫高三化学自拟作业 制备实验 出题人 张兵 审核人 邸玉川15酸;第二次水洗除去未反应的 Na2CO3 和生成的钠盐;酯的密度小
29、于水,在水的上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乙酸正丁酯。(3)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离出生成物能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率。(4)乙酸和正丁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和水,分离器中的水层会不断上升,当分离器中的水面高度保持不变时,表明该酯化反应已经完成。(5)理论上生成乙酸正丁酯 11.6 g,则产率为 5.8 g11.6 g100%50% 。10答案 (1)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 或带铁圈的铁架台)、火柴 玻璃棒有一定倾斜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上 取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用 HNO3 酸化的 AgNO3 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否则洗
30、涤不干净(2)Q BJIKACDGHE(F)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3)93.18%解析 (1)操作前的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离子,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只需判断沉淀上是否还吸附有氯离子即可。方法是取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用 HNO3 酸化的 AgNO3 容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否则洗涤不干净。(2)用熔融的锡与干燥的氯气制备 SnCl4,首先要制备干燥的氯气,应该选择装置和,且先除氯化氢,再干燥;然后将干燥的氢气通入中反应生成 SnCl4,根据 SnCl4 的物理性质可知,SnCl 4 的沸点较低,可以用 使之冷凝,用收集生成的 SnCl4,为了防止外界水蒸气等进入装置,最后连
31、接一个干燥装置,从左到右组装仪器的顺序为BJIKACDGHE(F)。反应中的氯气可能不完全反应,会造成空气污染。(3)由Sn2HCl =SnCl2H 2,SnCl 22FeCl 3=SnCl42FeCl 2,6FeCl 2K 2Cr2O7 14HCl= =6FeCl32KCl 2CrCl 37H 2O,由方程式得知:K2Cr2O76FeCl 23SnCl 23Sn,n(Sn) 3n(K 2Cr2O7)3 0.100 0 molL1 0.032 L0.009 6 mol,m(Sn)n(Sn) M(Sn)0.009 6 mol119 gmol1 1.142 4 g,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 100% 100%93.18% 。mSnm样 品 1.142 4 g1.226 g气氧化亚硫酸氢钡所得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