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节习俗是指在清明节前后进行的祭奠先人的习惯风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
2、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 4 月 4-5 日。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清明节已有 2500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
3、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鬼节” 。梅列实小 六年(5)班 罗任航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 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 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 4 月 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 年 5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