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型腔铣.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46267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型腔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型腔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型腔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型腔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型腔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型腔铣,型腔铣,型腔铣的切削层及其切削深度的定义方法不同于平面铣。型腔铣可以将总切削深度划分成多个切削区间,同一范围内的切削层的深度相同,不同范围内的切削层的深度可以不同。 型腔铣在每个切削层上都沿着零件的轮廓切削,不用边界生成刀轨,能够识别实体的零件几何体,计算出每个切削层上不同的刀轨形状。因此型腔铣使用平面的切削刀路沿着零件的轮廓切削,能够加工曲面的侧壁和底面,而平面铣始终是沿着相同的零件边界生成刀轨。,总切削深度划分为多个切削层,同一范围内的切削层深度相同,不同范围内切削层深度可以不同。,切削范围的类型有三种,自动生成,用户自定义,单层 添加切削范围:选择一个点或者一个面,或在范围深度文

2、本框内输入一个值,定义新范围的底面。创建范围在指定平面上,并延伸到上一个范围的底部。如果不存在上一个范围则延伸到切削量顶部 修改切削范围:选择该图标,输入一个新的切削深度值或者移动范围深度滑块位置。 每刀切削深度:用于在一个范围内指定各切削层的最大深度。一般系统生成实际切削层小于指定最大深度。通过为不同切削范围指定不同的切削深度,可在一些区域内切削较多材料,另一些区域切削较少材料 已测量从:用于确定范围深度值的测量位置。该选项影响范围深度值的测量位置,不影响用点或面定义的范围。,IPW是指一道工序完成后剩余的材料,又称中间毛坯。在型腔铣中,为了更高效地生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程序需要使用IPW作为

3、毛坯几何。使用IPW附加条件是刀轨要按顺序生成,从第一个操作到最后一个操作,都是在同一个几何体组中。刀轨必须是已经生成并被接受的。,容错加工可以准确地寻找不过切零件的可加工区域。激活该选项时材料侧仅与刀具矢量有关,表面刀具位置属性无论如何系统都设置为相切。大多数操作中激活。 防止底切用来防止切削内腔时,刀柄与零件几何体发生摩擦和干涉,随着切削深入,导杆与底切几何件距离水平安全距离,型腔铣,在“创建操作”对话框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_contour选项,进入轮廓铣设置,,“型腔铣”,主要用于工件的开粗,,“插铣”,用于高效率插铣与低进给面铣加工,“角落粗铣”,主要用于毛坯的二次开粗,“跟随零件铣

4、”,系统默认的加工方式为跟随零件铣削,单击确定进入轮廓铣设置对话框,与平面铣有部分参数设置不同 部件:用于选择欲加工的工件几何图案 毛坯:定义毛坯 检查几何体:指定不允许刀具切削的部位 切削区域:指定要切削的区域 修剪:选取整体切削区域中欲保留的局部区域,轮廓铣实例及使用IPW,打开文件11-1.prt,选择部件做为工件,毛坯选择自动块,ZM+中设置为2,创建操作如图,单击切削,进入切削参数设置,在包容里将处理中的工件敢为使用3D,多出一个IPW命令,切削方式设置为往复式切削,选择工件3个表面作为切削区域,生成刀轨如图。单击显示所得的IPW按钮,将生成IPW作为下一个半精加工的毛坯。,单击创建

5、操作,刀具选为D12,方法为半精加工,单击确定。按默认设置,生成刀轨及IPW如图,单击显示IPW后,单击确定,单击创建操作,刀具选为D8,方法为精加工,单击确定。按默认设置,生成刀轨如图,单击确定,在操作导航器中选择程序,右键选择刀轨中的确认选项,观察切削的仿真过程。,等高轮廓铣,等高轮廓铣可以指定陡峭角度,将切削区域划分为陡峭区域与非陡峭区域。打开陡峭区域选项时,只有陡峭度大于指定陡峭角度的区域才会被加工,非陡峭区域不加工。当关闭陡峭角度选项时,则整个零件轮廓被加工。 融合距离用于指定不连续刀具路径被连接的最小距离值。指定合适的融合距离,可以消除刀具路径中的狭小的或者不需要的间隙。,设置上一

6、层向下一层转移的方式。,在边缘延伸用于避免刀具切削外部边缘时停留在边缘处,选择该项刀具路径从零件几何体上抬起一个小距离并延伸出一段长度。,移除边缘跟踪:当驱动路径超过零件的边界时,刀具往往会在零件的边缘处滚动,因此可能造成过切,这是不希望发生的。移除边缘跟踪选项可以控制刀具在零件边缘处是否产生滚动切削,等高轮廓铣实例,打开文件11-2.prt,在几何视图中设置WORKPIECE,设置工件为上半部,毛坯为偏置部件偏置1,单击创建操作,设置如图所示。在弹出对话框中选取图示工件侧面作为加工区域,每一刀全局深度改为1.5,单击确定生成刀轨。设置陡角必须分别为65和81,生成刀轨如图。,打开文件10-3

7、.prt,进入加工模块,设置加工环境,型腔铣实例,用创建刀具命令,创建图示两把刀具,选择WORKPIECE进行编辑,工件选择为打开的部件,毛坯设置为自动块,zm+偏置值0.5,单击创建操作,设置如图。选择加工区域为如图表面。切削方式为跟随工件,每刀全局深度2,设置传送方式为安全平面,其余设置数值如图,单击切削,设置切削参数如图,单击避让,设置安全平面为XC-YC偏置,其余参数设置为默认,单击生成,生成刀轨如图,创建新操作,设置如图,选择修剪边界为工件上表面,勾选忽略孔按钮,修剪侧设置为外侧。,设置每刀全局深度为0.3,传送方式为先前的平面,部件余量为0,其余设置同上面的粗加工相同,单击生成,生

8、成刀轨,2D验证如图,练习文件,文件11-4.prt,11-5,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平面铣与型腔铣均要求刀轴与切削面垂直。固定轴轮廓铣通过复杂走刀,刀轴和指定矢量始终平行。刀具路径通过驱动点投影到零件表面上形成,驱动方式有曲线/点、边界驱动、区域驱动、曲面驱动等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可以加工具有复杂表面轮廓的零件,主要是精加工和半精加工 切削原理为系统将驱动几何上的驱动点沿着指定矢量方向投影到零件几何上,生成投影点。刀具定义在这些投影点上,生成刀具轨迹,驱动方式用于提供创建驱动点的方法,它将决定可以选用的驱动几何、可用的投影矢量、切削方式等 投影矢量用来指定驱动点投影到零件几何上的方式以及零件与刀具

9、接触的一侧。一般为刀轴。,曲线/点驱动方式,通过选取一些点或曲线来作为驱动几何体。常用来在零件轮廓表面上雕刻图案和文字 点驱动方式,系统根据指定点连接直线,生成驱动点 曲线驱动方式,系统沿着所选择曲线生成驱动点,打开文件12-1,创建操作,设置如图,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曲线/点驱动方式,单击选择,弹出对话框中定制切削进给率用来给选定曲线指定切削进给率。局部抬刀直至结束,用于指定曲线终点处是否抬刀。公差越小,驱动点越多,越接近驱动曲线。,螺旋驱动方式,由指定中心点向外作螺旋线生成驱动点的驱动方式。步距移动时没有突然换向,切削速度固定,适用于高速切削。 步进用来控制两相邻切削路径间的距离 最大螺旋半径

10、用来指定螺旋线的最大螺旋半径,用来限制切削区域。,打开文件12-2,创建操作,设置如图,选择驱动方式为螺旋,弹出对话框中设置最大螺旋半径为25,选择中心点为0,0,2。单击显示驱动路径,路径如图。,单击生成,生成刀轨如图,2D仿真结果如图,边界驱动方式,边界驱动方式通过指定边界和内环来定义切削区域。切削区域可以是边界或内环,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 边界公差指刀具偏离实际边界的最大距离,数值越大,精度越低,数值越小,精度越高,内外公差不能同时为0 边界余量用来控制边界走向的材料残留,用来控制粗铣加工中的预留量 工件包容通过零件表面外边界来定义加工区域,环定义的切削区域直接在零件表面生成。,图样指刀具

11、轨迹的形状,跟随周边生成一系列沿零件几何形状偏置的加工轨迹 轮廓是沿着切削区域的边缘生成轨迹 平行线生成一系列平行线形状的刀具轨迹 径向线,刀具将从中心点沿径向生成放射形式的轨迹 标准驱动与轮廓类似,但是不预防轨迹自交过切,打开文件12-3,创建操作,设置如图,选择图示四条曲线做为驱动几何体,生成驱动路径如图,单击生成,生成刀轨如图,2D仿真结果如图,区域铣削驱动方式,通过指定一个切削区域生成刀位轨迹,该方式可直接将零件表面作为加工区域。 陡峭包含用来限制刀轨中含有陡桥面的切削区域,以便控制残余面积高度。,打开文件12-4,创建操作,设置如图,选择实体做为工件,图示平面为铣削平面,其余默认,生

12、成刀轨如图。分别设置非陡峭,陡角必须65,85;定向陡峭,陡角必须65,切削角0、90,观察刀轨变化,曲面驱动方式,曲面驱动方式通过指定曲面作为驱动几何体。最大特点是可以对刀轴和投影矢量进行灵活的附加控制。 表面余量指定驱动点沿曲面法向的偏置距离 刀位决定系统该如何计算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的接触点 切削区域用来指定驱动曲面中哪一部分为切削区域 切削步长用来控制在驱动曲面生成驱动点件的距离。数字中第一刀切削指第一道刀具刀轨沿着切削方向产生切削点的最少数目,打开文件12-5,创建操作,曲面设置如图,径向切削方式,通过指定边界、步距和带宽等生成刀具轨迹。指定边界后,系统沿着该边界,按照指定的步进和带宽生

13、成垂直于该边界的刀具轨迹。用于清根加工 带宽用来定义切削区域的总长度,打开文件12-6,创建操作,进入径向切削设置对话框如图所示,单击图示三条直线,参数设置,部件余量偏置值是在一个余量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偏置值。用于横越走刀时刀具和刀柄碰撞检查 多重深度切削用于指定多次多层切削工件材料。,工件安全距离用来定义刀具自动进刀与退刀的距离,为了避免刀具或刀柄在切削过程中与零件几何发生碰撞 检查安全距离用力定义刀具与检查几何之间距离,延伸用来指定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经过内部凸缘时的处理方式,延伸至边界用来指定刀具轨迹末端是否延伸至边界。斜向上、向下角指定刀具切削时斜向角度,清理几何体选项用来产生点、边或者曲线,以便加工后辨认残留在凹槽与陡峭表面上的未切削材料,工况用与指定走刀的类型 初始的用来指定切削动作之前的一系列非切削运动 最终用来指定切削动作之后的一系列非切削运动 检查用来定义刀具避让检查几何体的非切削运动 本地定义切削过程中的非切削运动,打开文件12-7,创建图示参数及名称的两把刀具,创建操作,参数设置如图,选用区域铣削方式,设置如图,单击更多驱动参数,设置角控制如图,选择图示平面做为加工区域,单击切削,设置切削参数如图,单击生成,生成刀轨并观察仿真图,复制刚才生成的半精加工程序,重命名后编辑,将其方法改为精加工,刀具换为D4。设置更多驱动参数中的精加工刀路,改变切削参数设置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