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523934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2.习得性无助个体的的主要心理特征:(1)自我效能感低(2)消极思维(3)情绪失调(4)人际关机不良3.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解析:1 客观原因:(1)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 (2)不良的教育环境。2 主观原因: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在归因模式上存在障碍,他们习惯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为个人能力低、智力差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而把成功仅归因于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解释风格和对失败的消极期待。4.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教育措施:(1)对青少年要以

2、鼓励为主(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7.影响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在团体凝聚力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它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团体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团体规模、合约责任、外来压力、团体成员相处时间的长短等。个人因素有满意度、团体成员特张的相似性及团体成员角色等。领导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行为、领导者的决策风格。团体因素主要包括团体目标、团体状况和运动项目等。5.什么是倒 U 型假说?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

3、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一般来说,中等唤醒水平对运动表现最为有利。在体育运动情境中,必须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含主要技能的复杂程度,结合体育运动参与者的个人特点,才能更好的理解倒 U 型假说,更有效的预测和解释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的关系。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越低。首先,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越高;其次,由于受在同一时间内受处理信息的能力限制和注意范围与唤醒水平呈反比的影响,可以推测,在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的情况下,运动技能在相对低的唤醒水平下容

4、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另外,技能的操作因素将会对运动技能的复杂程度产生影响,参与活动的肌肉越多,对肌肉协调运动越高,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较低的唤醒水平下能取得较好的运动表现。与最佳唤醒水平更为密切的个性因素是设置焦虑和性格内向、外向。6.什么是系统脱敏训练?它包括那三个程序?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焦虑习惯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由南非精神病学家Wolpe(1958)首创。他认为,可以系统的创造一些条件来克服习得性的恐惧,而克制焦虑最有效地方法是肌肉松弛。系统脱敏训练包括三个程序:肌肉放松训练、建立害怕事件层次和实施。肌肉放松训练:肌肉放松程序按全部放松和渐进放松可分为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群和逐个放松身上的肌肉群两种形式;按放松-诱导方式又可以分为直接放松和间接放松两种形式。建立害怕事件层次:系统脱敏训练的特征在于当引起练习者的恐怖情绪的刺激或事件呈现给习练者时,练习者正处于放松状态,并且所呈现的害怕事件将不会让练习者感到非常的害怕。系统脱敏的实施:系统脱敏的实施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想像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