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433854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课堂纪律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论文: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摘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任何课堂都必须有一定的纪律来规范。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必然有不同的课堂标准。尽管是这样,良好的课堂纪律的确有共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行为。良好的课堂纪律必须由执教的教师调控,精心策划,灵活管理,活而不乱,收放自如,形散神聚,纪律要求应该是严肃的,但又要严而不死、严而有度,一切都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体现教育的人文特点。学生自觉遵守,主动学习,形成习惯,提高素养。【关键词】课堂纪律;严肃;有序;尊重;效益纪律是什么?它

2、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赫而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没有好的课堂纪律,教学就难以进行。孟子也说过“不成规矩,无以方圆” 。可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通过纪律管理,让学生集中注意,专心学习,主动参与,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已经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达成了共识: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实,我们常常忽略的是,纪律管理实际上也是我们从事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通过纪律教育,

3、,我们可以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强化意志力,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使之成为有文化、守纪律、讲道德、有责任感的健康公民。基于这个层面的意义,我认为,把纪律管理看做一种教学手段是肤浅的,我们还得把它作为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的纪律管理就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重视这个工作。一句话,良好的纪律管理,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教育的目的。关于纪律的要求, 中学生守则明确的规定学生要“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样规定学生要“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回答问题” , “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这些规定,都

4、在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做出具体的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方式和效果却是不同的。有教师把“安静”作为最起码的要求,甚至有人居然把“安静”作为评价良好课堂纪律的标准,事实上,安静的课堂,学生也许是心不在焉,也许是在做其他事情,甚至在睡觉没有好的教学效益,自然就谈不上良好的纪律了。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是思维的激活、碰撞与交锋,因此,评价课堂纪律,用是否“安静”作为标准显然是不行的。也有教师过度的强调效益而忽略了纪律本身的规范性,比如,有教师用热烈的讨论掩盖了部分学生的跑题,以至于对少部分学生放任自流,实际上是一团糟。实际上,教育的目的是主动的、目的明确的、全面的发展、全体学生的进

5、步,不该是表面文章,而要注重实质性的效益。“安静”和“热闹”显然都不是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良好的课堂纪律标准呢?其实,我们只要回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就不难发现,良好的纪律,是有标准的。现在,我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于同行商榷。首先,良好的纪律要求“严而不死,严而有度” 。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纪律的概念告诉我们,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纪律,具有强制性,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 “严师出高徒”实际上表述了三层意思: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严

6、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益的保障;教师严格的要求会换来学生的成才。但是,教室毕竟不是军营,更不是监狱,学生毕竟是有思想、情感、意志的个体,不能管得过死,不必一定要学生的举手投足都整齐划一,出现我在前文提到的那种“安静”的场面。同时,我觉得,严格也应该有“度” ,这里的“度” ,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握。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在强调起码的课堂秩序的同时,不必对学生的坐姿、读书的音调、回答问题的速度、书写的快慢等等行为作出统一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控。而学生所掌握的度至少要建立在“该与不该”的前提上,做到“不随意、不随便、不违纪” ,竭

7、力融入自觉的学习,以至学有所获。要知道,拉肚子的学生请假上厕所不是违纪,读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声音太大不是装怪,坐在靠墙的学生坐姿不端不是违纪,向同学借笔的学生也不是违纪只要把握好这个“度” ,我们就会发现,违纪的学生少了,我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师生的关系融洽了,课也好上多了。其次,良好的纪律应该是“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的交流,因此,好的课堂应该的“活”的。包含几层意思:老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知识、情感、个性等都会在课堂这个载体上流动和传播;教师的主导是活动的,他会因为知识的变化、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方式的改变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学活动是变化的;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主体

8、,他们的思想是流动的,思维是活跃的,对教学的反应也应该是流变的。一句话,任何一节课都应该的充满活力的。基于教学的这种性质,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活动的、活跃的,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老师应该积极的激发学生是思想、思维、行动“活”起来。不过,我所说的“活”单指为教学效益的提高而言的“活” ,不是那种乱糟糟的局面。教学是要讲究秩序的。不讲秩序的活就会违背纪律的起码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中,学生的活跃没有为学习服务,而是自作主张的随便说话,我行我素,或者吵吵闹闹,那么,这堂课就会是一塌糊涂的。所以,老师要掌控好教学秩序,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在纪律要求上,教师不能勉强,学生也不可随意。一切都要为教和

9、学服务。从这个层面上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讲求教学效益,真正做到教学活动的“形散神聚” 。秩序井然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整体标准。最后,我们必须强调,好的课堂教学,师生应该是和谐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收放自如。和谐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至高的境界,就像我们要求学生应该尊重老师一样,老师同样也必须尊重学生,这是建立和谐课堂的立足点。和谐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情感,一种品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许我们做教师的没有备好课(正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一样) ,就去糊弄学生,那节课会一塌糊涂,这是老师的过错;就像老师可以抽烟,却不许学生抽烟一样,我们在

10、学生的面前就会底气不足,我们就不能再强词夺理了;也许学生只是捡掉到地上的一支笔,我们却一定要责怪他们,错在老师,而老师却要小题大做;对于少数学生的严重违纪,当老师的却充耳不闻,惹得其他学生的怨声载道;老师可以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学生,却不许学生理直气壮的辩解如此等等,就是我们没有尊重学生、不能正视现实,这种老师久而久之就会被学生唾弃和厌恶,这样的老师所规定的纪律将失去任何意义。老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支持学生的情趣,理解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爱好,多一些微笑,少一点抱怨;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打击;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接受,少一些排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尊重课堂,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尊重同学,重视学习。因此,好的课堂纪律应该是和谐的,互相尊重的,老师和学生是亲密无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