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瑞光山水泥 5000t/d 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A 标段大体积混凝土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编 制:王新征审 核: 苑惠玉 审 批 人:李莉编 号:JSJ-WF-GS-TZ(08)-01编制单位:河北省四建天瑞光山水泥厂项目部编制日期:2008 年 2 月 20 日一、 编制依据1.1 施工组织总设计。1.2 天瑞集团光山水泥 5000t/d 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A 标段施工图纸。1.3 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二、 工程概况及特点本工程烧成窑中 1#、2#、3#墩基础及生料磨基础砼体积较大,为大体积砼,1#墩基础砼量为 320m3,2#墩基础砼量为 350m3,3#墩砼量为 500m3,
2、生料磨砼量为 1400m3。特编制此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进行控制。三、 施工准备1、预留孔的圆形模具提前加工制作完毕。2、立磨基础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 32.5 水泥,当地水泥无矿渣 32.5 水泥,采用掺加粉煤灰、矿粉、膨胀剂等材料减缓砼早期强度的上升时间,在砼中掺加不大于 20%的毛石,毛石直径控制在 10-30cm。3、搅拌站自动计量系统和其他计量器具鉴定合格。4、现场搅拌站的水泥、砂子、石子计量均为微机控制。5、外加剂采用多功能膨胀剂,根据每盘用量提前称出装袋,一次投入。6、搅拌机械运转正常,搅拌时间不少于 1.5-2.0min。7、准备好至少两套串桶,直径在 150mm
3、,长度控制在与最低点不大于2.0m 高。8、夏季防原材料曝晒,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在 528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尽量靠下限。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大体积混凝土要留设散热孔,散热孔采用 48 的薄壁钢管,竖向和混凝土平面及侧面均留设,平面及侧面散热孔间距横向、纵向均为 1.5m,混凝土侧面散热孔伸出模板。现场设托式泵,浇筑宽度通过计算以返回时间不超过终凝时间为限(加缓凝剂和不加缓凝剂的终凝时间均已经实测确定) 。托式泵泵管直接泵送到串桶内。立磨大体积混凝土经计算,往反不超过终凝时间为限,每层浇筑厚度为50cm。2、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要求高,不允许留设施工缝。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
4、筑应合理地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28。4、生料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适量毛石,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浇筑到 1m 厚度以后开始掺入毛石,毛石尺寸控制在 10-30cm 左右,控制好毛石的掺量,毛石掺量控制在 20以下,毛石投放要均匀,根据混凝土体积提前计算出毛石的掺量,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毛石运至基槽边。5、在磨机基础及窑墩基础上部钢筋网上留出适当毛石投放口,将钢筋拆开 1m 左右的投放口。待混凝土浇筑至顶部以下 30cm 时,停止投放毛石,并按规范要求加筋恢复投放口处钢筋。6、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
5、振捣器振捣,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 5c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7、要设专人进行模板看护,对支撑及紧固件随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负责人,停止混凝土浇筑,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8、在混凝土中放入 48 的薄壁钢管作为测温孔,钢管底部需焊上铁板,上部用木塞塞紧,窑中 1#、2#墩基础测温孔设 6 个,窑中 3#墩设 9 个,立磨基础测温孔设 8 个,均匀分布。测温一般为 12 小时一测,连续测温不少于12 天,尤其注意 3 天5 天的测温,这时温升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在砼施工过程中每隔 4 小时测一次。原材料温度和拌和温度及环境气温填写好专门的测
6、温纪录。9、混凝土工程施工热工计算窑中 2#墩基础底板混凝土厚 3m,工程量 430m3。材料为 325#矿渣水泥,每立方米原材料、温度、比热及热量见下表(初步估算)2.4.1 计算混凝土拌和温度Tc=T1xWxC/WxC=36800/2756=13.35 2.4.2 由于搅拌机采用开敞式砼出机温度T113.35-0.16(13.35-3 )11.7。2.4.3 混凝土入模温度:考虑直接泵送材料名称 重量W(kg) 比热 c (kj/kg.k) Wxc (kj/) 材料温度T1() T1xWxC(kj)水 200 42 820 10 8200水泥 (外加剂) 455 084 382 15 57
7、30砂 715 084 601 15 9015石子 1030 084 865 15 12975砂含水量 21 42 88 10 880合计 2756 36800所以: Tj= T1=11.72.4.4 混凝土绝热温升:浇筑厚度 2.5m。普通水泥 32.5#水化热 377J/kg, 则当:1-e =1 时绝热温升为最大。则混凝土绝热温升为:T(t) =mcQ(1-et)/C=237377/(0.962400)=38.2查表,浇筑厚度为 2.5m,龄期 3d 时 =0.65则:T 3=Tt=38.20.65=24.832.4.5 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max=Tj+T3=11.7+24.83=36
8、.532.4.6 混凝土表面温度:采用外壁木模板,表面塑料薄膜草袋保温 3cm 厚,大气温度 14(1)虚铺厚度=1/(1/1+1/a)=1/(0.03/0.14+1/23)=4所以虚铺厚度 h/=k/=0.6662.33/4=0.39m(2)混凝土的计算高度为:H=h+2h/=2.5+20.39=3.28m(3)混凝土表面温度T()=Tq4 h/ (H-h/)(Tmax- Tq)/H2=12+40.39(3.28-0.39)(36.53-12)/3.28 2=14.6(4)混凝土中心平均温度=(T maxT()/2=(36.5314.6)/2=25.6结论: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25
9、.6-14.6=11 ,未超过 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 14.6-12=2.6,也未超过 25。故即可保证质量9、混凝土的养护(1)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关键性工作,养护的目的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和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度控制在涉及要求的范围以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应控制在 25的范围内。保温是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至过快散失,减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亦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性。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
10、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保温的作用是使尚在混凝土强度发展阶段,潮湿的条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亦可使水泥的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对大体积混凝土面,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抹平后应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干缩缝。根据温度情况可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进行保温养护。温差过小,或降温不利时,可采用用水浸透保温层,增大导热系数的方法,控制温差和降温速度。砼养护时的温度控制(2)砼养护采用保温法:现场用铺一层草帘并浇水,对于大体积砼来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15 天。10、办理好工序交接手续10.1 做好模板尺寸、刚度检验,做好
11、模板工程的预检记录。10.2 进行钢筋绑扎质量检验,做好隐检记录。10.3 模内清理干净,净水冲洗,钢筋避免油迹和灰迹污染。五、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要求1、水泥选用普通 32.5 水泥。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沙3、掺用膨胀剂、磨细粉煤灰和矿粉,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和料及骨料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并通过试配确定。4、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规定进行,并在配合比确定后,宜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5、混凝土的拌制中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水泥、混合材料不大于2;粗、细骨料不大于3;水、外加剂不大于2。搅拌的时间应根据砼的
12、坍落度和搅拌机机型设定。6、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符合浇筑时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混凝土应已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转载次数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试块的留置现场按 100m3 或一个台班留置一组混凝土试块。常温条件下,留置两组:1)同条件一组;2)28 天标养一组质量保证要求1. 各种原材料均应有有效的质量证明。2. 各种计量器具均应有合格证明并定期复核。3.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标准的要求。各级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编制详尽的施工方案和交底,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施工前向各级班组进行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允许偏差的交底。六、安全
13、措施1、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循安全生产制度以及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安全检查。2、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找电工,严禁私自接拉电线3、各施工机具必须有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4、加强对基坑的坑壁进行监测,以防止塌方5、泵送混凝土要加强操作控制,防止崩管6、基坑内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穿长筒胶靴。往坑内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调度,以保证坑底操作人员的安全。竖 向 散 热 孔 、 测 温 孔 间 距 2m10窑 墩 散 热 、 测 温 孔 布 置 图竖 向 散 热 孔 、测 温 孔 间 距 2m水 平 散 热 孔 间 距 2m钢 管 伸 出 模 板备 注 : 此 部 分 薄 壁 钢 管 还 做 为 上 部 水 平 钢 筋 支 撑代 替 钢 筋 支 撑 。 生 料 磨 平 面 散 热 、 测 温 孔 布 置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