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 体 构 成,立体构成 是对形体、形状、大小、质感、色彩、体积、容积、光影等要素在三维空间中的组织和关系的研究。本课程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对立体形态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空间意识。,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学习重点,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以抽象的形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积量感。,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线、面的造型手段。,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运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方式。,立体构成概
2、述,立体构成概述,从造型审美形式拓展到装置观念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的条件,1、视觉的基本特征 任何造型都是服务于人的。人的视觉条件具有特征性,涉及到视觉效应,而视觉效应 往往与人的生理、心理、情绪、文化背景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立体构成概述,2、环境条件 在环境条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为光、色彩、明暗、距离、大气 等,它们都会影响视觉的判断。,立体构成概述,3、形态本身 我们常说的对象物,主要是指形态。而对象体的内在本质因素,主要指形态自身所具有的机能、结构、组织、内涵等,这些都是物体外在的现象成立的条件因素。,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1.各种材质的纸(绘图纸,卡纸,皱纹纸,瓦楞纸,玻
3、璃纸等等) 2.KT板,泡沫板或者其他可以承载模型的板材 3.各种线材(麻绳,毛线,铁丝,纤维等等) 4.其他可以用来创作的任何材料.,立体构成材料的准备,立体构成概述,1. 剪刀,刻刀, 2. 直尺,曲线板等等 3. 根据材料选择相应的工具.,立体构成工具的准备,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结构将形态制作出来,这与产品设计相同。立体构成只要变化一下材料本身就可成为产品。立体构成的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环艺设计、包装设计、POP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立体构成的应用,立体构成概述,工业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展示设计,立体构成概述,
4、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空间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服装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包装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建筑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装置艺术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舞台美术设计,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1)扎实学好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 (2)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 (3)掌
5、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成每项设计作品。,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立体构成概述,立体构成概述,总而言之:(一)立体构成为设计构思提供了广泛可靠的发展基础 加强构思的逻辑推理,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信心。(二)立体构成可以为设计师积累大量的形象资料 活切线、立体肌理、柱体、多面体等的构成练习不是一下就能直接用于设计,而是作为形象资料储备起来,待到适合设计用时就可以供选用。 (三)立体构成是艺术的综合训练的基础 立体构成必须用材料制作出来,探求除目前所使用的材料外,还有哪些材料可供表现,并配合不断发展的
6、制作技术寻求新的造型的可能性。 (四)有些立体构成作品本身就是作品有些主体可以直接作橱窗道具、灯具,有些立体肌理直接可作装饰板等。,如何从一个平面变换到一个立体化的造型呢?,面的构成,一张平坦洁白的纸,它隐藏着无限的意义,纸的立体构成是将平面上的形离开平面而成为三 度空间的形象。,纸的立体构成,纸的立体构成,在平面向立体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是由具长度、宽度两度空间特征的面创造立体造型。面材与线材相比 , 灵活能动性、可塑性均优于线材。要将一平面转化为立体形态 ,必须让一部分脱离原平面 , 使平面发生型变以达到建立立体的目的 , 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完成。纸板是面材中最典型的材料可塑性非常强 ,
7、 对纸材有目的地加工 , 能直接有效地帮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造型空间变化 , 这样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与实践中游刃有余。,纸的立体构成,1.直线折叠将平面沿着一条或多条直线弯曲。(注意:折屈加工在平面的相应位置设计好折痕线,可 用美工刀背画压出线迹将平面按折痕线进行折屈 , 折屈处保留一定夹角 , 呈现出立体是平面转化为立体的主要构成原理之一。),纸的立体构成,折叠方法:A、单折; B、重复 ; C、正反折叠 ; D、多方向折。,纸的立体构成,2.压曲加工在立体形态的外突部位,如:棱边、棱角、孤面。将凸出的部分按折痕线压屈凹入。,压曲方法:A、直线压屈:折痕线设计为直线 , 压屈部分作直线压入。 B
8、、弧线压屈:折痕线设计为弧线 , 压屈部分作弧线压入。,弧线压曲要求:流畅不起皱,纸的立体构成,纸的立体构成,C、切割压屈:将压屈部分作切口切割后再压入 , 切口线的形状可以自行设计。 D、凹入再凸出:将折屈凹入的部分再作凸出加工 , 形成凹凸变化。,纸的立体构成,3.曲面折叠将平面弯曲成为曲状表面 ,如 : 圆柱、圆锥、圆台。,折叠方法:A、管柱状弯曲:将平面素材沿平行方向进行弯曲 , 两端粘合起来可围合成圆管状立体形态; B、圆锥、圆台弯曲:将同心圆上截取的扇形平面素材进行弯曲 , 两端粘合可围合成圆锥、圆台状立体形态。,纸的立体构成,c. 几何曲线形弯曲:在平面上设置曲线的折痕线 , 沿
9、折痕线弯曲, 可得到一规则的曲状表面的形态。,纸的立体构成,3.切割加工通过对平面切口(切开重叠)或切割(去掉平面的多余部分),再按折痕线折屈为立 体形是平面构成立体的又一主要原理。,切割方法:A、直线切割:切口线为直线;,纸的立体构成,切割方法:B、切割拉伸:在平面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匀线作切割 , 保留一端与平面相连 , 另一端将切口拉 出脱离平面进行造型。,纸的立体构成,拉伸折屈与拉伸弯曲,造型插接,纸的立体构成,4.翻转加工将平面切割后所形成的圈、带、条作弯曲翻转 , 极具弧线的优美及弹性 , 可获得生动优 美的扭转造型 , 加工方法之巧妙 , 可极大地丰富视觉美感 , 是造型的一种特殊手
10、段。,纸的立体构成,加工方法:A、不断接翻转; B、断接翻转:将平面切割断开 , 翻转后再将切口粘合 , 其造型的整体连贯、流畅性没有丝毫 的截断之嫌。,纸的立体构成,C、美比尔丝带翻转:把一条等宽的纸带拧转180度后把两端连接,形成一个扭动的 “8”字造型 ,这种奇异而优雅的形态被称为美比尔丝带。这个看似复杂的形态仅由一个完整的平面构成一 种奇妙的空间现象:表里相连,假设不离开这个表面,可以永远不息地在内外侧面上走,如此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因此,它也被看作是“永恒”的象征。对于立体构成来说,这是一种变异的系统结构,不同层次的相互渗透、缠绕,将内与外、高与 低、二维与三维、有限与无限、部分与
11、整体等等不同层次缠绕在一起,构成了时空新现象。,拉伸折屈与拉伸弯曲,造型插接,概念:指半立体形体的组合。半立体构成是在平面材料加工或利用切线,进行空间变动形成立体化造形的方法。 造形思维方法: 运用凹凸正反处理形成立体; 利用形态、方向及位置等对比创造新形体; 运用多样统一形式构成和谐形体。 半立体构成形式: 独立形体:利用直线形或曲线形的变化;利用直曲线形的对比形成主次关系; 联合结构:利用形态的重复、错位或变异构成连续单元;利用形态渐变连续形式。 提示:强化对比要素,形成对比效应。强调主次关系,组织突出点(视觉中心)。强化秩序感,创造抽象美的半立体。,半立体构成,方法:1. 限定切折构成
12、是面构成中最基础的训练之一 , 主要运用切、折两种主要加工手段 , 结 合穿、插的方法 , 在给定的条件下 , 使平面达成半立体造型的一种形式。要求:这种构成形式看似简单 , 其实包含有严谨的逻辑性 , 对预想的造 型 , 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 再付诸实践。反复试验,才能掌握其中一些规律。 在造型上要追求良好的视觉效应 , 必须运用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比例 和秩序等形式法则 , 否则 , 作品易显呆滞、缺乏生气。,注意事项 : 1、折痕线必须设计成单数 , 才能保证折叠后,面的平整性 ; 2、切口尺度可选1/2、1/3、2/3。方向可与边线平行、倾斜或对角线的位置,与折叠方向不能一致 ,
13、必须具备一定的角度 , 否则切口就无效。,3、 如果在平面中央设置曲面弯曲加工 ,则必须由曲面圆心向平面的边缘作一切口 , 在切口处将面作重叠 , 否则曲线无法弯曲为半立体 。,一切多折在限定的平面空间内(一般lOcm1Ocm)作一个切口,使平面作线性、尺度、方向的变化。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类似于浮雕的半立体造型 , 平面的周边尽量保持原有的平直。 1、直线折屈加工;2、周边式组合加工;3、放射式组合加工;4、对称式组合加工; 5、曲线及斜线折屈加工;6、综合式折屈组合加工。,1.直线折屈加工,2.曲线及斜线折叠加工,3.对称式组合加工,4.周边式组合加工,5.放射式组合加工,6.综合式折屈
14、组合加工,1、取6张12CM*12CM的卡纸做不切只折的练习,并贴在四开黑卡纸上。2、取6张12CM*12CM的卡纸做一刀切的练习,并贴在四开黑卡纸上。,作业:,设计程序 (一) 在平面的纸上设计时,首先要设计好基本形,并使其本身造型优美。 (二) 设计好基本形后,就把基本形进行重复排列。重复排列有两种形式: 1. 对位重复 2 . 错位重复 (三) 在重复排列时应注意造型之间的关系。如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密疏关系。 (四) 整个构成要主体形象明确,层次丰富,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立体肌理,作业: 用20cm20cm白卡纸,根据设计所需切一定的切缝,并将其折叠成各种立体肌理形态。
15、 要求: 每人作2个立体肌理练习,折叠的形体要形成一种发展的动势。,柱体是有上底、下底和高之分的,柱体、棱体和圆柱之分的。,棱体是由堆积或延长,形成一顶,底部为正方形,互相平行,与柱体各面成直角。可产生以下变化:,柱体 一. 棱柱,(一) 柱端变化1.两个柱端相同但非正方形; 2.两个柱端不平行;3.两个柱端互异(形状、大小、方向不同),(二) 柱边的变化1.柱边倾斜; 2.柱边弯曲;.直线弯曲 .曲线弯曲3.柱边切孔;4.柱边互相交叉;,(三) 柱面的变化1.柱面切孔2.柱面切割后刻线,进行折叠,3.柱面折屈转体造型,(一)圆柱的变化1.圆柱体的柱端不平行; 2.圆柱体的柱端形状不同。,二、
16、圆柱,3.柱体弯曲;4.圆柱体的变化可按照棱柱面的变化进行切、割、挖、折叠,注意在割切时圆筒不宜过细、过长,切割的曲线不要过细,否则不能站立。,多面体造型,柏拉图多面体:各面绝对重复并且为正多边形。 阿基米德多面体:由超过一种的正多边形或多边形组成,积聚、切割和变形,空间和实体:加法和减法 目的:建筑包含两种基本元素:空间和实体。一个三维的划分成4x 4x 4的立方形空间可以理解为由一组1 x 1 x 1的小型立方体组成。立方体的间隔分布,在其之间形成小型立方形空间。这个练习集中训练我们空间造型的最基本方法:加法和减法。 方法:1 立方形模型的尺寸是16cm x 16cm x 16cm。概念上
17、划分为4 x 4 x 4网格,用木条框定一半的空间。2 用卡纸做至少32个立方体(4cm x 4cm x 4cm),如儿童积木,在模型内搭成不同空间和实体效果。用上个练习中学到的构成原理来分析和研究不同的组合方式。通过加进或者取出一些立方体研究不同的视觉效果。3 从中选出一种“最佳”的组合方式,用胶水将小立方体和模型底板固定在一起。,注意事项:1 这个简单的练习是图底转换在三维空间中的运用。立方体是空间中的“图形”,同时又是形成“底”的空间的元素。2 构成的视觉整体感来自概念网格和统一尺寸的立方体。在制作和比较不同的组合方式的同时,练习的目的是不断强化整体感和个性。3 空间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做
18、出来的。“做”的动作包括插入、抽取、叠加、挖空和元素之间粘合。 工具和材料:白色卡纸,模型用木条,做底板用的瓦楞纸、刀具和胶水等。成果:一个16cm x 16cm x 16cm的立方形模型。,空间和实体:加法和减法 目的:解析完整的空间形态关系,按照一定的方法如切割(等分、数理、自由)、消减等方法把一个完整形进行分解,之后经过系列形体实验使其重新构成新的体态关系。 方法:1 做10个的小立方形模型,尝试不同的分解和组织形态实验。2 选取其中一个用卡纸做20cm x 20cm x 20cm的放大模型。用上个练习中学到的构成原理来分析和研究不同的组合方式。,荷兰风格派 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
19、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风格派作品的特征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蒙德里安 “新造型主义”,这幅作于1930年的是蒙德里安几何抽象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我们看见,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
20、。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不仅面积巨大,且色度极为饱和。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在这里,除了三原色之外,再无其他色彩;除了垂直线和水平线之外,再无其他线条;除了直角与方块,再无其他形状。巧妙的分割与组合,使平面抽象成为一个有节奏、有动感的画面,从而实现了他的几何抽象原则,“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非色素(白、灰、黑),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施罗德住宅,G.里特维德,用木条和纸板划分空间 目的:建筑的形体可以看作是构成原理作用下
21、的结果。这个练习要求学生将蒙特里安的二维绘画,用纸板和木条转换成三维的结构。 方法:1 构成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对立和平衡,如大和小,宽和窄,多和少,水平和竖直等等。2 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和讨论蒙特里安绘画。大师作品都体现形体构成的高超技艺,通过分析这些作品,我们在不同形态中找到基本的构成原理。3 从艺术作品中抽象出框架,用木条表现这三维的框架(24cm x24cm x 24cm),规则和模度在形体和空间中建立一种秩序。这个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网格来做空间设计的方法。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将绘画中的网格转变成为三维空间的网格。4 根据这个网格,用纸板和木条根据框架制作成一个空间结构。研究网格如
22、何在模型内外建立一种秩序和整体感。作品应具有一定的手工质量。,注意事项: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个二维的视觉图形如何转变成一个三维的结构。原图中的线变成木条或者板块,点变成了柱,板块变成体量或者空间。我们进一步体会网格的作用,及其与最终成果中多样性和整体性的关系。 工具和材料:瓦楞纸板,木条,胶水等。 成果:一个24cm X 24cm x 24cm的立方体结构。,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加工,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材料种类及特性,材料的分类一、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自然材料天然、原始、质朴、有较强亲和力,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各种造型材料;常见的有:如木头、石头、黏土、沙砾、植物等。人工材料规整、新异,
23、是指人工合成或制造的各种材料。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等。,二、根据材料质地分类按照材料的材质可分为木材、纸材、石材、金属、玻璃、塑料、皮革等。,三、根据材料的固有形态分类有形材料:坚固、稳定、刚毅,指有一定自身形态的材料,如石头、金属、木材等。无形材料:柔和、曲线、灵动、多指没有固定形态,可随外界因素而改变形状的材料。如砂土、石膏、塑料、纸浆等。,四、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弹性材料:皮筋、弹簧等,塑性材料:石膏、粘土等,粘性材料:胶水等。,五、根据材料的形状分类点状材料:如植物的种子、糖果、玻璃球、铁珠、纽扣、塑料瓶盖等。线状材料:如铁丝、竹木条、毛线、麻绳、吸管、筷子、牙签等。面
24、状材料:如纸张、泡塑板、木板、塑料片、石膏板等。块状材料:如石块、粘土、金属块、泡沫块、木块、玻璃块、蜡块、肥皂块等。,六、根据材料的虚、实分类实体材料:指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材料,具有一定物理、化学属性的材料,不管它是何种形状、何种质地。虚拟材料:是相对实体材料而言的,主要是指采用电脑软件等科技手段所创造的各种逼真效果的材料。,立体构成中常用的材料种类纸、塑料、软性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金属材料、玻璃材料、其它材料,树脂黏土,纸黏土,彩色ABS板 PVC管,材料构成设计程序设计构思、设计计划、绘制图样、选择材料、转化立体、作品初型、作品成型、作品组装、作品施色、最终检查。,立体构成材料
25、的加工纸材料的加工一、折纸造型纸的折屈 纸的插接,二、纸雕造型三、纸塑造型,纸塑物品,塑料材料的加工一、切割二、组合软质材料的加工一、布、皮革材料二、线绳材料,竹木材料的加工雕刻、锯割、刨削、弯曲、组合、编结、做旧,椴木雕刻,泥石材料的加工泥塑、垒砌、塑型、浇注、烧制、堆摆,民间泥塑,沙雕,金属材料的加工一、金属线、网架加工二、金属棒、条、管加工三、金属板、片加工,玻璃材料的加工,作业:两个主题方向:A.实用型构成B.主题型构成要求:实用型构成讲究RE-DESIGN概念,力求用废弃或者环保的材料来制作,并且在具备使用功能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视觉效果。主题型构成更注重材质本身与主题的结合,造型优美。,作业流程:1.分组:3-5个同学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合作;2.周五PPT演示(3个待定主题.材料范围.构思草图.初步效果图.小组成员介绍.)其他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主题;3.周末时间准备材料,考察材料市场及垃圾场,准备对应工具;3.下周时间制作和完善仿生与材料构成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