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486977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扯痧治疗流行性感冒=取位:坐位,或俯卧位。操作步骤:术者在患者的印堂、太阳、大椎、颈部气管前,将手指用清水湿润,五指弯曲,用食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穴位,将皮肤挟起,然后松开。这样一起一落,反复进行,每点挟撮 6-8 次,直至被挟处成为橄榄状之紫红色充血斑为度。揪痧时,患者有出汗,效果较佳。每天 2-3 次。鼻子不通气 揪揪后脖梗=感冒后,最令人烦恼的症状之一便是鼻塞。坐着、站着,都要张口呼吸,躺着睡觉时,更是令人辗转反侧。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提捏揪痧的自我疗法,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帮助您缓解感冒时的鼻塞症状。两手拇指伸直,四指并拢伸直,一上一下放在后脖梗处,用手指指腹以一定的力度由两侧风池穴(

2、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中,基本与耳垂齐平)向下提捏两条大筋,到大椎穴(低头,颈椎最高骨下) ,重复 10 次,以局部皮肤温热、轻度疼痛为宜。然后,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由上到下夹揪皮肤,发出“嗒、嗒”的响声。夹揪时要注意随夹随拧,继而马上松手。一般以局部夹揪 20 次左右,皮肤出现紫红色印痕为度。由于夹揪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引力,局部毛细血管破裂,造成淤血,我们称为“出痧” 。揪红出痧后,即可感到鼻部畅通、头目清爽。从经络看,后颈部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脉,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篱笆,感冒即是这个篱笆失去防卫功能的结果。揪痧则是利用外力的夹、压、挤,将皮下毛细

3、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到组织间,造成局部淤血,刺激经脉,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但需注意,有心脏病、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的人,不宜揪痧。如需再次揪痧,要等上次的紫红色印痕消失才能操作。刮痧的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刮痧的基本手法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 20 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

4、卧位。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刮痧的注意事项=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2.刮痧出痧后 30 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 36 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 ,并休息 1520 分钟。1.感冒感冒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

5、特征。本病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多种感染性疾病,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及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1).刮拭顺序:(1)脊背与肩胛(2)胸部(3)上肢2).主要经穴:风池(胆经) ;大椎(督脉) ;风门(膀胱经) ;中脘(任脉) ;孔最(肺经);合谷(大肠经) ;足三里(胃经) 。3).说明:感冒首先刮拭督脉,因为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先刮督脉有助于疏通其他的经脉。督脉上的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的重要腧穴,有利于疏通全身的阳经。刮痧对感冒有效,特别对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感冒流行期,可用平补平泻法刮拭足三里,每日一次,可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刮痧后,应多饮热水,

6、以助发汗退热。改善虚寒体质需要长期的时间,不能乱吃一些热性的药材去改善,例如有的人虽然虚寒、怕冷,但是一吃热性药物或食物就会上火。这是因为表寒过重,外寒不解,内热又起,所以要先在后背刮痧或拔罐将寒气带走,再吃热药或热的食物补身体-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小儿感冒食疗方中医临床上以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为多见,风寒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轻、怕冷、咽痒、咳嗽痰稀。食疗原则宜辛温解表,疏风散寒。风热感冒症见头痛、发热、恶风、微出汗。治则为辛凉解表,清热。运用食疗

7、,轻者可愈,重者药物治疗与食疗相配合,“药借食威,食助药力”,可促进感冒更快康复。小儿风寒感冒食疗方1.葱豉豆腐汤生葱 3 条(连头须),淡豆豉 10 克,豆腐 2 小块。起油锅,豆腐略煎,再放入淡豆豉,加清水 1 碗半,武火煮沸后,放入葱白,煮沸后即可调味,趁热服食。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咽痒咳嗽。2.葱豉粥取葱白 20 克,淡豆鼓 6-10 克,白米 50 克。白米煮粥,熟时加葱白、淡豆豉煮沸即可。3.葱白麦芽奶葱白 5 根,麦芽 15 克,熟牛奶 100 毫升。葱白洗净切开,与麦芽放杯中加盖,隔水炖熟后去葱及麦芽,加入熟牛奶。可解表开胃。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每日 2-3次,连服 2 日。4

8、.葱姜糖水小葱 2-3 根,老生姜片、红糖各适量。将小葱、生姜片分别洗净,置小锅内,加水约 500 克煎到小半碗,去渣留汁,加红糖。趁热喝,每晚 1 剂,连服 3 次。此汤辛温解表,主治小儿风寒感冒伴咳嗽。风热感冒食疗方1.三根汤大白菜根 3 个,大葱根 7 个,芦根 15 克,用水煎服。每天 1 次,连服 2-3 天。可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大白菜味甘、性平寒,有通利肠胃、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2.红萝卜马蹄粥红萝卜 150 克,马蹄(荸荠)250 克,大米 50 克。红萝卜切片,马蹄去皮拍裂,与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后,以少许糖或盐调味,即可食

9、用。可清热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润肠通便,适用于风热感冒。红萝卜含 -胡萝卜素,可保护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能抵抗感冒。马蹄味甘,性寒。功能清热,生津、化痰、利水。3.红薯煲芥菜红薯 250 克,芥菜 150 克。红薯去皮切小块,芥菜洗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红薯熟烂,加盐调味即可食用。可解表,发汗、清热,适用于风热感冒。芥菜含维生素 C 较多,维生素 C 可提高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杀菌和抗病毒能力,减轻感冒症状和缩短病程。红薯含维生素 C 及 -胡萝卜素,保护上皮组织和呼吸道黏膜。小儿流感食疗方1.葱白大蒜葱白 250 克,大蒜 125 克。将葱白、大蒜洗净切碎,加水 1 升煎煮,日服 2 次,每次 1 小茶杯。主治小儿流感。葱白的挥发性成分,能刺激分泌而发挥祛痰、发汗和利尿作用。临床治疗感冒有效。体外试验表明,大蒜可杀灭乙型流感病毒。2.绿豆青茶冰糖茶生绿豆 50 粒,青茶 3 克,冰糖 15 克。将绿豆洗净捣碎,与青茶叶、冰糖同放入茶杯,冲沸水加盖焖 20 分钟即可。随时饮服。主治流感,对咽喉肿痛、热咳者效果更佳。科学家发现,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3.贯仲青茶汤贯仲 6 克,青茶 3 克。将贯仲、青茶制成粗末,用沸水冲泡 10 分钟即可。亦可煎汤饮,连饮 5 天。主治小儿流感。贯仲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对流感病毒有较强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