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体压强注入抽出变化王春民 11、公式 ( 为液体密度, h 为自由液面到液体液体某点的垂直距离)ghP2、 适用条件任何液体形状,只要找出深度 h,密度 液体压强 3、对于在规则的容器中加入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底部压强变化( ) 通过 求gSmPP4、对于 加入相同高度的 解变化后( ) 压强关系h5、对于规则的容器中,在此液体中加入某物体后,液体对底部压强关系的变化的求解方法(加入物体后,物体在液体中可能存在漂浮、悬浮、下沉,但是 不管怎么样液面都上升最后的高度与底面积的乘积就是体积 =之前液体体积 +浸入到液体的物体体积,可以判断出前后液体对底部压力的变化) )(物 体 浸 入液后 VgS
2、hF根据之前液体的体积或者浸入液体的体积来判断之后压力的变化 【液体压强杯中木块】例题 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分别放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 P 甲 、P 乙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 F 甲 、F 乙 ,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B )AP 甲 =P 乙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F 甲 =F 乙CP 甲 =P ,F 甲 p 酒精 ),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 2 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P 甲 、P 乙 ,以及 A 和 B 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 FA、
3、F B 的关系是( D )A P 甲 FB。 C P 甲 =P 乙 FAF 乙 , P 甲 铁 铝 ) ( A )图 3A B液体压强注入抽出变化王春民 3Ap 甲 p 乙 p 丙 。 D无法判断。【 倒入抽出问题】例题 两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圆 柱 形 容 器 内 分 别 盛 有 水 和 酒 精 ( 水 酒 精 ) 。 若 在 两 容 器 内 抽 出 体 积 相 同 的 水 和酒 精 后 , 水 和 酒 精 对 容 器 底 部 的 压 强 大 小 相 等 , 则 可 以 确 定 原 先 容 器 中 ( A )A 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 B 水的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C 水的质量小于酒精
4、的质量。 D 水的体积等于酒精的体积。练 1 如图 4 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 水 酒精 )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C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练 2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水 洒精 ) ,在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再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都不溢出) ,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A) P 水 P 酒精 (B) P 水 P 酒精
5、(C) P 水 P 酒精 (D)无法确定练 3 如图 3 所示,两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圆 柱 形 容 器 内 分 别 盛 有 不 同 的 的 液 体 A 和 B, 现 从 两 容 器 内 抽 出 相 同 体积 的 液 体 后 , 两 容 器 内 剩 余 液 体 对 容 器 底 部 的 压 强 相 等 , 则 原 来 未 抽 出 液 体 前 两 容 器 内 液 体 对 容 器 底 部 的压 力 FA、F B 和压强 pA、p B 的关系是 ( C )A FA FB,p Ap B。 B FAF B,p Ap B。C FAF B,p Ap B。 D FAF B,p Ap B。练 4 如图 4
6、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已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若要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可( D )A 向两容器内分别倒入相同高度的液体 B 向两容器内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 C 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 D 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综合练习1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已知 甲 乙 丙 。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上部切去一块,使三个正方体的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C )Am 甲 m 乙 m 丙 ; B. m 甲 m 乙 m
7、 丙 ; C. m 甲 m 乙 m 丙 ; D. m 甲 m 丙 m 乙 。图 3A B 甲 乙图 4液体压强注入抽出变化王春民 42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p 甲 p 乙p 丙 。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上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 甲 、F 乙 、F 丙 的大小关系是 ( C )A F 甲 F 乙 F 丙 。 B F 甲 F 乙 F 丙 。 C F 甲 F 乙 F 丙 。 D 以上都有可能。3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分别置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p 甲p 乙p 丙;若在它们
8、的上表面上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 甲、F 乙、F 丙,使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为 ( C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p 乙 p 丙 。 D、 无法判断。6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甲 、 乙 ,且 甲 乙 。 若 在 两 个正 方 体 上 方 分 别 施 加 一 个 竖 直 、 同 方 向 的 力 F 甲 、F 乙 ,且施加的力都小于各自正方体的重力,使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 F 甲 、F 乙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可能是 F 甲 F 乙 。 B 可能是 F 甲 = F
9、 乙 。 C 一定是 F 甲 P 乙 。 BP 甲 F 乙 F 丙 。 D 可能是 F 甲 =F 乙 =F 丙 。图 5甲 乙液体压强注入抽出变化王春民 512.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 C )A 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B 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C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D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13.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 甲 乙 。
10、分别在这两个正方体上放物体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分别放上等质量的两块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还是相等B. 分别放上等质量的铁块和木块后,甲正方体对地面增加的压强大C. 分别放上等体积的两块铁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D. 分别放上等体积的铁块和木块后,两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14. 如图 4 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 A 和 B,已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液体的质量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液 体 A 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液 体 B 中,均无液体溢出,这时 A、 B 两 液 体 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 B ) A 甲的体积
11、小于乙的体积。 B 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C 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15. 如图 3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不 同 的 液 体 A 和 B(已知 A B) ,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液 体 A 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液 体 B 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 A、 B 两 液 体 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 B )A 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B 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C 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16. 如图 16 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液面相平。已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
12、容器中放入一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后,且无液体溢出,则( D)A 甲对容器底部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B 甲对容器底部压力可能小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C 甲对容器底部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D 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力。图 16甲 乙17、如图 17 所示, 桌面上有 A、B 、C 三个容器, 它们的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 内装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 则( )A、各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 B、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C、各容器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不同; D、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同。图 17 hA B 乙图 18液体压强注入抽出变化王春民 618、如图 18 所示,两个完
13、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 h 处 A、B 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 pA 和 pB 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 F 甲、F 乙和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 ) A F 甲F 乙,p 甲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C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 D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19、如图 19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 A 和 B,已知甲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小于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无液体溢出) ( )A 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 A、B。B 分别倒入
14、相同体积的液体 A、B。C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 A、B。D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A、B。液体放入出物体压强变化1、如图 1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不同的液体 A 和 B(已知 AB) ,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液体 A 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液体 B 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 A、B 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B、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C、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 2、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 水 酒精) ,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
15、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杯中水的质量大于乙杯中酒精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杯中水的质量小于乙杯中酒精的质量 D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3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此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不计液体损耗,分别取出小球后,水和酒精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相等。则甲球的体积_乙球的体积;两容器中,水的质量_酒精的质量。 (均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4图 4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 A 和 B 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 水 酒精) ,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
16、,如图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 P 甲、P 乙,以及 A 和 B 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 FA、FB 的关系是 ( )A P 甲 FB。C P 甲 = P 乙 FA FB。 D P 甲 = P 乙 FA = FB。 5图 5 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液体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关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以及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 )A P 甲 P 乙 F 甲F 乙 B P 甲P 乙 F 甲F 乙甲 乙A B 图 19 图 1 图4甲 乙 图 5水 酒 精 图 1 图
17、 6液体压强注入抽出变化王春民 7C P 甲P 乙 F 甲F 乙 D P 甲P 乙 F 甲F 乙6如图 6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水 酒精),若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 ( )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7.图 24-7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 24-7 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