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网络讲义5.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505776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9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讲义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网络讲义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网络讲义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网络讲义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网络讲义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2009.92实验一 以太网组网初步 第一部分 双绞线电缆制作【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2熟悉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及其使用3掌握双绞线连接器压接方法4掌握双绞线模块的打线方法5掌握简单的物理网络维护知识【实验要求】1. 预习网络设备工作原理方面的知识2. 预习背景知识3. 实验前熟悉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4. 在使用 Rj45 接头压接工具时,应十分注意安全【实验原理】一 以太网简介典型的局域网主要有:以太网、令牌环、FDDI、ATM 、优先权局域网(即100VG-AnyLAN) 。其中以以太网使用最为普遍。按数据传输率,以太网分为

2、三类:1标准以太网由 IEEE802.3 标准所规范,对于拓扑结构、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帧的长度以及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等均有详细的描述。按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可分为四种:10Base-5:粗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 500m10Base-2:细同轴电缆,最大传输距离 185m10Base-T: 双绞线,最大传输距离 100m10Base-FL: 长波多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 2000m2快速以太网由 IEEE802.3u 标准所规范按使用的传输介质或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100Base-TX: 五类 UTP 或 STP 双绞线(只用两对) ,最大传输距离 100m100Ba

3、se-T4: 3、4 或 5 类 UTP 或 STP 双绞线(4 对线全用) ,最大传输距离100m100Base-FX: 单模或多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 220km3千兆位以太网由 IEEE 802.3z 和 802.3ab 标准所规范。按使用的传输介质或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七种:31000Base-T: 5 类 UTP 双绞线(4 对线全用) ,最大传输距离 100m1000Base-CX: 铜缆,最大传输距离 25m1000Base-SX: 62.5/125MMF,短波,最大传输距离 260m1000Base-SX: 50/125MMF,短波,最大传输距离 525m1000Base-LX:

4、 62.5/125MMF,长波,最大传输距离 550m1000Base-LX: 50/125MMF,长波,最大传输距离 550m1000Base-LX: 9/125SMF,长波,最大传输距离 30005000m4万兆位以太网由 IEEE802.3ae 标准所规范目前主要用于大型网络(如城域网、数据中心等)的骨干部分二 以太网物理设备1.典型的网络设备典型的网络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网卡、网桥、交换机、路由器等。实际组网时,还需使用布线产品,典型的有:机柜、配线架、跳线、信息插座等。2.网络设备接口网络设备的接口多种多样,通常它依赖于使用什么样的传输介质以及其接法等。对于双绞线的 RJ-45 接

5、口,又进一步分成两种接口:MDI(介质有关接口)和MDI-X(交叉介质有关接口) 。MDI 接口的 1-2 脚和 3、6 脚分别是信号的发送脚和接收脚;MDI-X 接口的 3、6 脚和 1-2 脚分别是信号的发送脚和接收脚。网卡的接口和网络设备的级联接口(Up-Link)通常是 MDI 类型的;HUB 及交换机的普通接口是 MDI-X 类型的。3网络设备的级联与堆叠三 网络传输介质1、典型的传输介质 典型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2、典型的连接头典型的连接头有 BNC、RJ-45、SC、ST、MT-RJ、VF-45 等。四 双绞线应用与测试1双绞线 1236 通信规则在用双绞线作传

6、输介质的以太网中,除了 100Base-T4 和 1000Base-T 以外,其余的均使用四对双绞线中的两对,接到 RJ-45 连接头上,总是固定地对应于其第1、2、3、6 引脚。2T568A 与 T568B 标准与双绞线连接方法根据 T568A 与 T568B 布线标准,RJ-45 连接头各脚与双绞线各芯线(色线)的连接,需符合以下对应关系:引脚 568A 接法 568B 接法1 白绿 (W-G) 白橙 (W-O)2 绿(G) 橙(O)3 白橙 (W-O) 白绿 (W-G)4 蓝(BL) 蓝 (BL)5 白蓝 (W-BL) 白蓝 (W-BL)6 橙(O) 绿(G)47 白棕(W-BR) 白棕

7、(W-BR)8 棕(BR) 棕(BR)3TSB-67 标准与双绞线电缆系统性能测试TSB-67 标准是由 TIA-EIA 提出的双绞线电缆系统性能的测试标准。它规定了双绞线电缆的测量连接方式和测试电缆连接性能的准则。具体定义了以下指标参数及其基准数据:电缆长度、导线引脚、近端串扰、信号衰减率、阻抗;还定义了这些数据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测试精度。有两种测量连接方式:Channel Link:测量范围从交换机至客户端(途经跳线、配线模块、网络插座、用户软线) 。Basic Link:只测量配线架到网络接口的电缆连接,不包括连到计算机的活动短线和连到交换机的跳线。4测量双绞线电缆系统性能常用工具万

8、用表、测线器、TDR、电缆扫描仪、网络分析仪。【实验内容与步骤】1. 听指导教师讲解,观看实物及实验操作演示2. 熟悉网络设备、传输媒介、连接物件(如连接头、插座、配线架等)3. 双绞线交叉线缆制作一端采用 T568B 接法、另一端采用 T568A 接法T568B 接法操作步骤如下: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 米,最多不超过 100 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 23 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 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

9、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如图)步骤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如右图所示。步骤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如图所示。 上:橙 左:绿 下:棕 右:蓝5步骤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 即放在靠外的位置,如图所示。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左一:橙 左二:蓝 左三:绿 左四:棕 步骤 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 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如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0、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 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 只脚的位置(如图所示)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 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 网络中,第 3 只脚与第 6 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 (见标准 EIATIA 568B) 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4mm 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 EIATIA 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 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最后再

11、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 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如图6步骤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 RJ45压线钳压接 RJ45 接头,如右图 市面上还有一种 RJ45 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 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如图。步骤 8:重复步骤 2 到步骤 7,再制作另一端的 RJ45 接头。因为工作站与集线器之间是直接对接,所以另一端 RJ 45 接头的引脚接法完全一样。完成后的连接线两端的 RJ45 接头无论引脚和颜色都完全样,这种连接方法也适用于 ADSL MOD

12、EM 和计算机网卡之间的连接,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完成的 RJ45 接头应该如下图所示。4测试做好的网线。把一端 RJ-45 接头插入测线器的发送端,另一头插入测线器的接收端。把测试开关置于“直通” ,开启测线器电源,观察每端的 8 个指示灯的闪亮情况。5使用打线器将双绞线接入 RJ45 插座使用打线工具在多媒体插座中,或在配线架上,实施双绞线卡接操作7第二部分 简易组网请参见附录【实验环境】实验分组进行1.每组 45 微机,每人 1 机2.每组设备(机柜内):4 台(华为)交换机、4 台(华为)路由器(由下至上编号依次为 07)3.每组 3 根 console 线缆【实验目的

13、】1. 掌握主机网络配置方法2. 掌握查看主机网络的方法3. 掌握网络连通测试方法4. 学会用“超级终端” 、telnet 两种方法访问网络设备5. 熟悉基本配置命令完成基本配置;能熟练运用相关技巧操作命令;能熟练运用命令查看设备总体配置;能熟练运用命令查看设备接口的工作状态;【实验组网图】Ip:192.168.2.10/24网关:192.168.2.1Ip:192.168.2.11/24网关:192.168.2.1Ip:192.168.3.10/24网关:192.168.3.1Ip:192.168.3.11/24网关:192.168.3.1S2R1E0/13E0/1 E0/2E0/1 E0/

14、2E0/13E1:192.168.3.1/24E0:192.168.2.1/24S1PCA PCB PCC PCD192.168.2.2/24【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按上图,连接设备;配置实验用机 IP。二.确认网络连接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尝试检查与排除故障ping 测试若不通,先查物理层、再查协议。8三.检查“超级终端”软件是否已安装,若未安装则实施安装(1)检查“开始”-“所有程序”- “附件”- “通讯” ,查看有否“超级终端”(2)安装“开始”-“控制面板”- “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 Windows 组件”-双击“附件和工具”-双击“通讯”-选中“超级终端”- “确定”提示:W

15、indows 系统安装盘已备份在:c:windows2003 目录下四.分别配置交换机1.使用 console 线缆连接微机与交换机2.运行“超级终端”软件,以“console”方式登入;对目标设备进行“复位”操作()运行“超级终端”软件()登录成功时,会显示“用户视图”的提示符,如”() “复位” ,并重新启动依次执行命令:reset saved-configurationreboot3.依次完成下列操作:(设置 ip 地址、网络帐号、访问权限)(1)在“用户视图”下,将提示语言改为中文language chinese(2)切换到“系统视图” ,为设备重新命名system-viewsysna

16、me 设备新名(3)设置 ip 地址依次完成操作:interface vlan 1ip address 192.168.2(3).x 255.255.255.0(4)添加网络帐号、设置访问权限在系统视图下,依次完成操作:Local-user 你的帐号Password simple 你的密码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quit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quit(5)查看配置参数对否9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6)ping 测试(与同组的微机)4.运行 telnet 命

17、令,或运行 “超级终端”软件以“telnet ”方式,用以上所设置 ip 地址、帐号,登入进设备,查看相关信息,如:(1)查看该设备的总体配置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2)查看接口的状态及配置display interface (3)查看 MAC 地址表dis mac(4)查看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信息dis ver(5)查看在线用户信息dis users五.配置路由器(选做)1.使用 console 线缆连接微机与路由器2.运行“超级终端”软件,以“console”方式登入进设备;对目标设备进行“复位”操作()运行“超级终端”软件()登录成功时,会显示“用户视图”

18、的提示符,如”() “复位” ,并重新启动依次执行命令:reset saved-configurationreboot3.依次完成下列操作:(设置接口 ip 地址、网络帐号、访问权限)(1)在“用户视图”下,将提示语言改为中文language chinese(2)切换到“系统视图”,并将路由器命名为 R1system-viewsysname R1(3)设置路由器接口 ip 地址依次完成操作:interface e0ip address 192.168.2.1 24 255.255.255.0interface e1ip address 192.168.3.1 24 255.255.255.0(

19、4)添加网络帐号、设置访问权限在系统视图下,依次完成操作:Local-user 你的帐号10Password simple 你的密码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quit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quit(5)查看配置参数对否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6)ping 测试(在不同网段主机间)4.运行 telnet 命令,或运行 “超级终端”软件以“telnet ”方式,用以上所设置 ip 地址、帐号,登入进路由器,查看相关设置,如:(1)查看该设备的总体配置displa

20、y current-configuration(2)查看接口的状态display interface (3)查看路由表display ip routing-table(4)查看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信息display version六.复原复原网络连接复原主机网络配置11实验二 网络基础及应用第一部分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 TCP/IP 体系结构;理解与掌握网络基本配置2掌握几个基本的实用网络命令3熟悉以太网报文格式;熟悉网络分析工具 wireshark 使用 【实验原理】1.以太网协议两种协议:ethernet_ii , iee802.3下图所示为以太网/IEEE 802.3

21、帧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以太网和 IEEE 802.3 帧的基本结构如下: 1、前导码:由 0、1 间隔代码组成,可以通知目标站作好接收准备。IEEE 802.3 帧的前导码占用 7 个字节,紧随其后的是长度为 1 个字节的帧首定界符(SOF) 。以太网帧把 SOF 包含在了前导码当中,因此,前导码的长度扩大为8 个字节。2、 帧首定界符(SOF):IEEE 802.3 帧中的定界字节,以两个连续的代码 1结尾,表示一帧实际开始。3、目标和源地址:表示发送和接收帧的工作站的地址,各占据 6 个字节。其中,目标地址可以是单址,也可以是多点传送或广播地址。12类型(以太网):占用 2 个字节,指定

22、接收数据的高层协议。长度(IEEE 802.3):表示紧随其后的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段的长度。数据(以太网):在经过物理层和逻辑链路层的处理之后,包含在帧中的数据将被传递给在类型段中指定的高层协议。虽然以太网版本 2 中并没有明确作出补齐规定,但是以太网帧中数据段的长度最小应当不低于 46 个字节。数据(IEEE 802.3):IEEE 802.3 帧在数据段中对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进行规定。如果数据段长度过小,使帧的总长度无法达到 64 个字节的最小值,那么相应软件将会自动填充数据段,以确保整个帧的长度不低于 64 个字节。帧校验序列(FCS):该序列包含长度为 4 个字节的循环冗余校验值(CR

23、C) ,由发送设备计算产生,在接收方被重新计算以确定帧在传送过程中是否被损坏。2.以太网报文(帧)长度最大长度:1518 字节最小长度:64 字节3.网络分析工具 wireshark 简介主要功能:网络报文捕捉、解码分析类似的软件还有 sniffer实际使用中,在开始捕捉报文前,需要设置“过滤器”,以设定条件。使用 wireshark 跟踪通信步骤:(A)运行 wireshark(B )设置 filter(设定捕捉条件)例:规则“host 172.16.1.1 and 192.168.0.6”用来限定相应的两台主机的通信。(C )开始捕捉(D)通信过程(E) 结束捕捉(F) 保存数据(选项)(

24、G)分析数据可以定义使用用于显示的 filter,进一步筛选报文。使用 filter 的关键是,先熟悉过滤器的规则。【实验内容与步骤】1. 看课件回顾 TCP/IP 体系结构原理132. 二层通信与三层通信在仿真软件中,打开指定的数据文件(如下)(1)区别交换机、路由器,请准确判断该网络可分解成几个物理网段?提示:站在链路层的角度,所划分出的网段,称为物理网段,各通信节点是互通的站在网络层的角度,所划分出的网段,称为逻辑网段。(2)查看主机,路由器接口的 ip 参数配置;通过跟踪测试,理解各个参数的含义143.典型的网络命令与应用(1)ping主要功能:用于网络连通测试实验:测试本地主机与 1

25、92.168.2.250(或另一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2)ipconfig主要功能:用于查看网络配置实验:查看本地网络配置,查看本地网卡的物理地址(3)arp主要功能:用于查看、管理 arp 表arp 表组成:当前网段节点的地址信息,是动态的实验:显示本地 arp 表删除本地 arp 表查询本网段某机的 MAC 地址(已知其 IP)(4)nslookup主要功能:域名解析实验:按域名查询某网站 ip 地址 4. 选择一目标机进行 ping 测试,并用 wireshark 跟踪记录整个通信过程,并进行分析如:ping 192.168.2.250(A)在协议解码软件中,设定包捕捉过滤条件:例: h

26、ost 192.168.2.6 and 192.168.2.250(B )在协议解码软件中,启动捕捉功能(C )在控制台中,执行:ping 192.168.2.250(D)在协议解码软件中,停止包捕捉,并将捕捉的结果进行存档。(E)对所捕捉的包进行依次观察与分析,弄懂整个通信过程 ,重点分析第二层协议,了解第三层协议。第二部分 网络服务与应用【实验目的】1熟悉操作系统账号管理、NTFS 文件系统、服务管理2. 掌握 FTP 服务的安装、配置与应用3熟悉远程控制应用【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软件:Windows IIS 中的 FTP。【实验原理】15一、

27、IIS Ftp 的安装安装 IIS Ftp 的过程为:1、打开“控制面板”,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弹出“添加/删除程序”窗口。2、单击窗口中的“添加/删除 Windows 组件”图标,弹出“Windows 组件向导”对话框。图 13、选中“向导”中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复选框。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弹出“应用程序服务器”对话框。图 2164、选择需要的组件,其中“Internet 信息服务(IIS)”和“应用程序服务器控制台”是必须选中的。选中“Internet 信息服务(IIS)”后,再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弹出“Internet 信息服务(IIS)”对话框。图 35、选中“文件传输协议(F

28、TP)服务”,逐个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各对话框,直到返回图 1 的“Windows 组件向导”对话框。6、单击“下一步”按钮,系统开始 IIS 的安装,这期间可能要求插入 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盘,系统会自动进行安装工作。7、安装完成后,弹出提示安装成功的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就完成了 IIS 的安装。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器”,弹出“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器”窗口。17图 4在图 4 左侧的目录树中看到有“FTP 站点”,说明 IIS 中的 Ftp 组件已经安装了,可以配置 Ftp 服务器了。二、在 IIS 中新建 F

29、TP 站点从“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器”打开 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器窗口,在“Ftp 站点”上单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Ftp 站点”,弹出“Ftp 站点创建向导”:18图 5站点描述就是 Ftp 站点的名字,它会显示在 IIS 窗口的目录树中,方便管理员识别各个站点。本例中起名为“枝叶的站点-4”。图 6站点 IP 地址:如果选择“全部未分配”,则服务器会将本机所有 IP 地址绑定在该站点上,这个选项适合于服务器中只有这一个 FTP 站点的情况。也可以从下拉式列表框中选择一个IP 地址(下拉式列表框中列出的是本机已配置的 IP 地址,如果没有,应该先为

30、本机配置IP 地址,再选择。)TCP 端口:一般使用默认的端口号 21,如果改为其它值,则用户在访问该站点时必须在地址中加入端口号。19图 7Ftp 用户隔离是为了提高站点的安全性,如果设置了隔离,则用户只能访问他自己的主目录,而不能访问其他用户的主目录。图 8设置本 Ftp 站点的主目录位置。应该用“浏览”按钮进行设置。20图 9设置 Ftp 站点的访问权限。默认是“读取”,本例中添加了“写入”权限。单击“下一步”,弹出“完成向导”对话框,就完成了 Ftp 站点的创建过程,在 IIS 中可以看到新建的站点。三、配置 FTP 站点如果需要修改 Ftp 站点的参数,可以在“站点名字”上单击右键,

31、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可以打开“站点属性”对话框。1、“FTP 站点”标签:图 1021可以设置站点名、IP 地址、TCP 端口、连接数等参数。本例中,我把站点的 IP 地址改为192.168.100.4。单击“当前会话”按钮,可以看到当前已经连接到本站的用户:图 112、“安全帐户”标签:图 12本站设置为匿名 Ftp 站点,所以应选中“允许匿名连接”,则任何用户都可登录本站。非匿名 Ftp 站点的设置,请参看“Windows 账户管理”。3、“消息”标签:22图 13用于设置用户登录、退出、站点达到最大连接数时显示给用户的消息。如果用户使用 Ftp命令行或 Ftp 工具软件访问站点时可

32、以看到这些消息。4、“主目录”标签:图 14设置 Ftp 站点的主目录位置和访问权限。5、“目录安全性”标签:23图 15在“授权访问”模式下,可以设置拒绝某些地址访问站点,未拒绝的都为允许访问。在“拒绝访问”模式下,可以设置允许某些地址访问站点,未被允许的都为拒绝访问。此外,Ftp 站点也可以建立虚拟目录。【实验内容与步骤】1账号管理建立一个管理员账号建立一个普通账号2NTFS 文件系统文件访问限制建立一个目录设置允许(上面)管理账号可以全权访问, (上面)普通账号只读;另建立一个目录设置允许(上面)普通账号全权访问,其他任何账号无权访问;3服务管理器查看启动关闭设置属性4ftp 服务器与客

33、户端访问(1)windows 服务器中安装 ftp 服务(2)建立 ftp 站点(3) 设置属性,发布目录24(4)客户端访问请分别在以下 ftp 客户端工具中进行测试:浏览器ftp 命令专业级 ftp 工具,如 cuteftp(5)访问账号A匿名账号:anonymous口令:电子邮件地址默认的上传目录:incomingBWindows 系统内部帐号5windows 终端服务器与远程控制服务器端:启用本地机”远程桌面” ;指定“远程用户”客户端:运行“附件”中“远程桌面连接”25实验三 组建多路由 ip 网络第一部分 在仿真器下设计一个由 4 台路由器组成的 IP 网络【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

34、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运用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3、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实验原理】路由与路由表1. 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路由 2. 路由表的组成:路由项路由项的种类:直连路由静态路由 /可以手工添加,也可以手工删除动态路由(RIP 、OSPF、BGP)路由项的组成目的 ip /可以是一个网段,也可以是一个主机目的 mask下一跳(nexthop) /下一个路由器的入口 ip例:H3Cdisplay ip routing-tableRouting Table: public net目的 IP/目的掩码 协议 优先级 开销 下一跳 本地出口Destination/Mask Protocol Pre

35、 cost Nexthop Interface0.0.0.0/0 Static 60 0 120.0.0.2 Serial1/08.0.0.0/8 RIP 100 3 120.0.0.2 Serial1/09.0.0.0/8 OSPF 10 50 20.0.0.2 Ethernet0/09.1.0.0/16 RIP 100 4 120.0.0.2 Serial1/011.0.0.0/8 Static 60 0 120.0.0.2 Serial1/020.0.0.0/8 Direct 0 0 20.0.0.1 Ethernet0/020.0.0.1/32 Direct 0 0 127.0.0.1

36、 LoopBack03. 路由匹配匹配原则:选择最优路由项其中默认路由永远符合匹配条件,但是匹配选择次序永远是最后一个26【任务与要求】在仿真软件 VNL 环境下,规划设计一个由 4 个路由器(或以上)组成的多IP 网段的网络。要求:(1) 画出网络拓扑图(2) 划分 IP 网段,分配网段 ID;给网段内各通信结点分配 IP(3) 给各结点设置 IP 参数(4) 在各台路由器上,分别设置静态路由或默认路由(5) 完成连通测试,确保整个网路是互通的(6) 交换机、主机结点数目不限(能提供测试支持)【实验步骤】1. 画出网络拓扑图2. 划分 IP 网段,分配网段 ID;给网段内各通信结点分配 IP

37、3. 给各结点设置 IP 参数4. 在各台路由器上,分别设置静态路由或默认路由5. 完成连通测试,确保整个网路是互通的【示例】由 2 台路由器组成的 IP 网络1. 网络拓扑图2. IP 规划有三个 IP 网段,网络节点 IP 分配如下:net1:1.1.1.0/24c1:1.1.1.1r1 e1:1.1.1.227net2:2.2.2.0/24r1 e0:2.2.2.1r2 e0:2.2.2.2net3:3.3.3.0/24r2 e1:3.3.3.1c2:3.3.3.23. 主机 ip4. 路由器接口5. 路由器路由表286. 连通测试第二部分 组建一个由两台路由器组成的物理网络【实验目的】

38、1、加深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学习运用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2、掌握在 Quidway 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3、掌握在 Quidway 路由器上配置默认路由294、掌握在 Quidway 路由器上配置 RIP 路由5、熟悉与使用路由器的子接口、回环接口6、掌握路由的基本测试方法【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中路由器上典型的操作命令使用示例:(1) 进入路由某接口 , 配置 ip 地址例:interface e0/0ip address 10.0.0.1 24(2) 创建(某接口)子接口例:interface e0/0.1(3) 创建回环接口例:interface lo1(4) 显示路由器的总体配置信息dis

39、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5) 显示路由表display ip routing-table(6) 定义路由器的名字例:sysname R1(7) 查看路由器某接口的工作状态例:display interface e0/1(8) 添加某条静态路由例:ip route -Static 10.110.32.0 255.255.248.0 1.0.0.1(9) 删除某条静态路由例:undo ip route -Static 10.110.32.0 255.255.248.0 1.0.0.1(10) 添加某条默认路由例:ip route -Static 0.0.0.0 0.0

40、.0.0 1.0.0.1(11)启动 rip,使用其第 2 版协议ripversion 2(12)在 rip 协议上宣告某网段 (必须为本地的直连网段)例:network 10.10.10.0(13)在两个通信节点间,进行路由跟踪测试例:tracert 10.10.1.1 /在一个节点运行 tracert,参数为另一个节点 ip【任务与要求】按如下网络拓扑组网,分别以静态路由、默认路由、RIP 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互联,并完成连通测试。30要求:(1) 在R1、R2上,要创建以下逻辑接口:回环(loopback)接口: loop1(2) 每台交换机上至少要接2台主机(3) 先规划整个网络的ip地址要求每个路由接口,带一个IP网段为每个IP网段分配一个网络ID;为每个IP网段下的通信节点(主机节点或路由接口)分配IP地址;(4)在做RIP路由时,要求使用其第2版协议【测试工具】1. ping2. tracert【实验步骤】实验分组进行,每组 4 人。1. 完成网络的物理连接如需要额外线缆,自己完成制作2. 完成网络的 ip 地址规划将具体规划填写到下表,并记录到实验报告中;网段名称 网段 IP 通信节点 通信节点 IPR1:E0/0P1P2P3Net1P4R1:LOOP1Net2R1:E0/1Net3R2:E0/1Net4 R2:E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