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吴大禹精神分析也译作心理分析,是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它与其他心理学派的不同之处是:它是在神经病治疗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他学派是在大学的学术机关的这一象牙塔中产生的。精神分析对传统心理学的意识、感知觉、注意等 课题不感兴趣,它注重的是神经病的分析和治疗,从而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解释。它有两种意义:一是指神经病的治疗技术,二是指潜意识的心理学说,特 别是后一方面对传统心理学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弗洛伊德是这一学派的创立者,也代表着这一学派的正统,它与成立于美国的新精神分析有所不同,因而把弗的精神分析叫做古典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
2、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 类学及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一、弗洛伊德的生平二、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一)弗洛伊德的历史作用弗洛伊德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有人把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并列称为改变 20 世纪的三大伟人。之所以给弗洛伊德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他发现了人的潜意识,并建构了精神分析学说。2)弗洛伊德的生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18561939)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21、1856 年 5 月 6 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
3、亚洲 (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弗洛伊德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在那里生活了将近 80 年。2、17 岁那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可是他足足花了近 8 年的时间,才学完 4年的医学和科学研究课程,主要是他有许多医学之外的兴趣和爱好。布鲁克 布伦塔诺3、是第一个发现可卡因止痛效能的人。4、1881 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并因重整旗鼓问题而开始私人营业。1882 年弗洛伊德与马莎伯莱斯订了婚,但是直到 1886 年她们才最后完婚。生有三男三女,女儿安娜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5、1880 年与布雷尔交往,1885 年从学于沙可。 1896 除名于医学会。谈话法 自由联想法
4、自我分析 梦的解析6、弗洛伊德向心理分析学的发明迈出的第一步不是靠预先设计,而是针对其中一个病人的需要作出的反应。她就是男爵夫人凡妮莫塞尔,一位他在癔病的研究中称作弗劳艾米冯恩的 40 岁的寡妇。7、从 1900 年到 1910 年。在这一段时间内他连续发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少女杜拉的故事和性学三论三部重要著作,使弗洛伊德的学说逐步地在世界各地的学术界中发生影响。8、1902 年,弗洛伊德邀请几位年轻的同事和学生定期碰头, 对他当时正在从事的研究进行探讨。他们谦虚地称这个小团体为“星期三心理学研究 组”, 1908 年与阿德勒、兰德和荣格努力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精神分析学派成立。精神
5、分析小组因自身学术观点的冲突和争论而瓦解。兰德被开除出弗洛伊德圈子,阿德勒于 1911 年离开,1914 年荣格也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1910 年,在 纽伦堡3的一次大会上,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也成立了。9、1909 到克拉克大学生讲座受到国际承认。10、1938 年不愿离开被纳粹占领的维也纳11、1939 年 12 月 23 日,弗洛伊德死于伦敦。3 弗洛伊德工作三个阶段1.开端:95癔病研究沙可。让内。布 鲁尔2.扩展:1900 年梦的解析,1908 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 维精学会 ,1909 霍尔,19103.发展、修改、运用 超越快乐原则(四)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1900 年)日常生活的
6、心理分析(1901 年)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 年)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与禁忌(1913)论无意识 (1915)超越快乐原则(1920)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 (1926)文明及其缺陷(1930)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2 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一)精神分析的社会背景精神分析产生于 19 世纪末叶,此时, 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整个社会精神沮丧,惶惶不可 终日,以致神经病和精神病发病率增高。精神分析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弗在探索神经病的病4因和治疗神经病时不面对社会现实,而以生物学的观点,从患者的精神内部即所谓潜意识
7、中寻找治病的原因,并特别强调性的因素,这当然可以骑着掩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作用,而投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二)精神分析的思想背景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影响了弗的动力观点)、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及其提出的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使弗受到了启发)、赫尔巴特发展的意识阈概念,显然弗的潜意识来源于莱和赫的心理哲学,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都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意识的的概念在叔本华哲学内也曾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概念通过尼采对弗发生较大影响。叔本 华和尼采都是反理性论者的典型代表,弗的潜意识说和泛性论都强烈表现出反理性的倾向,所以弗一直赞扬二人的哲学。(三)精神分析的医学背景神经病者和精神病
8、者在古代被认为是妖魔附体,随着科学和社会思想的进步,神经病的机体病因观取代了神经病的迷信观,认为精神病学必须从生理的临床的基础出发,并主张精神病理学必须归结为脑子病理学。然后在奥地利医生麦斯麦的通磁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最终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关于催眠研究是偏重生理还心理,不同的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直到 让内强调把催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概念才从机体的概念转向心理或精神的概念。精神病因学得到了弗洛伊德的倡导。第二节 潜意识本我为核心人格结构论一、弗的早期理论1、意识和潜意识弗早期和布洛伊尔治疗癔病曾经发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情绪体验。一、二部人格说:(人格结构中的潜意识
9、假说)(地形观)5(1)二部说的心理结构:(2) 无意 识的特点:(3)无意识的真实性的理由:二、三部人格学说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主张无意识为核心的“ 两部人格”结构观或人格的层次模型,在后期,他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 一、二部人格说:(人格结构中的潜意识假说)(地形观)(一)二部说的心理结构:(二) 无意识的特点:(三)无意识的真实性的理由:弗的潜意识假说的要点(一)二部说的心理结构:他以潜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层分成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主要成分: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
10、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6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无意识的作用及状态:无意识,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无意 识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基础。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对于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 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时时想得到解放和满足,但因社会道德、法律所不容许,所以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羞耻感、罪 恶感、焦虑感,而对它们进行压抑,压抑的本能、冲动就被隐藏在无意识之中。 压抑不能使这些本能冲动消失,并 时
11、时处在躁动之中。满足途径(合理与变态)文学艺术作品涤清法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意识和潜意识组成,在这两种意识的中间还有很小部分为前意识。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域。属于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里的内容可以通过集中注意、仔细回忆,召回到意识中去。前庭与小房间 检查作用二部人格说意 识 前 意 识 (可 以 回 忆 起 来 的 经 验)无 意 识 (被 压 抑 的 欲 望)2)无意识的特点:(1)无矛盾性,这是说无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按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它们是 “置身于矛盾之外“,两种目标不一致的欲望可以同7时积极活动,而不会相互抵抗。(2 无时间性,即无意识中的各种欲望不
12、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没有任何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时间关系是意识的一种特征而不是无意识的特征。(3)在无意 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 性,即无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意识过程按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它不管现实,只求享 乐。(5)能量大,无意 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活 跃,易于变形和替换。(三)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的真实性六点理由(1)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经遗忘的儿童期经验。并且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做各种事,醒后却全然不知催眠时所做的一切。 这种催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无意识的假说。(2)做梦是无意
13、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境是利用睡眠 时前意识 “检查官“放松警惕的机会,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通过伪装和变形的方式混入意识中来的结果。通过对 梦的解析,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无意识欲望和动机。(3)日常生活中的各种 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动机。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谓的偶然失误却不是偶然的,它们正是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4)灵感、直 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说明在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领域,即无意识领域。(5)精神分析 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
14、基础。比如,一个8新兵在要上战场时突然手瘫痪了,(6)依据无意 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 接说明无意识的真 实性。心理分析治疗的原理就在于寻找症状背后无意识的动机,使之走进意识的层面,使患者认识到其无意 识中的症结所在,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意识的领悟,症状便可消失。二、 三部人格学说:人格结构的三种成分(结构观)(一)人格结构的组成人格结构:本我( id)、自我(ego)、超我(supergo)1、本我:在三部人格说中,本我概念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本我 (id)这个词从德文 es 而来,意指它 (it)。用拉丁文翻译为 id,用中文
15、则一般翻译为本我,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人的动物性。凡本我的东西必然是无意识的,但无意识的东西未必是本我的,即是说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之中。9两种本能:1 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伊洛斯 Eros(希腊神话中的 爱神) ,它保证人的生存,如呼吸、吃、喝、性和机体的其他需要,伊洛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2 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桑 纳托斯 Thanatos(希腊神 话中的死神) ,指人可能表现出来的各种破坏力。在一般情况下,生的本能大于死的本能,但如果死的本能达到一个临界点,就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如纵火、斗殴、谋杀、 战争、受虐狂、自杀 .当它转
16、向机体内部 时, 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 导致对他人的攻击 、仇恨、谋杀等。 本我满足自己欲望、获得快 乐的方式一种是反射动作,如一个婴儿可以通过打喷嚏来反应鼻中的刺激,或者反射式地移动受限制的肢体来消除自己的紧张和不适感。另一种方式是想象实现。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非理智的,它不能区别现实和对现实事物的想象。当一个婴儿饥饿时,他可能通 过在内心产生食物的形象来减轻他的紧张感,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弗洛伊德把利用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称为原始过程。自我要真正满足本我的欲求,就必须与现实世界打交道。在现实面前本我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不具备理智的功能,它不能区分自己和 现实
17、。 这样,本我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生存,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本我在与现实的交往过程中,从自身中分化出一个新的机构,专门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个新生的机构就是人格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即自我。2 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就是从本我那里得到的,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10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 执行机构。马与骑手的关系。自我在本我与现实之间、本我与超我之间起调节、整合作用。作为理性化身的自我则是按照 “现实原则” 办事,即是说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
18、许可 不许可自我活动过程具有逻辑性、符合现实的特点。弗洛伊德把自我根据现实情况来调整本我无节制的欲求的过程称为继发过程。继发过程是相对于原始过程而言的,一个人出生时就具有了原始过程,而继发过程是后天形成的,它是在人意识到自己与现实的区别,理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产生的。 3、超我: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内容:自我理想-儿童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 良心-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 超我的形成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制约。超我按照 “道德原 则“ 行事,它总是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自我在三个暴君之间周旋、
19、 调停,力图 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便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可见,自我是人格 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自我力量不够强大,则难以协调各种力量,便之保持平衡。小结:本我(Id )与无意识相一致,是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内容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其中 最重要的是性欲望、攻击欲望;作用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活动方式按照“快乐原则” 行事。 。11自我(ego)与理智相一致,-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自我把世界分成主观的、内部的世界和客观的外部的世界。自我的内容自我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潜意识自我的作用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
20、表理性和审慎,对本我起监督作用;自我活动的方式按照“现实原则” 行事;超我-与良心道德相一致,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是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内化的结果。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自我理想和良心 作用社会规范的执行者 对自我进行监督和调控活动方式按照“道德原则” 行事突出特点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顾及现实,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相背离、相冲突的经验都不能被超我所容忍。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2)人格结构的 动态平衡最高
21、法官三、冲突、焦虑、自我防御机制(一)冲突二)焦虑现实焦虑,它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神经质焦虑,它是担忧被本我战胜的恐惧;12道德焦虑,它是违反超我中内化的价值观时体验到的恐惧。(三)防御机制1、定义:防御机制首先由弗洛伊德提出,后由安娜弗洛伊德详细描写。在心理学词典里自我防御机制是这样定义: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的压力的手段,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挫折感时,焦虑挫折感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这种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2 自我防御机制两个共同点:(1)它们是无意 识的,即是说人总是不知不觉
22、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2 ) 它 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性。3、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1)压抑:是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只有压抑发生,其它的精神防御机制才能发生。弗洛伊德把压抑称为是“ 整个精神分析理 论结构的基石” ,是因为他认为压抑是一种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压抑是自我阻止激起焦虑的思想,免得它们进入意识领域。它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潜抑 压抑(2)自居:自我试图把环境中的对象和事件与本我的主观愿望相配对。或个人通过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3)合理化文饰:即用看来合理的思想
23、去解释令人不安的事实。常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两种形式。(4)反向:是用与他所希望相反的行为来表达其思想的机制。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13平。 (5)投射:是一种对某事的压抑并把它们转嫁给他人的机制(6)升华:改换 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一般 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 。司马迁(7)理智化:抹去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严格的理智检查意识,并加以强调。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源泉和根据(8)补偿:心理学有所 谓“ 拿破仑情结”或“矮人综合症”,就是指一个像拿破 仑那样身材
24、矮小的人,因自卑感通过自我补偿机制发展成为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9)幻想 :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为无力实际处理这些问题,就利用幻想的方法,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心理上的困难,以达到内心的满足。例如, “灰姑娘” 型幻想,小结: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依赖于心理防御机制,其结果使适应能力日趋削弱,人格和心理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果。学习与思考
25、1.防御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2.了解防御对了解自我、了解人性有什么作用? 3.哪些因素会使人频繁使用防御? 4.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 145.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3 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 性、利比多和动欲区1、性本能冲动对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科学文化都极端重要。所有人类高尚的精神文化活动都看成是性冲动的替代和升华。2、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利比多,主要指性本能的能量3、动欲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以他的泛性论为基础的,在他看来,性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几乎是一个同义语。弗洛伊德主张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经过五个阶
26、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 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 这种固定的发展顺序是由成熟过程决定的。(一)性本能弗洛伊德的两个著名断言之一就是:性本能冲动对人心理健康与人格 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科学文化极端重要。在弗洛伊德看来,生存本能与性本能相比,对于人精神活动和心理发展的意义不大。因为,生存本能要求迅速满足,其 满足过程相对简单,满足方式也很直接,其变化范围很小。而性本能的满足过程和方式就复杂得多,其变化也很大。性本能不一定通 过直接的生殖活动来满足,它可以通过亲吻、抚摸、注视甚至跳舞、体育活 动、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的方式来间接满足,实际上,弗洛伊德把几乎所有人 类高尚精神文化活动都看
27、成是性冲动的替代和升华。因而,与生存本能相比,性本能对心理活动和人格发展重要得多。2 里比多他主张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殖活动是狭义的性,而广义的性不仅包括直接的生殖活动,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弗洛伊德称 为里比多。弗洛伊德在著作中,15也常用里比多这一词来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但是,里比多更主要是指性本能的能量。(3 动欲区弗洛伊德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区。根据动欲区在身体上的不同定位,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2 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1 口腔期:(0-1 岁)性冲动发泄的区域是口腔08 个月,性快感来源于吸吮
28、和吞咽活动。812 个月,性快感来源于咬、咀嚼和吞咽活动。防止儿童本能需要过分满足或者受挫。过分满足,产生固着,成人沉溺于吃、喝、抽烟;挖苦、讽刺他人。口腔期可以分为两个亚期:前口腔期从出生到 8 个月,这段时间内, 婴儿的性快感主要来自于吸吮和吞咽活动,唇和舌成了主要的动欲带。目 标后口腔期大约是出生后第 8 个月到 1 周岁。随着牙的长生,里比多倾注的动欲区集中在牙、牙龋和咽部。性快感主要来自于吞咽、咀嚼和吞食活动。当遇到挫折时,婴儿常常以咬来报复。这种伤害或毁害对象的欲望被称为“口腔型施虐欲“(oral sadism)。 在口腔期,婴儿通过与食物和食物提供者的协调活动,逐步产生了亲密感,
29、开始把自己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这种现实感的获得, 标志着婴儿自我的诞生。儿童的人格不再是单一的、混沌的本我。现实原则逐步取代取快乐原则,成 为儿童获16得满足的主要途径。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的最重要的成就。弗洛伊德认为,在口唇阶段固着就会产生口唇性格,这种性格的人在成年后, 习惯于与口腔有关的生活,如他们一般吃的多,吸烟多,通常花 费更多的时间与别人讲话,他们可能成为政治家、教授、 长舌妇、律 师、演员等。2 肛门期 (anal stage)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后第二年起到 3 岁末。在肛门朔,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从口腔转移到肛门。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里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而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
30、十分重要的意义。性冲动发泄的区域是肛门。通过肛门排泄粪便解除压力获得快感。父母与儿童之间产生冲突。父母排便训练,养成 卫生的习惯。儿童 应付环境的能力增强。对大小便的训练过分严厉:后果:过分整洁、吝啬、小气、守规矩, 对时间和金钱的严格预算。若大小便控制受母亲过分夸奖:后果:形成慷慨大方、乐善好施、慈善博爱的行为。肛门期的两个亚期前肛门期里比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肛门排泄粪便解除内包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肛门期 (又称保持期) ,里比多快感主要来自于保持粪便而不是排泄粪便。在这个阶段,随着儿童主动控制自己, 应付环境能力的增强,言 语和思维的发展,他们的自我得到进一步地巩固和发展。在这一阶段的晚期
31、,儿童在排便习惯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妥协,而儿童的动欲区也就从肛门转移到身体别的部位,儿童的人格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73性蕾期 (Phallic stage) 这个阶段发生在生命的第三年至第五年左右,性敏感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是奥狄浦斯冲突与爱利克拉冲突的发生阶段。两种冲突的解决方法对成年期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今后对异性的顺应。3 前生殖器时期(36 岁)对人格发展最重要的事件是儿童心中产生了对父母的情绪冲突。男孩出现欧底帕斯情结:恋母妒父女孩出现爱莉克拉情结:恋父妒母在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男性或者女
32、性的风格,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形成了超我。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 ”和“认同作用” 。 弗洛伊德认为,适当地处理性器期的矛盾冲突是影响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父母亲的认同不但是超我发展的启端,同时也是两性行为方式的基本学习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此一时期的矛盾冲突不易解决,因而产生滞留现象的机会很多,这乃是造成日后许多不良行为如侵略性人格和异常性行为的导因。4.潜伏期 (latencypehod) 潜伏阶段(5 岁至青春期前)。在此阶段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此阶段时间很长,几乎是前三个阶段总和的两倍。弗洛伊德 认为此阶段在儿童的个性形成中是极
33、为重要的。此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儿童失去了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的兴趣,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性冲动暂时处于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其它的兴趣如知识学习代替。儿童在学校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格中自我和超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18性潜伏期一直延续到 12 岁左右。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在学校吸取了系统知识,儿童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部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男女儿童之间的关系较疏远,团体活动时多是男女分组,甚至壁垒分明,互不来往。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青春期才又发生变化。5.生殖期 (genital stage)洛伊德把前几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统称为 “前生殖期 “ (pre-genital)
34、。进入青春时期后,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喜 欢参加由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 这时儿童的心理发生了根本的转折,从 “自恋“转变为“ 异性恋“。异性恋倾向一旦形成后,就一直持续人的一生,以后再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的最后阶段称为“生殖期 “。从这个时期起,人 类个体就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独立的成员。他们寻找职业, 选择婚姻对象,开始异性恋的生活、生育和抚养后代。5 生殖器期:(13、14 岁以后):青春期之后,儿童开始对异性感兴趣。人格 发展的最后阶段。每一人格感区都与一个特殊的冲突相联系,必须解决这一冲突,儿童才能迸入下一阶段。如果当前的需要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
35、,儿童就会产生挫折感,因而仍突出地存在于人格结构中。如果需要得到过多的满足,儿童就不愿离开这个阶段,产生固着,结果代表那个阶段特征的行为将继续存在。因此, 过多的挫折或过多的满足,都会造成儿童在其一阶段的固着和退化, 虽然其实际年龄已经超过了它。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由各种婴幼期经验决定的,五岁时人格业已形成。二、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心理发展阶段19三、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一)停滞、倒退从低级阶段进入到较高级的阶段,其首要条件是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fixation)。由于早期 阶段发
36、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之为 “倒退”(regression)停滞和倒退是相互补充的,停滞的现象越是严重,就越容易产生倒退。2 人格特征1.口腔型特征 (oralcharacter)口腔期发生过停滞的人,会有口腔型特征:只对自己感兴趣,而对他人的看法则完全从 “他能给 (喂)我什么“着眼, 总要求别人给他什么东西 (不论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不 论采取乞求或是攻击性的方式索取,总离不开口腔期 “吸吮“的本质。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安全感,扮演被动和依赖的角色,他们是退缩的、依赖的,好嫉妒和猜忌别人、苛求 别人
37、,遇到挫折易怒、易悲观和仇视人等等。据弗洛伊德的看法,咬和吮手指、吸烟、酗酒、贪吃和接吻等行为多与口腔期停滞有关。若得不到足够的食物与爱,可能导致往后出现贪婪与贪得无厌的特性。所造成的人格问题如:对周遭世界缺乏信任感、害怕与人接触、害怕被拒绝、畏惧情 爱与信赖关系,低自尊、孤僻退缩以及无法形成且维持亲密关系等。2.肛门型特征 (anal character)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过程,使他们的功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接受在厕所中大小便的训练。如果父母对子女的卫生训练过分严厉或放纵,都可能使儿童人格发展停滞,形成肛门型特征。肛门性格分为两类:20一类是肛门保护型,此类
38、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另一类是肛门驱逐型,此类型的人一般表现为不整洁、大方、做事缺乏条理。3.性器型特征 (Phallic character)性器型特征是性蕾期没有解决好欧底帕斯情结或爱莉克拉情结所导致的。具有性器型特征的人,行为轻率、果断和自信, 这些行为 特征主要是对“阉割”焦虑的反抗。性器型特征实质上是极端自私和自恋,它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弗洛伊德认为,在男女的性器阶段如果出现固着,就会出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形成性器型性格。性器型的男人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而且非常自信,并力求 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因此他们常常自负自夸。性器型的女人,会出 现”受阻性“综合征,她
39、 们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子,并且去寻找典型的男性职业,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趣。 4 潜伏期 在潜伏期中新的兴趣取代了婴孩式的性冲动, 社会化开始了,孩童將注意力 转到广大的世界。性驱力某个程度被升华为各种学校活动、嗜好、运 动及同性友伴的情谊等。开始对与他人建立关系感兴趣,儿童会 对自己的內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事物同样关心起来 。5.生殖型特征 (genital character)弗洛伊德认为极少有人真正达到了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生殖阶段,因为人们很难顺利地、彻底地解决早期发展阶段所存在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而不至于产生停滞和倒退。一个人只要有过停滞和倒退,那他就不可能完全达到最高阶段,
40、具有与该阶段相应的人格特征。与生殖阶段相应的人格特征称为生殖型特征。生殖型人格是弗洛伊德最推崇的理想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不仅在性的方面,而且在心理和社会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他们能消除本能力量的破坏作用,使之富于建设性。他们有能力建立完满的爱情生活,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换句话21说,具有生殖型性格的人,有能力控制引导他们自身的大量里比多,使之通 过升华的途径释放出来,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共同福利作出贡献。常见障碍口腔型:依赖被动,自私肛门型:便秘型、排泄型性器型:阉割恐惧,勇敢 冒险 轻率 自信生殖型:理想人格,在性、心理及社会方面达到完美境界小结: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
41、人格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弗洛伊德主要是从人的无意识动机和性本能分析了人格发展过程和形成机制,提出一个完整的人格发展的动态模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人格发展规律和特征,他还特别重视早期经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这些无疑是他对人格发展学说作的重要贡献。4 佛洛伊德的研究方法一、自由联想法谈话疗法,心理决定论二、梦的分析感觉刺激、所思所想、本我冲动;压缩、替换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口误、笔误、 遗忘、 遗失、误置与误取、误听与误读、多种错误的混合。四、幽默人们喜欢的幽默类型多半是攻击型与性幽默:被压抑的无意识表现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第一,在研究中,弗洛伊德着重了解有关心理的
42、非常态现象和特殊现象。第二,弗洛伊德着重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而不重 视对人格的个别方面和特殊机22能的考察。第三,弗洛伊德的方法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精神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它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具有实用意义。第四,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因此,弗洛伊德受到 实验心理学家的严厉指责和嫌恶。第五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 疗者
43、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 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自己问题的根源, 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 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与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它们,症状也就会随机消失。 2、治疗目标改进来访者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来访者自身人格的成熟与完善。3、治疗对象:歇斯底里、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严重的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23罗伯特.厄萨诺在精神分析治疗指南中概括出适合做精神分析的来访者的个人特质:患有神经症障碍有心理学头脑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能够应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
44、有环境支持良好的医患配对边缘型人格障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早期到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 5 项以上: (l)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2)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 (3)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 (4)至少在二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 费、性、药物滥用、卤莽的驾驶、狂吞滥饮。(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 胁,或者自伤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移定(例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激惹,既焦 滤持续数小时
45、,很少会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例如:常发脾气、发怒、殴斗); 24(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4、治疗的基本规则真实规则、禁欲规则5、治疗的方法自由联想、阻抗分析、梦的解析、移情与反移情、解释6、治疗时间时间叫持久,一般是 618 个月,至少每周一次,费 用高昂。6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不仅影响了心理学,而且影响了哲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等社会科学。我们可以在西方的许多性格理论中看到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和冯特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史上两位重要的人物。弗洛伊德所重视的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
46、大了人格心理学研究随范围、而且对个体行为的深一层认识提供了条件。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深远的影响。一、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体系对于人格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义与贡献:第一,弗洛伊德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勇敢探索, 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起 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其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堪称后人的楷模。第二,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体系像弗洛伊德理论体系那样提出如此众多的重大理论问题,引起如此多的争论与思
47、考。 为此,美国心理学家 G利克把弗洛25伊德精神分析看成是 20 世纪心理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三,弗洛伊德体系在人格心理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创造了一套与实验心理学方法显著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等,开创了人格心理研究的临床法传统。临床研究方法在人格研究方面,有其特殊性和一定的优势,它对于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补充。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体系的局限性:第一,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弗洛伊德体系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而贬低意识过程。第二,弗洛伊德把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特 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观点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而忽略了人
48、特有的各种社会需要。第三,弗洛伊德的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因而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来加以验证。第四,弗洛伊德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心理现象的材料,而忽视了对正常人,特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这使得弗洛伊德理论难以全面揭示人格的本质与规律,导致了弗洛伊德对人的片面的理解,把人看成是不健康的或残缺的,正因为如此,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 “残缺的心理学 “。 二、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功绩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拓 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传统心理学把心理和意识等同起来,而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应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潜意识的提出使人
49、们知道了精神世界的一个一向被忽视了的奇异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26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对人们重视生物因素,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他对性的研究,也冲 击了传统的、 陈旧的性观念,使人们对性的问题不再感到神秘,促进了性科学的发展。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早期经验发生于儿童人格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人格障碍 产 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印记或创伤。今天,重视早期验,提倡早期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培养人才的共识,这不能不说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很大关系。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以及教育和训练在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他对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划分也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有着一致性。这可说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2.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谬误第一,弗洛伊德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的作用是错误的。第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错误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