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夏河南游之云台仙境 2011 09 09 132011年夏河南游之云台仙境 (2011-09-09 13:10:06) 2011年09月09 日百度百科:云台山在远古时代乃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燕山期 ,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态。 早就多次听说云台山的美,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其
2、魅力所在。站在山脚下,仰望四周,云雾叠起,如入仙境。又加细雨蒙蒙,格外增添了许多仙风神韵。云台山,也是因为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 红石峡是我们游览的第一站,也是最辛苦的一程。一个上午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没有地方歇脚,没有机会停留,没有路途返回,只能随着拥挤的人流前行。幸亏是雨天,如若好天气,游客会多到什么程度,不敢想像。不过为了这处被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的美景,再辛苦也值得。红石峡因整个峡谷的峭壁岩石均为酱红色而得名,属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据地质专家研究发现,这里形成于34亿年前的锆石,是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红石峡还有个名字叫“温盘峪”,1亿年前,震旦纪时期,地壳还在运动,山
3、体裂缝成隙而形成。由于在地表之下,又窄又深的峪内的空气不能与外界大气候正常交流,便形成峡谷内特有的小气候。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为10度左右,故名“温盘峪”。 中午我们在当地人开的家庭旅馆里吃的午饭。由于开发云台山旅游,当地的耕地统一回收,各家在自己的宅基础上,按照统一的要求盖起了家庭旅馆,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因为是统一管理,各方面的条件也还可以。我们五个人的午饭花费是270元,一只土鸡,一盘当地山药,一份炸小河鱼外加一盘山韭菜炒鸡蛋,也不算便宜,但对于旅游景点来说,这个价位也还能接受。 吃过午饭以后,爷爷奶奶就没有跟我们一起继续游览,而是乘坐着观光巴士四处转了转,买了些当地土特产。我们三
4、人则前往潭瀑峡、泉瀑峡和猕猴谷方向。在猕猴谷入口处,听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下雨,猕猴谷的表演取消,猕猴也应该不会出来活动。所以我们就在入口处的一个大铁笼子外,看了看几只关在里面的猕猴,不过也遇到了有趣的事情。两个年轻人拿了带壳的花生给猕猴吃,几只猕猴不是一把抢过去,而是轻轻的用手指捏了去,两只手剥开花生,有一只甚至还去了里面的皮,才放到嘴里吃掉。那灵巧程度一点不比人类差多少。 继续前行的时候,看到了路标上指示了两个方向老潭沟、小寨沟。我们不禁有些迷糊,怎么没有游览图中所示的潭瀑峡和泉瀑峡呢?仔细看过才知道,泉潭峡又名老潭沟,潭瀑峡又名小寨沟。也是因为被上午红石峡一行累得够戗,我们也不想再冒险去
5、更多的地方,比较之后,我们放弃了以秀美著称的小寨沟,选择了拥有云台天瀑的老潭沟。 潭瀑峡(老潭沟)形成于距今5.44.9亿年的寒武纪时期,2300万年以来,历经长期流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使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局部强烈下切,形成了长3000米,深500米的峡谷。因为下午的游客相对少了很多,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停下匆匆的脚步,更好的欣赏周围的景色。就在这样的陶醉中,不知不觉来到了老潭沟的尽头,云台天瀑的脚下。我们憋足劲,一口气顺着绕石而上的台阶,来到了观景台。那一瞬间,所有的疲劳,所有的曲折,顿时被眼前壮丽的景观所代替。落差达314米的亚洲最高瀑磅礴的气势,直冲而下的力量,落水前的那种飘逸,震撼着在场的每位游客。大家忘记了旅途的艰辛,忘记了正在下着的雨,脱下了雨衣,放下了雨伞,纷纷拿起相机,给自己,给家人,给朋友和壮观的天瀑一起,留下这难忘的瞬间。 云台山,名不虚传!自然之美、之神奇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相信哪怕给每位到过这里的游客再一万次的机会,大家也都会一万次坚定不移的选择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