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书育人_以育人为中心教育论文1.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50215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书育人_以育人为中心教育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书育人_以育人为中心教育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书育人_以育人为中心教育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教书应以育人为中心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二中学 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整体素质不算好。现在老师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感觉到孩子们的基本素质在逐年下降。部分的孩子成绩很差、没有学习意愿,再就是行为习惯差,上课根本不听课,要么低声说话,要么睡觉,考试只做选择题,下课躲到厕所抽烟,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叛离心特别强。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追根求源,就是我们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知识地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引导所导致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尽管国家与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同时高中的新课程也已经开始实施,但实际上应试教育的存在是社会需求的必然性,在短时间

2、内是不可能消除的, “重智育轻德育”也会普遍存在。实际上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体现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应该能够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层次、以及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引导学生多样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目前迫于社会用人评价体系,我们已经习惯于只重视知识教学,老师和同学们围绕升学指挥棒转,根据中考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大容量的灌输知识,学生们天天忙于练习训练、老师们整天忙于给学生找题、编题、讲题,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透彻,把所有的题型都练习到,一切希望就是高考能2得到高分,而忘却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

3、本任务来抓,忽略了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育人。我们的老师一般都是完成上课任务之后就走人,缺乏和学生沟通,对学生心理和价值取向、日常生活缺乏关怀的兴趣。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对学习知识缺乏兴趣,老师只讲课,不沟通,学生认为你不关心他们,也就没有建立感情,师生之间就会很生疏,遇到学生心情不好,就容易冲突。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就不可能把课讲好,更不可能在教书中育人。如果经常和学生交流,到教室、到操场和学生聊天,揣摩学生心理,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深入了解学生,做到与学生在情感的和谐,与交心谈心,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这一定会大大加深和学生的情感联络,学生对你的学科会更感兴趣,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正如陶行知

4、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培育,是人对人的理解与尊重,是生命灵性的启迪。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高尚的品格。教学生为人处世,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才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认识到这一点,我想只要我们把应试教育融合到素质教育中,既要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同时老师以自身的优良作风赢得学生的赞赏,发挥榜样的辐射作用,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和模仿。变说教式为体验式,变被动发展为自主发展,变注重形式为注重实效,就会提高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动发展的能力。教书育人、育人为上在日常学科教学中的渗3透,把育人理念贯彻始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一切的学科教学都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以育人为中心。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把每节课都把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融合,加深和学生的情感联络,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简单枯燥地说教,不需要强调学生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自身的优良作风赢得学生,真正做到教育无痕。 2012-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