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认真做好我矿雨季“三防” (防汛、防排水、防雷电)工作,确保我矿安全度过雨季汛期,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以及上级部门对雨季“三防”工作的要求,制定我矿雨季“三防”工作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气象水文地质概况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小的冲沟,枯季流量小或无水,雨季形成溪流,流量受大气降水控制。区内沟谷发育,且基本为季节性冲沟,大多枯季水量较小或干涸,雨季流量暴涨。矿区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属于普安旋扭构造中营向斜南东翼近转折端,中营向斜为呈北东-南西向不对称向斜构造。向斜北西翼构造较复杂,岩层产状陡,有直立倒转现象;向斜南东翼开阔平缓,构造较为简单。本矿区位于向斜南东翼的新华井田
2、,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北偏东方向,倾角一般为 24-26。未发现对矿床开采构成影响的断裂构造,地表水一般没山坡流走。我矿主采煤段中的泥岩、粉砂岩泥质和煤层本身属相对隔水层;上覆地层中飞仙关组一段和龙潭组下段地层也属相对隔水层,收集的探硐和生产矿井资料显示,矿坑充水主要为含煤地层本身的地下水静储量的水渗入,涌水量较小。含水层和地表水对矿床充水影响也较小。但地表冲沟由于基本上沿着倾向横切了矿区所有地层,自然状态下虽与煤矿床水力联系十分微弱,但随矿山向深部开采,大面积回采可形成地面塌陷,地表水将沿裂隙带(塌陷部位)渗入影响矿山开采。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弱裂隙充水的中等类型地质资料提供的矿井水
3、文地质情况较简单,未对涌水量、含水层含水性、含水层与开采煤层关系、老窑、采空区的分布及积水情况等作详细调查。矿井必须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工作,详细调查老窑、历史采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并将调查结果标于井上下对照图上。同时对井下涌水量进行动态观测,切实弄清地表水和地下水、矿井充水因素、含水层富水性、矿井涌水量等资料。二、涌水量根据我矿目前每天排水量约 152m3/d(枯季),雨季时估计矿井涌水量约459m3/d。根据调查,新华煤矿及周边老窑采空区有积水,老窑及采空区无通风等原因无法进入,未收集到资料,积水量不详。矿井涌水量预算:本矿及邻近煤矿无相关资料,矿井涌水量预算采用比拟法,其预算公式为:Q =
4、 FKFQ矿井涌水量(m 3/d) ,F预算面积(m 2)KF单位面积含水率(m 3/ m2)本矿 10 煤层采空区面积约 143000m2,由此求得最小涌水量时:K F 为 1.0610-3m3/ m2。最大涌水量时:K F 为 3.2110-3 m3/ m2。根据预算公式求得枯水季节时:Q 为 708m3/d。取 30 m3/h。雨季时:Q 为 2144m3/d。取 90 m3/h。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根据此公式及结果可对涌水量进行粗略的估算。为了更好准确的估算涌水量,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井下涌水量记录。观察涌水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涌水量记录情况,修改涌水量的预算参数。在开采深部或最低侵蚀基
5、准面以下煤层时,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及边采边探也是本矿必须做好和应高度重视的工作。三、成立雨季“三防”组织机构根据雨季“三防”工作需要,为加强雨季“三防”工作领导,矿建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负责全矿雨季“三防”的组织和指挥。组长:邓维兆副组长:任永安谭龙生 杨思成刘明照 刘勇成 员:裴小生裴正涛 韦峰邓 云 刘远卫王仁杰及全体安全员三、安全技术措施(一)综合防治1、全面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的汇水、渗漏、疏水能力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2、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防治水措施,组织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质。(二)地面防洪1、堵塞矿区内的
6、地面裂缝、塌陷地点,填平压实。修筑沟渠,排泄积水。清理排水渠道中的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保持渠道畅通。2、排水渠道的边坡要用石料护坡,防止暴雨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排水渠道影响正常排水和雨季泄洪。3、斜井井口上方的防排水管要保持畅通,雨季前进行彻底清理,并经常有人检查,防止堵塞排水道。4、斜井井口要备用一部分土袋、砂、石、水泥和速凝剂,遇有洪水排泄不及威胁到井口时,要及时封堵井口,防止洪水泄入井下。5、每次降大到暴雨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在井底车场设专人观察矿井涌水情况,发现涌水量突然增加或水质变浑浊,要立即向矿调度汇
7、报,并将井下所有人员撤到井下。(三)井下防排水1、各地面井口附近必须挖水沟,保证水沟畅通。2、矿井各安全出口设置挡洪保坎,将洪水堵截在矿井入口的外围。3、对井下排水系统的水泵、管路、闸阀、配电设备和供电线路全面检修和进行联合排水试验。清理水仓、水沟中的淤泥和杂物。4、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配备探水钻,培训探放水人员,编制探入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在接近水淹或积水的井巷、老空、含水层、导水层等可能有水地区时进行探放水。5、雨季来临前,各巷的排水沟必须按规定施工完善。6、井下充水因素在矿井深部主要是含水层和断层水,浅部主要是老空水和地表水。因此,井下防治水根据不同的情况
8、采取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等综合措施。本矿水害隐患的防治重点主要应防止老空和旧小窑突水,本矿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整个属单斜构造,无断层,构造突水的可能性不大。7、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汉、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可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值班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8、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该立即将灾情向矿值班室和矿长汇报,矿长要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并通知救护队。9、在可能情况下,透水现场人员要在班组长和老工人带领下,尽可能就地取材,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止灾情扩大。10、应根据当时
9、情况,迅速查清透水来源,判断最大水量和灾情发展趋势,为组织抢救和撤离提供依据。11、检查维修排水系统,降低水仓水位,以争取较长的缓解时间。如有可能,尽快增加排水设备。水泵司机要坚守岗位,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未接到命令,不准撤退。12、人员撤出透水区域后,要立即关闭防水闸门,把水流隔断,以减少受灾范围。13、如水量太大,水势太猛,难以控制,采取措施后仍不能避免淹井时,井下人员应迅速按避灾线撤离,尽快安全升井。14、如果井下人员来不及撤出,要向高处转移。如被堵在独头巷道内,要保持镇定,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并敲打水管、轨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15、在老空透水和有大量有害气体涌出的地方,在场人员
10、要立即戴上自救器,防止中毒,并利用风筒或其他管路向有人员的地点加强通风。16、大部分人员撤到地面或安全地点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发现有人被堵在灾区,应及时组织营救。(四)防雷电1、采取防雷电措施,雨季前联系气象部门安装、校验避雷装置;全面检修、调试已经安装的避雷装置和避雷设施,保持完好。2、防止雷电传入井下,通往井下的道轨、金属管路等裸露金属导体要采取阻断措施,地表部分严密接地,雷雨天气暂停提升,把钢丝绳提到地面。3、雷雨天气人员尽量避免户外活动。4、对所管辖线路逐一排查,对存在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进行处理,特别是对线路安全通道内的树木、建筑等障碍,要进行彻底清除,确保矿井电源线路、地面降压站
11、及其它一类负荷的可靠供电。5、按时完成水仓的清理工作,对排水沟要及时清理疏通,防水闸门等防治水设施要进行检查维护。6、地面建筑物、变配电所、供电线路、井架等设施的防雷装置必须进行检查试验,做到齐全有效;主变配压器、主电缆等要按照规定做好预防性试验、整定校验,保证灵敏可靠。7、泵房、变电所等重要场所要配齐值班人员,持证上岗,及时报告反馈有关情况。五、物质准备备防洪所用的料石、水泥、砂子,确保防洪物质不欠缺。用量计划:铁锄 100 把;麻袋 200 条;雨衣 50 套;黄土 50m3;镐 50 把;编织袋500 条;矿鞋 50 双;砂 30m3;杠子 50 根;粘土 50m3;手电筒 20 只;抬筐 30 个;棕绳 50kg(18mm ) ,30KW 水泵两台;9.5KW 水泵 4台;25、35、16 平方线各 1000 米;2 寸水管 1000 米,消防带 10 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