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490356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准备23.1 技术准备23.2 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63.3 施工现场准备73.4 施工交底准备83.5 机械准备8四、施工布署8五、混凝土的浇筑95.1 底板浇筑方式95.2 基础底板浇筑技术要求105.3 底板混凝土养护方法11六、混凝土测温.116.1 测温点的布置方式116.2 测温管布置126.3 测温记录要求12七、保温保湿养护降温措施13八、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质量控制13九、底板混凝土施工应急准备14十、底板内特殊部位的处理14十一、质量保证措施15十二、安全文明安全施工2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山南银杏苑安置房(二期)及

2、市级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本工程地下室部分施工图纸。3、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规程、图集。 序号 名称 编 号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混 凝 土 泵 送 施 工 技 术 规 程 (JGJ/T10-95)施 工 现 场 临 时 用 电 安 全 技 术 规 程 ( JBJ462005)1规程规范标准法规建 筑 机 械 安 全 技

3、术 规 程 ( GBJ3386)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程序文件,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2 其它 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及其它参考文件资料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淮南市山南新区支四路/支五路,场地交通便利,施工现场的 “三通一平”基本完成,施工现场交通条件便利,本工程有 5#、6#、10#-24#、商业楼组成,另外有二个地下车库,建筑物基础埋深 7.5 米,地下车库高度 4.2 米。本 工 程 地 下 为 筏 板 基 础 ,强度等级:地下室底板混凝土:C35,抗渗等级:P6;板 厚 1700, 最 大 混 凝 土 浇 筑 量 约3500m3。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

4、,故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做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温度应力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特编制大体积砼施工方案。2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底板混凝土浇筑日期在 9 月份,正值秋期施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通过两方面的措施进行控制,一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温升,二是提高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以上两条措施分别从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升温这两方面进行技术处理。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条: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各有关的规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

5、拌、养护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3、砼试块的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规范标准。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5、确定采用阶梯式递进分层浇筑方法,每浇筑层 50cm,紧接着施工第二层,每层施工宽度 6 米左右。6、配合比委托试验室提前试配,掺用外加剂按照图纸设计进行配置。7、砼采用集中搅拌,泵送砼,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大(1-3)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用粉煤灰等掺合料,以改善砼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8、加强砼测温工作,根据温差关系确定采取相应措施。3.1.1 优化配合比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室

6、底板、外墙部位属于二 b 类环境,混凝土的总碱含量不大于 3.0Kg/m3,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0.2%,水灰比不大于 0.55。根据本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掺加 MPC 聚合物纤维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0.00015(水中 14D),限制干缩率0.0003(水中 14D,空气中 28D) 。2、试验室配合比要求为降低水化热,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的条件下,把水泥用量降低,降低水化热,同时掺入一定量粉煤灰, “分解”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掺入粉煤灰,可保证设计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避免施工

7、裂缝出现,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徐变、干缩性和热膨胀系数,提高抗泌水性和抗离析性,混凝土抗渗性能显著增加,对抑制碱集料反3映也有效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 3d 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40kJ/kg,7d 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70kJ/kg。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 8%;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 2.3,含泥量不大于 3%; 粗骨料宜选用粒径 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 1%; 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大体积混凝土

8、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 55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 160mm。 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 175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 40%.砂率宜为 3842%。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 10L/m3。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3、外加剂、掺和料选用采

9、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和 MPC 膨胀剂,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使其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整体性浇筑,同时加长混凝土内部散热过程,避免温度裂缝。所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均选用绿色环保型产品,且无污染、无毒害、无氨类等,并经检测合格产品。4、配合比施工前跟泵送站技术科协调,确定最佳商品砼配合比,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中原材料质量关。5、原材料升温秋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 5。3.1.2 底板混凝土温差计算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绝热温升与混凝土单位体积中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种有关,并随混凝4土的龄期增长按指数关系增长,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

10、筑后的 3-5 天,一般在 3-5 天接近于最终绝热温升,在计算中取 t=3根 据 底 板 要 求 选 取 计 算 模 型 为 : 坍 落 度 160mm、 混 凝 土 入 模 温 度 5 、 大 气 平 均 温 度 -5 ,其他相关数据依据相应的数表查得。本配合比采用卫辉天瑞水泥 P.042.5 水泥,最终水化热 380KJ/kg。1、混凝土内部最终绝热温升 Th计算公式为 Th =(WQ/Cr)(1-e -mt) (354+530.25)380/(0.962400) 1= 60.57 W水泥用量,含粉煤灰的有效量,折减系数取 0.25(kg/m)Q水泥的水化热 380KJ/kgC混凝土的比

11、热 0.96J/(kg.K)r混凝土的容重 2400kg/mm与水泥品种、浇注时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取 0.295t龄期,d2、混凝土拌和物的浇注温度根据新乡气候条件,混凝土浇注时大气温度按 -5计算。3、混凝土内部中心实际最高温度()TmaxTmax=Tj+Thx=5.0+60.570.506=35.65Tj混凝土入模温度,取 5.0 x 不同底板厚度,不同龄期的降温系数,取 0.506(查表根据 1.6M 的板厚按内插法计算)4、混凝土的表面温度Tb(t)=Tq+4h (H-h )DT(t)/HTq环境温度取-5 DT(t) 混凝土内部与外界气温之差DT(3)=Tmax-Tq=35.65-

12、(-5)=40.65H为底板计算厚度,底板以单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平板看待,混凝土基础底板实际厚度h=1.6m h混凝土结构虚厚度 h=kl/bk 为计算折减系数,取 0.666;混凝土导热系数 l=2.33w/mk;b 为保温层的传热系数,5b=1/(di/li)+1/bq) ,砼浇筑完后表覆盖一层塑料布养护,di 为各种保温层的厚度,l 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l=0.0882,bq 为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 5.59 w/mk,则b=5.59w/mk 需要采取保温保湿养护 ,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二层棉毡,每层棉毡厚度 6mm,经计算 h=kl/b=0.666*2.33/5.59=0.28m则 H=

13、h+2h=1.6+2*0.28=2.16m所以:Tb(t)= Tq+4h (H-h )DT(t)/H=(-5)+40.28(2.16-0.28)40.65/2.16=13.355、混凝土结构实体内外温差值混凝土内、表最大温差 DT1=35.65-13.35=22.3256、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DT2=13.35-(-5)=18.3520符合规范要求。3.1.3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由于混凝土的贯穿性或深层裂缝,主要是由温差和收缩引起过大的温度收缩应力所造成的,为此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安全性进行验算,以确保基础底板无危害性裂缝产生,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耐久性可满足工程质量要求。1

14、、计算参数的确定混凝土浇筑后 3-5 天内外温差较大,即此龄期的混凝土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较大,所以龄期 T=3d 进行计算,其他参数取值同混凝土温控计算的各参数。2 温度应力计算=tT/(1-)S(t)Rk混凝土的温度(包括收缩)应力(Mpa)t混凝土龄期 T=3 时的弹性模量 0.745104N/mm2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取 1010-6 T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按下式计算T=Tj+2/3T(t)+Ty(t)-TqTj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为 5T(t)混凝土在龄期 T=3 时水化热绝热温升为 35.656Ty(t)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q混凝土浇筑时的大气平均温度为-5S(t) 考虑徐变影响

15、的松弛系数,查表得 0.57Rk混凝土外约束系数(考虑柱的约束影响,按一般偏上地基计算取 Rk =0.70)混凝土的泊松比取 0.15t=Eh(1-e-0.09t)=3.1510 4(1- e-0.093)=0.745104 Mpa其中:Eh 为 C35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3.15104Mpa Ty(t) =y(1-e -0.01t)M1M2M3M11/=3.2410-4(1-e-0.03)1.11.131.01.21.111.180.760.851.30.861.01(1010 -6)=1.385 其中:y 混凝土在标准条件下极限收缩值 3.2410-4 M1、M2、M3、M11 为不同条件

16、下修整系数,查得。T=Tj+2/3T(t)+Ty(t)-Tq=5+2/335.65+1.385-(-5)=35.15则 =tT/(1-) S(t)Rk=0.74510 41010-635.15/(1-0.15) 0.570.70=1.23Mpaft=1.8Mpa(C35 混凝土抗拉强度)由计算可知,混凝土的抗裂度安全,不需要单独采取抗裂措施。3.2 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1、人员准备项目经理部组织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调度。组长:李江平副组长:韦柏跃、李柏忠、张忠良、梁友表7组员: 王庆陆、王飞、叶亚杰、邵建表、蒋青松、邵建华、徐新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

17、工时配备了两班劳动力进行连续施工,每班配备的人员如下: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1 振捣手 142 电工 13 机械维修工 14 搓毛 125 放线工 36 钢筋工 2 机动7 配合工人 48 木工 1 机动2、材料、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底板混凝土浇筑配备机械设备如下:序号 物资设备、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1 混凝土汽车泵 22 混凝土振捣器 53 混凝土平板振动器 H21X2 14 煤油温度计 RM-225 1005 混凝土抗压试模 100*100*100 126 混凝土抗渗试模 127 混凝土塌落筒 18 塑料薄膜 M2 48009 保温棉 M2 1500010 真空泵 13.3 施

18、工现场准备1、养护用材料准备齐全。2、钢筋绑扎、模扳支设完毕,并经监理公司隐蔽验收合格,水电安装预留、预埋完毕;标高已引测到墙柱钢筋上。混凝土泵车及泵管架设完毕,经检查合格。83、一周气候调查。大体积混凝土要求连续施工,因此浇筑前要根据浇筑天数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避免在雪天进行混凝土浇筑。4、浇筑混凝土前,由项目总工召集人员对现场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细致检查,做到准备充足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5、施工现场内照明准备:为了保证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内四周安装照明用碘钨灯,满足浇筑振捣照明要求。6、沉淀池、排污沟、排污泵准备完毕。7、完成夜间施工手续并张贴安民告示。8、 在 浇 筑 砼

19、前 提 前 跟 当 地 供 电 局 联 系 或 现 场 准 备 好 100KVA 的 发 电 机 组 一 台 作为 备 用 , 以 保 证 突 然 停 电 时 供 钢 筋 焊 接 、 振 捣 砼 及 施 工 照 明 使 用 。9、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测温人员、保温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砼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3.4 施工交底准备1、项目部施工部门对施工队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重点说明:标高控制措施,混凝土振捣方式,浇筑方向,测温措施,养护措施。2、交底分工种单独交底:分为振捣手交底、压光找平交底、测温交底、保温养护交底、辅助工交底(混凝土辅助工、木工、钢筋工、电工) 。

20、交底时要求所有振捣手、找平工、保温养护工等关键工序人员全部签字,入档。3、交底后项目部分工种组织培训学习,并进行考试,对不合格的工人进行辞退或变为辅助工。4、为便于各工种操作手及时复习施工要求,并对施工人员起到警示效果,项目部制作了“生产指示牌” ,分工种将“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质量要点”在现场进行悬挂,给工人提供掌握施工要求的机会,达到人人懂施工要求的目的。5、施工交底要在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细节进行深化,比施工方案有更深的层次。3.5 机械准备1、混凝土浇筑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完成。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振动棒、振动设备电线架设情况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并对管道进行充分湿润。2、施工现场准

21、备配备 1 台混凝土汽车泵进行地下结构的浇筑。5、HZ6-50 型插入式振动棒 3 支,HZ6-30 型插入式振动棒 2 支。9四、施工布署1、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布置 1 台 48m 长汽车泵。2、混凝土水平运输要求混凝土供应商根据运输距离、道路交通等情况,确认运输车辆数量,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为保证新乡建业壹号城邦工程的顺利连续施工,在混凝土运输和设备做如下几点安排:(1)选择合理的行车路线,以防因交通问题造成堵车影响混凝土的连续供应。(2)充分利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观察路况及现场混凝土运输车数量,保证合理发车。一旦某路发生堵车,立即利用改走其他路线。(3)根据工程与搅拌站的行车时间(含

22、泵送时间)计,一个来回需 2 小时,汽车泵每小时约 70 立方米计。白天汽车泵配置 10 辆罐车,并根据情况随时增减车辆。(4)在施工现场安排调度人员和安全员以保证现场混凝土运输车的秩序和行车安全,并就现场的车辆情况和混凝土质量状况及时的与站内保持联系。五、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会同监理单位、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等进行混凝土开盘鉴定,填写开盘鉴定表格,并留置标准养护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浇筑前对混凝土泵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时首先在泵管内泵送 1m3 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对管道进行湿润,砂浆分散浇筑,不得浇筑在同一地方。5.1 底板浇筑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整

23、体分层连续浇筑方式,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进行至一定距离后再回过来浇筑第二层砼,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砼,逐层水平向前推进,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50c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出前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上层砼浇筑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砼内不小于 50mm,在浇筑接茬处应振捣到位。 (见下图) 底 板 混 凝 土 浇 筑 方 式 示 意 图2110泵送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布料杆的旋转半径范围内水平旋转布料,逐步向前推进,而且布料杆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小于 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现象。5.2 基础底板浇筑技术要

24、求1、混凝土坍落度和出罐温度检测混凝土运至现场后,现场设专人对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出罐温度进行检测,并进行外观进行检查。对坍落度不合格的拒绝使用,采取退场处理,并及时报告现场主管技术工程师。由项目部进驻搅拌站人员负责验证该车混凝土回站情况。 2、混凝土内部振捣混凝土浇筑前,选定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为振捣人员,针对各个部位的浇筑特点,进行详细交底,管理人员跟班作业,检查和监督振捣作业。振捣方法: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 400mm ,振捣时间 15-30 秒,快插慢拔,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而且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左右,以消除二层之间的接缝。为增加

25、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提高抗裂性能,应采用二次振捣方法。第一次振捣时,由于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自然形成的坡度也较大,因此应在坡顶、坡中和坡脚布置两道振捣器,一道布置在卸料处,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捣,另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初凝前进行第二次砼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当混凝土浇到底板顶标高后,应用 2m 长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找平,且控制好底板顶标高。然后用木抹子拍打、搓抹两遍,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收浆压光,并随后铺设塑料薄膜保水养护。3、泌水和浮浆的处理 对大体积砼施工由于采取分层泵送浇筑,两层之间间隔较久时,分层之间很容易产生泌水或浮

26、浆现象,且该浮浆会流淌到每层脚部聚集,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所以要组11织人力随时用勺清浆,对已经存在的浮浆必要时采取真空泵进行吸取。另外为减少浮浆的再次出现,可通过调整砼的坍落度(必须在能保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情况下)可减少混凝土的泌水和浮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4、初平、精平当砼浇到板顶标高后,利用 2m 长刮杠将砼表面找平,且控制好板顶标高,然后用木抹子拍打、表面搓平,再用铁抹子压光两次,压光后进行拉毛。5、混凝土施工温度检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量设专人负责,并做出测温成果,即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达到 18时应向现场主管技术工程师

27、、施工负责人员预警,增加找平人员,加快压光速度。温差达到 22C 时应立即报警。因此,施工部门一定要注意找平抹压人员的数量,否则会因为浇筑出的工作面量大导致来不及收光的现象,使混凝土失水发干,且影响养护措施的落实。5.3 底板混凝土养护方法 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保温棉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 -5以下铺三层或四层,应经常控制复测温度,必要时使用人工措施加温,如电加热养护。六、混凝土测温6.1 测温点的布置方式根据筏板特点,底板测温区的测点布置在轴线交叉点外扩 1000mm 处。测温管布置见下图。顶、底两个测温点距底板、顶板面各 50

28、。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导热良好的焊接12SC20 钢管制作。此外大气中布设个测温点,以比较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钢管焊接固定在钢筋上,下端封口,上端用木楔塞住,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每组测温管长度分别为 1550mm、800mm、50mm,管上口露出底板表面 100mm 左右,测温用普通煤油温度计测读,为能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必须用棉包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棉包。中止测温记录后,采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防水砂浆注浆封闭测温管。 6.2 测温管布置(见附图)。6.3 测温记录要求 对于混凝土的测温时间及测温频度,根据混凝土初期升温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 35d,一

29、般在 5d 之内温升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另外,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升,是随着结构物厚度的增加而增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确定的测温项目和测温频度如下:1、记录罐车中倒出时的混凝土温度,每车均测;2、施工现场大气环境温度,每 4h 测记一次,即6:00、10:00、14:00、18:00、22:00、2:00 各测量一次;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测记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初温度,以后按以下要求测记:第 13d:每 2h 测记一次;第 47d:每 4h 测记一次。其后为 8h,到撤除保温层为止,同时应不少于 14 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温记录由计量员具体负责记录,并按照技术资料统一表格填好

30、记录。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遇有特殊情况(混凝土内外温差接13近 25时)要及时报告,采取增加保温厚度措施。测温计准备:RM-225 型煤油温度计。测混凝土温度的同时检测大气温度。用于入模温度检测及混凝土温升检测。用于混凝土出罐温度检测。测温负责人:郭效东 协助人员:阮林涛 张宁 张向远 李泽亮 张永军 周 洋 七、保温保湿养护降温措 施根据温度应力计算,1700厚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可保证混凝土质量.综合本工程的特征。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及其内外温差。1、采用外蓄内散综合养护措施,限制表层砼热量的散失以及加快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失。根据砼的配合比及施工期间

31、的气温,计算确定砼的保温层,采用二次层塑料薄膜,二层草袋或毛粘进行保温.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内外温差小于 25 度.保温层厚度 25,可满足要求。(在筏板外边缘、承台、电梯侧壁覆盖严实。在施工中加强测温监控,温差控制不低于 25确保砼的内外温差,在混凝土表面采用覆盖二次层塑料薄膜,二层草袋或毛粘保温层,形成多层空气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随砼的浇筑顺序,及时封上塑料膜作为密封层,防止砼热量散失,使之表面湿润,然后铺上二层毛粘。在砼降温过程中,有控制地加强保温层,控制砼的降温速率。塑料布间要搭接严密,用 5cm 宽胶带封口且不得有裸露部位,封住水分,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草袋要迭缝,骑马铺放。2、温差

32、控制:产生主要原因是由温差造成的, 温度裂缝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未控制,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就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温差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必须优选原材料。(详见原材控制)3、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详见施工工艺)八、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质量控制 基础底板厚达 1.7m,砼的一次最大浇筑量达 3500m3;因此,混凝土内的水化热高,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混凝土内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142、施工过程每车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和出罐温度,使混凝土符合要求。3、根据施工时的大气温度,采用RM-225型煤油温度计

33、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做好温度控制。4、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减少内外温差。混凝土养护派专人负责,按规定记录测温记录,并依据测温记录采取预控措施,保证底板混凝土内外温差在 25内。 5、浇筑底板混凝土,为防止出现施工缝,采取连续分层浇筑的方法。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下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时为保证不出现分层,在设计配合比时加入高效缓凝剂,搅拌站根据运输距离和施工方案计算出适宜的初凝时间。6、加强振捣,特别是柱、墙插筋等钢筋较密集的地方,设专人进行振捣。7、对砼表面处理:当砼内部振捣、平面振捣完毕后,用 2m 长的铝合金刮杠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并随刮随拍打使砼密实。然后用木抹子再反复搓

34、抹找平,使砼面层进一步的密实,在砼初凝后终凝前再用铁抹子抹压收浆两遍,最后拉毛,可避免因砼收缩而出现裂缝。8、为处理混凝土沁水浮浆,现场准备真空泵一台。九、底板混凝土施工应急准备1、施工压光人员应急准备为防止施工时找平抹压人员来不及收光的现象发生,项目部在备有压光人员 10 名,可以随时进入现场施工。2、泵送设备突发故障应急准备搅拌站备有泵送设备。对现场内泵送机械突发故障,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立即调用搅拌站备用机械。调运期间,暂时利用塔吊进行浇筑,防止时间间隔较长形成施工缝。浇筑前对泵送机械认真进行检修保养,使泵送机械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中。3、安全部门加强进入工地罐车行驶信号指挥,限速行驶,防

35、止发生碰撞事故十、底板内特殊部位的处理集水坑、电梯井底浇筑振捣方式同基础底板,要控制好标高。侧壁混凝土振捣时注意不要碰撞井筒内模,与内模相距300mm的间距。对井内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振捣。根据井底板以下和以上高度的情况,以井底标高为界按厚度400mm进行水平分层浇筑。井底面标高以上沿其四周对称均匀布料,对称振捣。15十一、质量保证措施施 工 中 应 该 重 视 施 工 质 量 和 加 强 质 量 管 理 , 特 别 是 要 重 视 混 凝 土 振 捣 、 养 护 工 作 ,保 证 模 板 的 牢 固 , 钢 筋 保 护 层 的 准 确 等 ; 作 好 日 常 的 施 工 记 录

36、, 包 括 养 护 记 录 、 施 工异 常 情 况 处 理 记 录 、 施 工 日 志 、 质 量 检 查 日 志 。 严 格 按 照 设 计 图 纸 进 行 施 工 , 特 别 是要 保 证 钢 筋 位 置 和 数 量 , 否 则 会 造 成 严 重 后 果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对 关 键 工 序 实 行 质 量 预 控 , 在 施 工 之 前 对 关 键 工 序 和 特 殊 工 序 做 出明 确 划 分 , 项 目 将 对 容 易 产 生 质 量 通 病 的 施 工 部 位 、 环 节 要 制 订 具 体 的 预 防 措 施 , 确定 控 制 要 点 、 重 点 把 好 细 部 关

37、 ,把 好 特 殊 工 序 和 关 键 工 序 关 , 对 关 键 工 序 执 行 定 人 、定 位 、 定 量 , 项 目 编 制 作 业 指 导 书 , 必 须 有 管 理 人 员 旁 站 监 督 .1、 本 工 程 的 关 键 和 特 殊 工 序 关 键 控 制 点 :原 材 料 的 检 验 、 抗 渗 和 砼 配 合 比 的 确 定 。 。砼 的 浇 筑 和 养 护 ,墙 施 工 缝 的 留 设 按 照 图 纸 要 求 , 防 温 度 裂 缝 。2、 质 量 控 制 措 施为 保 证 质 量 , 必 须 从 钢 筋 绑 扎 、 砼 原 材 料 及 配 合 比 、 砼 浇 筑 、 养 护

38、 和 修 补 等 全 过程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加 以 控 制 , 以 保 证 砼 的 质 量 , 并 做 到 对 整 个 施 工 过 程 踏 步 式 、 跟 踪 式检 查 、 抓 全 过 程 各 个 工 序 的 预 控 。严 把 材 质 关 , 做 好 原 材 料 、 半 成 品 、 成 品 出 厂 合 格 证 的 检 查 和 验 收 制 度 , 要 选 用准 用 证 产 品 , 特 别 是 直 接 影 响 使 用 功 能 和 观 感 效 果 的 要 进 行 特 殊 控 制 。严 把 计 量 、 检 测 关 , 实 现 计 量 器 具 配 备 率 100%, 计 量 工 作 检 测 率

39、95%, 建 立现 场 计 量 人 员 的 岗 位 责 任 制 和 计 量 器 具 的 维 护 保 养 规 定 。 保 证 计 量 准 确 、 人 员 尽 职 。3、 混 凝 土 工 程 浇 筑 质 量 控 制( 1) 混 凝 土 表 面 出 现 麻 面 的 预 控 , 在 混 凝 土 浇 筑 前 , 应 认 真 消 除 模 板 内 的 杂 物 ,模 板 表 面 要 洁 净 , 木 模 要 充 分 湿 润 , 木 模 隔 离 剂 要 济 刷 均 匀 , 模 板 安 装 必 须 严 密 ,防 止 漏 浆 , 浇 筑 时 应 分 层 浇 筑 、 振 捣 密 实 以 使 气 泡 充 分 排 除 。(

40、 2) 防 止 混 凝 土 构 件 露 筋 , 在 混 凝 土 浇 筑 前 严 格 控 制 钢 筋 位 置 的 正 确 性 , 不 得有 位 移 等 缺 陷 , 保 护 层 厚 度 应 准 确 , 垫 块 要 绑 扎 牢 固 ; 混 凝 土 结 构 件 截 面 尺 寸 小 , 钢筋 密 集 的 部 位 应 采 用 细 石 混 凝 土 浇 筑 。 混 凝 土 应 振 捣 密 实 , 严 禁 振 捣 棒 碰 撞 钢 筋 。( 3) 混 凝 土 结 构 构 产 生 裂 缝 预 控 。 配 制 混 凝 土 时 , 应 严 格 控 制 水 灰 比 和 水 泥 用量 , 选 择 合 理 的 级 配 , 同

41、 时 , 要 振 捣 密 实 , 减 少 收 缩 量 , 提 高 混 凝 土 抗 裂 强 度 , 并 要认 真 及 时 养 护 , 防 止 水 泥 因 水 化 反 应 失 水 而 产 生 裂 缝 。16( 4) 在 浇 筑 混 凝 土 前 , 要 认 真 检 查 模 板 的 形 体 和 几 何 尺 寸 , 严 防 模 板 支 轲 变 形和 缩 胀 。 以 防 混 凝 土 结 构 构 件 产 生 缩 径 现 象 。( 5) 严 格 控 制 混 凝 土 拌 合 物 原 材 料 的 质 量 和 配 比 , 拌 合 物 投 料 计 量 和 水 灰 比 要准 确 , 拌 制 要 合 理 , 应 保 护

42、拌 合 物 质 性 和 坍 落 度 的 适 应 性 , 混 凝 土 要 浇 捣 密 实 , 养 护要 合 理 , 以 确 保 混 凝 土 符 合 设 计 强 度 。( 6) 水 平 结 构 的 混 凝 土 表 面 , 在 混 凝 土 临 近 初 凝 时 先 应 用 铁 滚 筒 碾 压 两 遍 以 上 ,并 在 混 凝 土 初 凝 前 适 时 用 木 抹 子 压 实 搓 毛 或 铁 板 收 光 , 以 防 止 表 面 产 生 收 缩 裂 缝 。( 7) 混 凝 土 运 输 车 运 至 现 场 后 , 罐 车 内 不 准 任 意 添 加 外 加 剂 和 水 , 发 现 混 凝 土坍 落 度 实 测

43、 值 超 出 正 常 使 用 范 围 , 及 时 通 知 搅 拌 站 核 实 调 整 。 如 果 混 凝 土 供 货 小 票 标识 与 工 程 需 要 的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不 符 时 , 拒 绝 签 收 , 并 作 退 货 处 理 。( 8) 混 凝 土 表 面 经 过 振 捣 水 泥 浆 较 厚 , 如 不 进 行 处 理 会 造 成 表 面 裂 缝 , 因 此 ,在 浇 捣 完 毕 后 , 要 对 混 凝 土 表 面 及 时 处 理 , 首 先 用 水 准 仪 按 设 计 结 构 标 高 抄 平 , 然 后用 钢 棍 筒 碾 压 几 遍 , 再 用 铁 抹 子 压 光 , 使

44、混 凝 土 表 面 平 整 一 致 。( 9) 在 大 体 积 浇 捣 过 程 中 , 由 水 泥 硬 化 过 程 所 产 生 的 水 化 热 较 大 , 如 不 及 时 采取 外 表 面 保 温 措 施 将 产 生 内 外 温 差 导 致 裂 缝 , 影 响 混 凝 土 质 量 , 因 此 在 混 凝 土 大 面 积浇 筑 时 , 在 混 凝 土 中 部 用 20 薄 壁 钢 管 每 隔 5m 设 置 一 根 测 温 孔 , 对 大 体 积 混 凝 土进 行 定 人 定 时 测 温 , 并 配 备 一 定 数 量 的 保 温 薄 膜 和 麻 袋 , 应 在 浇 筑 完 毕 后 12h 以内

45、对 混 凝 土 用 不 透 气 塑 料 薄 膜 、 麻 袋 或 草 垫 加 以 覆 盖 。 以 控 制 内 外 温 差 在 250C 之间 。( 10) 混 凝 土 浇 捣 后 , 根 据 测 温 记 录 采 用 针 对 性 的 养 护 措 施 , 专 人 专 职 养 护 。( 11) 测 温 孔 的 封 闭 待 混 凝 土 内 部 温 度 与 外 表 达 到 一 致 后 , 采 用 M30 的 水 泥砂 浆 浇 灌 密 实 封 闭 。( 12) 混 凝 土 浇 水 养 护 时 间 , 对 采 用 普 通 硅 酸 水 泥 拌 制 混 凝 土 , 按 照 设 计 要 求保 温 保 湿 养 护 延

46、 长 30d。( 13) 保 持 适 宜 的 温 度 和 湿 度 , 以 便 控 制 混 凝 土 内 表 温 差 , 促 进 混 凝 土 强 度 的 正常 发 展 及 防 止 混 凝 土 裂 缝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 根 据 工 程 的 具 体 情 况 , 应 尽 可 能 多 养 护 一 段时 间 , 拆 模 后 应 立 即 回 土 或 在 覆 盖 保 护 , 同 时 预 防 近 期 骤 冷 气 候 影 响 , 以 控 制 内 表 温差 , 防 止 混 凝 土 早 期 和 中 期 裂 缝 。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的 养 护 , 不 仅 要 满 足 强 度 增 长 的 需要 , 还 应

47、 通 过 人 工 的 温 度 控 制 , 防 止 因 温 度 变 形 引 起 混 凝 土 的 开 裂 。 温 度 控 制 就 是 对混 凝 土 的 浇 筑 温 度 和 混 凝 土 内 部 的 最 高 温 度 进 行 人 为 的 控 制 。 混 凝 土 的 中 心 温 度 与 表面 温 度 之 间 的 温 度 控 制 , 在 混 凝 土 浇 筑 8 12h 后 根 据 其 混 凝 土 内 外 温 差 监 测 情17况 进 行 养 护 , 当 混 凝 土 内 部 温 度 高 于 表 面 温 度 25 以 上 时 , 应 对 混 凝 土 表 面 采 取升 温 保 护 , 升 温 方 法 将 混 凝 土 外 部 用 电 热 毯 包 裹 进 行 加 热 , 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