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浅议多媒体带给小语课堂的“滋润”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小学 颜华文章摘要: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语文 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因此,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合
2、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阅读教学呢?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求, “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 ”(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
3、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在教学中播放傣族人民过节时的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去感悟、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黄果树瀑布 、 鼎湖山听泉等一类写景文章时,尽管文词优美,但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验,很难将那些优美景物与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学生眼中只有枯燥的文字符号,因而教学中就更谈不上对孩子们美的熏陶与感染了。课堂上运用课件播放了优美的风景图片,并配以优
4、美的乐曲,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真正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再转入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兴趣盎然。新教材也选编了很多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这些诗歌语言凝炼,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想象力的贫乏,一般都很难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如果利用多媒体,再现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入久远的历史中,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在讲杜甫的绝句时,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的画面随着朗诵进程陆续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诗情画意完美结合的同时,又显现出独特的文化底蕴。整个过程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烘托出我国古诗特有的意境
5、美。二、活跃思维 培养想象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识深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由于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新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遥远,如山村、大海、森林等,所涉及的实景有些是学生从未见过的,给学生学习造成了障碍,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想像力难以拓展。这时可以凭借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而且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在学习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海的资料,如
6、图片、文字介绍、有关故事、电视中的信息等等。课堂上,组织大家把搜集的信息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学生获得很深的感受。然后,再利用播放关于大海的录像资料,配乐朗诵等直观形象的手段,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结合演示,引导学生想象:烟台的海是什么样的?站在海边,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大海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呢?通过活动,学生的激情得以迸发,探索大海秘密的欲望发展到了高潮。三、形象具体 促发感悟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而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
7、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并且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原型,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这就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学习莫高窟一文时,由于学生都没有到过敦煌,都没有见过壁画、飞天。教师便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当读到文章中“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有的;有的”时,便可出示这些图像,并调出单个飞天图像让学生边看图像边学习句子。这时图文并茂,且有动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得非常轻松。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句子的
8、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四、紧抓重点 巧破难点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
9、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五、潜移默化 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一重要职能。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可充分抓住教学中的契机,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将已有的客观事物的形象重新组合成新的美好形象。 如荷花一文第四自然段描绘了“我”观赏了一池恬美鲜活的荷花盛景,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娇艳动人的荷花仙子后的所见所闻。此段文末是省略号,这即给予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于余地。教者适时地抓住这一契机,先播放一段“荷池美景”录像,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再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出文中“我” 想象到的蜻
10、蜓飞过、小鱼游过的幻景;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选段,启发想象:“如果你也成了一朵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最后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这样,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先行条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以其本身的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如同大地万物适逢春雨的滋润显得勃勃生机,可谓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先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