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用腰穿针经腰椎间隙刺入椎管内的一种诊疗技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有重要意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或注入空气作气脑摄片检查,以及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适应证】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变性、脱髓鞘疾病;2.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 CT 扫描阴性者;3. 某些颅内肿瘤;4. 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病变;5. 原因未明的昏迷、抽搐;6. 椎管造影;7. 某些疾病的椎管内注射给药和减压引流治疗;8. 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某些颅内炎症时,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以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9. 测定颅内压力,了解
2、有无颅内压增高或减低;10. 检查脑脊液的动力学,了解椎管内是否阻塞及其程度。【禁忌证】1. 颅内高压有可能形成脑疝者;2. 怀疑后颅窝肿瘤;3. 有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者;4. 穿刺部位皮肤及脊柱有感染者,腰椎有畸形或骨质破坏;5. 有出血倾向者;6. 垂危、休克或躁动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7. 全身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不宜穿刺,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 高位颈段脊髓肿瘤,腰穿后可致脊髓急性受压,出现呼吸麻痹。【器械准备】腰椎穿刺模型(图 2-1-14)、腰椎穿刺包(包括消毒孔巾、6 号和 7 号腰穿针各 1 枚、玻璃测压管、消毒纱布、标本容器等)、无菌手套 2 副、弯盘 1个、局麻药(利多
3、卡因 100mg)一支、5ml 和 10ml 注射器各 1 支、消毒液(碘伏)1 瓶、砂轮 1 枚、油性画线笔 1 支 、 棉签 1 包、胶布 1 卷、椅子 1 把。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灭菌试管。如需腰椎穿刺注射药物,应准备好所需药物及注射器。图 2-1-14 腰椎穿刺模型 图 2-1-15 腰椎穿刺位置图 2-1-16 腰椎穿刺点及角度图 【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病史,穿刺前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有无视乳头水肿。2向患者和(或)法定监护人详细说明腰椎穿刺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简要说明操作过程,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4术者
4、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操作步骤】1体位:患者侧卧于硬板床,脊柱尽量靠近床边,背部和床面垂直,头颈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尽量使腰椎后凸,拉大椎间隙,以利进针。2穿刺点定位:双侧髂棘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最为适宜,相当于 L4棘突或 L34 棘突间隙。通常选择 L34 棘突间隙为穿刺点,用油性画线笔在皮肤上作标记(图 2-1-15)。如果在 L34 棘突间隙穿刺失败,可改在上或下一椎间隙进行。 3消毒:用碘伏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 15cm。解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并铺消毒孔巾。4局部麻醉:持 5ml
5、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Lidocaine)5ml,持针(针尖斜面向上)在穿刺点斜刺入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至形成橘皮样隆起的皮丘(5mm),然后用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在拔出针头前注意穿刺的深度。5腰椎穿刺(图 2-1-16):术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并固定穿刺部位皮肤,避免穿刺点移位,右手持腰穿针垂直于脊背平面,针尖斜面朝向头部刺入皮下后,要从正面及侧面察看进针方向是否正确,这是穿刺成功的关键。针头稍斜向头部,缓慢刺入(成人 46cm,儿童 24cm)。针头穿过韧带时有一定的阻力感,当阻力突然降低时,提示针已穿过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将针芯慢慢拨出,可见脑脊液流出。6测压:接上测压管
6、测量颅内压力,要求患者全身放松,双下肢和颈部略伸展,平静呼吸,可见测压管内液面缓缓上升,到一定平面后液平面随呼吸而波动,此读数为脑脊液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 70180mmH 2O(4050 滴/min)。7奎肯试验(Queckenstedt test):又称压颈试验,其意义是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压颈试验前应先作压腹试验,由助手用拳压患者腹部持续 20 秒,脑脊液压力即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压力如迅速下降至原水平,证明腰穿针完全在蛛网膜下腔内。压颈试验方法:由助手先后分别压迫左右颈静脉,然后同时压迫双侧颈静脉,每次压迫 10 秒。正常时压迫一侧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 1 倍左右
7、,解除压迫后 1020 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如在穿刺部位以上有椎管梗阻,压颈时压力不上升(完全性梗阻),或压力上升、下降缓慢(部分性梗阻),称为压颈试验阳性。如压迫一侧颈静脉脑脊液压力不上升,但压迫对侧上升正常,提示梗阻侧的横窦闭塞。压颈试验的原理是:正常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是相通的,压迫颈静脉颅内静脉压增高脑脊液回流受阻颅内压迅速上升。凡颅内高压者,禁作此试验。8脑脊液送检:测压后用标本容器收集脑脊液 25ml 送检,包括化验及细菌培养等。若颅内压增高时放液需谨慎,仅收集测压管中脑脊液,或用针芯控制慢慢放出,最好不要超过 2ml。9穿刺结束:插入针芯拔针,局部按压 12
8、 分钟, 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术后处理】1术毕嘱患者去枕平卧 46 小时,以免引起术后头痛。2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标本及时送检,并作详细穿刺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疑有颅内高压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如果必须穿刺协助诊断,可先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然后选用细穿刺针穿刺,刺入硬脊膜后针芯不要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免引起脑疝。3穿刺过程,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的改变,若病情突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抢救。发现颅内高压或出现脑疝症状,应立即停止放液,快速静脉给予脱水剂或向椎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020ml,
9、如脑疝不能复位,迅速行脑室穿刺。4防止因放液过多、穿刺针过粗脑脊液自穿刺孔处外漏或过早起床所引起的低压性头痛。低颅压者可于腰穿放出脑脊液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防止加重。术后头痛治疗主要是补充液体如生理盐水5001500ml,或鼓励病人多饮水;多进咸食,少进甜食,以免利尿,卧床休息,一般 57 天缓解。5鞘内注射药物,需放出等量脑脊液,药物要以生理盐水稀释,注射应极缓慢。推入药物时勿一次完全注入,应注入、回抽,每次注入多于回抽,如此反复多次,才可完成。6损伤性出血多为穿刺不顺利所致,血性脑脊液数分钟后可自凝。非损伤性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不自凝。7取脑脊液检查时,第 1 管作细菌学检查,第 2 管作生化检查,第 3 管作常规、细胞学检查,以免因损伤致细胞检查不准确。8腰椎穿刺失败原因:穿刺方向不对;穿刺针选择不对,成人用细针,儿童用粗针都容易穿刺失败;病人过分紧张,椎间隙未拉开;脊柱畸形,病人过度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