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放眼世界,着力打造我国国际航运中心1 - 副本1.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501092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眼世界,着力打造我国国际航运中心1 - 副本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放眼世界,着力打造我国国际航运中心1 - 副本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放眼世界,着力打造我国国际航运中心1 - 副本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放眼世界,着力打造我国国际航运中心摘要:放眼世界知名港口,以伦敦港和地处亚洲的新加坡港为例,回溯其发展路径,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自身软实力,逐步迈向国际航运中心的历程。并据此挖掘可借鉴之处,运用于我国上海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关键字】国际航运中心;产业集群;港口发展一个产区产业的成功发展路径往往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港口产业及其航运的发展也是如此。一个地区有着良好发展港口产业的潜力就必定拥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且这些优势对于该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具有优势的地区不少,为何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运行实力良莠不均呢?笔者相信这与该地区是否很好地发挥优势同时不断规避劣势,完善整体实力有

2、关,相关的配套策略运行实施与该地区是否能真正挖掘所被赋予的潜力紧密相连。本文将以伦敦和新加坡港口发展路径为借鉴,结合我国上海港的自身优势,分析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得到改善的部分,提出相关建议。1、放眼世界两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世界上国际航运中心主要以三种模式形成,分别是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国际航运中心、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纽约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以中转为主的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伦敦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最初是以枢纽大港和船东为核心,同样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四个阶段。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伦敦为中心城市的英格兰中部许多城市快速崛起

3、,为伦敦发展为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可靠的腹地货运保障。城市的逐步发展带动了伦敦的航运业的快速腾飞,虽在二战后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遭遇了不利因素,但伦敦却抓住时机,利用服务业上的比较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蓬勃兴起。这使得伦敦继续成为现代化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在全球航运服务很多方面处于垄断地位。如今伦敦港口的主体已经外移到具伦敦市中心大约四十公里的提尔伯里港,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一百强之外,航运中心的物理功能虽然已经下降,但仍是重要的世界航运节点,承载着全球无可争议的航运定价中心和管理中心的重要角色,并且通过海事服务创造比传统港口业更大的收益,实现了航运中心模式的完美转型,转向港口的高端服务

4、链。可以说伦敦航运中心的发展不是赢在硬件环境上,而是更多的在于精心打造了优质的软环境。表 1 伦敦与我国港口硬件设施对比伦敦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具有着无可争议的强势地位,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历程,因此具备这样的稳定性不是我国的几大港口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可赶超的,但却是我国港口借鉴的绝好版本。伦敦 上海 大连 天津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 45 5 39 28深水泊位数 40 97 40 53航道水深(米) 12 16 15.5 15.5同处亚洲的新加坡在港口航运领域也相当发达,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通往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国际航运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港口航运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5、但这并不是其成功的唯一条件,同处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西亚的巴生港、丹戎帕拉帕斯港也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且腹地条件比新加坡更为有利,却没有成为枢纽港。可见新加坡两百多年的港口经营为其今天成为全球海运中心积攒下深厚的底蕴。2、世界两大国际航运中心各具特色2.1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软环境为伦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首先它作为航运信息中心,成为航运信息的集散地,拥有着像 Drewry 一流的咨询研究机构,有关全球的航运交易、运价、船队等信息都主要依靠伦敦的信息咨询机构获取;其次伦敦还是航运融资及海上保险中心。同时它是国际海事组织总部的所在地,拥有世界最重要的航运交易所,至少有 15 个国际组织总部是设在

6、伦敦的。其所拥有的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实行自我监管的航运交易所,每年拥有巨大的交易额。就是在这样一个航运信息发达、航运融资相关业务成熟及全球重要海事组织聚集的地方,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其后续不断加强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完善使得伦敦航运中心向着更高层级迈进。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集群城市航运服务,仅在 07 年伦敦及其周围地区就有超过4000 家公司为国际航运界单独提供各种专家级的专业航运服务,这样大量的航运服务企业的集聚所带来了巨大的自身利益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伦敦的航运业已经逐步完成了从集聚到集群的转变,技术上、人才上的互相支持将伦敦航运中心的港口航运产业链逐

7、步推高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同时权威的航运服务认证培训也起了积极作用,在伦敦拥有众多航运服务认证机构,诸如 1911 年成立的特许船舶经纪人协会,它代表了遍布世界各地的船舶经纪人、船舶管理人和代理商。同时航运服务培训机构主要有劳氏海运学院,每年为数以千计的国际参与者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为港航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2.2 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新加坡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稳中有序的增长,其兴旺的产业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新加坡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和建筑业。其次新加坡的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龙头,占据 GDP 的过半比重。近年来,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新加坡政府积极拓展知识经济领

8、域,以新型产业带动新加坡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全面扩升,重点扶持诸如生物医疗、教育服务、工程和环境服务等。新加坡就是依托这样的产业大发展,依托港口城市辐射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新加坡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另一大突出特点在于其国际中转的定位。早在 1960,新加坡抓住机遇,大力兴建集装箱专用泊位,通过逐步改建和新建集装箱专用码头,与政府当局行业紧密协作,迅速发展转变为地处东南亚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中心。众多船公司由于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而把新加坡作为其集装箱管理和调配基地,从而促成新加坡成为庞大的集装箱管理与租赁服务中心。空港联运,将海运与空运相结合,很大程度上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而逐步衍生出

9、的船舶修造中心等副业为新加坡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和勃勃生机。3、旨在逐步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借鉴与建议从伦敦与新加坡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来看,航运中心是形成的,而不是建成的。各自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但也都同样受限于自身的固有劣势和所处国家环境与政策约束中,国际航宇航运中心的形成需要时间和机遇的促成,更需要孕育于一定的地区文化之中。相较于伦敦港,我国上海港的软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改善的部分,有赖于人才基础、科研环境、市场氛围共同提升,更有赖于如新加坡港一样的发达的产业集群为其提供经济支撑。同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的上海港,需要做出正确的定位决策。正确决策为新加坡

10、港成为国际枢纽港和国际航运中心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由港口带动经济。定位不同,则发展思路与策略就必然不同。对于上海港的建设,给予正确的定位是其迅速发展的核心。在 1995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上海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施行相应政策措施之后,使得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强势上升。然而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加明确具体的定位,需要细化到明确的业务类别上,将个别业务做成其优势项目很可能为上海港的迅速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断创新,面对瓶颈能够直面挑战的政府是给予伦敦港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政府采取吨位税制度吸引国际船东前去英国注册;而当面对英国船东较少,雇员年龄显著增加等困境时,政府通过海洋海洋视觉和海事伦

11、敦提高公众对本国现代航运的认知程度,持续着重于航运的就业和培训等积极措施的实施,保持和加强航运服务的长期竞争力。上海港需要紧跟世界航运发展的潮流,建立港口信息和战略部门,借助港外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研究团队,最大程度掌握国内外港口的发展状况和周边港口的竞争格局。着重进行上海港战略政策的研究,建立世界港口的资料信息库,为上海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对发展动向和规律以及城市与港口的紧密联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同时加快上海港口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既有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政府功能,又有与海关、海事、码头等连接沟通职能,实现综合权威的信息化管理。这对于我国上海港软环境的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不断提高航运服务公司的专

12、业知识,向为全球提供卓越的航运服务看齐,专注于全球航运发展标准。加强国际合作,准确定位于一个专业的服务中心才能有着更高的追求目标,面对日趋复杂的客户需求,需要强化自身,推动服务创新,追求与上海传统集群和新兴市场之间的联系和协同。4、结语近年来,政府致力于将上海港打造成国际航运中心,不断完善其硬环境,加强管理,做好规划使其尽量满足市场需求,逐步打开国际业务。然而,正如上文所提,国际航运港口不是建成的,而是形成的,这意味着上海港还需要待以时日,身处国际竞争环境下,勇于抓住时机,准确定位,融合自身优势于政策环境、市场氛围和地区文化中,慢慢形成历史的积淀。参考文献:1毛惠明,顾力 国际航运中心要完善软环境,中国交通报,2007.07。2董岗,任声策 伦敦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关键驱动因素探究,水运科学研究,2009.09。3屠爱华 伦敦经验及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交通与运输,2008.02。4黄维彬 新加坡发展国际航运中心的经验及展望,港航研究,2006.06。5杜麒栋 新加坡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成功经验探讨,港口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