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752290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关电动汽车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的分析报告第一章: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所处环境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汽车,以多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当前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经过 30 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 10 多年国家汽车生产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

2、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我国从“十五”时期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863”项目共投入 20 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 200 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 3000 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到2009 年,我国已形成约 1800 项专利,并开发出了多款

3、电动汽车样车。目前,共有 48 个型号的各类电动汽车获得机动车新产品公告,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企业的插电式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具备上市销售的条件。电动汽车在我国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全球汽车工业孕育着一场重大技术革命。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大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了政府支持的力度,以期达到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恢复经济增长、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目标。可以预见,有关政府的强力支持,将明显加速产业化的步伐,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应用。我国正

4、在制定和实施不断严格的汽车排放和油耗标准,积极引导汽车环保技术的普及应用,并争取在 2020 年左右,使我国的汽车排放控制和能耗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政府将在继续支持汽车共性技术的提升、挖掘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潜力的同时,加快实施电力驱动的技术战略转型,进一步加快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一方面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系统集成和基础设施集成为重点,实施国家研发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以小型乘用车和大中型客车为突破口,实施激励政策,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电动汽车的标准法规体系,完善政策环境。如果战略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得当,我国有可能像日本在经历石油危

5、机之后以节能紧凑型汽车确立全球竞争优势一样,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形成竞争优势。备注:电动汽车的相关政策1、2009 年 1 月 23 日出台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 13 个城市作为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最近又发展到 25 个城市。至 2009年底,5000 多辆新能源汽车已在 13 个城市示范运行。2、2009 年 3 月 23 日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在三年内建成年产 50 万台的电动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 5%的比例。3、2009 年 6 月

6、1 日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核心内容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4、2010 年 5 月 26 日发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实施细则,主要针对 1.6L 以下乘用车包括混合动力车和双燃料车,要达到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5、2010 年 5 月 31 日出台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提出了 5 个试点城市为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和合肥。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 3000 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 5 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 6 万元

7、/辆。试点期内(2010-2012 年),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 5 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助标准。6、由国家工信部牵头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征求意见稿,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为制订“十二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规划将电动汽车作为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攻方向。规划详细列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1000 万元财政支持政策和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税收减免政策。到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

8、汽车保有量达到500 万辆;以混合动力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 1500 万辆。第二章:小型电动汽车的优势有人认为电动汽车不能有效解决二氧化碳和污染气体的排放问题。其实不然。当煤电比例降至 65%时,电动车能实现 30%的碳减排煤电比例逐年降低,电动汽车可有效解决间接碳排放最近有人提出,鉴于目前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电动汽车不能有效解决二氧化碳和污染气体的排放问题,从而质疑把电动汽车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决策,其实不然。第一,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应对石油短缺严峻挑战的战略抉择。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若 2020 年我国轿车保有量达 1.2亿辆,20%是小型电动

9、汽车,每年可节省汽油约 2300 万吨,相当于近 1 亿吨原油提炼的汽油产量。因此,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发展电动汽车是解决我国大中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根本途径。传统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已占大城市空气污染物的 70%80%,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第三,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电比例逐年减少,可以有效解决电动汽车间接碳排放的问题。当前,我国煤电约占发电总量80%。据研究,当煤电比例占 87%时,电动汽车和传统汽油车的碳排放已经达到平衡点;当煤电比例降至 65%时,和传统汽车相比,电动车会实现 30%的碳减排。技术、市场条件等决定发展电动汽车应

10、以小型车为突破口发展电动汽车的合理路径是什么?应以小型车为突破口,因为它是技术可支撑、政府贴得起、百姓买得起、市场需求大的现实选择。在研发方面,我国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现阶段研发的小型电动汽车,市内一次续航里程可达 100 公里,已能满足代步交通的需求;有的还可装备极小排量燃油发电机,能提供补充电力,行驶更长里程,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从大众消费层面讲,现阶段电动汽车技术和成本都更支撑小型车的发展。电池成本、容量和充电条件的限制是阻碍电动汽车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小型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只是中型车的一半,量产后的价格还会降低 30%以上,且运行成本仅为同级别燃油车的 1/3甚至更低,因此在技术和市

11、场上更有可行性。小型电动汽车比较容易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诸多难题。它可用 220 伏民用电,在家中或停车场使用充电桩充电,慢充时的功率只相当于一台家用空调,充电桩的成本仅为千元。我国每天有 9亿多度的夜间低谷电,可供数千万辆小型电动汽车充电,还能减少建设调峰电站的大笔投资。本土市场潜力巨大,也是发展小型电动汽车的一张“王牌”。中小城市被视为“汽车企业决战未来的主战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及中小城镇也正爆发出惊人的购买力,小型电动汽车兼具经济性与方便性,更能满足这些消费群体的需求。推进小型电动汽车产业化,政府须采用财税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导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小型电动汽车产业化成败的关键,

12、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明确发展重点,坚持标准和基础设施先行。政府要抓紧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把发展小型电动车放在优先位置,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点予以支持;要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布局和分工,加快产业链形成,扭转当前电动车发展的无序状态,防止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防止以发展电动汽车之名进行传统汽车生产的重复建设;要抓紧具有电动汽车特色的电动车标准和充电设施标准的制定,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型电动车进入市场创造条件。第二,推行绿色补贴和税费制度,大力推动小型电动汽车发展。我国普遍存在“住大房、乘大车、吃大餐”的消费观念,有悖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许多发达国家并非如此,小型车在欧洲和日本非

13、常普遍,日本 1 升排量以下的微型车占轿车保有量的 40%以上,2008 年新车销量排行前十强中的六款为微型车。我国应借鉴日本的小四轮车法,出台支持小型电动车发展的政策,增加对小型电动汽车补贴和免税优惠,并通过提高大、中型燃油车相关税费,平衡税收。各级政府应将小型电动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带头使用,发挥表率和导向作用。第三,加强科技投入,力求重大技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很难通过引进获得,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还不到发达国家政府或大公司一年的投入。我国应大幅度增加投入,加强动力电池的基础科学和竞争前技术的研发,寻求原始创新的突破。引导建立产学研联盟

14、,分工协作,统一部署,加快电动汽车产业链中薄弱环节的研发。采取实际措施,加快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标准研究,坚持标准优先,防止浪费,保障安全。第三章:电动汽车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目前在世界上大部分使用的是铅酸电池,以铅酸电池与汽油为例,对各种电气化技术与基准情况作出比较,基准情况假设新车的燃油经济性为 12.7 公里/升,预期一年使用 2 万公里。这意味着基准情况汽车一年消费汽油 1500 升。表 1 列出以各种特征支撑的各种汽车电气化技术,及每年节约汽油、每年减排二氧化碳和实施成本的效益。在分析的六个汽车技术中,有停止启动、微混合动力汽车、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全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

15、汽车,只有最后三种为电动马达为动力。表 1. 汽车各种电气化技术的成本/效益停止启动微混合动力汽车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全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避免闲置 提速 仅电力驱动 电动马达动力1020KW 30KW 50KW 90KW年节约汽油(升)76 152 380 608 1216 1520年减排二氧化碳(KG)212 424 1059 1694 2072 2480实施成本美元500 1000 2000 4000 15000 18000与基准情况汽车相比较,全电动汽车似乎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它使业主节省了任何购买的汽油。只有全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提供完全或近完全的避免使用汽油。

16、另一方面,停止启动和微型混合动力汽车勉强可使用电气化技术,比基准情况汽车年燃料消费仅节省 5%10%。同样重要的是要每一种汽车使用各种电气化技术的实施成本。最简单的混合动力汽车成本范围为 500 美元,全电动汽车为 1.8 万美元。对于四种混合动力汽车,每年节约燃料数的平均投资成本为 24美元,每年减排 CO2kg 数的平均投资成本为 2.24 美元。对于二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每年节约燃料数的平均投资成本为 46 美元,每年减排 CO2kg 数的平均投资成本为 7.25 美元。目前,美国环保局已鼓励到 2016 年使新车的最低燃料效率达35 英里/加仑,并可能到 2020 年达 60 英里/

17、加仑,由此可见,购买者选择其他汽车的余地要小于电动汽车,因为较大型、低燃油效率的汽车将受到极大限制或全不适用。第四章: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分析1 电动汽车运营实体构成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选择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作为我国汽车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方式,联合进行攻关,为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加入 WTO 后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其中重点提出我国电动汽车在进行市场化推广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经营管理。以企业自身来讲,技术上要与专业相关企业(如模,检,夹,电气等)或者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制造过程中牢牢抓住“节流”,除建厂,生产,维护等硬件投入,还有很大一部分软件要花费,故企业一定要从管理要效益。有过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好的管理绝对可以事半功倍。商务上,要广“开源”,第一自身品质一定要过硬,毕竟好的东西不愁卖不出去。客户自然而然会找过来。第二,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