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米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比较陈珏 施晓华 周力 仲山 黄洪强雷米芬太尼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物动力学特性的 受体激动剂,其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术后苏醒快等优点。本文探讨雷米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患儿 40 例,男 28 例,女 12 例,年龄38岁,体重 1528kg,ASA或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R)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 肌注阿托品 0.02mg/kg、鲁米那钠 5mg/kg。F 组:氯胺酮 2 mg/kg、丙泊酚 1 mg/kg、芬太尼
2、3g/ kg 和罗库溴铵 0.5mg/ kg 静脉推注诱导插管,维持以输液泵泵入丙泊酚 410 mgkg-1h-1,间断静推芬太尼 1gkg-1h-1。R 组:氯胺酮 2 mg/kg、丙泊酚 1 mg/kg、雷米芬太尼 1g/ kg 和罗库溴铵 0.5g/ kg 诱导插管,维持以输液泵泵入丙泊酚 410 mgkg-1h-1和雷米芬太尼 0.25-0.5gkg-1min-1,手术结束时同时停止用药。监测 HR、SBP/DBP、SpO 2。观察指标 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监测 HR、SBP/DBP、SPO 2。分别记录患儿麻醉前、插管前 1min、插管后 1min 的 SBP、DBP、HR,
3、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 24h 恶心、呕吐情况。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 SPSS 统计学处理,配对 t检验。结 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前两组血流动力学相似,插管前 1min R 组 HR 低于 F 组(P0.05);插管后1min R 组 SBP 低于 F 组(P0.05),插管反应小于 F 组(表 1)。R 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 呼唤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与 F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 组有 8 例、R 组有 2 例用纳洛酮,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4、(表2)。表 1 插管前、后的心血管反应指标 性别 例数 诱导前 插管前 1min 插管后 1minSBP R 组 20 11811 9412 1028 *F 组 20 11212 9811 1209DBP R 组 20 7412 6411 629F 组 20 7010 609 6512HR R 组 20 11010 9810 * 10811F 组 20 11512 11012 11010注: 与 F 组比较, *P0.05 *P0.05表 2 术后恢复情况例数 呼吸恢复时间 呼唤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恶心 呕吐 组别 (min) (min) (min) (例%) (例%)R 组 20 6.22
5、.6 * 10.45.2* 12.33.2* 5(20) 3(12)F 组 20 11.54.1 20.16.0 21.53.6 6(24) 4(16)注: 与 F 组比较, *P0.05讨 论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直接刺激敏感的咽喉部,神经末梢丰富,手术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故要求足够的麻醉深度以消除各种不良反应 1。同时扁桃体的炎症、水肿、血运丰富导致出血较多使手术时间长短不一,手术结束时,要求麻醉苏醒迅速完全,及时拔除气管导管。本研究中,诱导期插管前 1min,F 组心率高于 R 组,插管后 1min,F 组收缩压高于 R组,说明插管反应 F 组明显大于 R 组,插管前后短时间内雷米芬
6、太尼较芬太尼的心血管反应明显稳定。因雷米芬太尼的 t1/2keo(血浆和效应室之间的平衡)为 1.3min,而芬太尼为6.6min,雷米芬太尼单次注射后 1-2min 作用达高峰,芬太尼需 3-4min2。R 组手术最长时间达3h,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快于 F 组,仅有 2 例因呼吸缓慢用纳洛酮对抗。 雷米芬太尼与其他阿片类药物不同,尤其突出的优点为:不管在短小手术中或在长时间手术中增加雷米芬太尼剂量,其药效时间并无明显延长,血药浓度减半的时间始终在 3min 以内 3,静脉用药无蓄积作用。雷米芬太尼术后 24h 恶心、呕吐副作用与芬太尼相似。丙泊酚是速效短效的静脉麻醉药,起效和消
7、除快,长时间持续应用不产生蓄积作用,连续泵入给药避免单次大剂量造成的心血管不良反应。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完全符合快通道麻醉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雷米芬太尼对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有良好的可控性,提供足够的麻醉镇痛效果,苏醒迅速完全,副作用小,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是理想的选择。参 考 文 献1 尤新民, 金熊元. 小儿口腔麻醉 . 见: 胡同增, 陈知进 , 金熊元, 等译. 实用小儿麻醉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325-338.2 3 安刚. 主编. 婴幼儿麻醉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34-235.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儿童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