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课型 新授 课题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时 1 单位 荣成三十五中 时间 2009-9 执笔 宋明建教法 噪声的危害,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得出。噪声的控制,通过部分教师讲解、学生自主交流了解。学法 课前:自学、想想做做。课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贯穿课堂始终。教学目标1 知道噪音的来源和危害。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3 通过活动体验,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了解噪声的划分等级,感受身边噪声的危害,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具 录音机 学具 学案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个案设计一、 开门见山的导入(2 分钟)二、问题探究1 知识回顾(
2、7 分钟)2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2 分钟)增加演示实验:录音机播放不同音量的同一段歌曲引入。导学提纲一、复习与思考1.身处月球的宇航员之间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原因 。声音的传播需要 。2.人耳听到声音的经过: 。3.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二、预习新知(课本 43 页第 1、2、3 自然段) ,问题回答1.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从环保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你的身边都有哪些噪声: ,这些噪声的来源: 。思考1.噪声的等级用 计量,符号 。2.噪声的等级如何划分?并举例说明你身边的噪音的等级。老师的演示实验,激
3、趣引题。课前:学生按导学提纲预习,小组长批改。课堂:教师出示答案,个别点拨。学生:先阅读课本 P43倒数 1、2 两自然算,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先巡视各小组了解情况,然后引出噪声的控制。3 噪声的控制(10 分钟)4 巩固检测(5 分钟)5 达标检测(8 分钟)3.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思考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 、 。2.控制噪声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3.你对学校就如何控制噪声有哪些建议?导学提纲1在物理学中噪声是指:( )A. 妨碍他人学习、生活、
4、工作的声音B. 响度超过 70dB 的声音C. 商店中推销商品的声音D. 一切不规则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2下面是噪声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 带上防噪声耳塞 B. 安装消声器 C. 用外罩将声源罩住 D. 窗户上挂窗帘3.下列的哪些声音是噪声?( )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火车的鸣笛声;D公园里悠扬的音乐声;E汽车喇叭声;F人们的吵闹声1.“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区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学生:先阅读课本 P44,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合
5、作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先巡视各小组了解情况。学生:先练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出示答案,重点点拨。三、布置作业(1 分钟)3.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 市区里植树种草C. 戴上防噪声耳罩D.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喇叭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喇叭伴你学p38 页 1、3 p39 页 4、5、7、8、10阅读课本 p38 页最后一自然段,并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声音的例子?学生:完成练习、合作交流。教师:出示答案,重点点拨。课后作业中伴你学部分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但课前预习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做。板书设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2. 噪声的控制设计说明1 本节内容少,课前课后都不布置任务,认真备课,争取一节课完成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 本节内容浅显易懂,鼓励学生先学多学多交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和习题,教师精讲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