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 要: 为了了解人口动态的变化状况,我国于 2005 年 11 月 1 日进行了 1%人口的抽样调查。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结构新近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一、现人口总量达 13.1 亿,自增率首次上升;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四、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显现,人口流出大省老年抚养比升高;五、文化程度提高较快,西部地区文盲率偏高;六、独生子女占人口比重上升, “男独”多于“女独” ;七、汉族人口增速大大减缓,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仍然很高。 关键词: 人口结构,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总量,人口增速 为了了解人口动态的变
2、化状况,我国于 2005 年 11 月 1 日进行了 1%人口的抽样调查。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结构新近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一、现人口总量达 13.1 亿,自增率首次上升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 13.062 亿。如果加上该年 11 月和12 月的净增加人口,则 2005 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达到了 13.0756 亿。考虑到最近几年每年净增加人口约 750 万,2006 年,免费论文发表网http:/ 我国的总人口应有 13.1 亿多。2005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率一反过去下跌的势头,出现首次上扬,人口年净增长量比上年多增加 768 万人。这个
3、增加额虽然不大,仅比 2004 年净增加人口 761 万多出 7 万人,但却是上升的迹象。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自 1996 年开始增速加快。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历史所得到的经验基本一致,即当城市化水平达到或超过 30%之后,这个国家会进入到快速城市化时期。1996 年,我国城市化增速达到了 1.44%,1997 年为 1.43%,1998 年为 1.44%。在此之后一直稳定增长,每年都保持在 1.44%或 1.43%左右。直到 2004 年和 2005 年,增长速度才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着 1.23%的年增速。虽然近两年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稍有放缓
4、,但整体城市化水平在 2005 年已经达到42.99%。如果 2006 年的增速也在 1 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到 2006 年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 44%。但各省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西部内陆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与城市化增速的时间相仿,1995 年之后,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转为下降态势。到2005 年年底,乡村人口的数量已下降到 7.45 亿。1995 年2005 年,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 1.14 亿。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一般在 103 到 107 之间。但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自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却迅速攀升。例如,1995 年,0 岁4 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18.38,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 0 岁4 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 120.17,2003 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得到的 0 岁4 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为 121.22。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 0 岁4 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 122.66。19 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开始出现失调现象,年龄段越低,性别比值越高;年龄段越高,性别比越低。这个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因为女性的短缺,会造成婚姻上男性的堆积,并因此带来求偶挤压。这会给弱势男性带来终身不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