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7946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刚从浙江省第十一届“百课万人” (职教)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归来,并且又一次,聚精会神坐了两天。综观本场语文教学盛事(其实才三堂课) ,尽管算是浙江职教中的顶尖好课,闪光之处迭起,但跟优秀的普通高中语文赛事和省级顶尖赛事的标准来看,诚以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又想起自己平时上过、听过的公开课,概而言之,起码有如下八大通病。 (暂撇开学生素质不谈)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

2、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我自己上的很多课,都有这种倾向。文本研究不透,教案设计不精,其实,都是学力不济惹的祸。 二、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上一现象的继续,但比上一现象更为普遍,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譬如:“百课万人”活动之一的一碗清汤荞麦面 ,从构思还是立意来看,这篇有“伪圣化”的嫌疑。那些对话,尤其是弟弟的那篇作文,足见虚假矫

3、情,就是没有质疑的声音,大概还是老师们迈不开步子罢。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所谓优质课大多是通过再三推敲,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许多老师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一位老师在上祝福时候,时间已经过了 60 分钟了,仍然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喋喋不休。上一碗清汤荞麦面时(还是它,我跟它没仇的哦,只是它是刚听过的印象很深刻而已) ,教师希望学生能复述这个故事,接连两个学生讲的内容,虽跟教师的预案有很大出入,但完全正确。但该老师却不加鼓励,兀自念了自己的备稿。 四、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读深读透,往往需

4、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结果导致许多老师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去年听过一堂全国性质的公开课,有一位老师在教摆渡时,前半节课本来引导的非常得法,师生通过质疑、探究,已基本领会了的寓意,正待需要聚合信息,加深理解的时候,老师却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假设。如“过了一段时间,乡亲们虽然对作家的真情实意非常感动但他们却强烈要求摆渡人回来摆渡,并派出了代表到城里找到了摆渡人。 ”“作家的朋友听说作家改行,来到渡口找到作家,欲劝说他重拾创作之笔。 ”等问

5、题。并请大家分工合作,设想结果,讲出理由,归纳出新寓意。这样的辛苦,变成了折腾。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12下一页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 有的老师平时对学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横加指责,可到了公开课上,却一下子变成了狼外婆,不但“慈眉善眼” ,而且“海纳百川” ,学生说什么都是“好” ,答什么都是“对” ,更有甚者,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老羚羊为小羚羊牺牲了生命”说成了“小羚羊为老羚羊牺牲了生命” ;把“小夜曲”说成了“催眠曲” ;让学生说曾经的苦难和感动,一个

6、学生的主题变成现在吃苦,以后就能找个好工作,赚很多钱教师都一律以“好” , “非常好”给予肯定,这样是非不分,一味肯定的课堂,我们已很难想象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发展和提高了。 六、生硬模仿,贻误课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本剧表演已成为一种时尚,即使不能搞整场表演,也要来一点细节模仿。可想而知,学生本来就胆小如鼠,加之又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自然是群魔乱舞,一笑了之。对于分析人物,理解课文根本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前些年听过一堂初中的课,一位老师讲蒲松龄的狼 ,用硬纸壳准备了大砍刀,小尖刀。课中,要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屠自后断其股。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细节,结果一位同学钻到讲台下去,一位

7、同学在后面猛砍不止,课堂顿时笑翻了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增一分则太朱,减一分则太白,还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好。 七、语言干瘪,信息量少。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而从以上的竞赛课来看,许多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芜的语言环境之中,当听说的没有听说,当掌握的没有掌握,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及适当的社会知识,人生哲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处于一种非常幼稚的状态。本人认为;理

8、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八、滥用媒体,流于形式。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视听效果,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大多数参赛者都把它当作了黑板的替代品,教师的传声筒,即使引用一些图片资料,也大多是在图解课文内容,而没有真正起到提供资料,丰富想象,激活思维的辅助作用。其实,语文课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项需要“留白”的艺术。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让你演示的真真切切,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因为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形式上的“实”都代替不了作品本身的神韵和读者个人的体验,所以,有时辛辛苦苦整出个“实化”的,反倒抑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确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情。余蕾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在作品和读者(学生)之间做说破道尽的媒人,而应与学生一道,去品味作品的韵,去感悟作品的神,去探寻作品的美。 ”应该说是出于心得。可在目前许多地方规定没有不准上课的大背景下,要想让老师们取舍自如,恐怕还有一个反璞归真的过程。上一页12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优质课几大通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