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煤 矿 矿 井 机 电 设 备完 好 标 准1987 年发布目 录1、固定设备1、通用部分2、主要提升机3、一般绞车4、主要扇风机5、水泵6、空气压缩机7、锅炉二、运输设备1、通用部分2、刮板输送机3、转载机4、绳带输送机25、胶带输送机6、窄轨电机车7、人车8、矿车9、调度绞车、内齿轮绞车三、采掘设备1、通用部分2、滚筒式采煤机3、液压支架4、液压泵站5、单体液压支柱6、回柱绞车7、掘进机8、装煤机9、铲斗式装岩机10、耙斗式装岩机11、局部扇风机12、煤电钻13、风钻四、电气设备1通用部分2地面高压断路器3地面高压隔离开关4通用高压开关柜5矿用高压开关柜6高压隔爆配电装置7低压开关板(包
2、括整流屏)8低压隔爆开关950KVA 及以上户外变压器10矿用变压器11矿用照明干式变压器12移动变电站13电动机14控制设备15隔爆充电机16隔爆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17矿用通讯、信号装置18矿灯19充电架20小型电气21电缆3固定设备1、通用部分1. 1.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秃扣。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 1.5 倍) 。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 13 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1.1.4 稳钉和稳钉孔应
3、吻合,不松旷。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 20%,大于键全长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部分) 。1.2 联轴器1、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 1.1.1 的规定:两轴同轴度类型 外形尺寸 端面间隙径向位移 倾斜%弹性圈柱销式 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 240.5 2505005009004771212180.200.250.302004004007007001350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 240.100.200.300.50801201201801802502503153154004005000.300.350.400
4、.500.550.650.753轴颈与下轴瓦中部应有 9001200 的接触弧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4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滚动轴承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已响。2 润滑脂合格,油量适当,占油腔的 1/22/3,不漏油。3 轴承温度应符合表 1.1.3 的规定。轴承温度 轴承类型 允许最高温度合金瓦 816指示区间 0.8Pmax 0.8Pmax 0.8Pmax 0.8Pmax压力振摆值 0.2 0.4 0.3 0.6残压 5 1.02.6 安全保护装置提升机除具备煤矿安全规程第 392、393 条规定的保护装置外,还
5、应具备下列保护:1制动系统的幼芽(风压)不足不能开车的闭锁。2换向器闭锁3压力润滑系统断油时不能开车的保护4高压换向器的珊栏门闭锁5容器接近停车位置,速度低于 2m/s 的后备保护(报警、并使保险闸动作)6箕斗提升系统应设顺利通过卸载位置的保护(声光显示或制动)这些保护装置应保证灵敏可靠,动作可靠,定期进行试验整定,留有记录,有效期为半年。2.7 天轮及导向轮1 天轮或导向轮的轮缘和辐条不得有裂纹,开焊,松脱或严重变形。2 有衬垫的天轮和导向轮,衬垫固定牢靠,槽底磨损量不得超过钢丝绳的直径。3 天轮和导向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不得超过表 1.2.2 的规定:天轮和导向轮的圆跳动 mm允许最
6、大端面圆跳动直径 允许最大径向圆跳动一般天轮及导向轮 多绳提升导向轮500030005000300064410865432.8 微拖装置1 气囊离合器摩擦片和摩擦轮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 1mm。气囊未老化变质,无裂纹。2 压气系统不漏气,各种气阀动作灵敏可靠。3.一般绞车3.1 滚筒1滚筒不得有开焊、裂纹和变形。2双滚筒绞车的离合器和定位装置要灵活有效,齿轮和衬套润滑良好。3滚筒上钢丝绳的固定和缠绕层数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384.385.386 条规定。4钢丝绳的检查,试验和安全系数,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8 章第 3 节有关规定的条文。3.2 深度指示器1 深度指示器的螺杆、传动和变速装置润
7、滑良好,指示准确。92 有断油断销保护。3.3 仪表绞车上使用的各种仪表要定期校验,指示正确可靠。3.4 信号信号系统要声光具备,准确可靠。3.5 制动系统1制动装置的操作机构和传动杆件动作灵活可靠,各销轴润滑良好,不松旷。2闸轮无严重磨损,闸衬或闸带无断裂,磨损余量不得小于 3mm,闸木磨损后固定螺丝的顶端距闸木的曲面不小于 5mm。3制动时闸瓦与闸轮接触良好,不过热,噪声和震动不超过规定。4施闸手柄与活塞的工作行程不超过全行程的 3/4。5闸的制动力矩、保险闸的空动世界和制动减速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97.398.399 条规定,并按 401 条规定进行试验。6油压系统不漏油,风压系统
8、不漏风。3.6 安全保护装置绞车应具备下列 4 项安全保护装置,并要进行定期整定试验,保证灵敏可靠。1、防止过卷或过放。2、保险闸手动或脚踏开关3、过电流和欠电压保护4、减速警铃3.7 天轮、导向轮天轮或导向轮的轮缘、辐条不得有开焊、裂纹、松脱或明显变形。底部磨损量不超过钢丝绳的直径。润滑良好,转动、游动灵活。运输设备1、通用部分1.1 紧固件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秃扣。2螺母拧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 13 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3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
9、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10防松螺母(背帽)或其它防松装置,使用花螺母时,开口应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丝锁紧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旋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4螺栓不得弯曲,螺栓螺纹在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少于 2 个螺距,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不得高出连接件的表面。5键不得松旷,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1.2 轴和轴承1 轴无裂纹、损伤或锈蚀,运行时无异常震动。2 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不超过表 2.1.1 的规定轴承磨损允许最大间隙 mm圆锥滚动轴承轴径或轴承内径 滑动轴承(顶间隙)滚动轴承调整值 允许值30505080801201201801802500.250.300.350.40
10、0.500.200.250.300.350.050.120.060.140.070.170.200.250.303 轴承润滑良好,不漏油,转动灵活,无异响。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 65 度,滚动轴承不超过 75 度。1.3 齿轮1 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或剥落。2 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A、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 100%B、 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 30%,长度占齿长的 40%。C、 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 70%,长度占齿长的 10%。3 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超过齿高 1/3,齿长 1/2。4 齿厚磨损不超过下列规定:A、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硬化层的 80%B、 软齿面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 15
11、%C、 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 25%5 齿轮副啮合的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 50%,沿齿高不小于 40%B、 圆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 50%C、 弧齿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得小于 3050%D、涡轮,沿齿长不小于 35%,沿齿高不小于 50%11E、圆柱齿轮副、涡轮副接触斑点的分布应在齿面中部,圆锥齿轮副应在齿面的中部并偏向小端。6 齿轮的磨损、点蚀、胶合及接触斑点面积可以检修纪录为依据进行检查,记录的有效期不超过规定的检修间隔期。1.4 减速器1箱体无裂纹或变形,结合面配合紧密,不漏油。2运转平稳,无异响。3油脂清洁,油量合适,润滑油面超过大
12、齿轮直径约 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 1/21/3。1.5 连轴器1 连轴器的端面间隙和同轴度应符合表 2.1.2 的规定连轴器的端面间隙和同轴度同轴度型式 端面间隙径向位移 倾斜齿轮式2502505000.1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6.012.525.040.08.08.09.015.00.300.400.500.400.500.60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6.012.525.00.400.500.600.400.500.601840.0 0.802 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 L 应符合表 4.1.2 的规定。操纵杆直径或圆筒直径与隔爆结合面的结构参数 mm操纵杆直径 隔爆结合面长度d66
13、25L6LdL253 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 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不大于表 4.1.1 规定 W 值的 2/3。4 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3.2。5 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 3 级,螺距不小于 0.7mm,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应符合表 4.1.3 的规定。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 mm外壳净容积 V 最小拧入深度 最少啮合扣数V10.12.05.09.012.566 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
14、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7 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 1mm,深度不大于 2mm 的砂眼,在40、25、15mm 宽的隔爆面上,每 1 平方厘米不得超过 5 个,10mm 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 2 个。B、 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 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 2/3。8 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仍算合格。9 用螺栓固定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
15、动为合格。10 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11 引进设备的隔爆性能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气设备分册的附录 5-ABCD 的规定。12 凡不符合 1.2.11.2.11 任意一条者即认为该设备失去隔爆性能,称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1.3 接线1 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密封圈材质须用邵氏硬度为 4555 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B、 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压嘴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 10%。19C、 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 1mm,密封
16、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 4.1.4的规定,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直径的 0.7 倍,但必须大于 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直径的 0.3 倍,但必须大于 4mm, (70mm2 的橡胶电缆除外) 。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密封圈外径 D 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D2020601.01.52.0D、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E、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 515mm,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分不得锉细) 。F、低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 2mm 的钢垫板封堵压
17、紧。其紧固程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拧不动为合格。钢垫板应置于密封圈的外面,其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 4.1.4 的规定。高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堵封压紧,其隔爆结合面的间隙应符合表 4.1.1 的规定。G、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电缆三叉以上。H、凡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者,即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2 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B、 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C、 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他绝缘物,也
18、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D、接线盒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 GB3836.3-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按型设备“e” 的规定。E、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3 固定电气设备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接线。B、 导线连接牢固可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4 电缆的连接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348 条的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芯线的连接严禁绑扎,应采用压接或焊接。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芯20线电阻的 1.1 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 80%。不同材质芯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其过渡接头电阻值不应大
19、于同长度芯线电阻值的 1.3 倍。B、 高、低压铠装电缆终端应灌注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中间接线盒应灌注绝缘胶。1.4 安全供电1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 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 、 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2 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3 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4 接地装置4.1 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 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接地符号(运行中的移动的采掘接写设备除外) 。B、 电气设备接线盒应设有
20、内接地螺栓,并标志接地标志(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36V 以下的电气设备除外) 。C、 外接地螺栓直径容量小于或等于 5KW 的不小于 M8容量大于 5KW 至 10KW 不小于 M10容量大于 10KW 的不小于 M12通讯、信号、按钮、照明灯等小型设备不小于 M6D、接地螺栓应进行电镀防锈处理。4.2 接地线符合下列规定:A、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应不小于: 镀锌铁线 100 mm2扁钢 25X4 mm2铜线 50 mm2B、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联线和电缆接线盒两端的铠装、铅皮的连接接地线,其截面应不小于:铜线 25 mm2扁钢 50 mm2(厚度不小于 4mm)镀
21、锌铁线 25 mm24.3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下列数值:a. 100KVA 以上(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4 欧b. 100KVA 以上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 10 欧c. 100KVA 以下变压器 10 欧d. 100KVA 以下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 30 欧e. 高、低压电气设备联合接地 4 欧f. 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 10 欧g. 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 10 欧21h. 井下设备 2 欧i. 井下手持式移动电气设备 1 欧4.5 设备闭锁装置齐全可靠。4.6 井下供电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458 条的规定,即做到“三无、四有、两全、三全、三坚持” 。1.5 不漏油、不漏电的规
22、定1不漏油 固定结合面及阀门、油标管等不应有油迹。运动部位允许有油迹,但擦干后在 3min 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运动部件润滑油脂不得甩到其他部件和基础上。2不漏电 网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下列规定,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使用。1140V 60千欧 660V 30 千欧 380V 15 千欧 127V 10 千欧1.6 电气性能检测1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必须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验,并符合标准,有记录可考察。2绝缘油,新油使用前应做油质分析,运行中的油,每年做一次简化分析,多油断路器的油,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其他试验项目应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规定进行,有记录可查。3继电保护装置计
23、算整定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对矿井电源的继电保护装置,每半年检验一次,并符合整定方案,有记录可查。4指示回转仪表应每年检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 2.5 级,电源计量仪表每半年校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 1.0 级,有记录可查。1.7 设备使用1 高、低压开关的选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 410 条的要求,与被控制设备的容量相匹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定为完好设备。A、超容量、超电压等级使用者B、 不符合使用范围者C、 继电保护失灵、溶体选用不合格者D、隔爆磁力启动器用小喇叭嘴引出动力线者2 井下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有在下井前,经过指定的隔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出具的合格证,否则一律不得评
24、定为完好。1.8 安全防护1 机房硐室和电气设备,一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裸露带电部分及转动部位,均须设防护罩,防护栏,并悬挂危险警告标志。2 机房硐室应备有符合规定的防火器材。3 机房硐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绝缘油和其他易燃物品。用过的棉纱,破布应存放在盖严的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指定地点。1.9 涂饰1 设备表面应涂防锈漆。开关箱、接线盒等内壁应涂耐弧漆,颜色与出厂颜色一致。2 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及油塞等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3 设备表面脱落油漆的部位应及时补漆。1.10 设备环境221 设备表面无积尘,油垢。2 机房硐室清洁,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滴水、无油垢,工具、备件、材料等存
25、放在固定地点,安放整齐。3 机房硐室通风良好,照明设施亮度合适,符合安全要求。1.11 记录、资料1 固定电气设备场所必须备有下列记录及资料A、电气系统图B、 检查、修理记录,试验整定记录C、 运转记录,交接班记录,事故记录2 移动电气设备应有下列记录A、检查、修理记录,试验整定记录B、 事故记录7 低压开关板(包括整流屏)7.1 外观检查1. 零部件完整齐全,板体或盘面不变形,整洁无油垢,积尘,无锈蚀。2. 低压开关板的门应开启灵活,并有插销或锁,开启角度不小于 90 度。3. 绝缘瓷瓶表面清洁、无破损、裂纹、无放电痕迹。4. 接地标志明显,接地装置符合规定,有规定期内的接地电阻测定记录。5
26、. 各元件安设牢固,不松动,不歪斜。7.2 母线1 母线的漆色及相序应符合本分册 4.2.2 条的规定。母线固定牢靠,接头紧密。2 支承瓷瓶表面清洁,无油垢。积尘,破损,无放电痕迹。3 运行中温度不得超过 70 度,焊压接头温度不得超过 65 度。7.3 隔离刀闸开关1 手柄清洁,无污垢。板面无灼烧痕迹。2 分、合闸手柄灵活可靠,开关刀闸与刀夹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小于 75%。7.4 熔断器1 固定牢靠,熔断器管无严重烧痕,无裂纹。2 熔体选用符合规定,接触良好。7.5 自动开关1 本体清洁,无积垢,积尘,无破损、裂纹。232 触点表面无严重烧痕,三相接触不同期性不大于 0.5mm。触点行程、
27、超行程应符合出厂规定,如无规定时,可参照表 4.7.1 的规定。3 动作灵活,运行中无异响。4 消弧装置固定牢靠,无缺片或联片,无裂纹。7.6 保护装置及计量仪表1 动作灵敏可靠,指示正确,无刮、卡现象,并有规定期内的试验合格记录。2 绝缘良好,用 500V 兆欧表测定全部保护回路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 1 兆欧,在潮湿的地点(井下)允许降低到 0.5 兆欧。7.7 二次回路按本分册 4.3 节的规定检查。7.8 绝缘性能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380V 时,不低于 2 兆欧。660V 时,不低于 5 兆欧。各种开关触头行程、超行程 mm类别 开关型号 触头行程 超行程空气开关 DZ1-110
28、ADZ10-100ADZ10-250DZ10-600DW10-400DW10-600222218181. 弧触头 36-402.当弧触头刚接触时,主触头开距 252.02.02.52.52.53.52.53.5接触器 CJ10-40CJ10-60CJ10-100CJ10-150CJ12-100CJ12-150CJ12-250CJ12-400CJ12-6004.15.34.55.55.06.55.06.591210131215131515172.53.02.73.32.73.33.03.85.06.05.06.05.06.07.88.59.510.5248、低压隔爆开关8.1 外观检查1. 外壳
29、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托架无严重变形。2. 操作手柄位置正确,扳动灵活,与操作轴连接牢固,无虚动作。3. 磁力启动器的按钮与手柄及壳盖的闭销关系正确可靠,并有警告标志。4. 接地螺栓、接地线完整齐全,接地标志明显,有规定期内接地电阻实验记录。8.2 隔爆性能1 隔爆面应符合本分册 1.2 节的规定。2 接线应符合本分册 1.3 节的规定8.3 触头1 主触头、辅助触头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小于 60%。触头接触不同期性不大于 0.2mm,触头开距、超距、初压力、终压力符合出厂规定,无规定时,可参照表 4.8.1 的规定。2 触头无严重烧损。8.4 消弧罩1 零件齐全,完整,无裂纹。2 消弧片数
30、量应符合出厂规定。如无规定时,380V 不少于 8 片,660V 不少于 11 片。8.5 隔离刀闸开关1 接触良好,插入深度不小于闸刀宽度的 2/3,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刀夹的 75%。2 动刀闸的开合位置,动作方向与手柄严格协调一致。8.6 导线、带电螺栓1 导线绝缘无破损老化,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1140V 不低于 5 兆欧,660V 不低于 2兆欧,380V 不低于 1 兆欧。2 配线整齐、清楚,开关内部导线不得有接头。3 开关露出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封堵好。8.7 保护装置1 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有规定期内的试验整定合格记录。2 熔断管无严重烧焦痕迹、无裂纹。熔体容量选用合适
31、。8.8 标志开关有明显的用途标志。25矿用隔爆型磁力(手动)开关触头技术特征表主触头 辅助触头开关型号 接触器型号 开距mm超距mm初压力 N终压力N三相不同期性开距mm超距mm初压力 N终压力NQC8330QC815-30QC81530NCJ840CJ10-404.51.5 6 7.6 4.51 0.7 0.9QC810-60CJ10-804.552.83.31316 1620 0.233.61.82.61.441.76QC81560QC81560NQCS8380QSS81-40(80)CJ10100CJ8-1004.51.5 6 7.6 4.51 0.7 0.9QC8380QC83-80
32、AQC83-80GQC83-80NQS81A-40(80)CJ175改CJ8-100121 2.53.5(最小1.5)915 1825 0.210(上端)34 1.53QC83-120CJ1120 改15+134(最小1220 3045 0.21418(上端)34 1.53261.5)QCS83-120CJ1150 改5 3 2733 30.637.40.21.51.5 1.1 1.5QCS83-120中间继电器CJ8-10 2 1.5 1.31.551.622 2 1 0.91.11.121.4QCS83-225CJ300改15146(最小2)2535 5070 0.21518(上端)34
33、1.5313 电动机13.1 外观检查1 螺栓、界线盒、吊环、风翘、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2 运行中无异音。3 运行温度不超过生产厂规定,如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A 级绝缘的绕组 95 度E 级绝缘的绕组 105 度B 级绝缘的绕组 110 度F 级绝缘的绕组 125 度H 级绝缘的绕组 135 度集电环 105 度换向器 90 度滑动轴承 65 度滚动轴承 75 度4 运行中转动平稳,无明显震动,震动最大允许值见表 4.13.1。震动值电动机转速 r/min一般电动机 隔爆型电动机300015001000750 及以下0.060.100.130.160.050.08
34、50.100.125 饶线型、同步及直流电动机运行时火花等级不大于 5/4 级,直流电动机换向瞬间允许增大为 3/2 级。6 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三相交流电动机在三相电压平衡条件下,三相电流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相差 5%。在电源电压及负载不变条件下,电流不得波动。7 接地装置符合规定。13.2 定子、转子271. 绕组及铁心表面无积垢,绝缘无老化、裂纹,不松动。2. 鼠笼式转子无开焊断条,同步电动机极掌不松动,启动铜条无开焊,裂纹,转子绕组联结牢固,无开焊,虚焊现象。3. 绕线及同步电动机集电环不松动,表面无严重烧痕。电刷接触面积不小于 75%。刷辫、刷握连接牢固,电刷在刷握中上下灵活,间隙不大
35、于 0.3mm,压力均匀。4. 直流电动机换向器(整流子)表面无烧伤变黑现象。云母片应低于整流片0.51.5mm,且均匀一致。换向器表面磨损沟深不超过 1mm,径向跳动不超过换向器直径的 0.02%。电刷在刷握内移动灵活,压力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 75%。5. 换向器片于绕组焊接良好,无过热开焊现象。换向器片磨损剩余高度不得小于表4.13.2 的规定。换向器工作直径 极限剩余高度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3505002.02.53.03.54.04.55.06. 定子与转子间隙:异步电动机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 30%,同步电动机和直流电
36、动机不得超过 15%。7. 绝缘良好。温度在 75 度时,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3KV 不低于 3 兆欧,6KV 不低于6 兆欧,700V 以以下不低于 0.5 兆欧。转子绕组不低于 0.5 兆欧。大型电动机轴承座与机座之间的绝缘垫完整无损,绝缘电阻不低于 0.5 兆欧。8. 高压电动机的泄露及交、直流耐压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并符合要求。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13.3 轴承1 轴承不松旷,转动灵活,运行平稳无异响。滑动轴承油圈转动平稳。2 油质合格,油量适当,大型电动机有定期换油记录。3 强制水、油循环装置不阻塞,不渗漏。13.4 接线1 接线螺栓、引线瓷瓶、接线板无损伤裂纹,标号齐全,
37、引线绝缘无老化破损。2 接线终端应用线鼻子或过度接头接线。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3 接线应符合本分册 1.3 节的规定。13.5 隔爆性能隔爆电动机的隔爆性能应符合本分册 1.2 节的规定。2814.控制设备14.1 起动电抗器、补偿器、控制器1. 有起动、运转、停止位置标志。2. 触头无严重烧伤或缺损。3. 套管、绝缘轴杆无损伤及老化裂纹,无积尘及油垢。4. 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值:660V 时不低于 1 兆欧,380V 时不低于 0.5 兆欧,3KV 及以上时,应符合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规定。5. 温度正常。6. 接地装置符合规定。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15.隔爆充电机15.1 外观检查1
38、外壳、托架及散热片无严重损伤、变形或锈蚀,壳内无水珠。2 观察孔玻璃完整无损,表面清晰。3 交流电流表、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电流及电压调节旋钮、指示灯等齐全完整,灵敏可靠,指示正确。15.2 变压器1 变压器线圈无损伤,无老化。绝缘电阻:一次线圈:1140V 不低于 5 兆欧,660V 不低于2 兆欧,380V 不低于 1 兆欧。29二次线圈:不低于 0.5 兆欧。2 运行温度不超过 60 度。15.3 接线1. 导线联接牢固,接线端子标志应清晰正确。2. 电缆护套完整,无破漏现象。3. 充电插槽合格,绝缘无损伤,触头接触良好,无烧伤。4. 其他应符合本分册 1.3 节的规定。15.4
39、 保护装置1 过流保护装置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快速熔断器规格与保护整定值相符。2 接地良好,符合 1.4.4 条的规定。15.5 隔爆性能应符合本分册 1.2 节的规定。17.矿用通讯、信号装置17.1 外观检查1 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2 外壳无锈蚀,无严重变形,壳体内无油污,积垢或水珠。3 观察孔清洁、无破损。17.2 接线1 接线及接线端子整齐、清洁,导线标志清晰。2 插销接线装置紧密,牢固,接头接触良好。3 接线应符合本分册 1.3 节的规定。17.3 主回路绝缘性能1 绝缘性能良好,系统绝缘电阻值:1140V 不低于 5 兆欧,660V 不低于 2 兆欧,380V 不低于 1
40、兆欧,127V 不低于 0.5 兆欧。2 导线绝缘良好,无破损老化现象。17.4 整体系统功能1 控制、检验、监视、信号、显示系统的声、光显示正常。2 通讯系统声音清晰,音量适当。17.5 隔爆性能1 隔爆性能应符合本分册 1.2 节的规定。2 对于引进设备尚需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气设备分册附录 5-ABCD 的有关规定。17.6 接地外壳接地装置符合规定。20 小型电器(插销、按钮、接线盒、打点(拉线)器、电铃、照明灯等)20.1 箱体1 箱体内部清洁,螺栓紧固。2 箱体外表无锈蚀,无裂纹,标志齐全。20.2 隔爆与接线1 隔爆面间隙与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本分册 1.2 节的规定。2
41、接线嘴无裂纹、损伤,接线柱不松动,不秃扣。303 接地装置符合规定。4 接线密封应符合本分册 1.3 节的有关规定。20.3 性能1 操作灵活,动作可靠,声、光讯号清晰。2 工作电压、电流符合铭牌规定,无过热现象。3 隔爆型插销装置需符合以下规定:A、 电源低于 1140V 应有防止突然扳脱的徐动装置。B、 电源为 1140V 应有电气连锁装置。20.4 绝缘绝缘良好:1140V 不低于 10 兆欧,660V 不低于 5 兆欧, 380V 不低于 2 兆欧,127V 不低于 1 兆欧。21.电缆21.1 外观检查1. 橡胶电缆护套无明显损伤。不露出芯线绝缘或屏蔽层,护套损伤伤痕深度不超过厚度的
42、 1/2,长度不超过 20mm(或沿周长 1/3) ,无老化现象。2. 铠装电缆钢带,钢丝不松散,涂有防锈油。3. 电缆标志齐全,改变电缆直径的接线盒两端、拐弯处、分岔处及沿线每隔 200M 均应悬挂标志牌,注明电缆编号、电压等级、截面积、长度、用途等项目。4. 电缆接线盒零部件齐全完整,无锈蚀,密封良好,不渗油。5. 电缆上部无淋水(有淋水处须采用防护措施) 。21.2 电缆敷设1. 电缆敷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2. 电缆应用吊钩(卡)悬挂,橡套电缆严禁用铁丝悬挂。3. 电缆悬挂整齐,不交叉,不落地,应有适当弛度,在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悬挂高度应在矿车、电机车、装岩机等掉道时不致
43、碰撞,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或运载机械上。4. 电缆悬挂的间距:在水平或倾斜巷道内不得超过 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 6M。5. 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应加装套管。6. 综采工作面的电缆、应放入电缆槽或夹板内,工作面出口电缆应用吊梁悬挂或绑扎吊挂(单指屏蔽电缆) ,不得与油管、风管、水管混吊。21.3 使用1. 不得超符合运行,接头温度不得超过 60 度。2. 工作电压应与电缆额定电压相符。千伏级以上的橡套电缆在井下使用时,应采用不延燃屏蔽电缆。3. 运行中电缆不应盘成圈或 8 字形(屏蔽电缆、采煤机电缆车的电缆除外)4. 井筒或巷道内的电话和信号电缆应与动力电缆分别挂在井巷的两侧,至少应距电力电缆 300mm 以上,并挂在电力电缆的上面。在巷道内敷设的电力电缆,高压应在上面,高、低压电缆的间距应大于 100mm。同等电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50mm。21.4 电缆连接1 接线盒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缆使用电压相符。2 橡套电缆接头温度不得超过电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